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

第635部分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635部分

小说: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想象,再过几十年,整个南韩估计就会全盘西化,彻底遗忘曾经的历史。

    “好了,除了玉山书院,所有地方咱们都去遍了。”王庸坐在路边长椅上,有些疲惫的道。

    “玉山书院是李在先的大本营,他们不可能放我们进去的。可惜了,其实整个南韩藏书最丰厚的就是玉山书院,半个高丽的历史都藏在了那里。”安易感叹着。

    “无妨,这就跟网游一样,打boss前先清理小怪。玉山书院好比一个**oss,其他学校就是小怪。咱们今天的战绩已经不错,相信这些消息爆出去之后,会引发南韩全民讨论的。到时候外界舆论倒逼之下,李在先也会身不由己,不得不接受我的挑战。”

    这是王庸早就计划好的。李在先企图用淡化王庸存在的手段阻拦王庸,而王庸就用围魏救赵的方式脱困。

    有沉船跟解读古籍事件在,南韩人的信心已经受到了严重打击。

    王庸已然利用这两件事将整个南韩民族的信心踩在了脚下,为了拾起信心,南韩民众必然会逼迫李在先正面跟王庸交锋。

    届时,李在先的淡化对策不攻自破。而南韩文化最后的堡垒,也将倒在王庸的大炮下。

    “喂,昌秀,又有大料给你,敢不敢爆看你们报社的胆量跟野心了。”王庸拨通之前狗仔的电话,道。

    对面狗仔回答的异常爽快:“现在整个南韩热度最高的人就是你,只要是你给的料,我们全都爆!没有什么敢不敢!来吧,老规矩,发我邮箱。”

    “ok!”王庸挂断电话,微笑着将整理好的爆料发给了昌秀。

    覆灭敌人的炸弹已经埋下,就看引爆后能不能产生王庸所期待的后果了。

    刺刀见红的时刻,正式来临!

    

    【活动】领全额红包,拿万元大奖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八百六十三章 一刹白头

    翌日。

    南韩一家依仗着王庸独家消息而最近崛起的小报社,忽然报道了一件让所有南韩民众大惊失色的新闻。

    报道中记者统计了当今南韩仅存的近百部典籍,皆因晦涩难懂而无人解读。但是现在,这些典籍种的60%已经被一个人解读了出来!

    王庸!

    新闻最后用了一句危言耸听的话结尾——千年高丽文化史将在今朝毁于一旦,高丽文化最后的收殓者甚至都不是南韩人,而是一个外国人。这不得不说是整个南韩的悲哀。

    这条新闻一经传播,迅速引发了大量民众的共鸣。尤其是那些“去汉化”之前就出生的南韩老人。

    他们对现在南韩年轻人几近遗忘本国历史的行为十分失望,而现在王庸的所作所为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这种失望。

    他们发出绝望的哀鸣,仿佛看到了大厦将倾。

    相反一些中年人跟年轻人,却兀自抱着盲目的自信。他们认为南韩历史应该从建立国家开始,也就是真正的南韩历史不过百年,至于以前的历史虽然丢掉了很可惜,但是不丢掉的话,就不能实现真正的新生。

    民族的发展中伴随着阵痛,是可以理解的。

    况且南韩还有一棒子一直致力于转换新旧文化的专家学者,比如李在先老师。

    那些典籍之所以没有被解读出来,不过是李在先老师觉得意义不大而已。如果这些典籍具备重大意义,李在先老师早就将其解读,公之于众了。

    这种说法,迎合了很大一部分的民族主义,迅速获得广泛支持。

    李在先更是成为大部分南韩民众心中最后的文化灯塔,只要李在先不倒,南韩文化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南韩这边的骚动传到华夏,顿时惹来华夏网民的嗤之以鼻。

    “数典忘祖,指的就是棒子这种人。还真有趣,棒子们是打算完全抛弃历史了吗?”

    “其实他们说的也没错,他们国家总共才不到百年历史嘛。所以日后有关华夏的各种节气、发明、文化,麻烦不要再跟华夏抢夺了。守好你们这百年的舶来文化就行!”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不得不说南韩的现状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我们曾经也走在抛弃历史的路上,幸好我们醒悟的早。真是天佑华夏!”

    “我觉得王老师可以回来了,棒子自己都不珍视曾经,咱们跑去跟他们较劲没什么意义。纵使让他们知道了谁才是华夏文化的真正传承者,又怎么样?人家不在意啊!”

    “不行,棒子一向喜欢反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信不信王老师前脚回来,后脚棒子就又开始喊孔子是他们的?不把他们打疼,他们是不会服气的。建议王老师灭掉所有棒子学者再回国!”

    华夏网友们意见不一,而王庸其实自有打算。

    事情走到这一步,只能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距离真正的胜利还有一段距离。

    不将南韩人心中最后的依仗踩在脚下,南韩人是不会臣服的。

    华夏文化圈辐射整个东亚,看似开枝散叶,生机勃勃,其实都是无根之萍。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或多或少都遭遇了侵蚀。

    想要再新世纪重振华夏文化的荣光,就必须将周边文化圈内的国家都征服。使得这些浮萍都依附在华夏这棵根木上。

    所以对南韩跟东洋,必须先击垮,后降服,类似于召开武林大会。王庸则要做那高高在上的武林盟主!

    另外还有一个王庸必须击垮李在先的原因,那就是玉山书院中有王庸想要的东西!

    准确的说,不止是王庸想要,是所有华夏人都想要!

    《永乐大典》梦字韵五册!

    《永乐大典》作为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代表着华夏民族最高的文化智慧结晶,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而正本书籍在明末就已经遗失,不知去向。现今存世的全都是嘉靖年间的抄本。

    即便只是抄本,仍旧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只可惜,如此贵重的典籍却在清廷末年遗失殆尽,被闯入华夏的各国联军哄抢瓜分,甚至有人里勾外连,偷窃出来以10两银子一册的价格出售给洋人。

    等到战争结束再统计,尚在华夏境内的《永乐大典》已经只剩下161册,全都存放于华夏国家图书馆。

    其余已知的有两百多册散落世界各地,收回艰难。

    这种文化重宝,没有几个国家愿意交还华夏。

    而据王庸所知,南韩的玉山书院中,就收录有五册《永乐大典》!

    王庸要借此机会,将那五册收回!

    “呼。”王庸坐在窗边,重重吐出一口气。“希望李在先是真的以国家民族为重吧!”

    如果李在先只是沽名钓誉之辈,枉顾南韩的未来文运,那么这五册《永乐大典》基本没希望收回了。

    但是李在先以国为重的话,那么这五册大典就有了取回的途径。

    …………

    庆州医院内。

    李在先躺在贵宾病房中,面色苍白的可怕。

    他之前并没心脏病史,这次竟然被活生生气出了心脏病,可见王庸对他造成的伤害有多么严重。

    现在没人敢在李在先面前提及王庸两个字,生怕再度将李在先气昏过去。

    只是李在先偏偏不愿意好生休息,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王庸又有什么消息?”

    伺候在旁的学生目光躲闪,回答:“没有。最近民众情绪高涨,就算有他的消息也传不起来呢!”

    李在先眼神冷冽:“不要骗我,你骗不过我的。我太了解王庸的行事风格了,现在民众情绪高涨,他决计没有理由销声匿迹。只会不断放出消息,打击南韩的声誉。说吧,我挺得住。”

    学生讪讪看李在先一眼,见李在先表情冷静,这才喃喃开口:“老师,其实也没什么,都是您已经知道的事情。不同的是,王庸找了一家小报社将这些消息炒作了起来,闹得全国皆知。现在南韩民众对政府跟咱们文化界的信心已经变得很低,不过大多数人的心态是只要有老师在,南韩文化的旗帜就不会倒。所以老师什么都别想,安心养好身体就是。”

    李在先闻言,表情变得越来越冷冽。

    他顶着天花板看了良久,眼中好像有两团剧烈的情绪在搅斗,迟迟分不出胜负。

    蓦然,李在先面颊潮红,脖子一抬,喷出一口鲜血。

    一刹那间,旁边的学生恍惚看到李在先容颜老了几分。

    “错觉,一定是错觉!”学生心中想着。

    可目光转到李在先头发上时,整个人呆住了。

    原本李在先保养得不错,只有三分之一的头发是白的。现在李在先竟然整个脑袋上覆满了白发!

    一刹白头!

    学生骇然的看着李在先,久久不敢说话。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李在先蓦然抬起手,将身上的一应医疗器具拔掉。

    “老师,您做什么?”学生惊慌失措的问。

    “扶我起来,我要去见一个人!”

    “不行啊,老师,您现在身体还很虚弱,还不能出院。”学生极力劝阻。

    李在先却语气严厉,带着不容置喙的气势:“扶我起来!”

    面对李在先的威严,学生终于屈服,小心翼翼将李在先扶了起来。

    李在先趿拉上鞋子,蹒跚而又坚决的走向门口。

    学生赶紧跟上,扶住李在先胳膊,一声话语不敢多问,只是跟着李在先出了院门,坐上车子,朝着某个方向而去。

    首尔,南韩国技院。

    此时天色渐晚。

    国技院的弟子也结束一天的训练,三三两两结伴回家或者吃饭去了。

    金静茵没有如往常一样帮着收拾场馆,而是一个人呆呆坐在门口,看着远处如血残阳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吱嘎,一辆车子停在国技院门口。

    车门打开,从车上走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金静茵微微一愣,第一眼没能认出老人身份。看到第二眼的时候,眼中则多出满满惊诧。

    这是李在先?

    前段时间见他不是还精神奕奕吗?怎么这么短时间不见,就苍老至斯,连头发也变白了?

    不过金静茵没有多问,而是迅速起身迎向李在先。

    “你爷爷在吗?”李在先看到金静茵,问。

    “在。”

    “嗯,带我去见他。”李在先似乎没有谈话的兴趣,言简意赅的道。

    金静茵从李在先语气中听出事情重大,不敢耽搁。连忙引领着李在先走向国技院的内部。

    在一间栽种着古树的院子里停住,一个精神矍铄、面色红润的老人正坐在院子里自己跟自己下棋。

    “基龙老弟!”李在先冲下棋老人喊道。

    下棋老人这才抬起头看向来客,下一秒眼中也多出丝丝惊诧。

    “在先兄这是遭遇何等变故,竟至于斯?”

    “唉,一言难尽,屋中谈吧。你们两个,就先出去,留给我们老哥俩一点私人空间。”李在先对学生跟金静茵挥挥手,道。

    金静茵两人对视一眼,转身走了出去。

    而李在先跟金静茵的爷爷金基龙,共同迈步走入一间静室。

    

    【活动】领全额红包,拿万元大奖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top20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

    }

第八百六十四章 杀之后快

    “在先兄,这是一粒固本培元丹,原是我练武受伤之时所用。现在先给你服了吧,不然我观你面色,熬不过下一个十年啊!”

    金基龙从一个匣子里取出一枚龙眼大小的丹药,递给李在先。

    李在先见状大喜,毫不犹豫的接过,拒绝几下,一口吞了下去。

    吞下之后,李在先只觉神清气爽,似乎药效当时就见到了效力。

    “多谢基龙老弟了!如果放在往常,这个大恩我一定不会接受。但是现在,我不得不接受,因为我死不得!”李在先目光闪动,抱拳道。

    “哦?到底是谁,将在先兄逼成了这般模样?”金基龙好奇的问。

    他认识李在先数十年,两人算得上好友。可是印象中李在先始终风度翩翩,未曾有过这般气急模样。

    今天这是怎么了?

    这世界上还有人能够将其逼到这等地步?

    李在先缓缓坐在椅子上,让腹中药效消化一阵之后,才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