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武家萝莉好种田 >

第23部分

武家萝莉好种田-第23部分

小说: 武家萝莉好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行舟用袖子一抹,在看清手心的白影是什么后,脸色顷刻变黑了。

    这可是白面呀!好几十文一斤的白面哪!

    “武、夏、至!”

    “行舟哥,不是我,是暖暖!”武夏至赶紧抬起双手以示无辜。

    冲到脑袋顶的火气一下子压了下去,武行舟再次挂满笑意,弯着大眼望向手里、脸上都是面粉的暖暖,兴冲冲的讨好道:“暖暖,别玩了,面团黏糊糊的小脸都弄脏了,快看哥给你带的好吃的!”

    面对这种差别对待,武夏至怨念至极的鼓鼓嘴巴,行舟哥偏心眼!

    武秋止则捂嘴偷着乐。

    武行舟瞪他们一眼,小声嘀咕,“暖暖小,你们也小呀!擦干净脸上的面,吃东西!”

    武夏至和武秋止对视哈哈坏笑一声,手心里的面糊直接拍在了武行舟的脸蛋上。

    “啊!你们这两个混小子!”武行舟怒了,追着两个人满草屋的跑。

    武暖冬坐在一边笑眯了眼,手底下继续揉着糯米面团。

    她刚从武秋止嘴里知道唐代还没有元宵、汤圆这类美食,流行吃面茧喝粥。

    不吃元宵还是元宵节吗?反正武暖冬不适应。

    因为两个哥哥都在期待行舟哥从镇上回来的消息,一上午忐忑不安的,武暖冬索性拉起两人一起做元宵。

    现在武行舟闭口不谈家里人的事,怕是仍没有消息。这样闹闹也好,免得大家心里难受。

    “你们在做什么?”闹痛快的武行舟洗干净手脸,感兴趣的凑到了锅台前。

    “做元宵!”武夏至洗净红薯,正在去皮。

    “你手里的又是什么?”武行舟盯着长着红皮的圆东西,好奇的问。武夏至把削好的红薯掰了一块,塞进了武行舟嘴巴里。

    “是红薯,暖暖挖到的,可以生吃、可以烤、可以煮,能当主食也能做菜。挺甜挺脆的。”武秋止解释着,小火翻炒着黑芝麻。

    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元宵,但是吃着香脆的红薯武行舟满脸兴奋,“暖暖,我干点什么?”

    “行舟哥哥揉糯米面吧!”

    武暖冬做饭一般,以前和闺蜜未婚夫住在一起,也是他天天下厨,闺蜜未婚夫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美食家,顿顿精心餐点着实养刁了武暖冬的胃口。

    “好嘞!”武行舟摞袖子接过面团,有模有样的揉了起来,“暖暖,先吃点油纸包里的吃的,凉了就腥气了。”

    武暖冬打开一看,是一包炒螺丝。

    这东西弄好了可香了。可惜没有辣椒,要不腥味完全可以去掉。

    即使没有辣椒,炒螺丝也挺好吃的,酱香味浓郁,吃起来停不了手。武暖冬自己吃还不忘喂三个哥哥。螺丝炒的功夫够,用嘴一吸肉就出来,很方便。

    “好吃不?”武行舟笑眯眯的问。

    “好吃!”武暖冬殷切的点点头,小嘴一鼓一鼓油汪汪的别提多可爱。

    武夏至吧唧吧唧嘴,惋惜的说:“就是太少了!等空闲了,二哥带你捞螺丝去,咱们自己做。”

    武暖冬连连点头,小时候还跟姥爷下河滩抓过田蛙,想想也是很怀念。

    芝麻炒好,放在案板上摊开放凉,接着用擀面杖擀压成碎末。

    红薯上锅蒸熟,搅成糊泥,加入糯米粉拌匀。

    玉府里的红薯半臂长、大腿粗,西瓜也比原本大了三圈,幸好三个哥哥没见过它们原本的模样,所以武暖冬用起来坦坦荡荡的没半点心虚。

    “用西瓜汁揉糯米粉,对吧?”弄好芝麻,武秋止开始按照步骤榨汁,揉糯米面团。

    武暖冬准备的是三种元宵,原味、红薯和水果的。

    等到糯米皮做好了,开始做馅料。

    取来猪板油从边缘处将筋膜掀开,再小心地完全撕下来,接着将另一面的筋膜同样撕下,再把猪板油切成小丁。

    把黑芝麻碎、猪板油丁和糖放入大碗搅拌、抓攥,使原料充分融合,形成一整块看不到单独的猪板油即可。再把馅料用手均分若干份,搓成小圆球备用。

    剩余的芝麻碾压成泥状,西瓜切小块在芝麻泥里滚一圈成圆形备用。(最好用豆沙泥代替芝麻泥)

    红薯泥直接团成团,三种馅料对应三种糯米团,保持双手干爽,将粉团小心的捏成酒盅状,塞入馅料,将面皮边缘向上端收起包好馅料,揉搓成圆团,外面沾点生糯米粉维持形状免得沾粘。因为红薯和西瓜由玉府出品,味道自然香甜无需再额外加糖破坏清澈的原味。

    汤锅中放入适量灵水,大火烧沸放元宵,煮到元宵逐渐浮起汤水沸腾时,再倒入少许灵泉水,继续用大火煮到元宵再次全部浮起。

    糯米香和馅料香气充斥着小小的茅草屋,待盛出一碗,武夏至手快的往嘴里塞了一颗。

    “别!”武暖冬提醒晚了,烫的武夏至张着嘴巴死活不肯把元宵吐出来,边吸溜边叫道,“好吃,真好吃!”

    四个孩子一人盛了一碗,连汤都没放过,武夏至给程家和老村长送了几碗,程子境、程管家和老村长赞不绝口,要不是武夏至再三提醒不要多吃怕粘胃,那几碗老村长险些一个人吃个空。

    剩下还有不少,武暖冬给宋家兄弟和三个做饭的大婶送了两碗,其它的分给了帮工的村民,村民头一次吃这么新鲜的东西,连汤水都不可多得的鲜美,差点把舌头吞进肚子。

    “没想到这元宵这么受欢迎!”武行舟眼睛亮亮的。

    武秋止赞同的点点头,“行舟哥,你是想灯会上卖吧?”晚上就是灯会第一天,到时各族小吃汇聚,相较来说,还是汉族的美食更受欢迎些(汉族人占此地一半人数,吃的多自然卖的多),更何况元宵甜而不腻又能管饱,美味的食物是不分民族的。

    既然哥哥们有自力更生的心愿,武暖冬不会随意打击,陪着兴冲冲的哥哥们下午到镇上买食材去了。

    ps: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我都爱吃~

第四十三章、摆摊

    五斤糯米粉配一斤馅料加其它辅料,成本不到280文,可以做二百五十个元宵,一碗十个元宵成本才11文。

    桌椅板凳可以租用酒馆、饭铺的,碗筷需要现买,便宜的碗筷10文一副,二十副共200文,能够长久使用不算亏本。

    四兄妹做了两大锅,赶驴车到了镇上后发现很多摊位都摆好了,花灯亮了小半天,游人多的好地方都被占了,最后他们在一家稍偏僻的小酒馆前摆了摊,交了100文的占地费用和桌椅租金。

    摊位摆好,上锅加水,汤水是稀兑的灵气水,水一热就有一股淡淡的诱人香甜,再把元宵放下去,香味即刻冲鼻,不用四个孩子吆喝,来来往往的人群就开始东张西望的找了过来。

    “小娃,这是什么?多少钱呀?”一个外地商客先来打探,他们走南闯北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这是团圆的元宵,上元节该吃团圆的元宵!一碗30文,便宜管饱又好吃喽!”武夏至是四个孩子里脸皮最厚胆子最大的,大声的回答着。武行舟那里正好捞出一碗元宵,白粉团似的面团配上暗红色的木头碗筷在雾气蒙蒙的汤水里飘飘荡荡,莹白透亮像是上好的大颗珍珠,煞是好看勾引人食欲。

    武行舟补充道:“这里是三种馅的,有芝麻、红薯和水果西瓜的。”

    “听着挺新鲜,还不贵,给我一碗尝尝!”客商一屁股坐下,“三种混合一起行吗?”

    “行!”武行舟动作麻利的端上一碗。

    有一就有二,一会儿功夫三张小桌坐满了人,听着食客们不停的说好吃,烫嘴也停不下口,咬破滑嫩的糯米皮馅料唇齿留香,甚至觉得吃完以后满身的疲劳都散去了。片刻,仅凭空气里残留的香气又招揽了不少人,哪怕站着吃也不离开。尤其是小娃娃们,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武暖冬收钱,武行舟煮元宵,武夏至和武秋止洗碗筷,热火朝天的忙碌着,一个半时辰不到200碗元宵卖光了,成本加上租金是2620文,净赚3700文。

    3两700文对于武暖冬来说虽不多,却是哥哥们第一次亲手赚的。

    三个哥哥异常高兴,拿着钱去粮店铺买了食材回来,晚上包好,准备第二天灯会开市早早过来卖。

    武暖冬已经被一堆堆铜板搞晕了脑袋,看着途中的花灯更觉得耳鸣目眩了。

    驴车早先寄存在城门口,武行舟抱着武暖冬,见她打不起精神,赶紧招呼着背着大包小包的武夏至到前面的铺子买小吃回来。

    武夏至把东西交给武秋止,屁颠颠的买回了四份面茧和炸团子。武暖冬挣扎着要下来,武行舟不让,喂她一口自己吃一口,“暖暖乖,人多,哥抱着不挤。”

    武暖冬没辙,只能接过小吃负责喂食两人。

    炸团子是软面包枣馅油炸,其实就是现代外皮改用糯米的炸元宵。

    所谓面茧就是肉馅或者素馅馒头,个头不大,没什么特别新鲜的,不过里面塞着纸签全是吉祥话。据说是都城的富贵人家和官宦人家流传下来的习俗,纸签大多选取古今名人警句中可占前途的词句,有了些许的占卜问卦的味道。到了民间便随意了许多,全是吉祥语、俏皮话等各式各样的纸签,老百姓图个高兴的好意头。

    “事事如意、万事吉祥!”

    “百福具臻、福寿康宁!”

    “金玉满堂、鱼跃龙门!”

    “福禄长久、五福齐全!”

    武秋止念着大家集齐的纸签,四人取了驴车趁夜回了村。

    第二天天刚亮,三个哥哥便忙了起来,等到武暖冬从玉府出来,他们已经包好了三锅元宵,看这架势连中午饭都省了。

    “明天咱们早收摊,陪暖暖逛灯会!”武行舟唯恐小妹没得玩生气,信誓旦旦的承诺着。

    虽说对古代灯会感兴趣,但见哥哥们赚钱的念头高涨,她那么大人也不好扫兴不是,摞起袖子准备加一道小吃。

    “暖暖,你说我做!”武秋止相当了解自家小妹,发现她要动手赶紧阻止。

    武暖冬也不客气,说起了红薯小麻团的做法。

    红薯蒸熟、去皮捣成泥。加入糖和糯米粉搅拌均匀。之后像是揉元宵一样搓成小圆团,快速的沾水在芝麻中裹一圈,锅内热油,下麻团,炸至浮起即可。

    红薯麻团外酥里嫩,跟炸团子异曲同工却又别有一番风味。

    谁都没有怀疑小小一个人怎么挖的了两大筐红薯和十个大西瓜,只要小妹不吃亏没受伤不偷不抢,其它的咋样都行。至于为啥暖暖会懂得那么多新鲜好吃的美味做法,三个哥哥不予置评,咱们暖暖小脑袋瓜子灵巧,就不兴自己琢磨出来的么!

    “西瓜也卖?”武夏至扶着圆不隆冬的西瓜,有些不舍得。

    “卖,但不能这么卖!”武暖冬可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万一让有经验的农户发现西瓜子能做种,以后她就赚不起来了,“切成小块,挖子按碗卖。这个就由我管吧!行舟哥哥和二哥哥、三哥哥负责元宵和麻团。”

    “行!”武秋止轻轻揉了揉武暖冬的小脑袋。

    红薯麻团20文一份,一份十个。

    西瓜碗20文一份,一个大西瓜能挖出50碗,看的武夏至连连摆头,小妹真是太抠了,比行舟哥还要扣。巴掌大的碗,尝鲜不解馋哪!

    麻团成本只是油和糖,西瓜连本都没有,从中午到晚上,加上去的早占了好地,元宵卖了423碗,净赚8037文,比昨天翻台慢些,毕竟没那么新鲜了。麻团卖了517份,扣除糖油芝麻的成本,净赚10100文。西瓜不顶饱,卖的少些,45碗,赚了900文。

    三个兄弟怕暖暖不开心,纷纷劝慰,武暖冬可不急,西瓜的市场她是心知肚明,剩下的5碗索性自己人消化了。

    收了摊,四个孩子合计了下手里的钱,一共19两37文。

    登时三个哥哥笑得连眼睛都没了,连平素淡定内敛的武秋止都笑的露出八颗白牙,喜滋滋的不停摸着暖暖的头发。

    “三哥哥,再摸下去该秃了!”武暖冬委屈的揉脑袋躲到一旁,惹得哥哥们哈哈大笑起来。没办法,赚钱赚的太开心了,兄弟三人笑点低。

    等到四人收摊离开,有一个圆滚滚、锦缎长袍的男人擦着汗的跑了过来,在商家处得知几个孩子已经卖光走了,顿时懊恼的一边跺脚一边长吁短叹,很是遗憾的离开了。

    第三天照常,差不多过了酉时就卖光了,净赚18两。

    几个哥哥毕竟还是孩子,对灯会早就忍耐不住,能踏实卖光货已属不易。

    “今天哥哥带你逛灯会!”武行舟喜笑颜开的把银子分成五份,最大的30两碎银交给武暖冬收起来,剩下的不到7两37文分成四份,当作今天四兄妹的零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