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雄风录-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天从作坊中流落出来的产品都被迅速的装运上车,紧接着被贩卖到大汉国的其余地方去。
在衙道上,他们看不到别的地方穿的破破烂烂衣服地孩子,临邛地四千多名孩子都穿着官学。医学以及技术学院制作的干净的整齐的衣服,那些的衣服的质量十分的好,假如不仔细询问,别人压根也不知道,这些孩子在二年多前还是无依无靠的放羊童。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临邛人觉得自豪,觉得骄傲。当他们面对着那些蜂拥而来地外乡人时。全临邛从工人到农民再到商人,统统觉得李云将临邛人的利益分给他人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临邛不需要外来资金的干涉,临邛商会是临邛人自己的商会!,类似的话,李云已不止一次听老人们说起,是有人挑唆的也罢,是他们自己自发的也罢。
李云敏感的鼻子已经嗅到了一丝浓烈的火药味,针对即将召开的扩大会议,以及那些越来越多的外乡人。即使是先期加入的罗家也受到了严重的排挤,临邛的张卓两大巨头放弃了以往的恩怨,在临邛人共同的利益下紧密的团结起来了。
到五月初三,扩大会议召开前两天,风暴大有越演越烈之势,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将被其他人侵犯的老实农民们云集在县衙之外,黑压压的来自临邛各乡的三千多农民就那么的静静的围住县衙。
当然对于给他们带来幸福的李云,他们不敢指责,也不会指责,他们就那么的静静的围着,静静的抗议着。
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全临邛的酒肆,驿站拒绝接待外乡人,他们将这些不速之客扫地出门,在临近大会召开的时候,所有的酒肆在清理完人之后,统统关闭,挂上了休业牌。
面对这一切,李云感到很吃力,也很无奈,他推开窗户,看着外面那些炙热的眼光,那些忠实的爱着他的农民,他很无奈。
他自然知道,这是由于临邛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本地优越感引起的,同样的他也知道,卓张两家在这背后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临邛发展的太快了,单单是那些用水泥和青砖砌成的豪宅就足够令那些远道而来的外地商人吃惊和羡慕。更何况全临邛现在已经几乎摆脱了贫困,人人不说餐餐有肉吃,至少老人孩子餐餐有鱼有肉。
但是李云清楚,他要的是一个富裕的大汉,而不是一个富裕的临邛县,临邛县再富裕,充死人口也才五万多点,而大汉国有着上千万人口,区区一个临邛富裕了,根本不算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
临邛商会从它成立那天起,它的扩大和全国化,就已经在李云的计戈中,李云计划把商会推向全国,用这个民间组织来协调国内商人的举动,抵制外来商品倾销,并组织起对敌对国的经济打击和制裁,甚至为军队募集军费,发展民用和军用科技。
可以说商会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将成为李云政治改革的有力助推器。
可是现在,在他人有意无意的推动下,一场本地优越感引起的保守主义风暴开始席卷全临邛。若非李云是亲手带来这一切利益的人,若非他的背景实在恐怖,后台够硬,否则现在外面出现的就不会是静坐,而是声势浩大的倒李运动,逼迫他放弃扩大计划。
李云摇了摇头,关上窗户,转过头去对一旁正恭敬的站着的司马相如咆哮道:“去!,去把张正范那个老匹夫叫来。我想要问问。他给我演这一出是什么意思?”
李云的双眼红通通地,看地司马相如背后冷汗直冒,他第一次发现,他这位平时温和的老师发起火来是这样的恐怖。
他不敢多言,忙点头答应一声,告退而去。
李云不用脑袋去想,也知道这个事情,张正范起到了关键作用。李二胳愤然的想道:“这个老匹夫。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别以为老虎不发威,你就当我病猫?”
张正范现在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冷血被临邛人指背皮的张正范了,他这一年多来兴修水利,照顾孤寡。收养孤儿,俨然一个大善人,在临邛的地方上,他的名声仅此于李云,被老百姓亲切的称呼为 “张三叔”。他现在随便动动嘴皮子,就有数十名得过他恩典地人愿意为他鞍前马后。甚至不惜性命。
在临邛地方上。声望唯一可与他相抗衡的便是李云,其次才轮到卓王孙。
卓王孙在这件事情,李云敢打包票,他没有参与,但是他肯定默许了,不然这场风暴也不会来的这么迅速,李云也不会收不到任何消息,无法提前作出预防。
…………………………
司马相如坎珂不安的走到岳父家门前,事实上他也知道。这事情和他岳父脱不了干系,他了解他这位岳父,平时随和的像个老好人,可是暗地里,鬼才知道他打什么主意,商场如战场,用些计谋自然不算什么。
可是他一回想起老师暴走的样子,他心里就后怕,他自然知道,现在临邛地一切是李云给的,李云自然也可轻易摧毁,简单的摧毁,因为现在在名义上,临邛的一切都属于他的老师,李云的妻子南月公主刘玫所有!
他深吸一口气,轻轻地敲了敲门,不久就有人来开门小司马姑爷,您来拉!是找小姐吗?“开门地是张府的管家张二,这个已经六十岁的老管家已经整整为张家服务了四十今年头,是张正范的心腹。
司马相如擦擦额头上的汗,摇头道:“二叔,我找岳父大人,这下子事情大了!”
“哦?什么事情?”张二一边客气的将司马相如带进去,一边问道。
司马相如急道:“我老师发火了,我从没见过老师这样子动气,现在老师叫我来叫岳父过去,唉,这事情大了!”
张二听了,自然司马相如说的是什么,立刻就带他去张正范的房间。
司马相如见到张正范时,这临邛当之无愧的大富商正饶有兴趣地品着新酿的美酒,见了女婿来了,他微微一笑,抢先道:“相如,你老师叫你来的吧?”
司马相如恭敬的点头道:“是的,岳父大人。老师叫我急传您去,现在老师很生气,岳父大人,难道这次的事情真是您做的?”
张正范放下酒鳟,轻轻的点头,他笑道:“在临邛,可操纵这一切的除了我,便只有你老师和卓王孙那死胖子了,卓胖子自然不会扯女婿后腿,所以这个坏人就由我来当了!”
司马相如不明白的问道:“为什么?岳父大人,若惹火了老师,是没有半点好处的!”
张正范笑道:“为了更多的利益!”
他走到司马相如面前,拍拍他肩膀解释道:“我们也不是没有远见的人,更不是井底的青蛙,李大人的意思和意图我们清楚,也了解,并且清楚的知道临邛商会扩大了,只有好处。可是……这还不够!”
张正范仰起头接着道:“在商会最初的时候,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我们用金钱帮助李大人树立政绩,建立学院,事实证明,我们的眼光没错,回报也很大,可是现在李大人一句扩大,就让那些完全没有经历创业的家伙搀和进来,和我们分享成果,这极大的损害了我们临邛人的利益,所以我们要李大人对我们临邛人有足够的重视,要李大人明白,其他人都不可靠,最可靠的只有我们这些和共同走过来的老人,只有我们才会全力帮助他,协助他,也只有我们才会尽全力的帮他,其他人不过是为了利益,为了钱!假如有一天,李大人遇到了困难,他们绝不会帮忙,能帮他就只有我们啊!”
司马相如算是明白了,心里暗叹一声“姜还是老的辣啊!”。他岳父这招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即给了外地人一个下马威,又令李云不得不在分配利益的时候尽量倾向临邛本地人,更借机让李云知道临邛人的决心。
“高!实在是高明!”司马相如赞道。
“呵呵……年轻人,你要学的东西还多哩!”张正范得意的笑道:“现在,就让我去和李大人说清楚吧,毕竟后天就要正式开会拉!”
最后闹剧在李云和张正范代表的临邛本地商人势力达成妥协后收场,李云自然清楚临邛人想要什么,想得到什么,这些想法事实上是人之常情,天下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加入临邛商会,并得到利益,就不可能不付出些什么,所以李云答应了临邛人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了:一,新入会的成员只能算是预备成员,预备成员在没有对商会作出足够贡献前,不能转正,而且他们每次通过商会的渠道获得的利益,必须有一成贡献出来,交与老成员分享,一旦发现虚报或者谎报,立刻开除!
第二:老成员拥有新技术和新商品的优先购买权,譬如现在的玻璃,譬如即将推出的烟花,这些东西暂时不能提供给新成员。
第三:每半年一次转正机会,在没转正之前,预备成员只能得到商会提供的成品,而不能得到技术支持。
条件虽然苛刻,但是却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新加入的成员依然可以平价得到铁器,焦炭以及纸张的物品,虽然不能得到技术支持,但是却依然有着足够的利益吸引。
其实这些条件和现代的贸易协定一样,都属于一种自我保护意识的驱使,李云自然可以接受。
于是在得到满意答复后,张正范和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卓王孙等人,劝退了外面的百姓,衙道上,紧紧关上的房门逐一打开,大小酒肆重新开张,总算没有要那些远到而来的客人露宿野外。虽然老板和伙计的态度依然是那么的冰冷。
……
第一第五十六节 蹴鞠比赛
庚子年五月初五,在闹剧过后,临邛商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如期召开。
这日阳光明媚,天气很好,来自蜀郡各地甚至其他郡县的富商们云集临邛官学前的大草坪,准备观看东道主临邛人为他们奉献的开胃菜:一场蹴鞠比赛。
不管是临邛人,还是外地人,大家对于这场蹴鞠比赛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还有外围庄家开了赌局,竟猜比赛结果,而且生意十分火爆。
原因就在于,大汉国上上下下对蹴鞠有着近似狂热的爱好,无数的文人雅士纷纷写下了无数的赞扬蹴鞠比赛的诗赋。
蹴鞠比赛源于战国时期,它一出现就得到了当时社会主流文化和统治阶级的追捧,贵族们以观看蹴鞠比赛为乐,甚至有的人自己养起了大批蹴鞠球员。
有人这样形容蹴鞠比赛的盛况“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就可以想象蹴鞠在那个时期的鼎盛情况。
而流传在民间的一个故事更从侧面反映了蹴鞠比赛当时万人追捧的盛况:名医淳于意给一个叫项处的人看病,叮嘱他不要太过劳累,可是他根本不听,依然到处比赛,最后吐血而亡,项处也因此成为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因蹴鞠运动而亡的狂热球迷。
到大汉高祖建国,高祖皇帝将他的父亲迎到长安,好酒好菜招呼着,好玩的随便他玩,可是太上皇陛下依然闷闷不乐,原因就在于太上皇乃民间出生,酷爱蹴鞠,可是深宫中。太上皇看不到蹴鞠比赛,因此一直很不开心。
太祖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命令大臣在长安仿沛县的样子建立一个蹴鞠比赛场,叫来一群球员。每日比赛给太上皇看。
而现在大汉国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太平日子后,蹴鞠运动随之发展到一个高峰期“贵人之家,蹴鞠斗鸡,寻常百姓也是,康庄驰驱,穷巷蹴鞠,而大汉国的历代天子也敏锐的发觉到了蹴鞠提倡的团队精神以及可带来地军队士气磨合,因此无不将蹴鞠运动在军中大力推广。先丞相。大将军周亚夫甚至写下了《蹴鞠二十篇》将之看成兵法,列入细柳营的日常训练之中。
而李云自然也知道蹴鞠就是足球,而他恰好在现代是一名狂热的球迷,曾经为了看欧洲冠军倍半夜爬起来,守着电视机,结果第二天只能请假,不过他单位的领导恰好也是一名球迷,两人惺惺相惜,所以也没有什么大事。
作为一名标准地现代球迷,李云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改革蹴鞠规则,改良蹴鞠用球的努力,甚至在这方面他花下的心血丝毫也不亚于其余项目,
在他的倡议下,蹴鞠比赛场地已经接近现代了,按照他的提议。现在的比赛场地由长一百步,宽六十步地长方形草坪构成,两边不再由围墙组成鞠室,而是用一个长方形地球门代替,并且有了守门员这一职业,比赛用球则用十二块香皮砌成,原料主要是熟硝黄革,要求缝制的时候不留线角,且重量在一斤左右,球体为圆形,这已是历史上宋代最好的球体标准。
比赛人数也相应地由每方六人,增加到九人,其中一名守门员,其余人等各司其职。
今天比赛的主角是有右张卓两家为代表地临邛蹴鞠队,对阵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