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和玉种田记 >

第13部分

和玉种田记-第13部分

小说: 和玉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亮了,但是外面的雨仍没有停的趋势,外面灰蒙蒙的,仿佛要把前段时间没下的雨,全下下来。

    雨下了一天****,还在下,王县令坐不下去了。不知道田里和河里的水能不能顺利的排出去。披着蓑笠,带着几个仆人,去田里看看。

    马车根本不能在泥泞的路上行驶,王县令步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有不少农人,披着蓑衣,走在田埂上,不时的用手里的工具通一下被堵住的水沟。

    情况在控制范围之内,虽然下了一天****的水,由于排水沟修的比较到位,很快的就从小沟里流到水渠里,汇聚到大河,滚滚流向下游。

    靠近何家村的地方,王县令遇到了杨师爷。

    “老爷”

    “文博”

    两人同时开口,相视一笑,原来不止一人惦记着何家村呀。经过何家村的田地,感觉何家村修的水渠最好。

    两人带着仆人来到村口,敲响和玉家的门。敲了半天才有人开门,雨下的太大,没人听见。

    开门的是铁牛,铁牛憨憨的问道:“你们找谁?有何事?”

    一个仆人回答道:“我家老爷路过此地,现在天黑了,无法赶路,能否借宿一宿?”

    铁牛掰着手指头,念叨:“一,二,三,四,五,五个人啊,家里没这么多房间,等一下,我问和玉姐。”说完关上门。

    铁牛这家伙实际年龄比和玉大,不过智力水平和何喜差不多,听何喜叫和玉姐姐,也跟着何喜叫姐姐。刚开始,和玉听了还有脸红。这货死活不改,时间长了听顺耳了,不和他计较。

    “和玉姐,娘,外面有······有五个人想在我们家借宿。”铁牛看着五个手指说道。

    和玉要过去看看是什么人,被韩姨拦住了。

    韩姨撑着伞,和铁牛一起走到大门口。

    王县令,杨师爷打量这个韩姨,气度不凡,不像是小门小户人家。

    韩姨也在打量着他们:这两位应该是读书人,后面三人应该是仆人,其中有一个会点武功。

    “这位夫人,打扰了。免贵姓王路经此地,天黑路滑,能否借住一宿?”王县令拱手问道。

    韩姨感觉他们应该没什么危害,就算是坏人,也不怕,铁牛一人就可以对付得了。

    韩姨回答道:“王老爷,家里只有两间房,不介意的随我来。”韩姨请他们进来,带到房间。

    王县令和杨师爷一间房,两个仆人一间,另一个会点武功的,被王县令吩咐回家禀告****,有事夜宿外面,明天回去。

    房间虽然简陋,好在整洁。

    韩姨给他们烧了姜水驱寒,不一会儿,铁牛叫他们吃饭。今天下雨没事,屋里光线不足,没法做针线活,闲着没事,就弄了点山芋叶子,打了几个鸡蛋,包饺子。

    看着饺子整齐的放在桌上,形状很奇怪,之前没见过这种吃食。王县令问道:“和玉姑娘,这是何种吃食?”

    和玉刚想回答,何喜那小鬼,蹦蹦跳跳的说:“喜儿来讲,喜儿来讲。”那小模样看得人就想捏捏他的笑脸。

    王县令看到这么可爱的小姑娘,蹲下身来,抱起何喜,微笑着说道:“那就麻烦小喜儿给爷爷讲讲。”

    何喜就把过年时听得饺子的由来,重讲了一遍。记忆力不错,很完整的。

    “爷爷,放我下来吧,铁牛要生气了。”何喜说道。

    大家看向铁牛,这件铁牛的眼睛里不再是憨憨的目光,而是很生气,恨不得打人一顿的气愤。

    王县令放下何喜,掏出一块玉佩,送给何喜。

    “王老爷,使不得。这玉佩太贵重了。”和玉推辞道。

    “小小薄礼,谢谢和玉姑娘。不仅是今天和玉姑娘的收留,更是为全县百姓。”王县令缓缓说道。

    听到王县令的话,和玉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惶乱。这细小的变化,被王县令和杨师爷扑捉到了。

    “那和玉就收下了。”和玉看着两人,既然他们猜到了,和玉也不再推辞,和玉感觉他们没有恶意。

第二十一章 暴雨过后

    雨下到第五天的时候,河里面的水还有半米就要漫过河堤了。这两天族长何文清立即组织人员,加高河堤。白天黑夜,两班人轮班看护河堤。

    这段时间王县令和杨师爷,四处探查汛情,一刻不敢松懈。经常在田间,河边能看到他们的疲惫而挺直的身影。不像后世的领导前往抗灾现场时,后面跟着个摄像机,作秀的成分比较多。

    眼看着河水要漫过河堤,雨变小了,一会的功夫,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随着河里的水位逐渐下降,田里面积的雨水从排水沟里流向大河。

    和玉知道,尽快的排出田间的水,是减少损失的最重要的举措。虽然排水沟会排出大部分的水,但有些低洼的地方,可能排不出来。虽不能造成颗粒无收,但是会影响产量。和玉带着村民,一起到田里,挨着排净水;用细一点,长一点的树枝,轻打着粟,和山芋叶,尽量多的打掉叶子上的水珠,是庄稼能够尽快的呼吸,进行光合作用。

    有个人看到和玉这样做,加快步伐,朝镇上的方向走去。

    这人就是王县令放在何家村的眼线,观察和玉的一举一动,有情况,及时汇报。他在这边蹲点已经两天了。

    “老爷,和玉姑娘,现在正用小树枝,打掉庄稼上的雨水。小人不知何故?”那个人向王县令汇报。

    “常福,这两天辛苦了,早点回家休息。”王县令说道。

    王县令吩咐常福回去之后,立即叫来杨师爷,组织其他的百姓照做。

    暴雨过后,王县令开始后怕,如果没有提前安排的话,得有多少人颗粒无收,流离失所。这场大雨,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和玉这个小姑娘不简单呀。

    不管怎样,和玉提前预知,救了这么多人,证明这个小姑娘是善良的。想起和玉的明亮而纯洁的眸子,王县令心里一软,夫人和女儿已故去好多年了,不自觉的流下两行清泪。

    王县令,不相信鬼神,但也不希望别人利用这一点去加害这个善良的姑娘。

    朝廷得知清水县以及周围的几个县发大水,特派观察使周成玉,巡视各地灾情。一路走来,田里到处是水,有的地方居然漫过了庄稼,注定今年颗粒无收。看到百姓脸上那麻木的表情,周成志心酸不已。连夜写了折子,上奏朝廷,请求尽快准备钱粮,以备百姓无粮时用以赈灾。

    但是经过清水县的时候,看到这里的田里根本有没有积水,庄稼还是好好的长在田里。刘成志知道前段时间,清水县王县令请求兴修水利。当时大家都是为了不想理会王县令,敷衍似的答应兴修水利的请求,只拨了少许的银两。谁知这个王倔子居然把水利搞的这么好。心里暗暗佩服王倔子的远见。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没有因为之前的大雨收到影响。观察使周成玉,又是连夜上报朝廷,请求嘉奖王县令的远见卓识。

    下了那么大的暴雨,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这就是响当当的政绩,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皇帝亲自下旨,嘉奖王县令的防患于未然,救了一县百姓,特任命王县令为知州,统辖包含清水县在内的几个受灾县,并拨过来二十万两赈灾银。

    要是换成别人,虽然是升官,但是却被任命为受灾的地方官,心力不会高兴到哪里去。

    但是王县令却恰恰相反,怕被调到别的地方去。就算升官,调到别的地方,王县令也会牵挂着周边受灾的百姓,心里也会不安的。

    现在大水已经排进,但是百姓人心惶惶,王县令和杨师爷没有好的办法,不由自主的想到何家村的和玉。

    两人坐着马车赶往何家村,问问和玉有没有好的办法。

    正赶上和玉家在吃中饭,喝的是稀饭糊,桌上放着大饼,小菜,还有一人一个鲜炒鸡蛋。

    和玉猜测王县令,杨师爷没有吃午饭,就叫他们一起吃:“王老爷,粗茶淡饭,别嫌弃,吃点吧。”

    王县令,杨师爷都是爽快的人,也不推辞,说声“叨扰了”,坐下大口的吃着。好香,尤其那个叫什么鸡蛋的。

    虽然对那个什么鸡蛋很感兴趣,但是灾情更要紧。

    王县令喝了口水,说道:“老夫有一事,还请和玉姑娘原谅。”

    “王老爷但说无妨。”和玉微笑着答道。

    “老夫之前是清水县知县,在和玉姑娘的提醒下,提前兴修水利,使得清水县没有收到很多影响。现在被任命更为知州,着手处理灾情。之前并非故意隐瞒真实身份,特来请罪。”

    其实和玉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身份,从第一次见到他们,到前段时间下暴雨时,到处查看汛情,就猜到他们是当官的。和玉心里还经常感慨,王县令是个好官,知道民间疾苦,这就足够了。

    “王大人,无需介怀,你也是有原因的。王大人,勤政爱民,令人尊敬。”和玉说道。

    王县令笑笑,再次向和玉道谢。

    “老夫还有一事请教,现在已经快到以前农忙的季节,今临边的几个县颗粒无收,马上就没有粮食吃了。现在朝廷播下二十万两银子。老夫愚钝,不知道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这笔赈灾银。”王县令问道。

    和玉想了想,前世电视里讲的赈灾方法,片刻之后,灵光一现。

    “王大人,小女子有一法子,可以既能安抚救济灾民,又能改善几各县的水利。可以用赈灾银雇佣成年男丁兴修水利,这样的话,百姓既有活做,又有饭吃,以工代赈,不是两全其美。和玉回答道。

    “实在是妙,的确是个好方法。”王县令称赞道。

    和玉又加了一点:“一定要稳定粮价,严厉监管粮商哄抬物价。有一个抓一个,要不然受灾群众那点工钱还不够买粮的。”杨师爷也表示赞同和玉的话。

    得到好的方法,王县令坐不住了,向和玉告辞。最后别有深意的对和玉说了一句话,让和玉非常感动:不管发生什么事,老夫定会护你周全。

    说完转身离去,留下两个清瘦挺直的背影。

第二十二章 咸鸡蛋,蚯蚓

    趁这段时间不忙,和玉挑选了五十个种蛋,让老母鸡孵化小鸡。吸取上次的教训,和玉不准备人工孵化了。现在条件欠缺,而且数量少,就上那几只老母鸡再辛苦一次吧。

    养鸡场被刘叔一家管理的很好,旁边的十多亩荒地,刘叔用和玉给的方法整地,杂草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只是偶尔有颗顽强的小草,生命力比较旺盛的,露出来。

    这就是良田啊,坐在田埂上,头戴着自己编的插了几朵野花的草帽,看着一望无际的田地,绿油油的庄稼随着风的吹动,一起一伏。

    和玉来到养鸡场,之前孵化的小鸡已经生蛋了,一直是卖给泰华楼的李管事。前段时间暴雨,路上还是泥泞不堪的,鸡蛋是没法运出去积攒下很多新鲜鸡蛋。和玉怕坏掉了。就在收拾一间屋子,腌咸鸡蛋。

    在古代,作料少的根本没法和现代比。和玉就干脆不放其他调料,只用盐。腌制时先将食盐溶于烧开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浓度约为20%)。待盐水冷却后倒入坛中,并将洗净晾干的鸡蛋,逐个放进盐水中,密封坛口,置通风处,二十五天左右即可开坛取蛋煮食。这个方法腌制的咸鸡蛋,蛋黄出油多,味道特别香,想着就想流口水。

    古代的盐真是粗,盐水中有很多杂质,好怀念前世的精盐。和玉决定以后烧菜的盐,用沉淀过的浓盐水。

    这样不仅防止鸡蛋坏掉,通过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卖得更贵一点。

    “刘叔,有个头特别大的鸡蛋,给我留下来。”和玉对刘叔说。

    “知道了,以后我会让老婆子留意的。这是这个月的账本,和玉姑娘请过目”刘叔递上账本,恭敬的说道。

    和玉之所以雇佣刘叔,不仅是因为他手艺好,样样精通,有一定的威望,老实本分;只拿自己的那部分,两个儿子也被教育的比较好,勤恳能看。再说了,和玉给的待遇也是呱呱的。

    和玉接过账本,坐下来,仔细看着。全部是文字性的,看的何玉头晕眼花。好怀念数字呀。收起账本,待会带回家,用数字重新做一份,留底。

    午饭就是在刘叔家吃的。和玉给他们一家带了很多山芋叶子腌制的小菜,也算是额外福利。

    和玉在周围逛逛,鞋上趴了一根蚯蚓。

    “咦······”好恶心,一脚甩出去,那条蚯蚓被甩出老远。和玉最怕这些软体动物,蚯蚓还好,只是恶心;像蛇啊,水蛭,想着就胆寒。

    刚才光顾着恶心,居然没想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