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问题也没有。只是战争,只是最后的手段,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是有一线可能,他就不会动兵。
战争打得多了,会杀红了眼睛,留下民族仇恨;
战争打得多了,先是杀敌人,后来会杀自己人;
战争发动,无数城池毁灭,村寨烧毁,百姓死亡,化为一片焦土,最后花费大量金钱重建,这是赔钱买卖;
战争发动,占领了很多地区,几十年后,再独立出去,这没有意义。
吃饭时,吃饱重要,可是不能噎着;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抢着盆里,并没有错误,可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有些吃亏了。(未完待续。。)
第470章化解民族仇恨
曾经赵朴不止一次想要将宋朝推到鼎盛,想要向北灭了金国、蒙古,开发东北;向西边灭了西夏,西辽,夺取河西走廊,新疆,将领土扩张到里海附近;而在南边,要狠狠的打交趾,夺回五代时独立出去领土;而在东南,要建设南洋都护府,要开发澳大利亚,美洲等地区。
只是,这些也只是初当皇帝时,赵朴意淫的想法,随着当皇帝时间越长,这些想法,越发变得渺茫。
为了灭金,就耗尽了国库,差些破产;若是四处动刀兵,必然是年年财政赤字,民怨沸腾,到处起义,可能大宋很快就崩溃了。大宋走得是儒家之路,儒家反对战争,反对侵略,若是像欧洲那样"chi luo"裸入侵,绝对是满朝反对。
想要打仗可以,但是至少要有借口,哪怕这个借口很是拙劣,很是扯蛋。
而打仗,也不能出动太多兵马,一旦出动十万以上大军,打仗一年之久,必然会带来财政压力,必然会引起朝堂反对,民间埋怨。
而这个时代,打仗受自然环境,受气候条件,受各种客观因素太多了。
纵观宋朝以来,在与西夏激战时,多有败仗;与交趾激战时,也打了败仗;这些败仗,很多是因为地理环境、气候,打了败仗。
而这次宋金之战,宋朝也打了很多败仗,所幸这些败仗,都被宋朝的胜仗掩盖了,没有被世人察觉而已。
总之,这个年代打仗,运气很重要,可能一场瘟疫,可能山岭难走,可能粮草没有运来,可能将士厌战,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于是打了败仗。
这年头,打仗除了靠实力外,很多是靠运气,运气不佳,战争失败在所难免。
一旦在灭金、灭西夏、灭西辽的过程中,打上一次败仗,可能反战派占据上风。可能最后不了了之。实际上,汉唐时代,很多战争最后就是不了了之,变成了夹生饭。
想要靠战争,解决金国、西夏、西辽,危险系数很多。一个不慎就可能受挫。
而即便是狗屎运爆发,解决了这些国家最后能占领了,彻底变成汉地吗?
赵朴摇了摇头,得出一个否定的答案。
战争会灭了一个国家,可是想要长期占领,化为汉地很是困难,一个不慎。可能就崩盘。就好似后世的蒙古人,占据了欧亚很多地区,可是随着蒙古的衰落,这些地区陆续的脱离了蒙古。
吃饱饭很重要,可是被吃撑着了,消化不良,就错误了!
元朝就是典型的消化不良!
曾经想着,开辟新大陆。在海外开张殖民活动,让澳大利亚,美洲变成大宋一部分。
只是想了想,还是觉得不靠谱。
这年头,航海技术落后,海上行船危险系数大,十次出航就可能有三五次出了问题。航海。更多是用命换钱。美洲距离太过遥远,根本难以达到,唯有澳大利亚,算是靠谱些。
只是。随着宋军北伐,夺回了北方,必然要将重心放在灾后重建,加强北方边防,至于建设南洋都护府,开发澳大利亚,就暂时放缓了。而北方,连年的战争,人少地多,大量人口必然由南方涌现北方,而移民南洋,前往澳大利亚必然人数减少。
毕竟,一个是曾经的故土,一个确实蛮夷未知之地,只要是脑袋不迷糊,都会选择北方,而不是蛮夷凶险之地。
况且战争,会造成巨大破坏,将肥沃之地打成废墟。赵朴可不想花费大量金钱打下某地,然后花费几倍金钱再重建,这不值当,太赔钱了。
赵朴不得不改变策略,文化渗透为本,经济入侵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不求扩大将宋朝领土扩大到最强,只求将宋朝领土扩大到最适合。
在一些肥沃之地,在一些要害之地,派兵驻扎,占领为主;而在宋朝军力难以波及,影响较少之处,则是经济入侵为主,经济控制为主;而在更远的地区,则是以文化渗透,进行文化洗脑为主。
这个时代,侵略很是简单,一说起侵略,主要是指军事侵略。
可在后世,侵略变得复杂,更加隐秘起来。有时,明知是侵略,也难以驱除。
在新航路开辟开辟时期,西方侵略,主要是烧伤劫掠,屠杀印第安人,夺取金矿银矿等各种资源,侵略"chi luo"裸暴力而残忍。这种侵略,最招人嫉恨,也最易引发民族冲突,祸害无群。
可是后来,资本主义时代,主要是商业为主,出卖各种工业产品,控制殖民地经济,把殖民地变为附庸。这种侵略,较为温和,可是仔细看,依旧能看出;
而在二战后,各个殖民地向后独立,看似独立了,其实经济上受控制,更是用被民主制约,分化瓦解,受到控制。说是独立国家,其实一点也不独立,经济上受控制,政府领导人也是傀儡,是另一种殖民地。
…………
而在这个时代,宋朝无疑是另一个美国!
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于周边各国都有压倒性的优势,此刻军事上的胜利,更是震慑了各国,四周各国对于宋朝都是压倒性优势,四周各国正是惶恐不已。
而此刻,正好让赵朴实行“二十一条”,一步步钝刀割肉,先是文化渗透,然后经济控制,然后掌控政治。
一旦到了那一步,西夏、西辽、金国,谁当皇帝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不管谁当皇帝,都是傀儡。
可能一些皇帝会发觉,只是想要反抗,却很无力。
这是"chi luo"裸的阳谋!
这时,赵朴听到一阵脚步声,只见王舞月走了进来,手上端着茶水点心。
“陛下,吃点吧,天色又黑了!”
王舞月说道。
赵朴笑着说:“知道了!”
“陛下,请给我契丹人一条活路!”王舞月咬着牙齿说道。若是皇上铁了心西征,那时西辽未必能抵挡住。
“金国曾经入侵我大宋,毁我大宋社稷,擒拿我宗室子女,给我大宋带来奇耻大辱,朕尚给他们一条活路,况且是契丹人!”
赵朴接着说道,“不要仇恨你的敌人,仇恨会让你犯下更大的错误。宋金有仇,我尚且不仇恨女真人,又岂会仇恨契丹人!”
“真的吗?”王舞月满是欢喜,皇上性子最傲,懒得说谎话,也没有人值得他说谎话。皇上说了,留给契丹人,一条活路,必然留给契丹人,一条活路。
“天下没有化解不可的仇恨,时间会忘记一切,治愈心底的创伤!”
赵朴幽幽道。
只有闲的蛋疼,无病"shen yin"的文人,才时时说着民族仇恨,说着昔日的心灵创伤。而很多人是现实的,活在当代,忙碌于柴米油盐,娶妻生子,执着于升官发财。
为了所谓的民族仇恨,搞两败俱伤的民族火拼,只是野心家的希望,而不是平民百姓所希望的。
时间会化解仇恨,几代之后,只要不是刻意激化,没有人会记得仇恨。
为君王者,当以化解民族仇恨,而不是加剧民族仇恨!
第471章何为永恒?(大结局)
兴武十年,宋朝与西夏、西辽、金国签订协约,宋朝商人可以在西夏、西辽、金国等地自由经商居住等,必须得到保护,实现货币一体化,关税一体化,语言文字一体化,教育一体化等。作为补偿,宋朝每年向西夏支付三十万岁币,向西辽支付五十万岁币,向金国支付二十万岁币。
局势哗然,朝臣纷纷阻止,皆是被皇上拒之。皇上说,北方重建,需要金钱,紧靠南方不够,还需要借天下之财。
朝臣默然。
中兴君王的权力很大,在对决中,臣子们只能是认输。
兴武十一年,西夏边境扣押商人,致使十三名商人死去。宋皇大怒,派岳飞将兵三万,出击西夏,会战于野外,西夏十万大军溃败。这是第一次,冷兵器与火器的碰撞,结果火器大胜。
火绳枪,燧发枪,青铜炮之名,名扬天下,好似骑兵克星,各国为之震惊。
西夏屈服,斩杀凶犯,向宋朝谢罪。
兴武十二年,颁布重税令、重商令,商人地位得以提升;
兴武十三年,宋朝设立南洋都护府;
兴武十四年,交趾犯边,宋朝出征交趾,海陆两路出击,仅仅三个月,击败交趾,并设置西南都护府。
兴武十五年,兴建运河,以承包之法,出让于商人,三十年运河收归国有;
兴武十六年,出兵辽东,威逼会宁城,金国大惊,三战三败。金兀术战死,完颜亶乞和,封为金德公。金国由此亡。这一年,皇子赵瑜出生,王舞月被封为皇后。
群臣皆是上书劝谏。说是异族之女,不可为后。
帝怒曰:普天之下,皆为宋土;率土之滨,皆为宋人。汉人、契丹人、女真人,皆为大宋子民,有何不可。
群臣劝解,有人死谏。撞柱而亡,帝皆不听。
之后,朝廷大清洗,清流士子多受牵连。世人皆说,官家跋扈,残暴堪称汉武帝。
帝又怒。改组太学,改组国之监,成立华夏大学,并言:不论种族,不论贫贱,说汉话,穿戴汉家衣冠。入我大宋户籍者,不违背法令,尊儒尚孔,忠君爱国者,考试合格者,皆可入华夏大学。
兴武二十年,西夏、西辽内附,西辽之地设为西域都护府。西夏之地化为宁夏路。
兴武二十三年,颁布《反国家分裂法》。
……
眨眼之间,兴武二十五年了,此时赵朴已经四十一岁了。
此时,儿子也有十三个,女儿更是有八个。
宋朝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鼎峰中,领土向北扩大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附近,向西边扩张到了里海附近,而向南达到了红河附近;而在东南,则是占领了台湾。琉球群岛等,在南洋设置了南洋都护府。
此刻,宋朝领土扩大到了极致,有些吃撑着的感觉,有些消化不良。只是消化不良,也只能是硬撑着,不能吐出来。
边境叛乱不断,宋朝军队只能是到处救火,所幸的是这些年钢铁数量和产量大幅度提升,火药质量也提升了,致使火器大量装备军队,宋军战斗力很是彪悍,四处出击,四处打人,多以胜利为主。
而在政治上,开始大移民,将叛乱之族,迁移到新大陆(也就是澳大利亚);同时汉人与契丹、女真等各族大量杂居,渐渐消除民族特性,渐渐分不出你我。
此刻,在御花园中,望着月色,赵朴寂寞了起来。
“陛下,在想什么?”王舞月问道。这些年皇上总是喜欢发呆,喜欢沉思。
“你说后世会如何评价朕?”赵朴问道。
“陛下,在危亡中继承皇位,以二十年时间,中兴大宋,覆灭了金国,一统宇内;治理之地,百姓安乐,各族安定,老有所养,幼有所学,路不拾遗,堪称盛世。陛下乃是千古少有的明君!”
王舞月说道。
这些也是满朝大臣们的评价,这位皇帝虽然有些倔强,有时做事不考虑,可是整体上挑不出毛病,为人节俭,很少修建宫殿,体恤百姓,多次下令免受赋税,对将士们更是关怀至极。
三皇五帝也不过如此。
“真的如此吗?”赵朴道。
“真的!”王舞月道。
“其实,朕的施政法令,必然会断送大宋的国运。此刻看似繁荣,其实为宋之衰亡,埋下了祸根!”赵朴叹息道,“纵观历史以来,想要长治久安,想要江山万代,皆是重农抑商,皆使民无知,方好治理!”
“而朕的治国之道,违背历代朝政之根本!”
“这些年来,朕多方兴办教育,普及识字率,至少有有利于强国,但不利于我赵氏天下稳定。识了字,读了书,必然需求高,一旦朝廷难以满足,必然心怀怨恨,必然兴风作浪,破坏极重。”
“而朕兴办商业,重商重税,开发新大陆,有利于缓解百姓贫苦,却不利于我赵氏天下;商业,使人心浮动,自私自利盛行,那时谁还记得忠君爱国!”
“过去王朝皆是重农抑商,而我朝则是农商并举。我朝财税繁华,是汉唐数倍,文教几倍于汉唐,可是百姓却未必感恩,他们只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