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唐-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破仑摸着身上那套完全没有欧洲贵族风仪的唐式军装,怎么穿怎么不适应,欧洲军官的军装典雅高贵,而唐军军官即便是军礼服,也显不出什么太高的逼格。他回头望着背后的凡尔赛,眼中闪动着阵阵寒光。
“法兰西,我会回来的,等我再次回到这个国家时,你们要以臣服者的姿态,在我的面前屈膝!”
将这个念头埋藏在心里的某个位置之后,他招呼自己的参谋长贝尔蒂埃,“把波兰的地图给我拿过来,我们要去东欧施展我们的拳脚了!”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02兵力准备
八万法兰西国际志愿军并不是一次性到位的,实际上初期开拔的只有拿破仑率领的法兰西国际志愿军第一师,以及由大唐陆军大校叶知世率领的志愿第二师。由于叶知世大校和一众大唐军官刚刚来到临时编组的第二师,所以虽然开拔,但实际上还在磨合状态,有战斗力的只有拿破仑手里的志愿第一师。
拿破仑所想的直接前往波兰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他按照接替张旻成为驻欧唐军总指挥的岳震甫中将的指示,率领军队前往慕尼黑,与德军在此的第四步兵师和第十二步兵师、第十七步兵师汇合。
岳震甫的作为一个比较老派的传统将领,更善于使用中华军事的传统艺术,他命拿破仑和德国南部方面军来到巴伐利亚,目的是直取奥地利的国土,威胁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从而实现牵制奥地利军队的战略目的。
从慕尼黑到维也纳,是平坦的多瑙河平原,适宜大部队行军,在奥地利集合十万军队前往波兰之后,这里的防御相对空虚。不过岳震甫判定,奥地利人一定会从北意大利调遣军队在此进行防御,战斗的激烈程度也不会低。
岳震甫并不简单地希望这一路同盟军会获胜,只要给奥地利人造成一定的压力,他就算实现了全部目标了。
为了打这场欧洲二十年多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大唐方面也是做出了多重准备。正规唐军方面,东南军区的陆军第三师已经紧急动员,开始在新奥登上运输船队,目的地就是已经被德军控制在手中的但泽。唐军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赶到,同时还需要数周时间进行适应,德军在这段时间内必须提高警惕。
当然此时俄普奥三国尚不知道大唐将从本土抽调精锐的正规唐军出战,实际上俄普奥三国都认为大唐不会过分介入到战争中来。他们的判断理由是,唐人宣布参战是非常犹豫的,开战很久之后才采取行动,而且规模也不大。在击败英国后,他们仅仅是盘踞荷兰,却没有进一步对德国进行支持,所以俄普奥三国认为大唐并不愿意开战。再加上毕竟大唐是在美洲,核心地区还是在北美西海岸,长途跋涉调遣大规模部队,俄普奥三国都认为是很不现实的一件事。所以,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闷头要打赢这场仗。
俄普奥三国联军的目标是很清楚的,击败德军,保下普鲁士,同时彻底吞掉波兰,只要普鲁士没有亡,波兰又被俄普奥三国消化,那么三国面对强势的大唐德国联盟仍能够形成均势或者优势。
某种程度上,三国预判的是正确的。白南确实很不想打这场战争,在他最初的构想中,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最好是大唐不动手,德国也不要动手,法国自己撑下去把奥地利和英国打败,就差不多完事了。德国能够安心地去进行工业化,大唐也能够安心地去发展自己的本土殖民。法国苦逼了一点,但是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可是马恩斯自作主张发动了对普鲁士的“统一战争”,中间还跟法国出现了一定龃龉冲突,大唐又不得不介入到这场战争中来。却说英国被击败之后,大唐已经停住了进军脚步,准备好好的享受荷兰和比利时的这份胜利礼包。但是,德国铁了心要灭普鲁士,最终碰上了俄普奥三家联军。
马后炮的来看,如果那时候德国跟普鲁士停战就没有后面这么多事情了。但是那个时候,唐人普遍看好德国的统一进程,而且实际白南也知道,就算德国没有灭掉普鲁士,俄普奥仍旧是会对德国再敲打一遍。更不要说,大唐还在撺掇波兰独立。
所以,这场纠结的战争,是白南不得不去参与的。然而白南也可以很骄傲地说,因为我们是这个星球上的独有霸权,俄普奥德需要倾全国之力进行的一场战争,我们伸伸指头就可以了。
事实上白南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战斗序列的唐军分别是大唐陆军第三师、海军陆战队第二团、大唐特设兵团欧洲旅和廓尔喀旅,总兵力为两万七千人左右,如果算上海军的参战兵力,那就是三万人上下。三万这个数字算是比较大了,但是相比大唐的总可调动兵力,也就是二十分之一略多一点。
作为独霸国家,大唐当然还具备动员非本国兵力的能力,虽然其中免不了出钱出力,但是不用将本队从美洲或者亚洲运送到欧洲,也算是节省成本了。首先要提的自然是白南创造性的把法国的“不受欢迎”人士们给弄成了国际志愿军,兵力多达八万,虽然战斗力很没法保证,不过扔到战场上锻炼一下就可以了。
唐军首先拉起的部队是荷兰比利时联军,这支军队中很多人之前还在跟唐军作战,兵力也并不算多,荷兰方面是一个师,比利时将一个团加入进去了,大约是1。5万人兵力。
德军自然不用说,那是这场战争中真正的主角。德军原本是已经动员了二十万人的兵力,分别在东线和南线。在俄普奥三国联军形成之时,马恩斯再度动员,将后备力量也要投入进去,不过这时候德国就缺少武器装备和必要的战争物资了,还要大唐进行投入。实际上真正在东线能够作战的,还是布吕歇尔手中的十二万人军团,马恩斯之后又投入了五万人,所以这条战线上德军真正可以利用的兵力也就是十七万了。
波兰一方,大唐通过各种努力,最终使得大部分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军队砖头科希丘什科的波兰人民革命军中,就连之前是科希丘什科上司的亲王殿下,也毅然决然地将手中的部队交给科希丘什科,因为卖国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早晚会把反抗侵略的波军给败光。
德军将普军和其他一些次等武器分配给了波兰人民革命军,波兰人民革命军的兵力提升到五万人。
至少在兵力上,大唐领导的同盟军与俄普奥三国联军基本持平了。未完待续。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03华沙会战(一):紧缺的弹药
1794年10月,布吕歇尔挥军东进,攻入东普鲁士,而腓特烈威廉二世也非常光棍,直接放弃了自己的老巢柯尼斯堡,带领最后的五万名普鲁士军队以及普鲁士的一众贵族甚至容克们,进入立陶宛境内,与沙俄军队汇合。凤凰小说,
此时战场的形势是,布吕歇尔率领的十二万德军在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一带,第二线五万德军在大波兰省。另一路德军和法兰西国际志愿军,则在德国南部,威胁奥地利。敌对方面,普军从东普鲁士主动撤退,绕道立陶宛进入白俄罗斯,与俄军在明斯克形成会师局面。这一路敌军兵力接近二十万,是最强的一股。而奥地利主力军从小波兰出兵,逐渐接近波兰首都华沙,而科希丘什科率领的反抗军则在大唐同盟军指挥部的要求下,不主动与奥地利人接战,而是逐步向后撤退,寻求与德军合流。
岳震甫中将也是沙场宿将,从北美独立战争时期就开始指挥军队,他的打算是,阻止奥军跟普军、俄军会师,分头歼灭,各个击破。俄普奥三国显然也知道这对于他们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普军和俄军飞速前往波兰,准备接应奥地利军队。德军则立即南下,要抢在俄军和普军赶到之前,给奥军以迎头痛击。
对于德军来说,不利条件是,他们在这个阶段的兵力相对有限,两层兵力十七万人加上五万战斗力不太可靠的波兰人民革命军,对比奥地利的十万军队是很多,但是再加上俄军和普军就不太足够了。虽然德军装备上存在优势,但是之前德军轻敌失利的旧事殷鉴不远,此时德军需要装备太多的部队,几乎每一个步兵师都存在弹药短缺的情况。即便是布吕歇尔手中最精锐的三个步兵师,前线士兵只有两个基数的步枪弹,也就是二百发,基本上连续作战三四天,弹药就要告罄。这个情况在炮兵部队更严重,虽然德军基本上每个师都有炮兵团,装备有36门优秀的105毫米spl75榴弹炮。但这些炮兵很多时间都是有炮无弹的,德军虽然全盘学唐军,但在很多地方还是学得不够,比如后勤一向,无法面面俱到地照应每个部队,出现了比较多的漏洞。
这其实也是正常现象,德军大部分的军队都是新组建的,很多士兵在几个月之前还只是农民和工匠,文化程度也比较低,所以在军队中就不可能像几乎无文盲的唐军那么精到准确。
大唐的援助装备不断地运到德国来,但是德国的运力也不是特别充足,这会儿德国还没有修建直通波兰的火车。各种卡车也数量不足,而供应二十万军队的物资显然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时之间问题不少。
甚至为了而解决德军的弹药不充足问题,唐军先行在波兰囤积的唐军自用的弹药,也不得不供应给了德军使用,现代战争基本就是打后勤,大唐就算是经济第一强国,在面对这样的局面时,也有一点头疼。
大唐国防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尽可能调集东南战区的储备物资,尽快地向欧洲输送过去。而刚刚到位的驻欧唐军,更是不得不清空所有,投入到这场战争里。
唐军特设兵团两个旅约一万人正在赶往波兰,布吕歇尔对所谓的欧洲旅和廓尔喀旅并没有太多期待。因为他知道这两个特设旅都是“非唐人”组建的雇佣兵部队,使用的武器跟他们德军是一样的,没有布吕歇尔翘首以盼的装甲部队。
布吕歇尔连续两次拍电报到荷兰,希望大唐海军陆战队第二团装甲兵能够快速成行,但是唐人也没办法,机械化部队比起轻步兵对后勤的依赖更严重。在油料、弹药、维修和补给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唐军是绝不敢直接把陆战二团给扔到波兰去的。
布吕歇尔也只能寄希望于正在赶来的大唐陆军第三师,能够贡献出人们所期待的战斗力,而德军必须尽可能地将战场的局面维持好,最好的情况是击败奥地利,如果不能那么德军也绝对不能溃败,更不能把大批的装备丢给敌人。
华沙,已经成为几国同时瞩目的地方,一场大战正在这里酝酿,而那些醉生梦死和投降主义的波兰贵族却在风暴眼的中心,平静地恍然未觉。
在德军指挥部中,参谋长沙恩霍斯特说道:“奥军主力已经从克拉科夫出发,前锋已经抵达拉多姆,有相当一部分是骑兵部队。我们已经抽调六万人在比亚韦斯托克附近构建防线,将火速赶来的俄军和普军拖延住,而我们的主力跟波兰人民革命军则要抢时间,将奥军彻底击败在华沙。”
布吕歇尔对这个战略设计点点头,这是现在他们能做出的最好选择。比亚韦斯托克的六万德军的压力会非常重,他们将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而且冬天已经来临,气温将会成为子弹和炮火之后士兵们最可怕的敌人。这场阻击战将会是极为残酷的,布吕歇尔已经做好了重大损失的准备。但只要德军在东线彻底挡住了俄军和普军的脚步,那么在不到一个月之后,大唐陆军第三师将会作为生力军加入战斗,如果那个时候布吕歇尔也解决了奥地利人,那么就可以会同唐军一起反攻普鲁士人和俄罗斯人。
“那么,我们也需要加快行军,要给行军中的奥地利人一个苦头吃,我们从一开始就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气神对敌人发动猛攻。这个时候,我们无法指望我们的盟友,无法指望我们的武器和火力,所有的革命同志们,必须以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与我们的敌人做殊死的搏斗”布吕歇尔的语气铿锵,脸色严峻。
指挥部中的所有人亦然,他们都知道,这场战争关系到德国的未来,只有取得胜利,德国才能在未来崛起,他们的国际主义革命事业才能取得成功。未完待续。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704华沙会战(二):无畏的骑兵
藏青色的军装,一顶防寒帽,腰里挎着一把军刀,背上是一支中等长度的骑枪,胯下一匹汉诺威马,这就是德国骑兵的典型配置。德军完全靠唐军的装备接济,就算是他们的军装,实际上也全部产自大唐,缺少资金的德军不会给他们的步兵或者骑兵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