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2006-第8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刚刚看了,确实挺有兴趣的。不过我很好奇,你们的邀请门槛,是不是仅限于在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里面的人士?”
“嗯对,邀请你的时候,也是鉴于你在这一行里做出了创新,且拥有投资人的身份。”
陆恒听后,心中一片明朗。
他之前还是有所疑惑的,在那些会员大名单中,几乎全都是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企业领袖或者高管。
传统实业这一块儿,反倒极为少见,有一些,也是生产与互联网有关的硬件设备,所以才列入其中。
而自己,很明显是由于创世纪投资公司,另外还投资兼创办了饿了么以及柚子科技,得以跨入整个互联网行业,从而被这个长城会邀请加入。
想到这里,陆恒脑海里不经流过几个人名,那些都是某一系的存在。
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并不是只允许一个商业领袖加入长城会,里面重要的合伙人或者高管都能加入。
“郝先生,那我想问一下,与我一起创办饿了么的两位年轻人,他们能否加入长城会?”
。。。。。。。
恒成傍晚的会议其实是在下班后才召开的,与会人员并不多,仅有恒成现目前权力最大的几人。
陆恒、赵京和赵根,另外还有两个女人,分别是财务总监田小冰和人力资源总监陈紫阳。
说他们几个是恒成集团权利最大的,毫不为过。
陆恒且不多说,作为老板,其他人所有的权利都是他放出去的。
赵京作为集团总裁,所有事情都有权过问,也有权追责。
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说,集团的建立,他也算得上是联合创始人之一,只不过因为资金原因,他仅仅只是作为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了。
赵根的话,他的权力在总部这边看不出什么来了,某些不明真相的也多认为他不过是陪伴老板最久的元老而已。
但是实际上,作为营运长的他,管理着恒成集团下属全部4s店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他的工作量和工作范围之大,绝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
赵京的精力毕竟有限,赵根的存在,算是帮他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压力。
也正是如此,赵根对恒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田小冰,财务总监,主管整个集团财务。恒成可以暂时缺少赵根、甚至是赵京,但是唯独田小冰缺不得!
至于最后一人陈紫阳,她算是加入恒成最晚,在早期时候,权力甚至还没有下面几个部门的部长大。
但随着她的工作展开,她的存在也不得不让人侧目。
柚子科技早期的人员搭建是她负责完成的,后期新诞生的4s店中层管理,也是通过她进行招聘培训,筛选出来的。
就连总部这边,在人力资源调配上,各大部门,包括赵京,也得多依靠她。
算起来,最高权力五人组里,她是实打实的用业绩坐稳位置的。
赵根和田小冰有着陪陆恒创业的经历,赵京则是早早的就投靠了陆恒,到如今也算元老之一了。
陈紫阳却是中途加入,若是哪里做得不好,或许今天也就见不到她了。
第十楼,也就是陆恒一人单独办公的楼层,除了办公室,茶室,休息室之外,还另有几个房间。
现如今他们所待的房间,就是专门开辟出来,用以给陆恒接待客人或者召开小型会议的屋子。
相比楼下的大型会议室,这里面积偏小,但也正因为空间的紧凑,五个人坐在这里,显得就不那么拘谨。
陆恒环视了众人一圈,心中抵定。
集团目前的权力结构,总算稳定下来了。
撇开自己这个老板不算,面前这四个人为第一档。
在他们之下,则是两个恒远公司负责人、柚子科技薛鸣行为第二档。
相比较起来,其实负责渝都二手车这一块儿的王宏伟也有潜力划在第二档,毕竟那也是公司未来的重要赢利点。
不过现目前发展还没做起规模来,他也只能屈居在第三档中。
第三档划分就非常清晰了,总部七大部门部长、主管二手车的王宏伟,以及最早在云贵川这三个地区成立的分部副总裁,共有十一人之多。
而在这里面,金融部算是重中之重。
按照之前的计划,短则一年,长则两年,金融部就会选派人手,另行组建恒成子公司,类似柚子科技或者恒远这种。
所以说算起来,能从第三档里跃升到第二档的,起码就有两个人选。
若是再往下走,所有的4s店总经理都属于第四档,主管一店日常事务,拥有部分人事财务自主权。
在这一档里,重点打造的明星4s店总经理,则要稍微突出一点,若是表现优异,完全有机会往上再升迁。
至此,一共四个档次的权力层就算搭建好了。
除开这四档之外,下面的则以数百名中层管理职员,上千一线业务员以及后勤人员组成。
从人数上,陆恒就可以极为清晰的看到,恒成集团的根基,已然变得极为牢靠!
权力层结构如同中国的古今政府机构一般,呈金字塔形。
自己是立在金字塔顶尖的那一个。
第一档有四人,赵京微高。
第二档有三人,但很快就可以补充上来两个人,形成五人之数。
第三档有十一人,这个数目在两三年内还会增加,主要是在各地分部建设上体现。
第四档人数过百,而且会源源不断的增加,上限尤未可知。
陆恒摩挲着下巴,面上虽然平静,但心中抑制不住的喜悦。
恒成集团从曾经的大猫小猫两三只,到目前光是能纳入眼中的高级人才,就有如此之多,不得不说,这是自己这些年所取得成就最直观的体现了。
而他也很希望,有朝一日,在第四档以后,出现第五档、第六档。。。。。。。
因为那代表着,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才的升迁制度越发完善,整个公司自成一套体系。
拥有着最庞大,最坚实的基础,才能在高层涌现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或有一天第三档为了管理更多的事情,出现更多的部门。
第二档出现更多的子公司负责人,代表着集团触手延伸到更多的领域,拥有更多的产业链。
而对第一档权力层而言,陆恒所希望的,是更加平衡、更加稳妥的结构。
即便自己长期不在,这一层的高管,也能维持企业的良好运营。
心中思绪百转千回,实际上不过几个呼吸,一两杯水的时间而已。
陆恒微微咳嗽,吸引过众人的目光,右脚搭在坐腿上,双手互握搁在大腿表面。
语气轻松又带着点威严,就像正常的老板询问下属工作一般,悠然开口道:
“一个月时间过去了,滴滴打车项目应该筹备得差不多了吧!现目前还有什么问题,我们争取今天讨论出个结果来,这事拖不得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资金和人选
是拖不得了。
这世上,从不缺少有心人,所谓创意也只是比别人先一步想出来而已。
而且通过移动手机打车这个创意,并不难,有的是人能够想出来,但是愿意去做,并且有把握做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这其中难度之大,往往会令人在刚动起“要是还未出门就已经约好车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便已经放弃。
陆恒倒是知道,中国本土的滴滴打车算是舶来品,他并不是首创。
首创者源于美国一家硅谷的科技公司uber,中文就是后世人们常见的优步。
在动起做滴滴打车想法的时候,陆恒为此专门去做了调查,想知道美国优步那边已经开始了没。
调查结果让他有些高兴,美国现目前并没有出现这么一款打车软件,硅谷那里也没有优步公司。
当然,或许是优步还很小,属于研发期间,没有做大,自然没有名气。
硅谷那地方创业公司数不胜数,陆恒仅仅通过网络查询,找不到一家小公司也很正常。
陆恒高兴的原因在于,他不想做一个跟风者,即便他是模仿前世早已经成功的创意,但他也不想在这一世,依然是别人的模仿者。
不是很高大上的想法,但陆恒本身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人。
他仅仅是需要滴滴1打车这一款软件,用来把恒成集团闲置的一些隐形资源利用起来。
也正是为了不落于人后,陆恒就得求快了!
在陆恒问后,赵京随即开口:“市场调查已经专门委托我们旗下三分之一的4s店做过,不管是针对车主还是乘客,他们都对有这么一款软件表示期待和欢迎。没有人不想着在还没出门的时候,就把车约好,到了地方,直接上车走人!”
田小冰紧跟着说道:“资金预算这一块儿,我们财务部加班加点的计算过了。产品研发最多只需要五百万,运营费用以半年来计算,两千万即可。但是最耗费资金的一块儿,在推广上。对此,起码需要高达五亿的资金,才能在初期就取得显著效果!”
“我的天,这么多!”
赵根差点被吓得跳起来,区区一个项目,初期投入最少需要五亿以上。
我们公司大概从来没有进行过这么大的项目吧!
陈紫阳也略微有些吃惊,不解道:“真的需要这么多资金吗?”
田小冰严肃的看着众人,“只能多、不能少。而且这仅仅只是初期,如预算运营时间那般,半年时间而已。在这半年时间里面,就得积极寻找投资方。不然,后续的资金缺口,就只能让恒成集团来填补。”
陆恒表情平静,似乎一点没有被吓到,反而是轻轻点头。
“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出现,投入资金过大,对吧?”
田小冰嗯了一声,一旁的赵京也了解过这个情况,表情显得很凝重。
只是看到陆恒那平静的样子,他心脏出奇跳了跳,要么是陆恒养气功夫越来越深,喜怒不形于色,要么就是老板连这些都已经预测到了。
这两者,不管是什么,赵京都会敬佩一分,老板的成长真的是太快了。
赵根摇了摇头,老成持重的他对于这么大的资金投入,表示不满。
“我们公司现金流是大,短期拿出五亿来也不会伤筋动骨。但是长期的话,这肯定不行,要知道我们公司现金流一旦出了问题,下面众多4s店怕都得完蛋。”
这话不是危言耸听,对于任何一个以销1售为主的企业来说,现金流永远是最重要的东西。
没了现金流,你拿什么去进货?
没有货品,下面子公司没有可销售的东西,那么多员工也就养不起。
遇到这种情况就只有一条路,破产!
五亿的资金,肯定不会动摇恒成的根本,但是就如赵根所说,如果长期往这边输血,那么恒成其他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在越陷越深的某一天,资金链轰然断裂。
这个问题,大家一想就明白。
“所以我才说,半年时间内积极寻找到投资方,而且必须得是实力雄厚的投资方,愿意给大价钱那种!”
田小冰如此说道,挺直的腰杆,表明她也在担心这个问题。
众人快速而激烈的沟通着各自的想法,陆恒这边却是一如之前的平静,波澜不兴。
陈紫阳突的看向陆恒,好奇道:“那陆董你怎么看?”
陆恒洒然一笑,“我怎么看?其实并不重要,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其实不在于初期投入的高昂,而是在于是否能在初期推广阶段,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对吧!”
只是瞬间,便抓紧了问题的关键点。
四人默契的点头,承认了陆恒的意思。
右手中指弯曲,敲击着左手掌心,陆恒有条不紊的说道:“那么要如何确保能在这个时候,找到实力雄厚的投资方呢?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却是要落在我们滴滴项目推广之后,所取得的成效!”
顿了顿,陆恒笑着看向他们:“那么你们觉得,按照项目规划,推广半年后的滴滴,它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去吸引投资方?”
众人愕然,赵京却是不疾不徐的开口。
“不出意外的话,按照我们的项目规划,在那时,滴滴打车已经崭露头角。定然会有投资方青睐,甚至,可能并不只是一两家而已。”
说话的时候,赵京和陆恒二人对视一眼,极为默契。
在这之前,有关滴滴打车项目未来的发展情况,两人有过极为深入的交流。
也正是如此,他算是除了陆恒之外,对这个问题看得最清楚的人。
听见赵京这么说,赵根想了想也小心翼翼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