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 >

第209部分

混在大唐-第209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是选址,选址是很重要的。古人讲究风水,但武院是武清提出建立的,所以百官也没多少发言权,无外乎就是武承嗣等人发发牢骚而已,所以武清玉鸡坊,一者临漕渠和洛水,取水方便。二者这里相对洛水南岸地价也便宜,三者离归义坊的清心书院也近,今后可二者兼顾。
  在女皇的支持下,武院的建造也开始了。跟冬官、地官以及将作监商议之后,经过近一个月的设计,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建造设计,而且所有的建筑设计都按照武清的思路,虽有大周元素的在里头,但革新之意跃然纸上。
  整个设计图中分为了九大块,兵营、教室、礼堂、操场、食堂、教授楼、园艺区、竞技场、毬场等九个区域。每个区域都严格规划,土地利用到最大限度。总共占了玉鸡坊半坊之地。
  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天枢的铸造也接近了尾声,民怨沸腾,要是再加快武院的建设,恐怕神都百姓都要造反了。所以只等天枢完成,那么大周武院也就可以大范围开工了。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在熔炼了天下农具之后,也逐渐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每日里役使两万人,差不多都快铸造一年了。
  与此同时,女皇也发出诏令,今年将封禅嵩山,因为封禅嵩山准备了多年,所以只需再准备一下,就可以了。
  四月,大周万国颂德天枢铸成。
  天枢高一百五十尺,直径十二尺,主身为八面柱体,每面长为五尺,底座为铁山,周长一百七十尺,以铜为身,蟠龙、麒麟萦绕其上;最上为腾云承露盘,直径三丈,四龙人立捧火珠,高为一丈。
  天枢用时十月有余,耗铜五十余万斤,铁三百三十余万,钱二万七千多贯。府库为之耗竭,但百官歌功颂德,武三思撰文刻百官和四夷酋长的名字于天枢之上,女皇也很大气地写下了“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刻于其上。
  诸位文才之士都写诗赋文赞美,如李峤、宋之问、陈子昂等文才之士。歌功颂德的事情他不会做,而且武院的建造也开始了,由于府库枯竭,女皇便拿出内库的钱财建立武院,这让武清不禁刮目相看。要知道如今宫中可是养着一大帮人呢,宫女、太监、梅花内卫,还有皇子皇孙们也不少,女皇能够如此做,可见对武清的信任。所以武清也不想让女皇失望。
  武清和地官侍郎刘知古商议一番后,决定九大区域同时施工,而且每天给劳役们免费一顿肉食,如此既增加了服役百姓的体力,也让这些百姓减少些怨言。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增加了一顿免费肉食后,百姓每日里干劲满满的,武清也不禁感叹,无论哪个时代,小百姓总是容易满足的。
  但此时,河源一带传来不好的消息,吐蕃有异动!河源军只有一万三千士卒,若吐蕃大举进军,很难抵挡,当然若是论钦陵领兵,说不定河源也会失守,河源失守,西州、瓜州,乃至整个陇右道都将危险。
  女皇召武清商议军情,武清随即建议,王孝杰驻守疏勒为疏勒都督,姚元崇迁为临州刺史,命右千牛卫将军安平王武攸绪为积石军经略使,募兵一万五千。
  武清的策略使得陇右之地成为掎角之势,使吐蕃不敢轻易攻打,女皇不懂军事,但也明白武清如此安排,必有深意,遂准旨。


 第三百四十四章 魏王的军事思路

  方此时,西域商路畅通,安西四镇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四镇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大食、大秦等国的货物运到了四镇,再由四镇运往神都。
  如今,迁徙百姓已经达到了二十万,按照武清的构想,需要往四镇迁徙百万百姓,才能保证安西四镇永久性地为大周拥有,所以他上禀女皇后,女皇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每年迁徙到安西四镇的人口定为二十万,分五到六年完成,如此一来地官任务繁重。
  武清便请封刘令古为安西迁户使,专门负责大周各州迁移到安西四镇的户口。
  每个迁往安西四镇的户口采用了新的税收制度,即摊丁入亩。也就是取消大周继承大唐的租庸制,把地税和户税合一,都集中到田地当中,取消了长久以来的丁税,即人头税。总之就是每一丁能够获得一定的土地,丁多则地多,丁少则地少。
  当然男女授田也是不一样的,武清在调查了大周农民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和地官尚书商议,并结合安西四镇的实际情况,男丁授田二十亩、女丁为十亩,并规定所有的田地不可转让,不可买卖,若不想种田,朝廷有收回田地的权力。
  总之,安西四镇只是施行,并没有扩大的趋势,所以居于中原的地主们也就无所谓了,反正西域那地方本来就不是中原的。女皇希望看到武周能有新的土地政策,而且她也清楚中原之地的圈地和兼并实在太严重了,更何况新土地制度只是在安西四镇施行,所以也就答应了。
  女皇命春官准备封禅嵩山的一应事物,同时派往各道的巡访使也陆续回到朝中,其中剑南道巡访使奏报,通泉县县尉郭元振铸造私钱,掠卖人口,百姓深恶痛绝,但郭元振请求面见女皇。
  武清正好在一侧。女皇看完奏疏,便把此疏递给武清,说道:“你觉得此人可见吗?”
  武清说道:“既然此人想觐见圣上,不如召来见见,看他有何话说。”
  女皇答应,随即让值事太监通禀,把人领来。
  不过半个时辰。一个将近四十岁的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昂首挺胸地走进大殿后,武清也不禁看到了此人的独特。
  郭元振跪拜行礼。也不多说话,便呈上了自己作品,“罪臣有《宝剑篇》呈于圣上,罪臣也就死而无憾了。”
  宫女接过,递给女皇,女皇翻开看了半晌。忽然一拍龙案,大叫一声,“好,好。好诗篇!”
  郭元振的脸上丝毫没有露出得意之色,武清不禁对这个汉子有了新的认识,郭元振在通泉县县尉上多年,他为何买卖人口呢?尽管这个时代买卖人口不算什么重罪,但为士大夫所鄙视,而且大唐律也规定买卖人口的罪刑。
  女皇把诗篇传给武清,武清打开看了下。“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淬绿水,鉴红云,五彩焰起光氛氲。。。。。。”
  此诗用典故颇多,可见郭元振对兵器的熟悉。而且剑术一定不错。
  武清放下了诗篇,并没有如女皇一般赞美,便问道:“郭元振,本王问你,你剑术如何?”
  郭元振知道这个男子就是如今颇有争议的魏王,武清,便拱手道:“回殿下。罪臣修炼剑术三十载矣。”
  武清心中顿时有了想法,但依旧不说诗篇,问道:“你为何私铸铜钱?”
  郭元振躬身道:“回圣上,殿下,罪臣铸私钱只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些,并无多铸,而且微臣所铸之钱,比之少府监所铸之成色都要好上一分。”
  武清点了点头,这人倒是个人才,但他对买卖人口实在不感冒,便问道:“那你为何买卖人口?”
  郭元振依旧躬身道:“微臣买卖人口,从来都是羌民,她们生活困苦,我大周百姓安居,却少女子,买羌民之女给我大周男儿作妻子,这有何不可?”
  武清倒是一愣,这人倒是一个很会做买卖的人。
  女皇听到此处,也觉得郭元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她转头看向武清,问道:“魏王,你说这郭元振该如何处置,是杀呢,还是?”
  顿时,郭元振有些紧张起来,但刹那间,眼中便恢复了常态,武清是和等人,自然看在眼中,便笑道:“纵观此人,倒也不无优点,以微臣看,就让他去凉州当个参军吧,看看他有无真本事。若无本事,再杀不迟。”
  女皇无所谓,反正五六品的给事、补阙、员外都有数千人,何惜一个七品官。便说道:“既如此,那就去凉州好好当个参军吧,你可别忘了魏王的举荐之功。”
  从一个九品县尉一下子升到从七品的凉州参军,一连升了六阶,这让郭元振恨不得跪下来磕几个头。但他知道自古奴颜卑膝者是得不到赏识的,故而他躬身道:“谢圣上,谢殿下。”
  等郭元振退去后,女皇便留武清一起用膳,如今能够陪女皇用膳的人可真不多了。而且武清感觉到,女皇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但每次都生生咽了回去。他猜不透女皇到底是何心思,但他认为这可能跟武李两家有关系。
  女皇不说,武清也不会去问,如今女皇很少上朝,特别是最近一月,每日嗜睡到日上三竿,可见已经老迈。她或许已经在考虑大周继承人的事情了,只是不想太过明显,权力的**依旧让她不想把大权放在继承人的手中。而且对于继承人,她一直在纠结当中。
  到底是传给武氏还是李氏,这是自建立大周以来女皇一直不断考虑的问题,而且如李昭德、狄仁杰、魏元忠、乐思晦等等,都认为传位给李氏,所以这些人被贬斥了,有的被杀了。因为这些人自认为是唐室旧臣,身在周朝,心思在唐。这让女皇很愤怒,所以他贬黜这些人,希望他们能够明白,如今还是大周。他们吃的是大周的粮食,领的是大周的薪俸。
  武清自然很清楚那些人的心思,所以当狄仁杰和魏元忠再次被贬黜后,他也不再求情,不再给他们机会。尽管武清很欣赏狄仁杰和魏元忠等人的才干,但既然不能为他所用,那么只好放弃了。
  因为武清相信。这个世界最不缺少的是天才,也最不缺少的是治国良臣。只是缺少发现良才美玉的伯乐。所以武清创建了清心书院,创建了大周武院。
  很明显,如今的大周,清心书院的人才遍布天下,他们只需要一个机会,便会一飞冲天。
  在魏王府,武清接见了武攸绪和郭元振。武攸绪是武氏当中少有的才干当中的一个,这也是武清想好好锻炼他的原因,让其为积石军经略使。主要是为防备吐蕃,同时锻炼此人。
  武攸绪来到魏王府后,犹豫了下,便踏进了魏王府,武清早命人迎候,所以武攸绪一到,便被引往梧桐院。
  按辈分。武清要叫武攸绪一声堂哥,但武清是亲王,武攸绪是郡王,所以武攸绪施礼后,武清也不做作,便请进了书房。
  二人坐定后。源初静子奉上香茗,看到源初静子,武攸绪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但随即隐去。
  武清笑道:“我知你自幼性格恬淡,但也有志向,如今女皇创立我大周,你我皆封了王爵。我武氏与李氏便势同水火。一旦女皇逊位李氏,我武氏必将惨遭灭族。你有子嗣,我也有子嗣。我想你也不愿意自己的子嗣惨遭屠戮吧。”
  武攸绪没有想到武清开门见山就说这种很忌讳的话,但细想一下,还确实如此。四十岁的他确实曾经有抱负,性格也恬淡,所以一直没能进入武承嗣和武三思的圈子,虽一直和魏王武清有些联系,但并不受武清重视。
  如今,武清举武攸绪出任积石军经略使,这无疑使得武攸绪在武清的心目中加大了分量。
  武攸绪面容肃穆,说道:“殿下叫我如何做,我便如何做。”
  武清笑道:“积石军的意义在于吐蕃攻取河源至临州一带时的一支奇兵,所以你到了积石山后,务必训练士卒的骑术和山地作战能力,说不定将来跟吐蕃一战,便是以积石军为前锋了。你有什么需要尽管给我说便是。”
  武攸绪明白了积石军的目的和训练目标,便也明白了武清的部署。那就是对于吐蕃,暂时采取守势。
  其实,武清的思路就是对吐蕃采取安抚和守势,因为如今的吐蕃确实比较强大,特别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下的吐蕃兵,不是一般的强大。暂时采取安抚和守势,集中解决东突厥问题,等国内和安西四镇修养数年之后,再全面包围吐蕃,到那时高原兵也训练完毕,吐蕃可一战而下,彻底解决吐蕃问题。
  但是,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大周境内迅速发展,募兵制彻底代替府兵制。可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实在是太困难了。因为女皇到如今对于继承人还不确定,而且朝廷中枢冗官一大片,武氏和李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势必会形成朝廷动荡。
  武清不知道这个动荡会持续多久,但李氏继承大统,那么他只有跑路的份了。或许李旦或者李显不会对武氏赶尽杀绝,但是对于帝位有威胁的武清,那么只有一个死字。
  纵观历史,皇位面前,就是亲子也能给杀了,就是父亲也能给砍了。毫无人性!
  武清和武攸绪谈论了两个时辰,武清也教授了武攸绪一些练兵要点,还探讨了一些治国方略。
  武攸绪是怀着自信离开魏王府的,也是从这一刻,武攸绪下定了决心,他决定追随武清,追随这个颇有争议的魏王,不论将来他是否继承帝位。
  郭元振是等了一个时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