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238部分

黄巾张狂-第238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意已定,郭缊便开始安心的为张狂做事,其行为堪称任劳任怨。随着太行军屡战屡胜,地盘越来越大,兵力越来越强,郭缊的信心也越来越坚定。当张狂成功的占领了太原与上党两郡后,郭缊便果断的将自己的长子郭淮,送到张狂身边担任侍从,以表示自己家族对张狂的全力支持。
    而张狂面对郭缊的表示,自然也十分满意。毕竟,他可是第一个向自己表示全心投靠的高门世家呢!日前在张狂召开内部重臣会议的时候,程昱提议让郭缊出任一郡的太守。张狂对此立刻表示不同意。他说:
    “岂可让我堂堂刺史府,没有一个好长史呢?”
    听到这句话,在场的郭缊感动不已,当堂对张狂拜倒行礼,表示自己将会为张狂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然太守是二千石的大吏,刺史的长史不过区区四百石,表面上看起来地位相差悬殊。但若将两者的权力进行对比的话,则太守只能治理一地,而刺史府长史却可以管辖全州。由此可以看出,长史一职,属于位卑权重一流,与朝廷里的尚书令一职相类似。
    既然得到张狂如此看重,郭缊做事自然更加卖力。他也是在吏目的位置上干老了的人,对于耿武此来的用意,通过几天的旁敲侧击,连蒙带猜的知道了个大概。
    在将自己的猜想禀报给张狂后,郭缊得到了张狂的全面授权,负责对冀州的交涉。而耿武也终于憋不住了,婉转的将己方的诉求提了出来。双方既然都没有立刻翻脸的打算,交涉起来自然还算是愉快。
    只是,耿武既然主动上门来挨宰,郭缊也不能让他失望不是?
    最后,郭缊下手轻柔的割了冀州一刀,得到的好处让张狂极为满意。
    同样满意的还有耿武。他对韩馥急匆匆派自己上门挨宰一事,其实很不赞同。无奈主上有命,耿武不得不从罢了。所以,在与郭缊谈判时,耿武表现得极为计较,一开始便将郭缊的条件堵回去不少。所以到了最后,冀州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并不算大。
    按照大汉州郡间的惯例,并州苦寒,又是边防重镇,所需要的军资本州无法全部供应,向来需要周边大州输送补充一部分。一般情况下,冀州每年需要负责输送约两到三亿五铢钱到并州,以补贴并州边军的军需。
    不过,自从关东诸侯全面反董开战以后,各州基本上都将原本需要上缴朝廷的税赋截留下来。连朝廷都收不到税赋,并州自然更加没有指望,能得到其他州郡的财力支援了。
    说起来,张狂能够如此轻松的就击败太原的郡兵,并将他们大部分招降,其中一条重要原因,便是因为,没了其他州郡的财政补助,那些郡兵已经有连续几个月,只能领取原本军饷的一半了。士兵没有兵饷,那能够有多少战斗的意志呢?要不是这样,那些与边地蛮族们打老了仗的边兵,可不是什么好捏的软柿子。
    如今,张狂占据并州,冀州牧韩馥迫于他的兵锋,打算将原本该给并州的财货恢复一部分。只是有了耿武的强硬谈判态度,最终并州每年可以得到的财货,价值被降低到八千万钱。
    八千万钱,如果用于养兵,按照大汉的标准军费开支,大约能够养活四千正规的汉军步兵。当然,张狂招募的兵卒多来自贫苦地区,养兵的费用其实没有那么高。而手中有当年“大贤良师”张角留下来的一笔巨额财货,张狂对钱财的需要其实并不高。
    对并州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手中有钱,却买不到足够的粮食。因此,郭缊在请示过张狂以后,对耿武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并州可以用这笔钱,自由的在冀州各处购买粮食。
    对于这一点要求,耿武思考了一下,便点头答应了。如果并州出现了缺粮的情况,耿武估计这些黄巾余孽绝不会乖乖的挨饿,一定会四处抢掠粮草。而环顾并州四面,西边北边都是草原大漠,南边是人多地少、同样缺粮的司隶。除了冀州,他们还有哪里好抢的?
    反正冀州位于广阔的平原上,堪称沃野千里,物阜民丰,是大汉最重要的粮仓。虽然在当年的“黄巾之乱”中,冀州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可随后几年在前刺史王芬的治理下,冀州的元气已经恢复了不少。
    最近两年,每年从冀州卖出去的粮草,价值都在十亿钱以上。只要肯出的起好价钱,豪强们是不会在意买家的身份的。卖给谁不是卖呢?
    达成了粮食买卖的协议,耿武终于可以满意的踏上回程的路了。不过,在耿武坐着车,离开晋阳城的时候,却在城门口意外的发现了一位故人。
    这位故人,复姓鲜于,名辅,精通军事和北方杂胡内情,如今正在幽州牧刘虞的府中任从事一职。
    既然道左相逢,耿武自然要与鲜于辅聊上两句。只是双方并无深交,又各有任务在身,略叙了叙旧,便就此别过。(未完待续。。)



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
    ——鲜于辅来并州做什么呢?
    不提耿武心中的疑惑,鲜于辅何尝不对耿武的出现觉得奇怪。不过,鲜于辅并没有打算研究耿武的目的。他这次来并州,是有着更重要的事情的。
    幽州地处大汉的最北端,周边遍地是鲜卑杂胡之流。胡汉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就连绵不绝。想要在这种胡汉杂居,民情军情极为复杂的地方做好一个州郡大吏,对官员的能力要求可谓极高。
    中平四年【187年】,前中山相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与乌桓大人连盟,在幽州发动叛乱。张举、张纯的叛军战力强大,在一系列的战斗中,先后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部队达到十余万,一度打到了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
    面对如此危局,当时的朝廷思来想去,所能想到的最佳人选,便是担任过幽州刺史,当时任宗正的刘虞。
    所谓宗正,为九卿之一。其职务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别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
    刘虞过去任职幽州刺史期间,由于处事得当,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让这些北地蛮族随时朝贡,不敢侵扰,以至于北地百姓纷纷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若无这份资历,刘虞也不可能成为朝廷眼中平定幽州的不二人选。
    虽然是临危受命,刘虞依旧全然无惧,毅然轻车简从,快速奔赴北地。他一进入位于前线的蓟城,便发布政令,接掌幽州大局。
    新任州牧刘虞一方面精简部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一方面免除了遭受兵灾郡县的百姓当年的赋税,以安抚民心。他还特别派遣使者,告诉乌丸大人峭王等人,朝廷将宽大处理,可以免除他们过去犯下的罪责,条件是及时向大汉投诚。最后。刘虞又悬赏通缉张举、张纯二人,许诺只要这二人伏诛,其余被挟持之人一律不问。
    刘虞的通告一公布,立刻在乌丸和杂胡叛军中引发了轰动。此时,幽州名将——骑都尉公孙瓒,带着手下的“白马义从”和三千骑士,又多次击败张纯、张举的部队。不少叛军士卒见势头不妙,立刻离开叛军的队伍,向刘虞投诚。
    刘虞和公孙瓒一文一武。双管齐下,联手打击幽州的叛乱势力。如此一来,曾经威震天下,威胁河北地区的张纯、张举叛乱,在刘虞的怀柔,公孙瓒的威逼下,迅速的平复下来。由于这等功绩,刘虞被汉灵帝特地派使者升任太尉一职。还被封为“容丘侯”。
    但是,纵使刘虞在北地做的再出色。却改变不了汉室衰颓的趋势。
    由于北地距离京师雒阳,中间足足有四、五千里的路程,雒阳所发生的变动,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会传到幽州。因此,在中平六年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朝廷大事。身在幽州的刘虞虽然是位高权重,却什么都做不了。
    面对董卓进京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故,刘虞先是目瞪口呆,后是无可奈何。而当关东诸侯为了一己之私,以皇位更迭为借口。掀起帝国的全面内战之后,刘虞由于汉室宗亲身份的敏感,无法认同这些实质上的乱党的乱行,又不好公开反对天下士人的一致态度,只得一言不发。
    在帝位继承大事上不好发言,并不意味着刘虞对其他事情也撒手不管。鲜于辅这次来晋阳,便是想要拜会并州的新主宰,协调幽州和并州对待北地杂胡的态度。
    由于离雒阳和长安太远,鲜于辅在出发前往晋阳时,并不知道张狂已经得到了并州刺史的官位。不过,对地位尚在九卿之上,可与三公并列的幽州牧刘虞来说,张狂是一千石还是六百石,都没有什么区别。鲜于辅在得知最新的官位任免消息以后,只需要将自己的称呼改上一改便可。
    大汉如今,正面临着可怕的内乱。由于动乱,原本每年都要由青州与冀州补贴给幽州的四亿钱边军军费,也在年前被中断。但是,即便如此,刘虞通过鼓励开荒,开通上谷的胡市,发展渔阳的盐铁产业等行为,勉强也能维持下去。
    刘虞不能插手大汉的内忧,遂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解决大汉的外患上。大汉北面有一个部众达到百万的鲜卑,东边的乌丸总人口也在三十万左右。这些东胡蛮族部落,几百年以来,一直都在困扰着大汉的边境。
    从幽州到并州,再到更加西边的凉州,每年总有穷的只剩下一条命的蛮族,为了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资,铤而走险,南下掳掠汉民的财货。
    在大汉国势强盛的时候,大汉的边军常常出长城扫荡边地游牧民,以减少胆敢南下犯事的蛮子。可是如今大汉国势日益衰弱,如何能在钱粮不足的情况下,让边境地带的杂胡蛮族老实呆着不生事,就成了一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
    在对待北地鲜卑杂胡的问题上,幽州牧刘虞与在北地手握重兵的奋武将军公孙瓒意见截然相反。刘虞主张对杂胡一视同仁,派遣官吏教导他们学习农耕,并拉拢杂胡的上层,以便于逐步的同化他们。
    公孙瓒却是一个相当仇视杂胡的将军。每次与杂胡作战,公孙瓒总是带着部下的“白马义从”,身先士卒,拼死作战。由于公孙瓒对胡人下手狠辣,从不留情,北地的胡人们对公孙瓒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却又畏之如虎。以至于不少杂胡部落,一边将箭靶子做成公孙瓒的模样以泄愤,一边私下里又流传出“无处不可去,但避白马”之语。
    刘虞对公孙瓒的才能和功绩颇为赞赏。在他的计划中,本来就要有一个充作恶人的汉将打压杂胡。如此一来,刘虞才能够极为轻易的拉拢那些畏惧汉军的部落,将他们慢慢纳入治下,最后将他们教化为汉民。
    可是,公孙瓒对刘虞的怀柔政策却很不满意。在公孙瓒眼中,死掉的杂胡,才是好的杂胡。所以,当刘虞对降服的杂胡部落进行怀柔时,公孙瓒却私下里派人截杀杂胡部落的使者,掠夺刘虞赏赐给杂胡的财货。
    公孙瓒的这种行为,让刘虞的政策实施,出现了相当大的麻烦。刘虞多次找到公孙瓒,解释自己的政策,希望在北方边地拥有崇高声望的公孙瓒能够配合。可是公孙瓒对刘虞的想法并不以为然。
    在北地呆了大半辈子,公孙瓒对那些蛮子的秉性,可是再清楚不过了。刘虞的怀柔行为,纵然能够一时降服他们,可等到刘虞离开幽州后的未来,蛮子们依然会说反就反。见利忘义,畏威而不怀德,便是对全天下蛮子的真实写照。
    两人对待北方蛮族的想法和政策,完全是水火不相容,让双方的关系变得极为僵硬。而且公孙瓒自恃手中有万余步骑精兵,对刘虞表现得很不恭顺,并不愿意按照刘虞的要求,对北地杂胡保持和平。
    刘虞性情恭良,却不是没脾气的老好人,对待那些冥顽不灵的杂胡,也是说杀就杀的。他手上的人命,少说也要用万来计算。若非北地名士魏攸居中,不停的为两人劝和,只怕双方立刻就能反目为仇了。
    如今刘虞与公孙瓒两人的关系颇为僵硬,刘虞虽然有鉴于镇压北地蛮族的需要,并没有与公孙瓒发生直接冲突,却也不能有效的调动公孙瓒所部。此时,张狂在并州接连吞并大郡的消息传来,刘虞头痛之下,便派出从事鲜于辅去拜访张狂,试探能不能与张狂在对北方蛮族事物上进行合作。
    张狂虽然出身黄巾军,对刘虞来说,这却不是一个问题。刘虞是汉室宗亲,对当年张角造反之事知之甚详。在刘虞眼中,张角虽然罪无可赦,却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既然汉灵帝都能够招安张狂军,刘虞将其当做大汉的正经官吏对待,却也未尝不可。
    什么,说张狂是叛逆?
    张狂出身黄巾余孽不假,以这位历年来在并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