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我人生-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最后进行的四项接力比赛中,由陈丽莎、张小媛、黄潇潇、卜范芳组成的中国女队夺得了4x400米接力金牌,成绩是3分31秒30。
由沈运保、陈建、杨光宗和苏祖组成的中国男队获得4x100米接力冠军,成绩为38秒28,刷新了全国记录并且打破了亚洲纪录。
中国女队还夺得了女子4x100米接力的第三名,冠军出人意料地被泰国队获得。男子4x400米接力冠军则被斯里兰卡队获得……”
“哇靠,我们的接力队破亚洲纪录了?!”姚磊看到这条新闻后,忍不住大叫了起来。
“唉,这个小子是谁?”
翻了翻报纸,紧接着竟然在b版有一张比赛的特写照片,标题是无比醒目的几行字全国百米新纪录,小将苏祖扬威马尼拉。
而一旁的郑威,在翻阅完了手里的报纸后,忽然抬起头看着略有些灰蒙的天空,抿嘴笑了起来。
……
9月24日,帝都机场。
刚结束马尼拉亚洲田径锦标赛的中国田径队,一行浩浩荡荡地从刚机场国际到达出口走出,就被早已恭候多时的各路记者逮了个正着。
十多家媒体记者将代表团围住,媒体人员虽然没有九月初世锦赛归国时人数多,但余立伟依旧很高兴地接受了采访。
“余指导,本届亚锦赛低调出征,最终取得了19金10银8铜的成绩,对于这个成绩,您是如何看待的?”
在接机大厅一块被安保人员分隔开的区域,到场的几家媒体记者开始提问。
余立伟站在最前方,看着面前的录音笔和话筒,脸上止不住的笑意。
“虽然这次亚锦赛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的运动员表现是还是令人满意,我们在金牌和奖牌的总数量上依旧是高居第一。我们的运动员也发挥出了自己平常的训练水平。尤其是几个团队项目上,更是我们的精彩点。我们的女队接力赛取的了一金一铜的成绩,而我们的接力男队更是打破了4x100米的亚洲纪录,今后我们还是要保持中国田径一贯的低调,扎扎实实地出成绩。”
“能评价一下苏祖和我们的接力赛男队吗?”人群中有记者再次问道。
余立伟清了清嗓子,满脸笑容道:“苏祖是我们队里重点培养的小将,自从加入国家队开始,成绩也是一再突破,不过这还不是收获的季节,他的年纪还小,未来还大有期待。苏祖拿下100米冠军的金牌和跑4x100米最后一棒,历史性的创造了纪录,我当时在现场非常的激动。短跑项目从九十年代以后,日本泰国这些国家崛起,我们逐渐丢掉了亚洲的桂冠,但从这一次的亚锦赛,再次宣告了我们的归来和崛起。在这次的接力项目里,我们的运动员都表现出了最高水平。我们包揽了男子100米的一二名,还有男子200米的三四名。你知道日本创造的亚洲男子4x100米纪录放在世界田坛也是有可观之处的,而现在,这个纪录属于我们了。”
“余指导,怎么没有在代表团里看到苏祖和他的教练李志忠呢?”
“这个主要是后面10月份的城运会要开始了,苏祖将做为禾岛市的选手参赛,他和李志忠教练两人直飞回了禾岛市,开始休息调整状态。我们的运动员还是比较辛苦的,从全国田径锦标赛之后,基本没有喘口气,马上就转入到了马尼拉参加亚洲田径锦标赛。在冬训开始之前,还有城运会这个大型赛事,当然要保持好状态。”
“余指导,余指导……”
接机大厅中,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从记者口中抛出。
余立伟丝毫不嫌麻烦,反而回答得津津有味,各种官话套话不要钱似地开始往外洒。
各个有出成绩的运动员都让余立伟点评了一番,但毫无疑问,苏祖是被提及得最多次的一个。
在经过了全锦赛和亚锦赛两场颇有影响力的大赛后,在男子短跑项目上,苏祖已经盖过了原来的陈建和杨光宗等人,逐渐走入大众和媒体的视线内。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未来规划
禾岛市竞管中心。
一间颇大的会议中心,禾岛市几名体育局的领导此时正在台上做着激情洋溢的讲话。
时间已经进入了10月份,每四年一届的全国城市运动会就要开始,做为国内仅次于全运会的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又是以城市为参赛主体的运动会,基本上都受到了各城市的主管单位重点支持。
此刻就是城运会前的一次参赛运动员的动员大会,苏祖在座位上听了几句后,就有些百无聊赖。
本来亚锦赛之后,他是准备和田径队一起回帝都,然后顺便有时间去看下张群文那边的情况。但后来,禾岛市这边希望他能够早点为城运会做准备。
在李志忠和队里方方面面沟通过后,他也就先行离队,从马尼拉直飞回了禾岛。除了他以外,像陈建和杨光宗等人,其实也都是先后离队回了羊城和魔都。
看在禾岛市先后为他全锦赛破纪录和亚锦赛冠军,给出的不菲奖金份上,苏祖对于这个安排也提不出异议。
后面和张群文再次通了电话,让他那边先继续维持现状,等城运会结束进入冬训的时候,苏祖再过去看一趟。
坐在会议室后排的位置上,苏祖摊开了手里的笔记本,拿了根笔开始写写画画。
张群文在店里新招的人是他原来在体校里认识的长跑运动员,因为天赋一般,没有太多的潜力可挖,退役后加上个人的一些因素,一直也没有特别合适的工作。也不知怎么和张群文联系上,开始一起在店里帮忙。
现在那个他随口取名叫做运动员之家的小店,规模很小,盈利上也是很微薄的。
但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从张群文的只言片语里,苏祖也估计到除了运动服之外,可能还有兼卖一些体育用品。
有些东西,如果要做的话,还是要从头到尾的好好合计一下。
其实不少退役的运动员,系统内是有考虑给一些合适的安置措施,但僧多粥少,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合适的位置。
长期的在一个小圈子里,可以说,突然走上社会,如果没有比较强的适应力,也是很难走得顺畅。
这一点苏祖现在其实就有深刻体会,他自从进入体育系统以来,个人的圈子可以说,比起普通人要狭小了不少。已经是脱离了一般社会节奏的。
不仅受困于运动生涯带来的各种痛苦的顽疾,更受困于家庭琐事、地位落差和生活压力。
而且,运动员如果有伤病的话,即便体制内给安排了位置,也远远谈不上能够保障生活。
苏祖后面才听说在5月31日过世的那位亚洲第一力士,退役后的工作是在省体院当门卫,先不说曾经同样打破亚洲纪录的冠军,这个社会地位的问题,但是这个岗位所能提供的待遇,就很难供应起他的伤病和家庭开支。
得益于后世打工、跑业务和自己创业的经历,苏祖不会莽莽撞撞地认为什么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
这些日子苏祖是很认真的考虑过方方面面的问题,说实话运动员退役后,能够成功将自己的名气转化为商业价值的,真是凤毛麟角。
也就李宁这个在体操史上获得足够声望,又有足够的头脑和学习精神的人走出了一条路。
知名的运动员或许有一部分能够凭借运动生涯取得的成绩,获得足够的商业利益和社会地位,但绝大多数的运动员,基本都是默默无闻的状态,商业开发的价值为零。
苏祖不是想要空泛地去创建一个公益基金,以后凭借自身的名气和公益这个属性,去向社会化缘,这条路苏祖从来没有考虑过。
这种以无偿资助、社会救济的方式去做的公益**业,也许对他个人名声有利,但长久下去,其实是无根之水,得不断依靠着社会大众。
从后世的一些名声巨大的明星所做的公益项目来看,效果或许是有吧。
但其中牵扯的各种政治纠纷,贪腐挪用之类丑闻,实在是让人心寒,也极大地伤了公众的热心。
而且就算真的做大了,对于一个只会伸手要钱的机构组织,到时候恐怕最大的可能就是资本绑架,沦为资本手里的工具。
和苏祖的本心,相差甚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有所触动,想做一点运动员之外的事情,是为了帮助和他这样的一个群体,或许还能为体育事业增砖添瓦,但绝不是做公益去救济施舍。
纯粹公益的路子他不想走,也不愿意走。
重活一世,有自己的梦想可追逐实现,又能够做点有意于人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即将到来的时代大潮里,这些并非没有可能。
苏祖现在认真思考的就是如何把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这条产业链结合得起来,能够帮助这一部分特殊的人群,并且实现商业价值能够长久地走下去。
在国内,竞技体育是举过体制中的一个小圈子,从体校到专业队,再到后面的国家队,依赖的是国家资源的支持。
而大众体育则是商业化的运营,从低端的教练带运动员培训班,实体店网店销售体育用品,建设专门的网络平台(论坛网站),为体育发烧友提供器材设备球衣服饰等。
到高端创建独立品牌,建设场地出租场地,组建商业赛事的运动队(足球篮球队),**赛数据博彩数据,举办帆船赛马拉松之类的商业赛事,还有建立网络体育赛事直播系统出租给比赛组织者。
这里面从来不缺乏产业价值,缺乏的是如何切入挖掘,并且能够将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后世有很多人研究杰克马,研究阿里崛起。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出发点的问题。
人家做企业黄页,做阿里巴巴的时候,抱着的是企业信息互换,帮助国内的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去获得更大的贸易单。后来做淘宝是为了帮助个人和中小商家能够有网络渠道的销售平台。
无论后面是否变质,但是在企业最初崛起的那个时候,就是这种模式,也是这个方向。
去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受益,最后他们反过来也成就了你。
“竞技体育,大众体育,运动服饰行业,体育用品,实体店面,电商,媒体平台……”
一项一项,苏祖把前世今生所能想到的不断罗列了出来。
体育产业是一个发展力绝大的产业,怎么样能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并且有一个合理的模式长期经营下去。
苏祖心里多少有了些想法。
比如,运动服饰产品,这条是李宁的路子,并且从服饰覆盖到体育用品。
苏祖也可以按照这个模式去经营,不断地开实体店,先是代理其他品牌,后面逐步注册自己的品牌,找工厂生产加工。凭借着他的慢慢累积的名气,一步一步扩延出去,形成连锁。
这种连锁店的形式可以做,但苏祖并非最合适。
且不谈这种连锁店将会面对同行如何残酷的竞争,和后世兴起的电商冲击,就单是在他的初衷,帮助一些困于生计的运动员来说,也不是最理想的方式。
并非每个运动员都能有经营的能力,他们需要的更多是一个熟悉的圈子和生活的保障。
“如何创造一个他们熟悉的圈子?”
“如何让他们能够保持受到尊重,不会因为脱离体制进入社会而产生巨大的落差?”
“如何能够让他们充分发挥所长,创造利润和价值?”
“如何能够让他们摆脱繁琐人际事物上面对的问题?”
“如何能够切实地解决伤病医疗问题?”
“如何能够与体制内对接,不会引起非议?”
……
一条一条的疑问苏祖不断地写了下来,这是他对于今后发展产业规划的面对的问题和思路,有许多还不完善,或者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这些都是需要实际去操作层面应对的问题。
他当前最直接面对的两个最棘手地方就是,一是人际网络还太狭窄,想做事,目前无人可用;二则是自身的影响力和经济能力还不足以完全去推动。
“不过事在人为,总要去做才知道结果。城运会之后,我或许可以开始做一下尝试。”
苏祖合上了手里的笔记本,低眉思索。主席台上,领导的发言刚刚结束,会场响起了一片掌声。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五届城运会
10月18日,湘南省长沙市。
本届城运会是历届城运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比起全运会也丝毫不逊色。
参赛运动员达到6648人,大会共设29个竞赛项目、289个小项,其中19项在湖南举行,而帆船、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