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纨绔-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这李清照果然有敢爱敢恨的男儿之风,那日曹端为救她手上之后,便天天径来曹府服侍他。要知道,这时候,以一个女儿之身,要主动去一个男子家那是需要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藐视一切闲言碎语的胸襟!何况,李清照又是这样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天下万千学子的心的妙龄女子。
但是,李清照不但这么做了,从她的言行里,还似乎觉得这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她看出孟冰涤早和曹端有情,甚至还撺掇孟冰涤也来曹府,孟冰涤也是不让须眉的女子,被她一说,顿时勾起了争胜之心,便也时常跟来。
“你来了!”曹端笑笑,就要起身相迎。
李清照脸色一变,说道:“你坐着不要动!”
曹端苦笑一声,说道:“我的伤是在手臂上,起身走路什么的都不会有阻滞的。而且,这些天过去了,手臂上的伤势也好得差不多了,你就不必担心了!”
李清照认真地说道:“这可不行,万事还是以小心为是。你且坐着,我这里有我亲手做的糕点,我喂你吃点。”
曹端点点头,忽然又问道:“冰涤怎么没有和你一起来啊?”
李清照笑道:“看我这糊涂的,忘了告诉你,皇上特赦了冰涤的姐姐,如今我们的太后娘娘正在召见冰涤呢!”
第203章 高僧舍利
就在这时候,忽见云东远远跑了过来,一脸惊惶的样子。
曹端笑骂道:“小子,跑这么急做什么?后面有狼追着吃你吗?”
云东气喘吁吁地说道:“圣旨来了!”
曹端和李清照顿时愕住。
忽听远远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小院君,跑那么快做什么?洒家是传喜旨,又不是抄你家的。”
曹端听得好笑,这宦官说话倒也风趣,忙笑着喊道:“这位内相请了,小人就是此间的主人曹端,皇上的旨意是下给小人的吧?”
那宦官走近,仔细瞧了瞧曹端,才说道:来你便是曹大官人,久仰,久仰,奴婢奉皇上谕旨,来给大官人传旨。临出门时,皇上有过吩咐,说让大官人身子不便,坐着聆旨便是,无需下跪。”
曹端肃容道:“皇恩浩荡,小人真是感激涕零哪!”
那宦官深有感触地说道:“是啊,曹大官人听好了,皇上的旨意是:‘大郎,朕又遇上烦心事了,你进宫来一趟吧。你前一段时间受伤了,朕却忙得很,也无暇探望,抱歉了。这样吧,你坐朕的肩舆进来,太后也说要见见你呢!’大官人,你可听清了!”
曹端道:“有劳内相了!”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来,递到那宦官手上,说道:“这点小意思务请收下,聊作茶资!不知道内相怎么称呼?”
那宦官笑道:“大官人客气了,奴婢童贯。”便也不客气地收下了。又向外面喝道:“快把肩舆抬进来!”
曹端一听这名字,差点一跤摔倒,暗道既然你是童贯,那需留你不得,找个机会一定要把你除去,否则让你和赵佶那小子勾搭上,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就万事都休了!
虽然曹端如今已经能肯定,由于杨戬的背叛,赵佶不会象历史上那样重用宦官,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除去的好!这样,我所知道的这个时代的大奸臣就差不多都除去了:杨戬,跑了;梁从政,死了;高俅,跑了;如果童贯再死了,那就只剩下蔡京了。
蔡京如今身处高位,这次又拥立赵佶有功,看来相位是离他越来越近了,对他,曹端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若说想办法除去他吧,如果不刺杀,曹端并没有那个自信,因为他如今毕竟已经是准宰相了,若是不除去他吧,又怕他来蛊惑赵佶,要是到时候再弄出个什么“靖康之难”就不好了。
曹端想了想,还是算了,至少暂时赵佶还不容易被蔡京引诱变坏。再说,如今的赵佶也不是历史上那个宋徽宗了,也未必会象历史上那样是非不分,忠奸不辨。
“曹大官人,请上肩舆吧!”不知什么时候,一顶黄盖肩舆已经停在了曹端的面前,童贯一脸谄媚地请曹端坐上去。
曹端回头向李清照道:“近来汴梁城并不太平,你既然来了,就上楼去和六娘她们说会话吧。如果我回来得早,便亲自送你回去,如果你等不及了,就让六娘送你回去。总之,千万不要一个人回去,知道吗?”
李清照见曹端如此担心她的安全,心下甜蜜已极,笑道:“你自去便是,我理会得!”
曹端座上皇帝坐的肩舆,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觉得果然舒服无比,视角也为之开阔起来,但觉天地为之矮,山河为之小,真有一种天下在怀的感觉。他心下暗忖:“怪不得人人都想登上权力的巅峰,我也算是很恬淡的了,也不仅会对这种滋味产生向往,何况那些本就是追求权力巅峰的人物。”
在无数人的瞩目之下,肩舆终于进入皇宫,来到了御书房。曹端下了肩舆,也不等吩咐,便直接走了进去,那些侍卫都是原来的端王府侍卫,无一不认识曹端,见了他也不阻拦,甚至连检查都省了,便直接放了进去。
此时,赵佶正对着书桌上一颗紫色的珠子发呆,曹端走近他也毫无所觉。
曹端只好远远地叫道:“草民曹端叩见――”
赵佶回过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曹端,似乎是等着他跪下去。曹端只好尴尬一笑,却并不真的跪下去,而是笑道:“官家当了皇上,身上果然龙其纵横,威武多了!”
赵佶却对他借着拍马屁来转移注意力的做法早就有了免疫力,笑道:“你不是要行大礼吗?”
曹端只好耍赖道:“小人已经在心里行过了,就没有必要再来表现一次了家看的是什么物事,看起来很是夺目呢!”
赵佶笑道:“这乃是那个段和誉太子进献的大理崇圣寺镇寺之宝――元度法师舍利。”
曹端知道崇圣寺乃是全大理最著名的寺庙,大理历代有好几位皇帝都在此出家。其在大理国中的地位比起相国寺在大宋的地位还高出不少,又因为大理皇室向来崇佛,所以这崇圣寺在规模建筑上都超过了相国寺。它的镇寺之宝那一定是非同小可的。
当下,曹端一声,说道:“原来这便是舍利子啊。只是这元度法师是谁啊?好像并不出名啊,他的舍利子怎么能成为堂堂崇圣寺的镇寺之宝呢?”
赵佶难得有向曹端说教的机会,心下大悦,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其实修佛之人最讲究的就是淡泊名利,所以最出名的未必是佛法最高深的。这元度法师虽然并不出名,但是他有一个徒弟却非常出名,法号叫做无本,俗名叫做贾岛!”
“大诗人贾岛!他是个和尚?不会吧,他不是当官的吗?”
“贾岛年轻的时候科举落榜,失意之下曾经出家,就是拜这元度法师为师,在这位法师的教诲之下,无本才慧根大开,元度法师见他尘缘未了,便允他还俗。没有想到无本还俗之后果然一飞冲天,成为著名的一代诗人。从弟子观师父,你可以想见这元度大师是何等样人了。他若是想要名扬四海,轻而易举,难的反而是籍籍无名啊!至于他的舍利子怎么会流落到大理去了,真是令人费解了,我想应该是他云游到了南诏,正好在那里坐化的缘故吧。”
曹端对这个什么舍利子其实并没有兴趣,他还想着回去送李清照回家呢,找了个机会便问道:“官家找我来,有什么事吗?”
赵佶对曹端自称但不恼,反而隐隐有些欢喜,他叹了一口气道:“还不是为了这大理之事,今日我又命人试探着提起出兵大理之事,不想又招致了满朝文武的反对。你鬼点子多,你有什么办法吗?”
曹端暗想这倒是一个问题,他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这个隐隐发光的舍利子,忽然一拍大腿道:“听说向太后不豫?”
赵佶想起向太后对自己的好,心下黯然,点了点头,不过他对曹端这时候提起这事还是很有些奇怪。
曹端说道:“那就对了,咱们可以这样,这样!”
赵佶也一拍大腿,说道:“妙啊!”
第204章 朝堂上的双簧
次日早朝,新帝在朝堂上心忧太皇太后的病情,竟至泣不成声,群臣无不喟然涕下,为陛下感天动地的孝心而感怀,纷纷祈祷太皇太后凤体安康。
这个时候,章惇因是首相,已被命为山陵使,要在皇陵居住7个月。按照大宋律,皇帝山陵崩之后,要经山陵使督造皇陵达7个月,待得皇陵完成,才能入葬。只不过,由于这几个月内首相不在朝中,本来是应该由次相行首相职责的,但是赵佶却因蔡京拥立有功,命他暂行副贰尚书省,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大宋自从“元丰改制”以后,相权基本就归于中书省,而又由于中书省不设正堂,只有一个中书侍郎的副职,但事实上,这个中书侍郎就是行的中书令的权力。换句话说,所谓中书侍郎其实就是首相。只不过,这个首相又挂着一个尚书右仆射的名衔,还是尚书省的第二副手。而次相是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门下省和中书省一样,也不设正堂,因此,门下侍郎就相当于侍中。
因为中书省是负责提出建议的,而尚书省是负责执行的,而门下省只是负责对中书省提出的建议进行审查。本来,首相的行政职权还是收到次相的约束的,因为次相掌握的门下省本身就是监督首相的提出建议直到施行朝政的过程。但是,章惇在朝的时候,次相的监督智能却根本得不到发挥,因为担任次相的都是他章惇举荐的,又怎么可能再去监督章惇的行事呢?
这也就是章惇能权倾朝野而无人能撼动他的原因。
但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上面坐着的那位变了。其实,相权虽然是对皇权的一个制衡,但说白了还是皇权给的,只要是皇帝变了,再有权的宰相也可能会一朝之间成为庶人。现在的情形就是如此,赵佶上台了,他要挺蔡京上去,其他几位宰相是根本没有办法的,而且事实上,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也走到尽头了,这时候再惹得皇帝不高兴,说不定真跑岭南开荒去了——这就是站错队列的下场,大家参与了这个赌局,就应该考虑到后果。
所以虽然大家都知道,赵佶把蔡京提上来,绝不是为了暂代章惇那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的清理章惇的势力,等到他辖下的人马都换成了蔡京的人(或者说得直白一点是赵佶的人),就该找借口把章惇本人撤下来了。而曾布、蔡卞之辈也绝难幸免。
这时候,蔡京忽然出列道:“臣启陛下,昨日收到矩州知府奏报,说是该州境内发现了大唐高僧元度法师的舍利子。臣想,太皇太后向来崇信佛法,一定会有神佛保佑,这次矩州境内发现元度大师的舍利子应当是一个大吉之兆啊,不但预示着太皇太后病情能恢复,更预示着我大宋的气象能越发蒸蒸向上啊,陛下!”
赵佶“大喜”,转忧为喜道:“真有此事?”
虽然这事有些蹊跷,但是朝臣却是不敢怀疑的,因为蔡京这老狐狸把话说得很艺术,把舍利子的存在和太皇太后的病情捆绑在了一起,甚至将之和大宋的气数也捆绑在了一起你怀疑元度舍利子的存在不就是怀疑太皇太后能否痊愈吗?不就是怀疑大宋在陛下的领导之下能够蒸蒸日上吗?
于是,群臣只好纷纷跪下,向陛下贺喜,向太皇太后贺喜。
蔡京见这火烧得差不多了,又说道:“陛下,臣以为朝廷应该立即派出人马前往矩州迎取舍利,以免夜长梦多啊!”
赵佶点点头说道:“爱卿说的极是!武松,朕命你在禁军中挑选五千军士前往迎取这颗事关重大的舍利子,你可有信心?”
这时候,武松因护驾有功,已经被任命为殿前都检点,在西班的后列里有了一个位置,闻言连忙起身跪倒道:“臣万死不辞!”
站在东班首位的曾布感觉出不对了,一颗舍利子再怎么精贵,命地方上多用点兵力送上京来就是,哪里需要派禁军去,而且是五千人,更离谱的是,还要在禁军中挑选精锐!这简直就是搞笑啊!
曾布正要站起来说话,忽见赵佶眼光转向了他,说道:“既是迎接舍利子,不能没有僧道中人,不知道曾相有什么人选没有?”
曾布心里打了一个突,他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名义上虽然还是文臣之首,但实际上随时可能出知地方了。皇上现在正在兴头上,这时候去扫他的兴不正是送个借口给他抓吗?还不如迎合一下他,还有机会再谋其他。
于是,曾布笑道:“臣向来少拜神佛,僧侣认识的不多,并没有人选。”
赵佶笑道:可惜了。”又转向蔡京道:“一事不烦二主,还是蔡卿看看有什么人选没有吧!”
蔡京沉吟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