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2006-第8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就今天来看,何亚军恢复得确实很好。
也就是说,他完全有复出的那一天。
而且从何亚军洒脱淡然的态度来看,他并不担心何氏集团现在被谁掌管。
除开他握有集团最多的股份外,想必另外的依仗便是他自己了。
陆恒嘴角逐渐翘起,沈楠与何亚军的脸时而在他脑海里交错。
“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就看沈楠能做到什么地步了。不过不管他们怎么折腾,最后得利的总会是自己,呵呵。”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隆重阵容
三天后,何氏集团总部所在,一大清早,就陆续驶入了几辆档次不低的商务车。
从里走出一个个目光锐利,气质干练的人物。
寒冬季节,小雪洋洋洒洒的飘落。
裹着黑色大衣的赵京目光淡然,抬头看了挂着何氏集团四个大字的烫金招牌,嘴角微微一翘。
“规模一般,不过潜力倒也算得上中上,希望谈判结果不要让我失望。”
身旁的女人平静的看了他一眼,轻声道:“有陆董的关系,相信这会是一个很不错的合作伙伴。”
赵京回头看了一眼田小冰,咧嘴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在他眼角余光中,已经看到了一行人快步从何氏集团内走出来。
为首者是一个女人,一身白色套裙,肩上的披肩使其多了一份雍容之姿。
如果抛开故作老成的打扮来看,此女年龄并不大,比自己应该小几岁,约莫和身旁的田小冰相仿。
这应该就是何氏集团现在当家做主的那个女人了。
沈楠!
“赵总,迎接有所怠慢,实在是抱歉!”
赵京微微一笑,儒雅气度尽显。
“没关系,而且我看沈总这迎接阵容,可一点不怠慢啊!”
沈楠同样微笑回应着,只是目光在赵京身后一行人看过去时,瞳孔微微一缩。
原本以为陆恒不亲自到来,是对何氏集团的轻视,自己还在担心这次谈判隆重程度不够,无法安定其他高层的心。
但是看到这些人时,她就知道,陆恒不声不响间,已经给了她极高的支持力度。
“来,赵总,我为你介绍介绍。这位是我们何氏的王总,不仅管理着九龙片区的所有修理厂,同时还是集团股东之一。”
曾在前几日股东大会上露过面的王总站在赵京面前,热情的伸出手,丝毫不敢怠慢赵京。
毕竟这些年,恒成集团在本土商界盛名一时无两,站在恒成集团台前的,除开陆恒这个履历辉煌的创始人之外,赵京也是颇为惹人瞩目。
对方是一位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初次回国,就一手打造出了恒成这种庞然大物。
谁都不会轻视他的才能!
尤其听小道消息传言,陆恒对自己这位头号大将,十分重视。
不仅给出了世界范围内的职业经理人高薪,甚至还拿出了部分恒成集团的原始股份,用以拉拢对方。
因此,王总等人十分明白。
现在与自己打交道的并不是恒成集团一个无足轻重的马前卒,而是一位权柄极高的企业家。
赵京不轻不重的和王总握了握手,然后又在沈楠的介绍下,快速认识了其余何氏高层。
等轮到赵京介绍自己这方人马时,赵京却闭口不言,而是指了指天上。
“今天这天气,我想我们还是进去聊吧!”
沈楠恍然大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妥,道了不是,急忙带着众人往公司内部走去。
相比赵京这种举重若轻的行事风范,谁都看得出来,初次上任高位的沈楠,还是有些稚嫩。
这种稚嫩不是在她的工作能力上,而是在待人接物这一块儿,明显有所不足。
前往公司贵宾室的时候,沈楠也在悄悄的打量着赵京带来的一行人。
目光尤其在默默无言的那个女人身上多倾注了几分。
和自己差不多大,气度沉稳,若是所料不差的话,想来便是外界传闻恒成三驾马车之一的田小冰了。
曾几何时,沈楠也幻想过做到田小冰这种地步,不过幻想仅仅是幻想。
她可不相信自己会有那么好运,能慧眼识珠在一个天才没崛起之前,就跟随对方。
而且,相比田小冰的屈居人下,沈楠心气儿更高。
与其在大公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如在小公司一步步做起,然后执掌大权,唯我独尊!
到了贵宾室,热茶咖啡被人送上,赵京也向何氏等人介绍了自己带来的成员。
如沈楠所想一般,田小冰的名字出现,原本还对和恒成合作抱有疑虑的何氏高层,全都定下了心。
不仅恒成ceo亲自前来主持这场合作谈判,甚至连财务总监田小冰都到了。
也就是说,如果今天真的能谈成合作,那么接下来在资金这一块儿上,有田小冰的参与,相信会比之前所想的那样,顺畅无比。
除开田小冰之外,其他人的身份,也让沈楠他们惊喜交加。
深圳恒远科技公司总经理乔默、恒成二手车部门负责人王宏伟、恒成市场部岳津以及小水滴公司宣传部经理任天明。
如此重量级的阵容,无一不显示恒成对何氏的重视程度之高。
而且各个领域的交错组合,更是宣示着,这场合作,涉及范围将会非常广泛。
如果合作真的达成,那么何氏集团在未来,到底会收获多少好处,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尤其是有着股东身份的几个高层,此刻更是脸泛红光。
跟大公司合作,只要稍微做得好一点,绝对是财源滚滚,他们这些有资格参与公司分红的人,将是受益最多的那一波。
也正是如此,王总等小股东,看向沈楠的目光都炽热了许多。
相比信奉开源节流的何新,挥舞着快速拓展经营范围大旗的沈楠,已经在上任最初,就取得了不菲的效果。
直接拉来了强盛的合作者!
沈楠能感受到那些灼人的目光,这代表着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只不过当她看着赵京那笑眯眯的神态时,不知怎的,心中总有点不踏实。
“把何氏绑上恒成这条大船到底是对是错,即便不去担忧恒成未来会不会翻,可总要顾虑一下其他方面。”
沈楠眉头微皱,双方合作尚未展开,但看赵京这架势,一旦合作达成,涉及到的范围似乎也太广了些。
如果未来合作良好,两个公司联系程度也会更加紧密。
相比恒成巨大的抗风险能力,何氏还是太弱小了些。
前者离开何氏,依然可以在这一行混得如鱼得水。
但是何氏离开前者,太过紧密的联系,保不准就会让何氏倾覆。
叹了口气,沈楠捏了捏拳头。
不管未来怎样,在当下,这已经是对何氏最有利的一次行动,也同样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合作!
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
龙湖山越,未曾参加与何氏谈判工作的陆恒正站在自家别墅大门口。
在他身后,平时极少见面的肖建国、吴明明也懒散的站着。
一辆白色的高档汽车逐渐驶进别墅庄园,驾驶汽车的人是陆恒熟悉的楚易,今天被他派出去,专门迎接一位客人。
车子停稳,一个穿着蓝色羽绒服的男人,洒脱的走出来。
“文会长,里面请!”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独角兽的诞生
红色的壁橱,四个相对年轻的男人围坐一旁。
咖啡与茶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在这严寒的冬日,另有一种独特的温暖氛围。
文厨,长城会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联席ceo,就坐在陆恒他们三人中间。
肖建国与吴明明早就收起了懒散的神态,分为好奇的打量着这位突兀到来的客人。
文厨也是如此,在惊讶于陆恒他们三人的年轻时,心中更是欣喜不已。
“这次回国,我很高兴国内出现那么多杰出的互联网创业者,这在我们那个时代是很难想象的。尤其让我兴奋的是,在这些人中,有你们三位如此年轻的创业者。能和你们成为朋友,不虚此行啊!”
男人刚刚步入中年所特有的醇厚声从文厨嘴中发出,发自肺腑,令人如沐春风。
陆恒微微一笑,“能和你交朋友,也是我们的荣幸。”
肖建国这些年已经锻炼出来了,十分善谈,找话题能力绝不亚于在场其他人。
放下咖啡杯,他极为好奇的问道:“文先生,为什么你会说在你们那个时代,如此众多的互联网创业者是难以想象的盛世?按道理来说,路都是越走越窄的,在你们那个时候,创业的方向应该会更多吧!”
文厨调查过陆恒他们的创业经历,自然,陆恒他们也十分清楚文厨的履历。
尤其对方还是一个十分具有影响力创新者平台的创始人,各种资料都是对外开放的。
不然的话,想要邀请其他有分量的人加入,就显得很没有诚意。
文厨的经历其实并不复杂,但却很有趣味。
来自中国的连续创业者,具有移动互联网行业多年从业经验。
2004年其创立的公司click被美国naskdaq上市公司并购;2005年又创立了国内领先的手机社区网站摩网,2008年又创立长城会,致力连接全球创新者,让创新惠及世界。
如果说要有多成功,那这份履历看不出太多东西。
但要说他现在所拥有的东西,那么没有人会忽视。
财富名声不提,光是他创办的长城会,其中会员遍及全世界互联网企业高层、顶层管理者,更有科学家、经济学家等一众专业大拿加入。
这些无形的人脉圈子,就注定了,他如果要做什么项目,将会得到令人难以想象的资源。
这次见面,并没有太过公式化,反而就如朋友之间的聚会一般,悠闲而不刻意,就是单纯的坐下来聊一聊。
至于为何肖、吴二人也在,原因就在于陆恒当初加入长城会的时候,顺便把他俩也推荐了进来。
原本陆恒也只是随便一提,想让两个兄弟多拓展一下圈子,没想到对方就轻松答应了。
文厨微笑着摇头说道:“路越走越窄,是有这么个道理。但这是建立在只有一条路,千军万马往里闯的前提下。”
“相比十年前或者说五年前,国内的互联网环境,受到科技发展、政策帮扶等因素,早已经扩大了版图,路自然也就变得更多。涌现出来的创业者,也就理所当然会比我们当年更多。”
听闻此话,肖建国恍然大悟。
一旁的吴明明若有所思,“据我了解,文先生以前是在国外创业,即便现在也是定居硅谷。那你看来,我们国内和国外的创业环境,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肯定是有的,而且相当大。譬如科技发展水平、人才分布状况、社会资源等等。尤其还有一点,国内的互联网发展,是在我们政府的高度调控下。”
陆恒眼睛一眨,“政府的介入,在文先生看来,是好是坏?”
文厨先笑着摆了摆手,“也别一口一个文先生了,大家都是朋友,叫我文厨便可。或者我比你们年长几岁,称呼一声文哥也行。”
见三人点头后,他便沉思道:“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专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有的认为中国政府的高度管控,限制了互联网发展的百花齐放,更减缓了速度。但也有学者认为,正是这种监督,避免了早期国外互联网行业的那种野蛮生长。虽然会有局限性,也谈不上多块。但是在条条框框之下,更容易诞生出利国利民的大企业来。
一时半会,这个话题讨论不清楚,反正就我看来的话。早期我是不适应这种环境,所以选择了国外创业。但是在现在,国家已经相对开放的环境下,这种环境无疑是最好了。”
陆恒听完此话,轻轻点头。
好与坏不仅分对象,更要分时间段,绝不是一言以决之那般武断。
肖建国却是神色一动,仿是有了些想法。
吴明明心中的一些疑惑得到了解答,相比年长几岁的文厨,在前几年,他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旁观者,而对方是参与者,他了解得肯定没对方清楚。
此刻听到文厨这番话,他情不自禁露出笑容。
“现今国内的环境的确还行,虽说三巨头格局已经稳定,但仍然会有不少优质互联网企业不断诞生,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可以拿到大投资的存在,这不得不说也有环境的功劳。”
文厨赞赏道:“的确如此,就譬如明明和建国的饿了么,这种企业放在几年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