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珠娘子 >

第284部分

明珠娘子-第284部分

小说: 明珠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崔临是发自骨子里的骄傲,他太聪明,自然也是将眼下的情形看得明白,知道到了这一刻崔家只有这样一个选择是最好的,可他始终不甘也不愿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不肯放弃自尊与骄傲去作太后的附庸,所以他没有跟随崔丞入宫。
  顾明珠却不由得担心:“太后只怕不会就此作罢。”
  崔临的聪慧机谋举世皆知,太后又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即便他不愿意,太后也会想办法逼迫他的。
  崔临却是一笑,将茶瓯放下:“我如今只是崔家寻常子弟,这些事不该我去操心。”
  他说的平淡,顾明珠却是听得百感交集,望着他:“郎君……”
  崔临看着她那副模样,笑容越发深邃:“以后我若无所事事,夫人可愿陪我游玩山水赏景下棋?”
  顾明珠不想他这会子又不正经起来,一时哭笑不得,摆摆手不理他。
  却不想崔临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一双眼正正望着顾明珠:“明珠,若是真有那日,你可会觉得委屈?”
  顾明珠心里吃了一惊,但脸上却是一片平静,嘴角弯起一朵小小的笑容:“那郎君娶了我可觉得委屈?”
  若论起来,顾明珠虽然有郡主的身份,但在崔家人眼中不过是个平庶出身,能嫁进世家都算高攀,何况是嫁给名满天下惊才绝艳的崔临,实在是委屈了崔临才对。
  没想到顾明珠会反问他,崔临有些错愕,但旋即笑了起来,看向顾明珠的目光更是温柔缱绻,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安心。
  崔二夫人是个能干的,她过来也没有多跟顾家人客气,便以亲家嫂子的身份帮着打点接生的事,一边安排了婢仆去煮糖水,准备小衣襁褓,一边又让顾元安心去正堂与崔临说话,教顾明珠姐妹二人也不必在产房里守着,去侧间坐着等消息就是了。
  一直折腾到未时,才听到产房里一声婴孩的啼哭声,接生婆子欢喜地高声道:“生了,生了!”
  崔二夫人出来,在婢女捧来的铜盆里净了手,笑着去侧间给顾明珠和顾明玉道喜:“恭喜,将军府上添了一位小郎。”
  毛氏生了个儿子。
  顾明珠与顾明玉也是欢喜不禁,忙向崔二夫人道谢,又打发人去给顾元报喜,吩咐人给接生婆子打赏。
  崔二夫人婉拒了顾明珠请她留下来用饭的邀请,诚恳地道:“我那边府里还有些事要安排,待洗三礼时必然登门道贺捧场,若有什么事只管使了人去那边,我就赶过来。”
  顾明珠姐妹感激不已,顾明玉更是一路亲自送了崔二夫人出去,顾明珠却是知道,这些都是崔临特意安排好的,心里的甜蜜不用言说。


第589章 九死一生
  顾元得了喜讯欢喜地坐也坐不住,搓着手就要起身来赶过去,又想着崔临就在跟前,自觉得失礼,不知怎么好又坐下。
  崔临笑着道:“这是喜事,二叔还是过去瞧一瞧吧。”
  顾元忙点头:“我去请郡主过来。”
  只是顾明珠刚过来,已经有人来禀告:“大将军回来了。”
  顾青一身风尘仆仆翻身下马,大步进了府里来,见到迎出来的崔临与顾明珠顾明玉姐妹,眉头皱得更紧,顾不上述别情,沉声道:“去正堂说话。”
  “……你是说圣人已经……”虽然回来的路上早有心理准备,可是顾青还是被顾明珠的话吓了一跳,惊愕地问道。
  顾明珠脸色沉重,微微点头:“昨夜丑时便已经去了。”
  “那如何到现在还不曾发丧,也不曾昭告天下举哀!”顾青的脸色如铁板一样,目光更是急促,“太后这究竟是何意!”
  一旁的崔临慢慢道:“今日宫中召了几位辅政大臣与崔、顾、谢、王几家家主入宫去了,如今还不见出宫来。”
  “宗亲呢?”顾青恍然明白了,忙又问。
  顾明玉轻声道:“显王殿下已经入宫,听闻还有几位亲王也被召入宫中,我原本也被召进宫中,还是显王殿下求情,说是让父亲与我们见一面,才被允准出宫,却是让两位女官与一队虎贲卫送了我回来的。”
  顾青才记起先前在将军府门前看见的些仗剑而立的虎贲卫,也知道将军府此刻已经被把守森严,怕是只能进不能擅出了。
  他不由地一拍案几:“她究竟要做什么!”
  已经是天下最为尊贵的太后,就算再立新君也是她的子嗣晚辈,已经是大权在握,她还有什么不满足?
  这句话没有人回答,然而那个答案却是在所有人心里呼之欲出。
  顾青咬牙:“她如今是要我与西北大军的支持!可是宗室百官如何能够答应!”
  顾明珠却不觉得这能够阻拦太后的决定,如今已经不是从前,先帝与圣人先后病故,朝中老臣也都换了一轮,先前那些与太后作对,维护李唐正统的大臣大都被贬斥或是明升暗降送去了边地,再有些有异心的也都在先前跟随显王夺权时一一露了心迹,太后绝不会让他们再留下。
  如此一来,朝中只剩下太后信得过的人,而宗室更是已经吓破了胆子,谁又敢冒着性命之危来反抗太后。
  更要紧的是,皇族嫡系之中唯一能够登上帝位的显王已经恳请就藩,这让一切都成为了可能。
  顾明珠望着已经鬓边白发斑驳的父亲,开口道:“如今要怎么办才好?”
  先前顾家与太后是一条船上的,一荣俱荣,一败俱败,自然是义不容辞要支持太后,可如今面对这样的局势,顾家若是进一步便会成为李唐皇族的敌人,一不小心就会落下千古骂名,可是若退一步……太后会允准吗?
  顾青苦笑一下:“无法可施。”
  他知道若自己不肯携兵权以西北大军作为太后的支应,顾家保不住了,可是若让他携兵权为太后行事,不仅成了宗室的眼中钉,成为李唐的叛臣,若是太后不成事,顾家也会成为第一个牺牲品,他自己更是无法安心。
  这是一个无解的局,进退两难。
  可这样困坐愁城也不是个办法,顾明珠看着为难的父亲,与一旁苍白憔悴的顾明玉,终究叹了口气,坐直了身子:“还是让我回宫去面见太后吧。”
  顾青想也不想就摇头:“不行,太后要的是我和西北大军,若是不得,她必然会发作在你身上。”
  他吩咐仆从备马:“还是我去,万事有我担着,你们立即收拾行李回博陵。”
  又转头与顾明玉道:“你是显王妃,太后不会对你动手,只是你要劝显王尽快就藩,离开长安越远越好,你们都要好生顾着自己。”
  顾明玉不由地红了眼眶,哀哀道:“父亲……”
  顾明珠却是拦住了他:“父亲,这样不妥的,二叔与婶母又该如何?我们就算去了博陵也躲不过的,崔家也在太后的谋划之中!”
  她轻言细语地劝说着顾青:“何况如此只会激怒太后,说不得更是不好。”
  崔临这时候缓缓道:“岳丈宽心,不如让我与明珠先入宫面见太后,之后再做打算。”
  顾青怔了一下,看着俊秀堂堂的崔临还有一旁沉稳平静的顾明珠,许久也没说话。
  崔临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向着他欠了欠身:“岳丈,我会护着明珠的。”
  若是旁人说这些话,顾青决然不会相信,那是太极宫,是已经锋芒毕露的太后,既然要逼着顾家站出来,又怎么可能轻易饶过顾明珠,但面前的是崔临,连顾青都忍不住有几分相信他的话。
  他思量许久,终究是重重叹了口气:“我随你们一起入宫,若是你们见了太后依旧无法,我便亲自去。”
  顾明珠看了眼崔临,崔临向她轻轻一笑,示意她放心,才道:“那么,我们这便走吧。”
  顾明玉着急起来:“我也随你们去吧。”
  在她想来,多一个人总能多一份力,若是太后真的怪罪起来,她也能帮着求情,毕竟她还是显王妃,是太后的儿媳妇。
  顾明珠却是向她摇头,道:“这时候就要有劳王妃留在府里,帮着婶母打点安排才是,何况若是宫中有消息来,也能尽快将二叔与婶母他们送出长安去。”
  顾明玉只能答应留下来,却不禁满眼泪水:“父亲,大姐姐,你们万万要小心,无论如何都要平安才是!”
  顾明珠抿嘴笑了,拍拍她的手:“都已经是显王妃了,日后去了封地更是要自个儿当家做主的,哪里还这样小孩子模样。”
  不说倒也罢了,说了之后顾明玉更是泪流满面,她怎么会不知道父亲与姐姐这一次入宫凶险万分,说不得就是九死一生的下场。
  明明是一家人好不容易再见,偏偏又到了生死难料的关头,教她如何能够不难过!


第590章 说服
  太极殿前已是重兵把守,明甲仗剑的虎贲卫森冷地看着进殿的人,等闲不让人进出。
  顾青与崔临顾明珠三人到了殿前,抬头看向高高在玉阶上的大殿,心中都颇有些复杂。
  顾青依旧是不放心,唤住崔临与顾明珠:“还是我去面见太后,你们想法子尽快出宫,太后就是有心问罪,也不会为难崔家的。”
  顾明珠摇头,目光坚定:“已经到了这时候,太后又怎么可能放过郎君与我,今日怕是不会轻易作罢。”
  “父亲,还是照着我们说好的去吧。”
  她叫父亲两个字的时候有些晦涩,却依旧坦然望向了顾青。
  顾青的身子一僵,不由地望向顾明珠,只见她目光如水,平静而立,一时竟然有些说不出话来,却又心酸难忍,好一会才无奈地点头:“你们去吧。”自己却是沉重地垂下了头,不忍心多看一眼女儿。
  崔临虽然不知道这对父女究竟有何心结,但如今能够和解也是好事,他微笑着与顾青道:“岳丈宽心,我们去去就回。”
  他望向顾明珠,顾明珠也望向他,夫妻二人相视一笑,虽然面对这样的局势,他们并没有私下商议过要做出怎么样的抉择,但彼此之间却像是有了灵犀相通的本能,知道对方所求,也便不需要更多的言语。
  太后在大殿中,严妆丽服高坐在上席,看着下面犹豫不安的众臣,冷笑着:“怎么,诸位还有何提议?”
  “若你们还有别的人选,不妨现在说出来,也可商议。”
  她虽然如此说,凤目中却是精光毕露,扫过下面所有人,俾睨众生的目光,看得那些大臣都不由地瑟缩了一下,不敢抬头直视她。
  其中一位身形瘦小微微佝偻穿着朱红官服的左右看了看,踱出列来拜伏在地:“臣有一奏。”
  太后看着他,目光微闪:“讲。”
  “……昔年在明光寺,太后随先帝拜谒敬香,慈慧大师曾言明,太后乃是弥勒转世,日后贵不可言。”那官员一脸恭敬,“先帝薨后,黄河之滨更是有巨龟驼碑而出,上书女主代唐为尊,这都是天机,天意所示,不可更改,臣请太后顺应天意,继位大统。”
  他的话在众臣中引起一片争议之声,诸多老臣嫌恶不已地盯着那个人,只是也有几位互相递了个眼色,上前拜伏下去:“臣附议。”
  然而终究只是他们几个,更多的大臣都是沉默以对,分明是既不愿意附议,又惧怕太后的威势,才会一言不发立在一旁。
  太后从榻席上起身来,肃然而立,俯视着下面乱糟糟的局面,冷冷道:“此事非同小可,诸位可先到侧殿商议,晚些再来廷议。”
  她挥退了所有人,看着那群心怀各异的朝臣退了出去,自己却是软软坐在榻席上,许久都没能振作起来。
  果然还不是时候,原本可以准备更充分一些,让朝臣在潜移默化中承认她的贤明,接受她的统治,然而她刚刚开始着手准备,便已经变故频生,圣人也终究没能撑住,撒手而去。
  她只能匆忙行事,自然是阻力重重。
  可是她不甘心,不甘心就被这一步之遥挡住了步伐,这许多年来,朝中之事都是她一手打点,先帝早已不过问,而太子登基也不过是耽于酒色,懒于朝政,只因为知道有她这个母后在身后支撑,支撑着朝堂支撑着江山。
  她为了这大唐江山兢兢业业,连太宗朝留下的老臣都要赞她一句勤勉贤德,这天下能够如此都是她的功劳,可为什么就是不能让她真正坐在朝堂之上受万人敬仰朝拜,成为天下之主!
  只因为她是女人?!
  太后脸色阴沉如铁,闭眼再睁开时已经有了杀意,她曾心软过,也想安心在这后宫颐养天年,然而他们何曾放过她,一旦真正交出权柄,连她的儿子都想要取了她的性命,那么她绝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了!
  宫婢战战兢兢进来,屈膝拜下:“零陵郡主、崔五郎君求见太后娘娘。”
  太后蓦然望过去,目光里一片冰冷:“让他们进来。”
  顾明珠与崔临进了殿,与太后行了礼在榻席上坐下了。
  太后看他们脸色平常,并不见顾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