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第14部分

改革开放三十年-第14部分

小说: 改革开放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甑�36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07%提高到1。49%。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的加快,中国的自主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2005年10月12日,当神舟五号飞船问天的长啸还未散尽,神舟六号飞船又呼啸着离开了发射台。中国人再次叩启苍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三步走
战略进入第二步的重要开局。我国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神舟五号
一人一天
航天飞行,到神舟六号
多人多天
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被称为
天路
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我国依靠自主创新成功解决了冻土、高寒缺氧、生态保护三大高原铁路建设技术难题。


  2007年10月,
嫦娥一号
成功实现绕月飞行。嫦娥奔月,神话成真。


  2008年5月,世界上最长、拥有数十项自主创新技术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9月27日下午,我国航天员首次顺利完成太空行走任务,茫茫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
脚印
。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


  从
神舟

嫦娥
,从
天路

跨海
,中华民族用一个个自主创新成果挑战着世界极限,充分显示了我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它向世人表明:自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科技进步是推动国家腾飞的强大引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07年《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认为,中国竞争力排名上升到第15位,比2002年的第31位提高了16位,整体科技实力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点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三十年》章节:奥运圣火辉映中华腾飞  收集:东风书城(24。43。3。33)

  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
鸟巢
隆重举行。中国人民百年的奥运梦想,终成现实。


  1908年,南开学校校长、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在观摩第4届伦敦奥运会后,面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提出了著名的
奥运三问



  什么时候中国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什么时候中国能获得奥运会金牌?


  什么时候中国能举办奥运会?


  这是中华民族的期盼,这是中华儿女的心声!然而,在那个中国人被蔑称为
东亚病夫
的年代,奥运梦,遥远得有些飘渺。


  实际上,
奥运三问
隐含着三个深层次问题:能不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是个主权资格问题;能不能在奥运会上获金牌,是个国家实力问题;能不能举办奥运会,则是个国际地位问题。


  回答第一个问题,中国用了24年。


  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上,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却只有一名短跑运动员刘长春,代表四万万中国同胞站在了奥运会的跑道上。不堪回首的是,刘长春赴美的路费是张学良将军资助的。比赛结束后,如果不是当地华侨资助,他还将因为路费不够而难以回国。刘长春的奥运之旅,是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缩影。


  国运盛,体育兴,这是一条被历史证明的道理。是新中国改写了中国体育的历史,是改革开放创造了实现奥运梦想的希望。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中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民体质大幅增强,走向世界的脚步不可阻挡。


  回答第二个问题,中国用了76年。


  1979年10月,我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1984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派出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重返奥运盛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充分展示出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神枪手许海峰笑傲群雄,摘得首金,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
零的突破
。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共获得15块金牌、8块银牌、9块铜牌,位列奖牌榜第四,一举改变了奥运会奖牌分布的格局。


  回答第三个问题,中国整整用了100年。


  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明确提出,中国要在适当时候举办奥运会。1990年9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洲运动会,让世界进一步认识和感受到中国的实力。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日益增强的体育实力,为申办奥运会创造了有利条件。1991年2月底,中央正式批准关于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报告。1993年9月,北京申奥仅以两票之差未获成功。


  当世纪之交的中国和北京向世人展现出更强大的魅力和更灿烂的风采时,中国再一次启动圆梦之旅,宣布申办2008年奥运会。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与1993年时的情况完全不同。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2001年的GDP已达到10。97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达到1。64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5096。5亿元。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打开密封的信袋宣布
胜利者是北京
时,雷动的欢呼震撼会场。载着喜讯的电波传到北京,传遍中国,传遍全球,它也穿越百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


  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围绕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的目标,中国政府和人民满怀激情,以最大的努力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认真做好筹备工作,兑现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13亿中国人用实际行动,为奥林匹克注入属于自己的梦想。


  2008年3月31日11时,天安门广场神圣庄严,北京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亲手点燃祥云火炬,并宣布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正式开启。2008年5月8日9时11分,奥运火炬登上了世界之巅,开始在珠峰传递,表达了中国人无比豪迈的精神……奥运圣火在世界五大洲和国内主要城市传递,所到之处不仅受到了国际社会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热烈欢迎,而且燃起了中华民族空前的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


  百年奥运追梦,两度申奥努力,七年不懈筹办,奥林匹克精神在13亿中国人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弘扬,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华大地绽放出绚丽的风采。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追求,是透视当代中国兴旺发达的精彩橱窗。绿色奥运,推动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青山工程、绿城工程等全面展开,北京以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都市展现在各国人民面前。科技奥运,将科学技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完美结合。从优质精良的运动装备,到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遥感技术、智能交通、微小卫星等一系列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散发着现代科技亲和、时尚的光彩与魅力,展示着中国自主创新的成果。能容纳10万人的国家体育场
鸟巢
,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采用了国际首创的空间多面体膜结构。人文奥运,既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又注入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各种文化相互了解与尊重,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口号,承载着中华儿女对世界和平发展、共存共荣的美好理想。


  北京奥运会在奥林匹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相聚北京,同台观看开、闭幕式;45亿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共同分享北京奥运会的快乐;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挑战极限,攀越新高;3万多名记者共聚一堂。特别是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力争先,在奥运会上夺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共100枚奖牌,金牌稳居榜首。北京残奥会同样精彩,中国以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共211枚奖牌的骄人成绩,稳居金牌榜、奖牌榜首位。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国体育事业的重大历史性突破,充分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和综合国力,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示了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树起了新的里程碑。没有30年改革开放,就没有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圆满成功。今天,中国能够把一届精彩的奥运盛会奉献给世界,能够以成熟、包容、开放、自信的心态拥抱世界,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综合国力,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民族自信,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


  30年来,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总体布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既为我国的发展赢得了持续稳定良好的国际环境,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共同繁荣。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我们党基于对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新的科学判断,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调整,打开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我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稳定发展。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1997年,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世纪,两国同意全面推进21世纪建设性合作关系,中美关系稳定发展。1989年,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我国与前苏联主要继承国俄罗斯建交;1996年,中俄确定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7月,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声明
世代友好、永不为敌
,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2008年7月,中俄4300公里的边界全部勘定,两国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1978年8月,中日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中国与日本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5月,胡锦涛访问日本,实现
暖春之旅
,开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中欧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目前,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和重要的投资来源地。


  我国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积极推进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同印度恢复高层互访和边界谈判,与东盟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与俄罗斯及中亚5国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与韩国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与绝大多数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我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我国始终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在政治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经济上,除继续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外,还努力按照
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
四项原则,扩大互利合作。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成为新时期中国加强同发展中国家集体对话与合作的成功尝试。


  我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迄今,已签署了近300个国际条约,参加了130多个国际组织。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中东地区冲突等,为处理国际和地区一些热点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促进世界共同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向全世界郑重阐明了中国渴望和平发展、愿做负责任大国的意愿,展示了希望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和平、繁荣、和谐世界的愿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重申了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的战略主张,深刻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思想内涵。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积极主张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赞誉,树立了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国家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年》章节:应对突发灾害,彰显执政能力  收集:东风书城(24。43。3。33)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2008年5月18日,胡锦涛站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上发出的这句铿锵有力的宣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