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场奇才 >

第267部分

官场奇才-第267部分

小说: 官场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纯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温纯不想动,并不代表其他的人也不想动。

    有道是,一个干部,不怕天天动,怕就怕一直不动。

    只要存在变动的可能便会有消息流传。

    都是一定层次的干部了,大家各有各的信息渠道。

    有些消息在进修班开班之前就流传过,现在学习快要结束了,这些传闻又甚嚣尘上了。

    比如,温纯不回望城县了,要去市纪委某个处室任职;

    再比如,黄平要升任路桥公司的总经理;

    还比如,蔡文志要去临江市检察院担任反贪污贿赂局的副局长;

    又比如,汤如国要被调整到清远市政协挂个某某委员会的主任;

    ……

    如此等等,莫衷于是。

    这其中,有黄平的步步高升,有蔡文志、温纯的农村包围城市,也有汤如国的从一线到二线。

    既然是传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终归是无风不起浪,不太可能仅仅只是空穴来风。

    有风传,自然就会有好事者的分析和联想。

    席菲菲的工作中需要得力的帮手,把温纯调到身边来,这自然好理解。

    路桥公司即将启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现任总经理岳子衡要担任改制后的公司董事长,黄平有人脉,有业绩,升任总经理也是顺理成章。

    省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是蔡文志当年在部队的团长,帮忙在市检察院安排个战友还不是举手之劳。

    汤如国思想太正统,清远市的主要领导年轻化之后,对这个老资格的市委秘书长用起来不太顺手,请他给年轻干部腾个位置再正常不过了。

    黄平的高升也好,温纯、蔡文志的平调也罢,终归是人往高处走,心情上还是比较好接受的,但汤如国从炙手可热的市委秘书长到养老混日子的政协,连个副主席的位置都没到手,当然是心有不甘。

    一大把年纪被派到进修班来学习,汤如国就意识到不妙,他极力想通过三个月学习的缓冲期活动一下,就算保不住市委秘书长职位,至少要谋一个有点实权待遇的位子。所以,他在到了党校之后,就加强了和新任市长谭政荣的暗中联络。

    汤如国认识谭政荣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那时汤如国已经当了市委秘书长,有幸参加了一次由市委组织的学习参观团,到沿海地区参观学习外省经验。

    参观团由市委副书记谭政荣带队,来来去去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这期间,谭政荣没带秘书,汤如国拿出当办公室主任期间练就的本领,把谭政荣的吃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条,因此赢得了和谭政荣亲近的机会,也得到了他的赞赏。

    就这样,他认识了谭政荣之后,每逢上临江市开会,或者逢年过节的,他总要找个借口和理由上家里去看望看望,当然,他绝不是空着两只手去的。如果空着两只手,那就不是看望,而是骚扰,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让人家越来越反感。

    作为官场中人,汤如国非常清楚,下级要同上级拉近关系仅靠口头上的恭维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要有实质性的内容。这里面就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你必须要摸清对方的喜好,对方的脾气,知彼知已,才能百战不殆。

    实事求是地说,谭政荣在没有升任市长之前,在官场上的口碑不错,还没有传出过贪财贪色的丑闻,在家里和吴芙蓉偶尔偷嘴一两回,也只有他老婆刘欣茹一个人知晓。

    当然,谭政荣怕老婆也是很自然的。

    这一点,竟然被汤如国看出来了。

    一来二去的,汤如国和谭政荣的老婆刘欣茹混得就比较熟了。

    到进修班来学习之后,汤如国也抽空去过谭政荣家里一回,很含蓄地表达了想在学习结束之后谋个合适位子的意愿,刘欣茹也帮着敲了敲边鼓,但谭政荣并没有明确表态,而是让他关注一下进修班学员的情况,有什么动静随时报告。

    温纯的动向,冯天佑的讲课内容,党校的整治学风等等,汤如国都一一向谭政荣汇报过。

    眼见着学习即将结束,光靠平时给谭政荣打点进修班的小报告看来是不管用了,再不下点真功夫,就只有等着回清远市政协养老了。

    于是,汤如国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坐不住了。

    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汤如国出了党校,打的直奔市区,本想在临江友谊商场的黄金珠宝专柜选了一条金项链,想想不妥,又来到街上,买了几个新上市的火龙果,将一个信封搁在了装水果的袋子里,便去了谭政荣所住的小区。

第345章 吊胃口的送礼者

    谭政荣的家,汤如国是熟悉的。

    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汤如国每年都得来。

    他熟练地按了门铃,里面传出吴芙蓉的声音,问是谁。

    汤如国说是清远市的老汤,门就开了。

    吴芙蓉站在门口,刘欣茹站在门后。

    汤如国招呼道:“刘处长,在家呢?”

    “在呢,进来坐吧。”刘欣茹把汤如国让了进来。

    吴芙蓉要接过了汤如国手里的水果,他笑了一笑,没撒手,而至拎到了客厅里。

    进了客厅坐下,吴芙蓉沏好了茶,将茶水放在汤如国面前,说:“请用茶。”说完便知趣地退了下去。

    吴芙蓉在谭政荣家呆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在刘欣茹的**之下,进步不小,喝茶也知道说是用茶了,一字之差,就上了档次了。

    刘欣茹问道:“汤秘书长,找老谭有事啊?”

    汤如国抱着茶杯,说:“哦,也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谭市长他……”

    “啊,他晚上有个应酬。”

    “那……”汤如国面露难色。

    “坐坐嘛,也许一会儿就会回来的。要不要我给打个电话?”刘欣茹问道。

    汤如国点点头,说:“那就……”

    刘欣茹拨通了谭政荣的电话,却没人接。她放下电话,说:“唉,肯定又是在应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汤秘书长,既然来了,就坐一会儿吧。听说你学习快结束了,有什么想法吗?”

    汤如国笑道:“没有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能有什么想法呢,只要不被贬回家养老就行了。”

    刘欣茹说:“老汤,才五十,正年富力强嘛。”

    汤如国听着高兴,嘴上却道:“我是不服老啊,可领导们都比我年轻,我这个秘书长不好当了。”

    “这也是。”刘欣茹同情地点头说。

    刘欣茹也是明白人,自谭政荣升任到临江市以来,与外人打交道,不少都是由她出面,尤其是那些与财物有关的事情,谭政荣几乎不过问,全是她包办代替。所以,像汤如国之类的人,私下里与刘欣茹的熟悉程度比谭政荣还高。

    现在听汤如国说话的口气,刘欣茹就大致清楚了他的来意,又见他拎着水果袋子不撒手,心里也大致有数了。

    汤如国趁机就说:“学习结束之后,可能就要退居二线了,再不抓紧时间来看看谭市长,以后恐怕就没机会了。”

    刘欣茹笑着说:“汤秘书长,你言重了吧?”

    汤如国苦笑道:“唉,回去到政协兼了闲差,车都要不到,再来,可不是难了。”

    “哦,是这样啊。”刘欣茹作恍然大悟状,说:“这事你是得跟老谭说说,可他一天到晚忙,有时好几天都见不着人影。在电视上见到,比在家里见到还多!”

    “刘处长真幽默!”汤如国笑着,有意将放在茶几边上的水果袋子提了提。

    刘欣茹瞟了一眼,心里明白了几分,说:“老汤,这是什么?来家坐坐就行了,每次还带东西,这样太见外了,可不行啊。”

    “也没什么,就几个新鲜水果,谭市长不在家,我来看看刘处长,也不行吗?”汤如国说完,起身告辞说:“谭市长不在家,我先走了,下次找时间再过来吧。”

    “那好吧,老汤,下次不许这么客气了,你刚才说的情况,等老谭回来我会跟他说说。”刘欣茹说着,也站了起来:“芙蓉,替我送送汤秘书长。”

    “不用了,谢谢刘处长。哦,对了,水果是刚上市的火龙果,请谭市长和刘处长尝尝鲜,放时间长了怕放坏了。”汤如国刻意地提醒完了,很快出了门,又自行把门关上了。

    第二天的下午,进修班的学员还在进行专题讨论,丁浩来了,要求大家晚餐之后不要外出,接市委组织部通知,组织党校各班次学员集体收看临江卫视的“连线现场”节目。

    大家都有点莫名的兴奋,纷纷猜测,今天又会有什么精彩的内容呢?是不是哪个地方的官员要被曝光了?

    原先有几个被派来学习还觉得有些委屈的学员在暗暗庆幸,在反腐倡廉和治庸治懒的风暴中,能在党校这个避风港里避风躲雨,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否则,不定哪一天稍不小心,就像望城县的孙少锋那样,被连线现场偷拍曝了光,那真是有苦难言,苦不堪言了。

    孙少锋别撤职之后,黄平还借着酒劲儿和温纯开玩笑说,如果你没来学习,说不定曝光的就是你呢。

    虽然温纯很不以为然,但汤如国、胡唯一等学员的心里还真有黄平这种想法,暗暗感叹,温纯的运气就是好啊。

    吃完晚饭,大家早早地来到大报告厅,终于在六点钟,准时从电视屏幕上看见了美女主播罗雯婷。

    罗雯婷播报的第一条消息居然是市委中心组学习的报道,这让在座的学员们惊诧不已。

    一般来说,有关领导人的活动是在《新闻联播》之后开播的《临江新闻》里播出,很少会在“连线现场”这个栏目播出。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罗雯婷手持话筒,面向观众,说:“今天,我们连线现场栏目来到了市委中心组的学习现场,今天领导们学习的主题是,如何保持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本色。”

    罗雯婷的一番开场白过后,镜头切到学习现场,最后落到了谭政荣身上。

    “观众朋友们,市委常委、市长谭政荣同志在学习现场,拿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这是怎么回事呢?”

    镜头从信封上闪过,信封口露出了几张红色钞票的一角。

    谭政荣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昨天晚上,有人趁我不在家打着看望的名义上门给我送礼,把这个信封放在装水果的袋子里,有多少现金我不太清楚,但是,送礼的人竟然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啊。”

    就在大家等着谭政荣揭秘送礼人的时候,镜头却切换到了罗雯婷的身上。

    这是罗雯婷典型的主持风格:制造悬念,然后吊观众的胃口。

第346章 政治秀的牺牲品

    罗雯婷说:“谭政荣市长的行为得到了市委书记林亦雄同志的高度赞扬,与会的领导同志纷纷表示,要向谭政荣同志学习,执政为民,反腐倡廉,保持一个**员应有的清廉本色。那么,给谭政荣市长送礼的领导干部会是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谭政荣市长。”

    镜头跳过了中心组学习讨论的过程,再次切到了谭政荣的身上,地点是在谭政荣的办公室里。

    谭政荣面带微笑,与罗雯婷面对面坐着。

    罗雯婷问道:“谭市长,观众朋友可能和我一样,都很想知道这位送礼者是谁,您能跟我们谈谈吗?”

    谭政荣说:“对不起,礼物和现金我已经交给了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席菲菲同志,在这里我就不想多谈具体的细节,我想当事人在看到节目之后,会主动到市纪委说明情况的。”

    看到这里,在座的学员们低声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郭长生悄悄地跟温纯说:“你这个美女校友够厉害啊,和谭市长配合得也很默契嘛。”

    温纯笑笑,没有多说话,心说,采访领导都是要有提纲的,否则,再给她一个胆子,也不敢随便乱问,即便是问了,也通不过审查。

    罗雯婷没有采访到她想获悉的信息,话锋一转,说:“谭市长,请允许我提一个比较偏激的问题,您这么做,目的是什么?会不会被人看成是作秀?”

    罗雯婷的话音刚落,引发了大报告厅里的一阵骚动。

    谭政荣毫不回避这个难堪的话题,他说:“记者同志,你问得好。我这么做,可能会有人认为我是在作秀。没关系,我个人以为,这个秀值得一作。”

    谭政荣停下来,习惯性地喝了一口水。这是领导人员讲话时常用的手法,喝水并不一定代表他口渴,很多的时候只是想把气势造得更浓些。

    谭政荣接着说:“担任临江市市长之前,逢年过节,我也收到过个别单位和人员送的烟酒,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