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鬼才-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公之才,世之雄也,正是我追寻多年的主公,更何况曹公帐下,武将稀缺,正可将我之才实时而用,曹公求贤若渴,曾三次传召征辟,伯济为何不愿留在曹公处?又为何只认准了诸葛瑾一人?”也许是已经明白分别在即,郝昭的脸色也不是很好,虽然他与郭淮一直有着一较高下的念头,其心中,却也将郭淮当做是自己的好友,无论何时,别离,总是最伤感的。
“既如此,某只能预祝你马到功成了。”郭淮起身,对着郝昭施了一礼,有些颤巍转身离去:好友啊好友,再相见时,只怕已是咫尺天涯……
第三百六七章:血战函谷,各有算计
两个好友,却因为着看法观念不同,最终走上了一条对立的道路,郭家在郭淮的运作之下,悄然在曹操领地中消失不见,而郝昭,则南下长安,冲着他心目中的明主投奔而去。
时间,不会因为着两人而止步不前,之后半月间,冯翊略微显得平静起来,只是在平静之下,却透着一股暗流,诡异莫测,所幸的是,这种压抑的气氛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洛川南北两面大军云集,战争一触即发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冲天的战意。
却说郝昭在南下之后,正好碰见北上冯翊的曹操大军,莫名其妙的与先锋曹洪打了一架之后,被其赏识,后举荐给曹操,见郝昭生的雄壮,又武艺不凡,曹操大喜,此时他正愁面对黄忠时武将不足呢,真是瞌睡了就给送来个枕头,升其为牙门将军之后,曹操将其留在帐下听用。
再之后,曹操大军继续北上,而此时,羌胡之地虽然尚未完全攻下,黄忠却没有了继续的意思,之后,他就将此事交给了颜良来做,而他与文丑两人已经将目标盯在了曹操身上,由于并州与羌胡之间隔着一条黄河,后勤补给之上十分勉强,两人只能原地休整了两日后,驱马奔驰,急急向着冯翊行去。此时两人尚还不知道,原本他们想要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的意愿,在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曹操大军,以着两人不可想象的速度,进驻到洛川城中。
失去了突袭的优势后,黄忠却是表现出了与他武将身份完全不相符的沉稳,扎下营帐与曹操对峙起来,曹操不动,他亦不动。而此时,与洛川城外温和的对峙相比,函谷关处的战争就显得激烈的多了,战争,从来没有对错怜悯,更何况是如今争霸天下的战争,函谷关头,司马懿眉头皱的如同两座山峰,直直的竖了起来,望着关下堆积如山般的尸身,心头一阵沉默,那里,可不仅仅是诸葛瑾军抛下的尸体,里面很大一部分,在不久的之前,都是他关中的守卒,几乎上算是一比一的死亡率,让得这个智谋超绝的人,也只感到一阵眩晕。
相较起来,诸葛亮不是其兄,后世之人,对生命的敬重,早已深入到了他的骨子里,若是他在此指挥,即便是多耗上两年,只怕也不会用强攻这一个方法,而诸葛亮就不同。
身在旧时这样一个时代里,在他的观念中,多余的伤亡他也不愿多做,而有些,则是必要的,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就如同此时对函谷关的强攻。
函谷关,众所周知,乃是天下有数的雄关,别说其中有着司马懿这样的存在,就算只是一员普通战将,在后续补给充足的情况下,驻守上一生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作为西进雍州不可或缺的关隘,想要通过,就只能选择强攻,而诸葛亮此时,就是这样做的。
攻城之战,按理说司马懿应该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是这样认为的,是以对诸葛亮的强攻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因为其冒然强攻,司马懿心中对其尤为看不上,这就是名震天下的诸葛瑾的弟弟?司马懿心中不屑的笑了,对于自己最终选择了曹操,不由得感到庆幸,有着这样的兄弟,就算是诸葛瑾能够有再大的成就,只怕最终也会一朝成空。
只是很快的,司马懿就笑不出来了。接连三日的强攻,在伤亡数字统计出来之后,司马懿彻底的震惊了,一比一,伤亡比例竟然是一比一,这还算是在防守吗?这样的数字,是个人看见,只怕都不会这样认为吧?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失误了?
诸葛亮再一次进攻的时候,司马懿再没有了之前的轻视,第一次面色凝重的观察起了关下敌军的进攻,很快的他就发现,每一次声势浩大的进攻中,真正参与到进攻中的,只有千余人,而偌大得一个函谷关城头,就算是容纳下五千,甚至是一万人都不会是问题。
如此,问题就出来了,诸葛亮每次派人进攻,基本上都是五千人为一个梯队的,只是在冲锋之时,约有近八成的人渐渐落在了后面,千余人分散在关下,城头上的守城器械耗费不少,杀伤力却终究有限,而最终,这千余人能够攻上城头的,又去掉了一半,而就这五百人的队伍,却将城头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随即,才是诸葛亮手中真正的杀招。
剩余的四千余人,此时几乎上已经行至了关隘下,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很顺利的就攻上了城头,诸葛瑾手下的士卒精锐非常,每每一个人倒下,所带走的,至少都会是比自己多上一倍的敌人,而这,才是真正的差距,司马懿在见到这样的情况之后,脸色都有些发青了。
“哼,雕虫小技,若是就这么些手段,懿会让你知道,小觑于我,必将是你一生最大的错误。”对于诸葛亮的手段,司马懿心中虽然暗自称赞一下,嘴上却是没有留情,冲着关下冷笑一声。
“军师,让俺出关厮杀一阵吧,这些人也太嚣张了,根本就不把俺们放在眼里。”司马懿身边,一群士卒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个壮汉也不知是怎样挤进来的,刚一站定,就大声的吵嚷道,其身上,也不知是谁人的血染了个通红,面目狰狞着,“典韦,小点声,懿能听得见,都给你说过了不要这样大声……”司马懿见到来人,只觉得一阵头大,这典韦,身为曹操的亲卫统领,多年不曾经历战事,早已憋得发狂,如今曹操将其放在这里,就好似一个多年禁yu的人,忽然之间被放入到一群女人中间,司马懿根本就管制不了,再加上有着曹操这一层关系在,司马懿又不敢怎样去责罚,是以让其成为了函谷关上一个特殊的存在,比之曹操的本家兄弟夏侯惇、夏侯渊两人都要更加让他头疼。
“好了军师,战阵之争,久守必有失,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诸葛亮那厮嚣张?俺们函谷关又不是集市,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关羽那厮已经接连叫了几天阵,让俺去跟他打一场吧,军师放心,俺定然将其人头拿下,送给军师下酒的。”典韦的嗓门,仍旧异常的大,让他一个莽汉细声说话,那不是比杀了他还难?不过,他也知道如今关中权利最大的,就是面前这个人,典韦倒是不敢太过放肆,满身的煞气都收敛了不少。
就在典韦与司马懿两人说话间,城头上的战事忽然又起了变化,仿佛是就是在应和典韦之言,诸葛亮的攻城士卒开始撤退了,只见城头上的三千余人每三个人倚为一个三棱模样,而后迅速的自云梯上爬下,每架云梯处,都留着百余人防守着,很快,城头上便几乎已不可见敌军,典韦见此,更是对着司马懿喋喋不休,不过,司马懿毕竟不凡,虽然心中恨得要死,却硬是忍下了这一口怒气,眼神中,莫名的寒光闪动着,其脸上,却是阴沉的更加厉害了。
“那个叫庞德的,武艺还真是不熟,我使尽了全力,也不过与其战了个平手,这诸葛瑾恁地好运,如此人才竟然收拢了这许多。”战争已经完结,士卒开始打扫起战场来,夏侯惇骂骂咧咧的行至司马懿处,当啷一声将手中的长枪丢在地上,而后自己也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呼呼的喘息着,显然刚才的战斗中,他的体力消耗了不少。
“那黄叙也是不弱,我要胜他,也要在百招开外了。”这一次,开口的乃是夏侯渊,此时他的心情,也是难受莫名,这还只是黄忠的儿子,若是其本人在此,武艺又该到了何种地步?夏侯渊心中,有些无奈的想着,什么时候,自己竟然连一个后辈都打不过了。
“两位将军不需如此,战争的胜负,并不是单靠武力就能决定的,懿心中已经有了计策,待明日诸葛亮派人来攻,必叫他有来无回。”说着话,司马懿眼中,煞气逼人,不得不说,这几日诸葛亮的攻城动作,实实在在的将他激怒了。
“但凭军师吩咐。”夏侯惇兀自坐在地上,没有开口,夏侯渊立时接口道,一边上,典韦却仍旧很茫然,请战又没允许,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自己该要如何做,就这么直愣愣的呆在了那里,司马懿眼中,一丝尴尬之色闪烁几下,随即被他隐藏到了眼睛的更深处,微微一步上前,定定望着关下渐渐后撤的诸葛亮大军,呆呆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关下,诸葛亮也同样在看着函谷关,神色淡然之间,一抹谁也不能察觉到的忧虑闪烁一下,之后闪现的,却转变成了浓浓的期待,一声轻喃悄然传出:“司马懿,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第三百六八章:魏延用计,桥蕤恍惚
司州这里打的火热,雍州这边也是相差无几,战端开启了近两个月,让人奇怪的是,荆国孙策却是一直按兵不动,静待着诸葛瑾将南方的防守一一布置完成,对于此,曹操很是不满,几次催促,均被孙策搪塞过去,就连诸葛瑾,对于孙策的反应,都是满脑子疑惑。
公元214年六月,正是炎炎夏日的时候,炙热的日头像是要将人烤干,空气沉闷的让人恹恹欲睡,襄江东面三百里处,枣阳城赫然屹立,其东北处,泰山山脉拔地而起,按当地人的说法,巍峨的峰峦,压迫的枣阳抬头不见太阳,当然,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很好的向人们展示出来泰山的雄壮。
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的西汉,彻底的将“泰山封禅”之说发扬了光大,只是东汉没落,至此战乱几十年间,封禅,早已成了可有可无之事,只是,每当有人临近枣阳附近时,一眼便能远远望见那泰山之巅——玉皇顶,一股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这是古人血脉中千百年来延续至今的,只是此时的枣阳城外,一群人悄然隐匿在不远处的一片丘陵之中,对于远处遥遥耸立的泰山,他们心中却并没有多少的敬畏之心,眼神中流露出的,反而是一抹阴森的嗜血寒意。
“文长,如今是不是可以动手了?”抬头望了眼头顶上正中的日头,一个四十模样的汉子眼中战意闪动,冲着旁边的一人出声问道。
长文?竟然是他吗?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会知晓,这正是魏延的字,历史之上,那个至死为诸葛亮的神话添上浓重一笔的悲剧人物,而究其最终原因,却只是因为其脑后生反骨,以致最终为诸葛亮所算计,死于马岱之手,只是此时,其缘何会身在此处?
基本上,熟悉军旅的人都会知道,凌晨的时候,却是人一天之中最为困乏的时间,也是发动夜袭的最佳时间,而如今正是大白天呢,此人提及的,为何也是袭营之事?难道说,这人痴傻了不成?而事情,却恰恰相反。
六月的天,日头太过毒辣,而正午的时候,尤为如此,此时,却也正是另外一个守卫最弱的时刻,而这一点,却正是汉子身边的人最先发觉,并亲自验证了的。
“陛下如欲要竟全功,还需在忍耐片刻。”魏延转过头,躬身对着汉子拜了一下,其面前这人不是别人,却正是孙策。孙策与壮年时候的孙坚几乎相若,乃是一沙场悍勇之人,天生的勇将,相较于处理国事,他更愿意亲赴战场,在那无边的杀戮中寻找到自己的慰藉。
“好,朕就再等上一等。”沉默良久,孙策却是对魏延退了一步,因为魏延口中的竟全功,他心中十分明了那是所谓何事,这短时间,明面上虽然说他一直按兵不动,然事实却并非如此。诸葛瑾势力太过强盛,以曹操一人之力,必然阻挡不住其锋芒,若是三家诸侯只余下两家,那么孙坚的覆没,也已逼至眼前,历史之上的孙策能够有着赫赫威名,自然也不是易与之辈,虽说因为诸葛瑾意外之间救了孙坚一命,以致让孙策直到如今才真正走上台前,孙策此人,却也非是可以小觑的,而要动手,就必须寻找那绝佳之机,魏延的到来,正好给孙策提供了这样一条道理。
大lang淘沙,最终诸葛瑾占据了中原之地,而其帐下,已经展露在世人眼中的战将,就已经多不胜数了,似魏延这样身负傲气的人,自然不会将其定为首选,自然而然的,孙策就进入到了魏延眼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