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

第37部分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37部分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乐”。

微软公司探知到“爵士乐”的情报后,决心加快“超越”的研制步伐,
抢在“爵士乐”前吹响“超越”的号角。

1985 年5 月,比尔·盖茨一行,千里迢迢来到纽约中央公园附近的一
家宾馆,“超越”新闻发布会就要在这里隆重举行。

头天节目的彩排又生出戏剧性的波澜。原计划由盖茨亲自担任会议主
讲,另外的技术人员操作电脑,并把结果投影到一个大屏幕上。哪知在预演
时,“超越”的演示程序竟不听使换,可把比尔·盖茨急出一身冷汗,他命
令操作人员立即删掉部分演示程序,惶然地等待天明。

5 月2 日,发布会如期开幕,幸好“超越”还算争气一直稳定地运行到
最后。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亲临讲话以示对微软“超越”的支持。第二天出版
的报纸则预测说:“超越”将给微软公司赚进“以吨为单位计算的美元”。

这一场重大的战事,终于没有令比尔·盖茨再次失望。盖茨挥起“超越”
的室剑,刺向莲花宝座上的卡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第一次击败了莲花教
主,当然仅限于麦金塔电脑的领地。“苹果园”的用户们举起双手欢迎“超
越”,一位为他的公司安装了1 万套“超越”的经理说:“多年来我们一直
是莲花1—2—3 的用户,但现在完全换成‘超越’,‘超越’与麦金塔的联
姻是天合之作!”赞美之辞,溢于言表。莲花公司彻底地感到震惊,“爵士
乐”比“超越”慢了3 个星期,顿时发现恍若隔世。到1987 年初,市场报
告表明:“超越”以89%比6%的悬殊比分,远远超过了“爵士乐”。

然而,在IBM PC 个人电脑世界里,“莲花1—2—3”尚稳如泰山。想
要挣脱“莲花”的阴影,不能不将“超越”的火烧向IBM PC 世界,“曲线
救国”成功的比尔·盖茨,雄姿英发、信心百倍地准备再度出击。

此时,他正在策划创建一个打开新世界的窗口——“视窗”Windows。


五、“视窗”风暴

早在MS—DOS 搭载IBMPC 个人电脑成功后的1981 年9 月,比尔·盖茨
就得知加州硅谷里施乐公司的PARC 研究中心有一项新技术:“图形用户界
面”,并由此设计出了一种有窗口、图标和鼠标器的新型电脑:Star 计算
机。

于是,一个宏伟的计划,就开始运筹于帷幄之中。

比尔·盖茨当时曾设想在MS—DOS 和应用软件之间,增加一个个人电脑
的“界面管理者”,如果能树立界面标准,就会有更多软件开发商为微软的
图形环境编写应用程序,也可以说服个人计算机制造厂商在其出厂机型中捆
附“界面管理者”软件。倘能如此,软件商战中的有利地位,非微软莫属。

1982 年,微软集中了20 名程序设计员,开始了“界西管理者”项目设
计。不过,微软当时的兴奋点在应用软件上,这项计划进展迟缓。

其实,早在盖茨之前,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就注意到了PARC 的这项新技
术。乔布斯不惜重金,从PARC 挖走了一批科技精英,研制以“图形界面”
概念设计的个人计算机。

1983 年元旦,苹果公司以“图形界面”设计的第一台个人电脑“丽萨”
问世。随后,“麦金塔”的成功把“图形用户界面”这项技术的优点发挥得
淋漓尽致,深受制图、绘表、广告美术设计之类用户欢迎。

让别人领先一步是比尔·盖茨不能容忍的事,但木已成舟,只好亡羊补
牢,抓紧“界面管理者”项目的开发。

比尔·盖茨深感庆幸的是,由于苹果公司坚持不与IBM PC 机兼容的政
策、图形环境的麦金塔电脑没能够对微软公司的“图形管理者”开发计划造
成致命的打击。比尔·盖茨一再对设计人员强调他的市场定位:“我们的目
标是为90%非苹果麦金塔的用户提供图形化、易于使用的界面。”

然而,个人电脑世界传来的情报可就不那么美妙,有准确的消息传来,
其他的软件公司也在开发“图形用户界西”技术软件,并且是以IBM PC 个
人电脑为对象。

当西蒙前往参加康迪斯电脑大展时,他发现了费斯特拉的个人软件公司
命名为“Vision”的这项技术,它与微软的“界面管理者”毫无二致,显然,
这是一场真正的竞赛,且早已不宣而战。

1983 年10 月,个人软件公司把它的3 万套“窗口”软件产品——Vision,
正式交付给用户使用,没想到费斯特拉的动作如此敏捷,一年之内就把产品
打进了市场。

盖茨为此煞费苦心地四处行动,向个人计算机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宣扬
“界面管理者”何等优越,又是何等重要和前途无量,并许下诺言,“界面
管理者”将在一年内完成。

就在这时,软件营销高手、微软公司负责公共关系事务的副总裁罗兰
德·汉森又一次抨击了技术思维式的“界面管理者”命名。他指出如果仅为
内部开发项目的名称,“界商管理者”有它的好处,但如果将这项技术推向
市场,这样的名称是不得要领的。

他建议更名为“窗口”(Window),这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视窗”的
由来。

更可怕的消息传来了。人们都在盛传,“蓝色巨人”IBM 公司准备绕过


微软公司,自行涉足图形界面管理软件。据说,IBM 公司连软件的名称都想
好了,它叫做“TOP VIEW,即所谓“顶尖的视图”,不惟如此,IBM 公司还
在这时与个人软件公司签订了推销Vision 软件的协议,微软与IBM 的“蜜
月”即将结束。

比尔·盖茨慌了手脚。他对于微软未能及时抢占图形用户软件的制高点
相当愤怒,马上召集部属研究对策。虽然,此时“视窗”尚在微软的襁褓里
孕育,可是比尔·盖茨不甘示弱于人,他不顾兵家之大忌,慌忙火急地作出
决定,对新闻传媒公开“视窗”软件。

1983 年11 月10 日,微软公司为“视窗”召开第一次产品发布会,计
划第二年年初就把它交付给用户使用,或许,比尔·盖茨“紧逼盯人”的谋
略实出于无奈。

这时,早就对“蓝色巨人”的霸道不满的PC 兼容机厂商,纷纷倒向微
软,宣布支持“视窗”的开发。这些公司有康柏、DEC、惠普、坦迪等20 余
家。而那些主要以经营应用软件为主的软件公司,如莲花、安讯达等等,也
宣称可在Windows 的“窗口”下发展新的应用软件。人们都在眼巴巴地望着,
盼着“视窗”的早一天问世。

领导微软公司程序设计师开发“视窗”软件的是施乐公司PARc 研究中
心的一位精英人才,西蒙昔日的朋友和同事麦克乔治,以麦克乔治为首的“视
窗”研制小组,此时此刻,正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里。

开发新一代的“窗口”软件谈何容易。要知道,当时个人电脑的内存量
只有256K,而“视窗”所需内存远不止这个数,个人电脑里8088 微处理器
的速度太慢,用常规方法显示图形,会让人感到慢得难以容忍。此外,这套
软件内容之多,涉及的范围之广,复杂程度之高,都是MS—DOS 所不能比拟
的。1984 年转瞬而至。微软么司第一次无可奈何地宣布,交货时间将推迟
到第一季度末。

1984 年2 月,约有300 家硬、软件公司的代表兴匆匆地赶到西雅图,
参加微软公司举办的图形用户界面技术研讨会,满以为可以拿到“视窗”的
有关文件,不料会议的结果令代表们大失所望,微软不仅没有提供任何像样
的技术资料,反而宣布将“视窗”的供货时间,再次推迟到5 月。

望眼欲穿的5 月份终于盼来,微软的销售经理们也终于露面,他们一一
拜访各家用户公司,红着脸道歉说道:“请各位再耐心等一等,最迟到8 月
份,我们一定把视窗装在你们机器里。”

元月、3 月、5 月、8 月,三番五次,一拖再拖,若不是这时费斯特拉
的Vision 凑巧也出现危机,微软公司恐怕很难熬过那尴尬的日子。

费斯特拉推出的Vision 是一个封闭系统,一些著名的软件如“蓬花1—2—3”。。 和DBASE 等都不能在它的环境下运行,费斯持拉见销售形势欠佳,
下令降价出售,从标价500 美元一直降到95 美元,仍无法挽回其颓势。而
签了经销合同的IBM 公司见Vision 日沉西山无计可施,决定自己亲自出马,
有“顶尖视图”替下不中用的Vision。谁知道,“老将”出马后,市场形
势也没出现根本转机。人们把“顶尖的视图”装进电脑,虽然也看到窗口的
效果,但很快就明白过来其用户界面仍然是传统的字符型。

微软公司承诺的8 月份到了,他们仍然没有“视窗”可供,比尔·盖茨
简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新闻记者的质问。

正当“视窗”处于进退维谷之际,微软公司聘任不久的新总裁谢利发挥


了他高超的组织作用。

谢利时年45 岁,原在坦迪公司任副总裁,被董事长比尔·盖茨请来担
当总裁重任,目的正是要使自己免去繁杂的行政事务,谢利受命于“危难”
之中,经过一番认真的调查,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视窗”计划之所以迟
缓,除了技术难关外,更主要的还在于组织和管理混乱。谢利炔刀斩乱麻,
将微软的研究机构划分为几个部门,交由帕默尔等人掌管,各司其责,使比
尔·盖茨能集中精力研究软件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谢利还宣布更换“视
窗”的产品经理,并把微软资深的程序高手康森调进“视窗”研制小组,具
体负责图形用户界面的设什。

康森原是西雅图的一位高中学生、因哥哥买了一台苹果机而迷上了电脑
软件。微软公司迁回西雅图那一年,小伙子毛遂自荐担任程序设计师,为公
司开发MS—DOS 立下汗马功劳。康森加入“视窗”开发行列,无疑大大加强
了攻关队伍的实力。

谢利把一切重新部署完毕,日历早已翻过了8 月31 日。这一回,比尔·盖
茨打消了“冒进”的念头,索性把“视窗”交货的最后期限推迟到1985 年
6 月。

1985 年初,“视窗”的开发总算走上有条不紊的轨道,比尔·盖茨亲
自督办程序设计工程,要求部下从6 月份重新开始“倒计时”。不过,就国
前的进展情况看,是否赶在年底前完工,恐怕都不能乐观。

有一天早上,比尔·盖茨发现了已写的“视窗”软件中有一个毛病,突
然汪怒起来。

“帕默尔!帕默尔在哪里?”比尔·盖茨大叫道:“我警告你,年底前
不能交货,你们统统给我卷起铺盖走人!”

这段时间,比尔·盖茨越来越焦急,渐渐地已失去了耐性。

帕默尔诚惶诚恐,重新组织“视窗”工作小组,从程序规划到测试,调
动30 人之多,日夜不停地忙碌。

“视窗”开发被置为微软公司头等重要的大事,每个程序设计师都进入
了疯狂的工作状态,康森事后回忆说:“那些日子,我们全体人员开足马力,
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干,”据说,有位担任测试工作的程序员尼威,把自己的
睡袋也搬到了实验室,整整一个月足不出户,等待每个程序编写完成,以便
不耽误一分一秒的测试时间。

“视窗”小组的天才设计思想在“窗口”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套程序
的85%是用C 语言编写的,其余的关键部分则直接采用汇编语言写作。事
后,有人对开发这个最初“视窗”版的设计时间进行过统计,它总共耗费了
11 万个程序工作小时,其难度可窥见一斑。

“视窗”软件的“窗口”最能显示微软的风格。微软的“窗口”一改交
叠的排列方式,仿佛把各种档案整整齐齐地放置于桌面,看上去井然有序,
为了展示“视窗”的强大功能,微软的程序师们也仿照麦金塔电脑,编写了
诸如写作和打印等应用程序,还绪它增加了日历、计算机、名片管理等各式
常用工具。

1985 年5 月,比尔·盖茨终于能带着演示版“视窗”软件,出现在当
年的康迪斯电脑大展上,向成千上万的观众表演同时用鼠标和键盘打开或关
闭“窗口”的效果。同时,他代表微软公司宣布。“视窗”1。0 版软件仅标
价95 美元。一个月后,微软公司对外发放了“视窗”1。0 的测试版。


“视窗”1。0 正式版软件是在1985 年11 月运抵市场,比尔·盖茨这才
把悬着的心放回肚里。

11 月21 日,微软公司举行了盛大的酒会,招待新闻界和软件经销商,
向这项历时最长的软件设计工程告别。

酒会会场布置得异常华丽堂皇,气氛相当热烈。觥筹交错中,帕默尔和
康森愉快地向记者们讲叙着他们开发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