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要做大明星 >

第54部分

我要做大明星-第54部分

小说: 我要做大明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归根结底,卢冲还是想找一个人来掌舵华星音乐,毕竟他自己分身无术,只能统筹大局,却没有太多时间去做具体的经营管理,本来属意宋可,可人家没有那个意思,卢冲也勉强不得。

    卢冲没有把这点挫折放在心上,严青开车,载着他,去接曾莉、袁荃。

    当晚,曾莉、袁荃、傅奇、刘欣悦都住在卢冲的新房子里,这两百多平的房子里有六个房间,足够大家住了。

    当他们知道刘小莉、刘奕霏母女都住在这里,都没说什么,毕竟刘小莉是他们的舞蹈老师,同时又负担起照顾卢冲生活的责任,又比卢冲大十几岁,曾莉、袁荃、刘欣悦都觉得,刘小莉和卢冲之间不可能有什么问题,而刘奕霏年纪小,更加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么多人住在一个房子里,就算卢冲想和曾莉发生点什么,都是不可能的。

    卢冲得到教训,还是赶紧赚钱,多买点房子,分给这些签约艺人和员工,不然以后自己就没有独立空间了。

    第二天,卢冲先去秦家,给秦保国夫妇请安,先给他们说了爷爷的态度。

    秦保国一脸黯然,但老人家已经那样说了,他也不能勉强,更何况,这个秘密也不能让敌对家族知晓。

    随后,卢冲跟他们说了自己三试通过的事情。

    秦保国夫妇不太想让卢冲从事娱乐事业,想让他子承父业,去特战部队镀金,但因为之前那个儿子秦亚峻的事情,他们不敢再逼迫卢冲。

    卢冲是从秦亚楠那里知道秦亚峻的事情,一年前,秦保国夫妇逼着儿子秦亚峻参军,秦亚峻不想参军,跟他们大吵一架,出去玩的时候,落水而亡。

    在秦家,看着秦亚峻的照片,看着那种酷似自己的脸,卢冲不胜唏嘘。

    也许有一天,当娱乐圈的梦想实现后,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会弃笔从戎,保卫国家。

    从秦家出来,卢冲约上赵微、陈昆,和曾莉他们几个,一起去故宫玩。

    卢冲唯恐高媛媛和曾莉见面就掐架,就没有叫上高媛媛。

    重生前一世,卢冲写过几部历史穿越小说,对历史文物稍有了解,在逛故宫时,俨然成了一个导游,他渊博的历史知识让曾莉颇感骄傲,赵微、陈昆更加刮目相看,到后来拍《还珠格格》的时候,赵微还跟琼摇提及卢冲的渊博学识。

    等大家从故宫回来各自歇息,卢冲才单独去见高媛媛,陪着高媛媛吃了顿饭。

    这次还是西餐,卢冲正在给高媛媛切牛排喂她吃的时候,手机响了。

    卢冲看了一下,是个陌生号码,本来想把它挂了,却猛然想起,这是1996年,跟骚扰诈骗推销电话继而连三的2016年不同,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电信诈骗犯,人家知道自己的号码并打过来肯定有要事,便接起来。

    电话那端传来是宋可、高小松的声音,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点诚惶诚恐:“冲少,我们回去又想了一下,决定跟你干。”

    从那个“冲少”的词汇,卢冲猜测到,在四九城长大的高小松肯定是从某个纨绔子弟那里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怕得罪自己,在北平混不下去,又觉得自己确实有才华,值得合作,便赶紧打来电话。

    卢冲有点索然无味,闹了半天,自己展示的音乐才华和说了半天的音乐梦想根本没打动他们,反倒是那个自己一直不怎么想提的家世背景让他们主动上门了。

    不过,既然人家这样说了,卢冲也不能给人家脸色,便道:“吃过饭了吗?”

    “没……啊,吃过了。”

    卢冲怫然不悦:“没吃过就是没吃过,撒什么谎,你们两个麻溜的,来北电旁边这个西餐厅,跟我一起吃顿饭,咱们聊点事。”

    同时他看了高媛媛一眼,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老宋,小松,你们认不认识一个叫做王晓帅的家伙?”

    高小松笑道:“当然认识了,小帅就是从北电导演系毕业的,93年从福…建电影制片厂出来,就独立制作电影,最近拍了个片子,拿到了国际大奖,不过是叫好不叫座,国内根本没人看……”

    王晓帅1993年独立制片编剧导演处女作影片《冬春的日子》,1994年该片参加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获得了意大利丝米诺艺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希腊铁萨隆尼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1995年该片被英国bbc选为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之一。

    王晓帅1995年执导独立电影《极度寒冷》,这部片子一直资金紧张,前后花费了三年,才于1997年在荷兰完成,这部电影参加1997年度鹿特丹电影节获费比希国际影评人奖,并随后参加加拿大,英国,德国等数个电影节,莅年首次在美国,荷兰等地发行,该片被《纽约时报》评为最勇敢的华夏独立电影。

    这种独立制作的电影,很难在国内通过审核,也很难放映,王晓帅这几年都是获得了名声,却没有给投资人赚到钱,慢慢地也没有人给他投钱了,也就是在这一年,王晓帅迫于无奈,向制度屈服,拍了几部体制内电影。

    王晓帅没有在荷兰拍电影,而是回到了国内,唯一的原因,资金链断了,需要重新找投资人。

    卢冲打断高小松的话:“能找到他吗?”

    高小松笑道:“当然能了,一个圈子的朋友。”

    卢冲便道:“你们找到他,把他带过来,我也有事跟他谈。”

    找王晓帅的原因很简单,给高媛媛拍《十七岁的单车》,同时卢冲也想趁着北电入学前这段空暇时间,演部戏,思来想去,就高媛媛这部成名之作比较容易上手,不耗费时间,还容易出成绩。

    过了一个小时,卢冲和高媛媛都吃过饭了,高小松、宋可带着一个戴着眼镜有点胖胖的平头男人进来。

    卢冲一看,就知道,这个模样敦厚的男人就是“第六代导演”的一个代表王晓帅,那一世他的两部电影捧红了高媛媛,这一次,不知道能不能再度把高媛媛捧红。

    他站起身,伸出手:“你是王晓帅吧,幸会,我是卢冲。”

    王晓帅伸出双手:“我是王晓帅,您找我有什么事情?”

    (人选基本齐全,很快就会有第一个大作品,同时还会有小说出版……多谢七夜夏夕空的打赏!)

第102章 十七岁的单车

    卢冲笑道:“还没吃饭吧,坐下来一起吃吧,服务员,给我们找个包厢。”

    五个人坐在包厢里,卢冲指着高媛媛:“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高媛媛,小帅,你觉得她怎么样?”

    王晓帅眼前一亮:“清纯秀丽,气质出众,只是我现在的电影里没有适合她的角色。”

    卢冲淡淡一笑:“你没有,我有啊,我最近想到一个故事,我觉得,只有你能把这个故事拍出来。”

    王晓帅从高小松、宋可那里得知,面前这个年轻人并不是无才无德的纨绔子弟,而是才华横溢的,便满含期待地说:“您说来听听,我看我能不能拍。”

    卢冲便把《十七岁的单车》的故事大致说了一遍:“一个十七岁男孩贵从农村来到北平打工,他找到了一份快递公司的职业,骑自行车送快递,每单收费5元,等他挣够300块钱,他就可以买下他特别喜欢的那辆公司借给他的银色山地自行车。贵承受着客户经常的抱怨,努力地工作着。就在他快要攒够钱的时候,他的自行车丢了。他跑遍了整个北平城寻找他的自行车,然后在街上,他看见一个学生骑着它。新的车主健说这辆车是在旧货市场上买的,而贵必须要回自行车,于是两人只好设法共用这辆自行车……这里面的小细节我们以后再慢慢聊。”

    王晓帅惊讶地看着卢冲,虽然《十七岁的单车》是在2000年拍的,但王晓帅在1996年里脑海里就有了这个故事的雏形,他很确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卢冲,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笑着点点头:“我想拍,我能拍,具体的人物和演员您有什么要求吗?”

    卢冲想了一下:“我演坚,是个高中生,因为家穷买不起一辆车子,于是偷父亲的钱去黑市买了一辆二手车,恰好是贵被偷的车子,两人因此发生争执,后达成协议,……”

    然后他指了一下高媛媛:“她演潇潇,是个富家女,本来是坚的女朋友,但坚因为自卑而不敢与其走得太近……”

    王晓帅点点头,看着卢冲,再看看高媛媛,笑道:“按说选角要由我这个导演来定,但您定的非常好,我没有异议,不过那个快递员贵和保姆琴谁来演?”

    卢冲想了一下,原来电影里贵是由崔林演的,但崔林实在太不出名,而且现在是1996年,崔林恐怕只有十三四岁,演不出十七岁的少年,到底该让谁演呢?

    他忽然想起一个人,一个气质一看就是从农村来的且演技出众的家伙,黄勃。

    可问题是,黄勃现在成立了一个组合“蓝色风沙”,正在全国各地演出,很难找到他。

    对了,刘晔,敏感脆弱的刘晔正适合演这个角色。

    那一世,刘晔曾参演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饰演淳朴无邪、充满乡土气息的山村男孩,得到过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至于那个小保姆,还是由原来那个演员周讯来演。

    周讯现在貌似已经来到了北平,好像试镜了《风月》中的如意,不过未能出演,但她得到陈楷格导演的肯定,演了“小舞女”的角色,此时北平电影圈还不算太大,应该能找到她。

    卢冲思虑清楚,便道:“我想好了,贵由中戏96级的一个新生刘晔出演,小保姆由周讯来演,我负责来找人,保证不让你失望。”

    卢冲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立马拿起手机,给刘晔居住的酒店打去电话,找到刘晔,说明了情况。

    刘晔现在一点名气都没有,完全没有片约,暑假闲着也是闲着,便答应来演。

    随后,卢冲又打电话给王景华,让她找到周讯,无论如何都要把周讯签下来。

    王晓帅看了一眼高媛媛,向卢冲点点头:“我相信您的眼光,不过这投资该怎么说呢?”

    卢冲笑道:“你盘算一下,拍完整部片,大概要花费多少?”

    王晓帅仔细思虑了一下:“演员都是新人,片酬成本不高,也没有什么大场面,一百万吧。”

    “我给你两百万。”卢冲笑道:“其中一百五十万是拍摄成本,另外五十万是宣传费用。我希望你,不要再犯原来的错误,这个片子一定要过审,过审后再拿到国外参展!”

    最后一句话,卢冲疾言厉色,表情极为严肃,上一世,《十七岁的单车》因为没有过审就参展柏林电影节,因而被禁止在内地公映,如果这一次王晓帅还那样搞,不但两百万血本无归,自己和高媛媛、刘晔的星途也会因此被拖累。

    王晓帅吃了一惊,看卢冲表情分外严肃,他不敢掉以轻心,连忙认真地说道:“您放心,我一定要等这部片子过审了再拿到国外参展,可那帮审核的老爷太苛刻了,我怕他们鸡蛋里挑骨头,又给否了!”

    “他们敢!”卢冲上一世烦透了那帮阻碍华夏电影事业发展的大爷们,他大声说道:“这部电影没有问题,他们如果敢刻意挑剔,我砸了他们的衙门!”

    不愧是超级纨绔,这话就是硬实,王晓帅顿时把心放到肚子里了,笑道:“有冲少您这话,我就踏踏实实地拍了。不过,我在荷兰拍的那部《极度寒冷》还差点资金,您能不能给我赞助点。”

    卢冲叹了口气:“小帅,不是我说你,经过这些年发生的事情,你还不明白吗,为什么非要跟上面顶着干呢,为什么非要拍那些在国内公映不了的呢,大俗方能大雅,如果一开始就曲高和寡跟主流背道而驰,就算最后享誉海外,自己却饥寒交迫,又有什么意义。听我一句话,由俗入雅是条正途,你先拍点被市场认可的作品,等有了名气有了资金以后,再去拍点艺术一点的电影。”

    这话如果换做其他人说,王晓帅可能嗤之以鼻,卢冲的身份摆在那里,又是投资人,他不能不听,真的听进去了,他突然觉得,自己原来走的路可能真是一条死路。

    卢冲最终答应给王晓帅的《极度寒冷》投钱,投五十万,但前提是王晓帅要签约在华星娱乐,至少给华星娱乐拍五部电影。

    他已经想好了,就是王晓帅的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左右》《日照重庆》《闯入者》。

    王晓帅的缺点就是把握不住商业卖点,这一点,卢冲有了二十年的经验,完全可以给他把关,应该能保证拍的电影能让他名利双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