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的官员们能凝聚在她的周围。
李云天相信,以柳雯晴的聪明、城府以及果决,一定能游刃有余地化解龙江船厂所遇到的各项艰难事务,确保龙江船厂的顺利运转,给大明水师生产出性能更加优越和先进的战船来。
第488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二更)
自从来到桂林城后,李云天就一直待在了府衙里,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手头交趾和广西的公务,他这样做一是为了使得黎利放心,二来也是为了整顿广西的吏治。
作为百越之地,广西山高林密、民族众多,生活着大量当地的百姓,明廷统称其为“番人”,故而从唐宋时起就难以管理,大明的官员更是谁都不想去这个荒芜之地前去做官。
自从大明立国后,广西地界就不太平,时常发生番人的暴乱,使得大明疲于清剿。
在李云天看来那些番人之所以暴乱,虽然原因各种各样,但是有一点无法忽视,那就是大明对两广和云贵这种历来被人们视为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了吏治散漫。
李云天既然有幸成为了广西的总兵和巡抚,自然不会对广西纷繁复杂的事务视若无睹,因此首先拿广西的吏治来开刀,只有吏治清明了当地的局势才会稳定,农业和经济才能得以发展。
不过,李云天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在广西整顿吏治,而是采用了文火慢炖的方式,先拿梧州府开刀,以此来震慑其他州府的官吏。
很显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云天要是想翻那些地方官员的旧账,恐怕广西各府县的衙门都要停止运作,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又有几个人能独善其身保持清白?
李云天这次来广西并不是想要给那些地方官员算后账,而是想要发展广西的农业和经济,缓解番人对官府的敌对情绪。
因此,惩罚那些地方官员并不是他的目的,只是威慑那些官员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他能彻底清查梧州府各个衙门的事务,那么自然也能查清其他州府中的龌龊事,这对当地的官员将是一个巨大的震慑。
宣德三年七月初,李云天派往梧州府的讲武堂官员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查明了梧州府自知府以下众多官员暗中贪腐的事实,
尤为令李云天感到震惊的是,有些官员的可以用胆大包天来形容,竟然将主意打到了给骁武军所筹集的钱粮上。
根据在梧州府各府县的实地调查,为了给骁武军筹集在交趾平叛时所需要的军资,梧州府从民间一共收受了近十万两银子的钱粮。
不过,这些钱粮在上缴时被层层克扣,最后到了李云天手里的时候只有区区的五千多两银子的钱粮。
也就是说,梧州府知府给广西布政使司上报的筹集钱粮的数额只有总额的二十分之一,其他的钱粮都进了大大小小官吏的口袋。
得知此事后,李云天当着广西三司主官的面是大发雷霆,当即下令处死了十余名贪墨严重者,数十名官员因此获刑被流配到西北充军,数百名官吏和相关人员受到了牵连,罢官的罢官,被判徒刑的被判徒刑。
这使得整个广西官场为之震动,官员们对此是人心惶惶,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能将梧州府的事情查得如此清楚,更惧怕他雷厉风行的行事手段,将梧州府的官场可谓连根拔起。
然而,出乎那些官员意料的是,李云天自从收拾了梧州府的那些官员后并没有再进行下一步的举动,而是向各州府下发了一道公文,以广西被匪患所扰为由,夏粮和秋粮只征收一半,不得增收新的田赋,并且免除广西一年的丁税
李云天在公文中着重指出,对于以往欠缴的农户实行“挂账”,允许其在五年内将所拖欠的田赋补齐,各地衙门不等催逼。
而且,李云天的这道减免田赋丁税的公文不仅适用于官府,而且也适用于当地的地主们,让他们不得向佃户们收受今年的田租,佃户们可以在五年内还上今年的田租。
此道公文一下,广西各州府的官员们是一片哗然,如此一来他们不仅今年的田赋只能收取一半,而且还失去了丁税,地方衙门里的收入将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
虽说各地州府的官员私下里对李云天的这道公文不满,但是无人敢提出来,只能自认倒霉,老老实实地想办法来弥补因此而造成的损失,以维护各地衙门的正常运转。
李云天早就料到那些官员只会暗地里发牢骚,一来他的这道公文乃是与民休息之举,符合大明的国策,同时也是他身为广西巡抚的职责,二来梧州府那些官吏的下场历历在目,谁吃饱了撑得去招惹李云天,万一李云天下令严查,恐怕他们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再者说了,各地府县都有小金库,再加上各地的官员都想息事宁人,不想把事情闹大了,因此暗中拿出一笔银子来补贴衙门,这样一来即使一年不收赋税各地衙门也能运作下去,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就权当是花钱消灾了。
况且,广西各府的知府也不会允许下属们就此事闹腾起来,因为他们已经从广西的两位布政使那里得到了暗示,此事过后李云天将对以前发生的事情既往不咎,否则……
李云天并没有说那些反对这道公文的官员会有何下场,不过听闻李云天当时冷哼了一声,将一旁的茶杯摔碎在了地上,这立刻使得大家噤若寒蝉,谁都不会忘了李云天拥有着先斩后奏的大权。
故而,各个府的知府已经早早地放下话去,如果谁做出了什么不明智的举动,那么不用李云天动手首先就要面对他们的怒火。
广西的百姓们得知了李云天这道减免田赋丁税的公文后自然是欢欣鼓舞,看来今年他们能有好日子过了,对这位新来的巡抚好感倍增。
其中最为郁闷的要数广西的那些地主们,由于李云天的这道公文他们今年将无租可收,但又无可奈何,毕竟李云天只是让他们缓收田租而已,而且牵扯上了广西的匪患。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这个巡抚与以往朝廷派下来的不同,虽说是文官出身,但却以战功得以进封伯爵,在交趾战场上三战击退了交趾叛军,身上有着一般文官所没有的杀气,足以令人心悸。
远的不说,梧州府那十几名被砍了脑袋的官员就是最好的例证,预示着这位年轻的定南将军杀伐果决,招惹上了他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一年的田租对那些地主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正李云天也在广西待不长,等他走后再想办法从那些佃户手中加量收回田租。
不过,也有那些平日里飞扬跋扈惯了的地主们依旧我行我素,其结果自然无比被催,迅速被李云天以“通匪”的罪名流配去了西北,并且充公了其财产。
在李云天的软硬兼施下,广西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官场上的吏治也迅速好转,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希望李云天这尊煞神能尽快离开,谁也不想过这种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日子,天知道李云天还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进入七月份后,李云天接连得到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好消息是交趾明军所控制州府的夏粮获得了大丰收,再加上李云天从外地调来的粮食,百姓们的口粮一举得以解决。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交趾叛军地盘内夏粮的收成则差强人意,这使得叛军辖地内的粮荒开始加剧,毕竟黎利无法像李云天那样提供给当地农户粮种、农具等帮助,粮食收成自然不如明军辖区内的农户。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明军和叛军实际上仍处于交战期,所以黎利不敢有懈怠,维持着近三十万的兵力,再加上叛军的在地方上的各级官吏,使得叛军辖地内青壮年劳动力缺失,进而影响到了夏粮的收成。
与明军辖地内免去了田赋丁税的百姓不同,叛军依靠辖地内农户的田赋来养活,所以那些农户的收成很大一部分都要上交给叛军,这使得百姓们依然吃不饱饭。
由于明军辖地内粮食的丰收,不少叛军辖地内的百姓被生计所迫,携儿带女往明军辖地逃荒,李云天已经在与叛军相邻的州府设立了数个难民营来安置逃难的百姓。
与此同时,叛军执掌了当地的政权后由于大部分的官员都没有政务经验,这使得叛军辖地内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当地的形势变得越来越紧张,一些大户甚至与叛军爆发了冲突。
面对眼前的这个困局,黎利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唯有想方设法地撑下去,因为在没有被宣德皇帝封为交趾的土司之前他必须要维持着三十万大军,一是自保二来也是向朝廷施加压力。
不得不说,李云天在交趾明军辖地内免除田赋丁税的做法对叛军有着非常大的杀伤力,使得叛军辖地内的百姓人心浮动,谁不想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为了彻底打垮黎利,李云天正在暗中破坏着黎利在交趾的根基,只要他能抓住交趾的民心,那么黎利将不足为惧。
虽然没有了明刀明枪的厮杀,但李云天却向黎利发动了一场足以置其于死地的经济战,巧妙地利用大明的经济优势来摧毁黎利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一步步将其逼进绝路。
第489章 人证俱全(三更)
宣德三年九月,李云天一直等待着的消息终于从交趾传来,黎利八月中旬杀了占城国国王派往大明的京城向宣德帝上表的使者,将使者的脑袋砍下来送给了占城国国王,因为占城国国王在奏表中以藩属国的身份请求宣德帝恩准出兵征讨交趾的叛贼。
占城国国王的使者是六月初被小琉球鸡笼山的倭寇在夷洲海峡截获的,随后鸡笼山的倭寇就占城国国王的使者等人向黎利开始交涉。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以两万两银子的价格达成了交易,黎利支付了两万两银子后得到了占城国国王使者一行人以及占城国国王写给宣德帝请求出兵交趾的奏表。
鸡笼山的倭寇之所以会在捕获了占城国国王使者后联系黎利而不是向占城国要赎金,是因为黎利已经率先与鸡笼山的倭寇达成了协议,并且付了一千两的定金,要鸡笼山的倭寇在夷洲海峡截获占城国派往大明的使者,事成之后愿意再付五千两银子。
吴倩回占城国的同时,李云天暗中派出特使去交州城向黎利兴师问罪。
由于信息不畅,黎利这才知道了大明定南将军竟然在柳州城遭遇了刺杀,而且刺客声称是由他所派的交趾人,这使得他大吃了一惊。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明的定南将军完全按照约定履行了诺言,不仅与叛军停战,而且还将部队调去了广西进行剿匪,全力在辖地内发展农业和经济,摆出了一副与世无争的架势,这使得叛军所承受的压力骤减。
黎利现在等着定南将军明年向宣德帝上表封他为交趾的土司,然后他就可以精简规模庞大的叛军队伍,将精力转移到内政建设上来,岂会吃饱了撑的派人去刺杀定南将军。
依照李云天的交待,他派去见黎利的特使态度十分蛮横,一副嚣张跋扈的派头,声称黎利乃反复无常、卑鄙奸诈的小人,故而定南将军准备撕毁双方之间的协议,上奏宣德帝调遣二十万大军前来交趾平叛。
黎利万万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开始时他还以为是自己的部下们做下的此事,可经过仔细盘问没有一个人承认派人行刺定南将军。
作为叛军的首席谋臣,阮焉很快就从这起刺杀事件中看出了端倪,很显然这次行刺定南将军的事件是有人故意栽赃嫁祸给黎利的,进而怀疑交趾南方的占城国,很显然占城国将从这件事情中获益匪浅。
故而,黎利和阮焉对那名特使是极力安抚,信誓旦旦地保证着在柳州城刺杀定南将军的人绝对不是交趾叛军派去的,肯定是有人从中捣鬼,将矛头直指占城国。
经过黎利和阮焉的“提醒”后,那名特使想起了一件事情,告诉两人定南将军遇刺后他在柳州城里见过占城国的人,好像求见了死里逃生的定南将军,不过具体的细节他就不知道了。
得知了这个重要的消息,黎利和阮焉更加怀疑刺杀事件是占城国的人所为,因此恳请那名特使向定南将军通传,郑重地表明叛军绝对会严格遵守双方所达成的协议,刺杀一事非叛军所为,而是有人故意栽赃。
在用大量钱财“收买”了李云天派来的特使后,那名特使的语气终于软化了下来,表示会将两人的回复如实禀告定南将军,并且催促两人尽快查清刺杀的主谋者,以后也好向定南将军交待。
等那名特使离开,黎利和阮焉就柳州城刺杀一事进行了商议,阮焉认为是占城国策划了此次行刺事件,目的自然是激怒大明,使得大明全力围剿交趾的叛军。
而且,阮焉敏锐地感觉到占城国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