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第6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严仲也知道李云天为何前来建宁城,很显然是冲着上马村的事情,这使得他的心立刻往下一沉,整个人犹如跌进了冰窖里一样寒冷透骨,整个人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面色煞白。
上马村的村民纷纷作证,证明是严仲不仅抢赵老三的女儿和儿媳妇,还指使手下的卫所士卒打人,赵老三的儿子等人逼急无奈才奋起反击。
望着那些义愤填膺地指责着其恶行的上马村村民,严仲的喉结咕嘟动了一下,随后身子一软瘫坐在了地上,神情呆滞,面色惊恐,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完了,绝难逃过此劫难!
第910章 追根究底
“严仲,你可认罪?”等那些上马村村民当堂指控完了严仲在上马村冲突事件中所犯下的罪行后,冯勇一拍惊堂木,面无表情地问向了眼神呆滞地坐在地上的严仲。
“小……小人认……认罪!”严仲被惊堂木声吓了一跳,回过神后再度向杨宇投去了求助的目光,不过杨宇避开了他的目光拿起一旁的茶杯低头品着茶,对他的求助视若无睹,这使得严仲心里不由得感到一阵绝望,爬起来以头触地惶恐不安地回道。
“本官问你们,你们为何在先前的取证中做出了与现在相反的证词?”见严仲认了罪,冯勇的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然后神情严肃地望向了那些作证的上马村村民。
“禀大人,严仲带着人来村子里威胁村里的人,谁要是胆敢作证就是与杨指挥使为敌,再加上那些前来调查官吏的刻意袒护,故而我等万般无奈,唯有在他的胁迫下做了假供词!”
村民中领头的正是那晚在张老憨家喝酒的瘦高个中年人,一本正经地向冯勇解释道,“我们村里有人曾经向调查的官吏反应过赵老三等人是被诬陷的,可随即就被人诬陷成为杀害朝廷士卒的帮凶,也跟着一同被抓进了大牢里。”
听闻此言,院外聚集着的百姓们顿时一派哗然,前面那些官吏摆明了就是不想让上马村的人说实话。
“肃静!”见院中的百姓变得有些吵杂,冯勇眉头微微一皱,一拍惊堂木高声喝道,待院中安静下来后沉声向堂前侍立着的卫兵说道,“来人,将上次审案的官吏传来!”
由于上次上马村一案的审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故而冯勇必须要追究相关人员的罪责,否则的话今天的堂审就师出无名。
很快,一群穿着卫所服饰的官吏垂头丧气地走进了大堂,纷纷跪在堂前请罪,然后将矛头指向了严仲,表示是严仲出钱贿赂了他们,再加上忌惮严仲的势力而不得不屈从。
虽然那些官吏没说严仲为何有令他们害怕的势力,不过现场的人都清楚这肯定是因为建宁右卫卫指挥使杨宇,只不过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罢了,毕竟杨宇并没有直接参与到严仲所做的事情里去。
杨宇的面色异常铁青,他知道今天的堂审其实只不过是在走一个形势而已,自从李云天来了后严仲就已经完了,众人肯定会趁机痛打落水狗。
严仲跪在地上不敢抬头,身体由于恐惧而微微颤抖着,他知道凭他的罪行肯定会被砍了脑袋,现在没人能救得了他。
“可恶,尔等竟然会做出这等荒谬之事,实在是罪大恶极,来人,将他们押入牢中,待查实罪责后依律惩处!”那些官吏承认了罪责后冯勇用力一拍惊堂木,高声向堂下侍立的卫兵喝道。
卫兵们随即一拥而上,把那些哭丧着脸的官吏押了出去,原本这些官吏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因为涉险受贿和枉法,在李云天关注此案的情形下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严惩,即便能侥幸活得一命恐怕也逃不脱被流放到苦寒之地的命运。
“此案至此已经查清,严仲违背朝廷法令想要强行带走赵老三家的女眷抵债,又指使手下之人殴打赵老三,其行径与盗匪无异最终导致冲突发生,故而严仲乃罪魁祸首,赵老三等人为保家人奋起反抗勿需担责。”
等那些官吏离开后,冯勇环视了一眼大堂上的众人,沉声说道,“来人,将严仲打入死牢,待查清此人是否还有其他恶行后一并治罪!”
“慢着!”堂下站着的几名卫兵刚要上前架起瘫软在地上的严仲,在一旁慢条斯理喝着茶的李云天忽然开口,放下茶杯后面无表情地向冯勇说道,“冯大人,既然这起冲突是因为两人的债务而起,那么应该查清这个债务,否则如何结案?”
“王爷提醒的是,卑职一时疏忽了。”冯勇闻言连忙尴尬地向李云天一躬身,随后向赵老三高声问道,“赵老三,你们的债务是由何而来,你欠严仲多少钱?”
其实,冯勇并不愿意追问这个问题,因为他很清楚这个严仲和赵老三之间的债务是由何而来的,这里面涉及到了他所不愿意面对的军田问题。
可正如李云天所说的那样,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话今天的堂审就缺少了严仲和赵老三冲突一事的原因,单纯一个欠债并不能笼统地把事由给掩盖过去,不要说李云天在现场督审,就是这件案子到了五军都督府和刑部也会被打回来要求补上欠债的原因。
“禀大人,十五年前小人大病了一场,因为无钱医治所以向严仲的父亲借了三吊钱,后来田里的收成不好小人用尽了全力也未能还上,到现在不仅把家里的军田都赔给了严家,而且还欠严家十五两银子。”赵老三闻言脸上流露出一丝痛苦的神色,如果不是当年他的病的话现在家里还有田可种也没有外债的压力,生活无疑会好上许多。
“赵老三所言可否属实!”三吊钱就是三两银子,冯勇闻言面无表情地看向了严仲,他知道严家在当地放高利贷,否则赵老三家也不会十五年都没还清当年欠严家的三两银子。
“句句属实!”严仲呆滞的双眼眨了一下,机械式地向冯勇点了点头,他现在可谓是万分懊悔,早知道会捅出这么大篓子的话他就不会阻止赵老三离开,现在可好,为了赵老三家的那些军田他连命都丢了。
“本王问你,你把多少地赔给了严家?”这时,李云天皱着眉头问向了赵老三。
“禀王爷,一共四十亩。”赵老三神色黯然地回答,如果有这四十亩地的话他也不会携全家迁往小琉球岛了。
“每亩地每年的收成折算成银两的话有多少?”李云天闻言不动声色地接着追问。
“禀王爷,那四十亩田中有十五亩是良田,二十五亩是平田,良田一年能收三石稻米,平田一年收两石左右,市价一石米半吊钱,我们卖给那些粮商的粮价通常要折半。”赵老三仔细想了想,回答了李云天的问题。
按照赵老三的说法,赵家的四十亩田一年可产量九十五石,每年的粮食能卖二十三两银子,看起来已经不少了。
可这是赵家一年全部的收入,况且也不是所有的田都种稻米,有的田种一些经济价值没有稻米高的其他经济作物,卖家比不上稻米。
赵家老老小小有十几口人,每年光粮食就要吃不少,还要上缴给卫所里粮食,再加上购买日常用品等等,一大家人每年能有个两三两银子的结余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严仲,本王问你,你是否知道军田归朝廷所有,朝廷为了确保各地卫所能自给自足故而将军田分发给了卫所的军户耕种,非朝廷许可不得擅自占用,你竟敢以债务为由将其据为己有,是在公然侵吞朝廷资产,视朝廷律法于不顾,实在是罪大恶极!”
赵老三回答后,李云天神色冷峻地等着赵老三,一字一句地沉声说道,“另,虽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之举,但各地卫所肩负着保家卫国的职责,你明知如此还向赵老三发放令其倾家荡产的高利贷,此举无疑是毁坏我大明卫所的根基所在,居心何在?”
听闻此言,现场在座的福建行都司衙门不少官员的脸色为之一变,除了冯勇和宋敏等几位都司的高级主官是朝廷从外地调任来的外,其余的人,包括卫指挥使在内的武官都是属于军职世袭的“坐地户”,每个人都侵吞了不少军田而且还都是军田中的好地。
朝廷近年来时常派京官到地方卫所进行清查军务事宜,主要针对军户逃亡和军田被侵占的事情,军户逃亡的事情清查起来没什么难度,不过军田被侵占一事那些从京城来的官员根本就清查不了。
毕竟占有军田的都是各地卫所的武官以及当地的豪门大族,自然会想尽办法遮掩,而且那些军户也不敢有何抱怨,再加上那些负责清理事宜的京官们也绝对不会像李云天这样微服私访,自然也就无法清理军田。
那些负责清军事宜的京官很多心里也清楚,清理军田一事涉及太多的利益纠葛,不仅会遭到当地势力团体的群起反攻,甚至五军都督府也会进行干扰,那些京官很多都只是六七品的中低级官员,自然没有必要因为此事得罪了五军都督府等勋贵。
尤为重要的是,即便是有些清理军务事宜的京官想要查办此事,但在各地卫所的掩盖下很难有什么建树,通常都会被那些地方势力架得双脚离地,狼狈而回。
可李云天不一样,虽然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可是也有一句话叫不是猛龙不过江,李云天贵为大明的郡王,也算是一条蟒龙,岂是福建行都司那些武官所能抗衡了得?
因此,听见李云天说到了侵吞军田一事后,福建行都司的那些武官纷纷大吃了一惊,心中感到惊慌不已,要是李云天来彻查此案的话那他们可就倒了大霉,肯定会有不少失去军田的军户上告。
归根结底,军田是朝廷的地,是皇上赐给那些军户用以支撑各位卫所的运作,私下侵占的事情一旦闹大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往小了说这是侵占军户的利益,往大了说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随着李云天对严仲的那番质问,大堂上的气氛刹那间变得紧张起来,凌然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几名武官甚至下意识地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冷汗。
第911章 幕后主使
“小……小人知罪!”面对李云天犀利的目光,严仲只觉得裤裆一热不由自主地尿了出来,随后跪在地上如捣蒜般向李云天磕着头,“王爷,小人有罪,请王爷恕罪!”
“严仲,你家只不过借了赵老三家三吊钱,却在十五年间侵占了赵家四十亩地,还使得赵家的欠债达到了十五两,你可知朝廷严令禁止利息如此高的借贷?”李云天面无表情地望着神情惶恐的严仲,沉声喝问。
值得一提的是,高利贷与普通的民间借贷不同,历朝历代的朝廷都允许民间的普通借贷,毕竟谁都可能遇到一个难事需要外界的帮助。
但是,对于高利贷历朝历代的朝廷都采取了打击的态度,原因很简单,高利贷是一种影响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经济行为,虽然它能解借贷人一时之困但从长远来看却通常使得借贷倾家荡产,这绝对不是朝廷上的那些高官显贵所愿意看见的。
因此历代朝廷都把高利贷定性为违法行为,例如《红楼梦》中贾府被抄家的一个理由就是放高利贷。
由于高利贷是一种民间的借贷方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再加上放贷的人通常都是当地有权有势的人家,因此地方官府对高利贷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了“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
而且,即便是有人向官府举报了高利贷,官府也很少开堂审理,毕竟那些放贷的人与衙门里的官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倒霉的只能是上告的借贷人。
况且古代的人们秉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想法,否则就会成为放贷人口中“忘恩负义”之人,因此即便是被逼得家破人亡也很少有人去衙门里上告,毕竟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实际上,高利贷与普通民间借贷不同,并不是建立在“你情我愿”的基础的,如果不是被逼到了绝境的话谁会想着去借高利贷,这就使得借贷者站在了悬崖边上,而能用借贷来的钱成功的人可谓只是少数。
对于借高利贷而家破人亡的人,外界通常会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来评价,明知前面很可能是一条绝路但心存侥幸想要得以翻身,最终落得饮鸩止渴的悲惨结局。
虽然高利贷在民间盛行但大明的律令却严厉禁止,严家通过高利贷的方式强夺了赵老三家的军田,不仅破坏了卫所的军田制度同时也犯下了发放高利贷的罪行。
明太祖出身贫苦,除了对商人极度鄙夷外而且对高利贷的行为也是深恶痛绝,故而大明对高利贷者通常施以重刑,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借贷逐渐风起,官府对高利贷的打击也就逐渐平复了下来。
不过,如今严家放高利贷的事情被上马村一案牵扯而出,李云天身为大明堂堂的忠武王以及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肯定不能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