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重生修道者 >

第65部分

重生修道者-第65部分

小说: 重生修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说的就是城中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人声鼎沸,热闹喧哗之景象。
    秦岭昂首,泾渭波澜,灞柳长歌,曲江情缘,青楼画阁,棱户珠帘,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有雕车竞争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疱厨。
    然就是在这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繁华城市,却来了一位怪客。
    何为言怪?有诗为证,但见他:
    头不束,脸不洗,醉眼乜斜睁又闭。若痴若傻若颠狂,到处诙谐好耍戏。
    破道衣,不趁体,上下窟窿钱串记,丝绦七断与八结,大小咯哒接又续。
    破麻鞋,只剩底。双腿精光两胫赤,乾坤四海任逍遥,涉水登山如平地。
    经不谈。道不理,吃酒开荤好诙戏。不分善恶不功行,冷眼人间不平气。
    但说这道人怪,也不单只衣着之物,他除了穿着邋遢之外,还有一怪,才是让城中百姓争相传诵之始。
    这道人不化缘来不行斋,亦不向寻常百姓乞食,每日里专挑高门大院、王孙贵胄。在他们门前赖坐,高声叫嚷,要他们请客吃饭。
    但士族权贵怎会自降身份与他一个乞丐道结交,最好的都是给些银两剩饭打发了,更有的直接叫家丁门房撵他。
    但怪就怪在,这道人认打认骂,可打也不走,骂也不去,不论你如何拳脚棍棒,都跟打在别人身上一般。直累的家丁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他也无半点色变。口中依然叫嚷。让员外老爷请客吃饭。
    如此一来,自然有那赖不过去的,为了自家门面不至被人嘲笑,只好请着道人入内更衣洗漱,请他去城中最好的八仙、长庆等酒楼饮食设宴。
    可道人对酒宴自是来着不拒,但对于洗漱更衣,却是死命拒绝,于是经常有人看到,一个破衣烂袍的乞丐道人。坐在富丽堂皇的酒楼,浪荡不羁的喝酒吃肉。谈天说地。
    当然,有耐不下面子无奈请的。就有耐不住麻烦,喊打喊杀将他扭送官府的。
    可怪就怪在,任何危险道人都能避过,送去官府他也能轻易脱身,现在他依然在权贵门前乞饭就是最好的证明。只不过对于他究竟使了什么方法,如何躲避过去,外人却不得而知。
    虽然有那好事的无赖,每日跟着他,想看他最后如何下场,但对于其中隐秘,却也丝毫不知。只知道越往后面道人乞食越省力,或许是都知道他难对付,所以只要他在谁家门口一坐,立即就有奴仆通知老爷、少爷,请道人吃饭。
    可如此一来,道人反倒不高兴了。此时城中除了皇宫,也没有几户官员家里他没去过了,是以兴趣索然下,也不再在高门大院前捣乱,反而又跑到市井之间。但这一次,他却也不再乞食,只是看着过往的行人商客,若有人请他吃饭,他也从不拒绝。有人给他铜板,他也老实收着,甚是奇怪。
    当中有那好奇的行人,不免走到近前,扔下两个铜板后,出声询问:“疯道人,之前你在王工贵族门前撒泼,即便挨打受骂,忍得两天也能讨口饱饭,但你现在在这里闷头坐着,既不出声也不张扬,三五日才能攒够一个炊饼,七八日都不见得有人请你,难道你不知饿?”
    道人笑答:“贫道已禁口舌之欲,何言饥饿?”言罢唱道:“陷溺沉沦已有年,食足口欲浪滔天。修行自可登高岸,何用中流更觅船”
    歌声嘹亮,嗓音独特,诗意发人深省。道人一手拍打大腿,发出“啪啪”节拍,与歌声相合,更显神韵非凡。
    对面之人闻言,心知他不同寻常,不禁认真的上下打量道人,但见他肌似羊脂白玉,体似白鹤能云,丰姿清秀,相貌希奇,有飘然出世之表,余道家风味异常。除了道袍麻鞋烂头巾这身行头,此等面相,说是仙风道骨,怕也不足为过!
    如此一来,心中自然高看道人一眼,再次言语时,颇显恭敬:“道长好心态,好修为!”
    道人面色不改,慵懒的打了个哈欠,揉了揉肚子道:“不敢不敢,贫道不过胡言乱语而已,这不现在,就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再不吃饭,怕是要上西天咯!”
    行人是一年轻书生,闻听此言,哪还不知道人何意,但无奈囊中羞涩,尴尬道:“道长恕罪,小生出来匆忙,身上并无多余银两,所以”
    道人摆手打断道:“你所言贫道又如何不知?看你衣服发白,想必家中也不富裕,即便你真的带了银两,请贫道吃饭,贫道又真能张得开口不成?”
    书生脸上一红,呐呐道:“道长此话差矣,一顿便饭,小生还是请的起的,若道长不嫌弃,不如随小生回家,共进晚餐。”
    道人贼笑一声,露出一副奸计得逞的表情,叫道:“好!就凭相公如此心诚。贫道又怎忍拒绝?”说罢,一股脑从地上爬起,毫不客气的拦过书生。道:“小相公,快快头前带路。贫道可是饿得紧了!”
    书生哪里还不知道自己中了道人的激将法,心头一怒,就要发作。
    可转念一想,这道人想必也是饿的狠了,不得已才如此作为。更何况,他家中虽然贫困,但如之前所言,一顿饭食还是管的起的。
    如此想着。书生心中怒火逐渐平息,但却不习惯道人亲密的举动,从其手中挣脱后,对他道:“你这道人,我也不愿与你置气,请便请了。但提前说好,家中没有官老爷的珍馐美味,只有白面馍馍、腌酸青菜管够,你可要想好了,莫到时候再怪我招待不周。”
    道人舔脸笑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相公宅心仁厚,舍我一顿饱饭。贫道又怎敢反过来怪罪。相公你且仔细看我,可是那不知人情世务之人?”
    书生听了,上下打量一番,却不置可否,道:“但愿如此,莫要我一时善心,施舍一顿茶饭,反倒烧纸引了鬼来!”
    道人连连陪笑,口称不敢。
    这时书生才想起还不知对方姓名。心道这道人若真的不知好歹,能知其姓名。日后报官也有个依凭,当下道:“还不知道长仙乡何处?高姓尊名?小生本姓葛。名长庚,现为白氏继子,表字如晦,祖籍琼州。”
    葛长庚非常有礼貌,在问了道人姓名来历后,先报了自己出身,然后才盯着道人,等其作答。
    此时道人却面色怪异,认真打量了一眼葛长庚,不等他疑惑,便开口道:“原来是如晦相公,幸会幸会!”道人恭维一声,继续道:“贫道姓安名逸字逸之,道号安逸子,相公看着叫吧,怎么顺口怎么来!”
    葛长庚闻言,心头一晒,暗忖道:“怎么叫不都还是安逸这两个字翻来覆去?有什么区别!”
    虽然如此,但他也没有纠缠,干笑两声含糊过去,忙招呼安逸,向自己家中走去。
    安逸笑着答应一声,跟在葛长庚身后,表情却有些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可是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并且做如此邋遢装扮?
    却原来,当日他对白素贞与许仙之间的事情感到索然无味后,便招呼都没跟许仙打一声,直接从山谷离开。也懒得再回吴县,离开山谷后,他便四处闲逛。
    但可说动极思静,静中生动。之前的世界他基本都在奔波,甚少在一个地方驻足,而此时道行再有精进后,又加上之前何许仙住的还算悠闲,是以便起了懒散的心思,当时正好路经长安,索性就在这停留下来。
    其实这世间道理,无外乎阴阳之间、生死之间、动静之间,之前他心中不静,是以劳苦奔波,此时动极生静,正合大道阴阳,循环往复之理。所以才会表现出如此懒散。
    有时候懒也是一种境界,而此时安逸的境界可谓无比高深,懒得找房居住,懒得
    总之,种种情况下,又加上其起了一丝游戏红尘的心态,便行异举,以《如意册》上的变化神通,变成如今模样。
    高人化装乞丐,这虽然是个老掉牙的事情,但安逸依然玩儿的不亦乐乎,仗着自己身怀法术,面貌也有所改变,以无后虑,所以便开始在王孙贵胄门前捣乱,左右也没人能奈何的了他。
    当玩腻了之后,便来到这市井之中,观看众生百相。
    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葛长庚。这让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这世间之事,远远不是人能尽知的(未完待续)
    ps:感谢城主的马甲、隐泉卧龙、书友140404060330733的打赏

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玉蟾
    葛长庚是谁?
    葛长庚又名白玉蟾,是全真教派南五祖之一,与北七真齐名。
    北七真,就是《射雕》一书中,王重阳的那七位弟子,又称全真七子。
    当然,武侠小说中与现实世界另有不同,现实世界与天书世界又不一样,所以即使这个葛长庚也为白家继子,改白姓,但究竟会不会有那种成就也未可知,可不论如何,单就白玉蟾这一称号,也足够其自慰了。
    闲言少叙,却说安逸跟在葛长庚身后,穿街过巷终于来到长庚家中。
    如他所言,他家中确实不富足,三五杂屋,一个小院,就是他现在的居所。但即使如此,在长安城中也算不错了,至少吃的上饭。
    此时他父母亲人都还在福建闽清,而他来此则是进京赶考,也没有书童之类服侍,足以看出,他出身确实清贫。
    因为没人照料,银子又少,葛长庚平日都是自己动手,完全没有古时“君子远庖厨”的顾碍,以此看来,其心性也是洒脱。或者说道根深种?
    这并不是安逸胡乱猜测,只因在葛长庚做好饭后,立即搬出珍藏美酒,请他对饮。完全没有一分小气模样。而且,虽然饭菜简便清淡了些,但却也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心性如何,何需再言?
    至于为何说他道根深种,也是另有原因
    房间中,窗外夕阳残留的些许亮光,弥漫在屋中,照在葛长庚的身上,将他衣角上一处破损之处,照的更加显眼。
    葛长庚似毫无所觉。即使安逸有意看着,他也不在意,摆好酒菜请安逸坐下。也不避讳他身上脏乱,亲自给他斟满酒杯。话一开口,未言其他,直接道:“道长可愿说道?”
    何为说道?说者,讲也,他的意思,其实是想问安逸,愿不愿意给他讲道。如此急迫,足以看出他对道学之仰慕。
    对于这个。安逸眼中诧异之色只是一闪而过,之后便平静下来。似是认为,葛长庚如此慕道,是理所应当一般。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安逸心中,还真就是这样以为的。
    而原因,却不仅是因为葛长庚在后世有硕大的名头,最主要的,还是他之前看过一句话:“希望时儒家,失望时道家。绝望时佛家。”
    此话虽然有些片面,但其中也有着一定的道理存在。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主张仁爱,以君子为榜样,心怀天下欲伸大意于天下。而此等抱负,只有在得意之时方能施展。若是连饭都吃不上,何谈治国平天下!
    而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避世隐居,独善其身。从古至今无论道人隐士,可以说都是对时政、对生活感觉不如意,方才入道。追求精神之上的满足。
    再说佛家治心,但此“治”却用的巧妙。这佛家主张因果轮回,这一世的果是前世的因。这一世的因结下一世的果。
    三者而言,可以说,儒家是积极进取,道家是无为无不为,而佛家,却是消极沉沦,让人于绝望中“看开”,其实说起来还是自我欺骗。
    如此一来,这治心的治,却不是治疗、治理,而是管治,用它的思想,迷惑你的内心!
    当然,这只是搭建在一个无神的基础上,但在这神话世界之中,虽然原理是一样的,但若你一心信佛,说不定死后也能上西天,做一个烂大街的比丘僧。
    回来再说道家,整体思想便为独善其身,杨朱有言:“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并非浅薄简单的“自私自利”,而是“身重物轻,无为而治”、“为我”、“贵己”、“贵生”等思想主张。
    讲究的是“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从而“乐生”,以“存我为贵”。既不能“损一毫而利天下”,也不能“悉天下奉一身”。如此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人人不贪天下,才能“天下治矣!”
    但人生来都是趋吉避凶,慕贵厌贫,贪恋名利,若是不经失意,又怎会崇道慕道,若不经打击,怎会明白生命可贵?所以自古以来,入道之人,多是由失意而起,摒物欲,恋生身,身重物轻,贵己为我。
    而葛长庚此时,恰处在失意之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