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204部分

黄巾张狂-第204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邕一进入朝廷,先是担任太学祭酒,第二天又变成侍御史,第三天接着升迁为尚书令。时人见蔡邕的这番升迁,不无羡慕的称之为“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但是,这还没完。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蔡邕接着变成了巴郡太守,又转为侍中,才算是暂时安定在一个职位上。在后面的第二年里,他将再次变更自己的职位,成为左中郎将,还得到封高阳乡侯的赏赐。董卓对蔡邕的看中,由此可见一斑。
    跟在蔡邕身后的,是天下名士荀爽、荀慈明。这位大儒的升迁速度,也成为董卓拉拢士人的又一典型例子。
    荀氏为颍阴望族,在后来的三国之中,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荀彧、荀攸叔侄二人。这二位,只要对三国稍微熟悉一点的,应当都不用再介绍了?
    只是,荀彧、荀攸叔侄二人的出头,还要再等上几年。董卓提拔的这位荀爽,就是荀彧的叔父,荀攸的叔祖。
    荀爽的父亲荀淑,为战国荀卿【即大儒荀子】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博学多识,有“神君”之称。得益于父亲的声望,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当时被人称为“荀氏八龙”。
    荀爽是“荀氏八龙”中的第六位,若论才学,则数第一。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赞。
    作为天下闻名的党人之一,为了躲避“党锢之祸”,荀爽曾经隐遁汉水之滨,时间长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被时人号为“硕儒”。党锢解除后,时任司空的袁逢曾经荐荀爽为官。只是荀爽年纪已高,没有接受袁逢的征辟。
    对于这位名气犹在蔡邕之上的当世大儒与党人元老,董卓的做法更加夸张。他先是不管荀爽的推辞,直接任命荀爽为平原相。荀爽还没有来得及到平原上任呢,紧接着又被董卓升迁为九卿之一的光禄勋。接着,三日后,还没等荀爽反应过来,一顶司空的帽子又一不小心,掉在他的头上。
    从董卓一开始的任命算起,区区九十五日,荀爽就从一介布衣升任朝廷三公,其速度之快,打破了大汉四百年以来的所有升迁记录!
    在董卓手上,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像前大将军府掾王匡,被任命为河内太守;陈留名士孔伷,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侍中刘岱,则成为兖州刺史;骑都尉鲍信变成了济北相;如此等等。
    不得不说,董卓在初掌朝政的时候,对如何能够将大汉治理好,还是很下了一番苦心。别看他提拔了这么多的著名士人,对于自己的嫡系部下,却反而颇为压制。
    光看官位,董卓只是将原来身为校尉的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等人提拔为中郎将,再将下一级的李傕郭汜等人提拔为校尉。
    从这一点来说,其实董卓初掌权柄的时候,其实处事颇为公道。此时的他,可是一心要做大汉的中兴之臣的呢!(未完待续。。)
    ps:  加更在此。



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
    在朝廷体系里,董卓所发起的这一系列官职变动中,唯一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或者说反而实力受到损害的,居然就是汝南袁氏一族。
    这样的结果,既是袁隗主动退让的结果,也有着董卓对袁氏庞大势力的警惕和恐惧。
    虽然董卓是袁氏的故吏,不过双方在感情和利益上,其实并不太亲近。面对袁氏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可怕手段,就连天子和太后都难以幸免。董卓在得以执掌朝廷大权之余,每每在梦里,都会被未来某一天可能出现的某些场面所惊醒。
    一个足以威胁到董卓生死的庞大权力集团,不可能不让他恐惧,进而小心提防。
    当然,对于袁氏一族,董卓在表面上还是要恭恭敬敬的。对那个按照袁隗事后的解释,是为了摆脱“弑君杀后”的污名,主动跳出来与董卓对抗,然后假作狼狈逃奔冀州的袁绍,董卓依着袁隗的意思,大方的任命他为渤海太守。
    同时,为了照顾在渤海的袁绍,董卓还同意将袁氏故吏,御史中丞韩馥,外放为冀州牧。还有执行毒杀何太后任务成功的虎贲中郎将袁术,也在袁隗的奖励下,顺利的得到后将军的职位,离九卿只有一步之遥了。就连本来任职长安令的袁隗从侄袁遗,也被董卓提拔,一跃升迁为山阳太守。
    由于袁氏的配合,外加上这一波对知名士人的大规模任用,初入京师就执掌大汉权柄的武人董卓,暂时得到了士人们的默认。
    当然,如果日后董卓的执政过程中,稍微出现了一些让士人们不满的事情,这些暂时安静一会儿的士人们。也是不会吝惜自己的口才,必然对这个粗鄙的武人大骂一通。
    没办法,谁叫董卓他不是士人出身呢?
    士人们不骂他,难道去骂自己的领袖——那些在朝为官的名士们吗?
    第一个忌惮,董卓使用文的一手来解决。可对于第二个忌惮,董卓就只剩下武的一手可以用了。
    只不过。那一手还未必好用。
    张狂身为黄巾余孽,自然在天下士人的眼中极为不堪。可是这个兵强马壮的小军阀,也不是董卓轻易出点儿兵,就能够解决的。根据牛辅、徐荣等军中宿将的评估,没有三万以上的精兵,还有半年以上的时间,休想战胜太行贼。而若是想要彻底铲除太行贼,只怕所需的兵力和时间还要翻上一倍。
    所以,在董卓还没有稳定大汉的朝局。牢牢把握朝廷权柄之前,对张狂的态度,只能是以提防为主,和平共处。
    为了提防张狂的太行军,董卓依然让升任中郎将的牛辅,率领本部驻扎在河东郡南部。同时,董卓还不顾《三互法》,将大将军何进的部下。丁原的心腹之一,武猛校尉张杨任命为上党太守。以防备太行军南下,顺便尝试切断张狂所统治的太行山与美稷、河套一带的联系。
    当然,此时的张杨,手下的兵力单薄,并不足以对张狂造成什么威胁。因此,当董卓雄心勃勃的想要宰割天下。中兴大汉之时,张狂却在从事着一项与军事无甚联系的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
    迁徙流民。
    流民就是人口,而人口是任何一个政权的根基。对根基单薄的张狂势力来说,任何能够增加治下地盘人口的事情,都是大事。对于声名不佳。被天下士人目为山贼草寇一流的太行军来说,流民是最可靠,最容易获得的人口。
    虽然这些人口,堪称是一穷二白,用于定居恢复生产的所有衣食和生产工具,都有赖于太行军提供。但对于太行军而言,如此代价,算是勉强可以接受。
    现在的白波谷一带,正有数万流民,在太行军的安排下,进行着长途迁徙。这些流民的来源,说起来还与董卓有关。
    当初董卓上雒成功,为了集中手上的兵力,也为了履行与张狂的一个口头约定,曾经命令女婿牛辅放弃在白波谷占据的两座坞堡。不过,土地是被凉州军放弃了,却并不代表董卓会将这块地皮完好无损的交给太行军。
    就算太行军得到了汉灵帝的招安,在董卓眼里,他们依然是一群黄巾余孽。哪怕现在不适合与太行军翻脸,但董卓也不会让太行军太好过。所以,在牛辅退出白波谷的时候,很是疯狂了一把。
    西凉军军纪森严,没有主将的允许,士卒们是不能随便骚扰地方的。不过,如果主将下令,同意进行对地方上的收刮,则西凉军收刮的手段,不但老练,亦或可以说是残忍。
    太行军是半个敌军。
    白波谷将要被太行军得到。
    这两条情况相加,让牛辅在执行退兵命令时,毫无顾忌的对部下两千留守兵,下达了财货收刮之令。甚至为了更加有效的将这里的地皮收刮干净,牛辅还从河东其他几个县城,调来了三千“援兵”。
    如此一来,被董卓军所占据的南堡和东堡的百姓,就陷入了极为悲惨的境地。
    不但普通百姓的家财,被凉州军肆无忌惮的收掠一空,就连一些当地小有声望的豪强地主,也遭到了家破人亡的命运。除了收刮财货和粮食以外,但凡被西凉军发现的年轻貌美女子,也被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掳掠为奴婢。
    整个过程中,只要西凉军发现了反抗,就会毫无顾忌的动用武力。由此而被杀死的人,数以千计。可就连这些死者,也没有被西凉军放过。他们的首级被砍下来,成为西凉军杀贼报功的凭信。
    一时间,白波谷的南部,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在凉州军撤走之后,嚎哭之声,不绝于耳。一个幸存下来的士人,更是悲愤的写下了“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的诗篇,来展示这些凉州蛮子的残忍。
    在进行了为时三天的收刮以后,带着数十万石粮秣,数亿财货和数百美女满载而归的西凉军,迅速的撤离了白波谷。若不是太行军后面反应过来,果断出兵对西凉军的掳掠恶性进行阻拦。救下了不少白波谷民众,想来西凉军的收获还能够多上三成。
    这样一来,张狂虽然算是成功得到了一个完整的白波谷,却也损失不小。
    不过,这对张狂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不了。他固然猜不到凉州军会恶毒到如此地步,却也在后来对凉州军发动的小规模交锋中,收取了整个白波谷民众的民心。
    作为朝廷官兵的凉州军如此收刮,而被称为反贼的太行军。却成为万民的保护者。一得一失之间,张狂总的来说,还是赚了不少。
    至少,土地和人口这两项争霸最需要的东西,成功的落到了张狂的手中。
    至于此次损失的大批粮秣和财货?
    拜托,这些东西也不是太行军的。就算凉州军不动手掳掠,难不成太行军还能动手去抢不成?
    而且,在度过了一年的艰难日子以后。张狂目前手头上,还真不是太缺少粮食和财货。得益于去年后半年的大力开垦。外加老天作美,一直是风调雨顺,迁移到河套一带的近十万流民,今年已经可以养活自己还有富余了。
    凉州军的掳掠所造就的这数万流民,其中一部分还想法子保留下部分资财,可以勉强度日的。自然是留在原地,成为太行军治理下的顺民。可是那些被掳掠到破产的贫民,就不得不接受太行军的安置活动。
    他们一部分被太行军编为民屯人员,就地开垦由凉州军制造,并被太行军占据的“无主之地”;另一部分约万人。则继续沿着流民迁徙的线路,一路向北,被输送到地广人稀的河套一带进行屯垦。
    以太行军目前的经营状况,如果一切正常,将这个凉州军制造出来的烂摊子收拾好,也就是半年左右的时间。反正太行军目前正处于实力积累阶段,并没有大规模出击的打算。
    在张狂的计划中,一直要等到董卓与关东的讨董联军打得差不多了,他才会乘机出来占地盘,正式向天下诸侯,确认自家势力的存在。
    当然,这并不代表张狂目前就无事可做。实际上,正是在势力修养阶段,各种各样的军民琐事,才会让张狂越加忙碌。太行军毕竟底蕴不足,缺少大规模治理地方的经验,这段时间以来,所爆发出的各种乱子,可以说让张狂是头痛无比。
    如果不是张狂在每占据一块地盘以后,就果断让一批年纪大些、识字多些的太行军老兵退役,担任新占领区的基层亭长、蔷夫、游缴之类的县吏,还真是很难成功的消化这些新占领地盘。1
    饶是如此,在短期之内,张狂都必须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内政建设当中去。这才是他在白波谷事件上,选择了与董卓合作而非对抗的主要原因。
    就像现在,张狂好不容易安排好秋收的各项事务,想要喘上一口气,却发现治下的密探传来消息,说是不少小吏刚刚站稳脚跟,就已经出现了贪腐的迹象。对于这个问题,张狂也是没有好办法。
    毕竟,就算是后世号称“滋油皿主”的某个世界超级大国,也完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穿越到两千年以前的张狂来说,他若是能完全控制贪腐现象的发生,那他就不是人了,而是一个真正的神仙。
    当然,感叹归感叹,打击贪腐还是要大张旗鼓的进行。(未完待续。。)
    ps:  ps:1汉时的基层统治机构为县、乡、亭、里几级。一般来说,百户为一“里”,设“里正”一人。十里一“亭”,亭设“亭长”。十亭一“乡”,乡官主要有“三老”、“蔷夫”、“游缴”。其中三老掌教化;蔷夫掌一乡之行政,兼收赋税;游缴捕盗贼,管治安。



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
    对张狂目前的现状来说,若想治理军中发生的各种贪腐,首要的是拥有一个可靠的执行者。这个执行者不但要品德贞廉,熟悉法律,还要尽量避免与太行军中的原有势力搭上关系。要不然,一个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