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香港从1949开始 作者:古龙岗(起点2011年3月完结) >

第158部分

香港从1949开始 作者:古龙岗(起点2011年3月完结)-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再有哪一天,我突然死了,又怎么办?难道,我要让自己就这么埋葬在香港?……”张力的两眼之中突然流出了泪水:“香港是个好地方,可这里终究不是我的家!”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我希望,哪一天我死了,能够葬到家乡的祖坟,而不是要孤苦伶仃的一个人飘在外面。因为,我不想做孤魂野鬼!”
  “……”
  **********************************************************
  “我不想做孤魂野鬼!”
  张力哽咽的话被记者们给记录了下来,并宣诸于报端。可是,就是这么一句话,却迅速地压倒了所有的猜测,所有的议论,成为了香港各大报纸,乃至台湾,南洋诸多报纸的头条!
  中国人最重视的是什么?
  根! 
  ……
  1950年的时候,世界各地有多少华人?
  这个不太好计算,可是,无可否认的,在东南亚,华人无可辩驳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调查,还只是1937年的时候,马来西亚的华侨就已经达210余万,占总人口的41。4%,其中新加坡占76。5%, 而在马来半岛的21个重要城镇中,华侨人数超过居民总数50%的就有17个。曼谷,在19世纪和20世纪30年代,华侨人口一直占全部居民的1/2至2/ 3 。1937年,南越重要商业城市堤岸的华侨人口占全部居民的49%,在西贡和柬埔寨的金边,亦达30%左右。
  这些人大多来自于珠江三角洲和福建等地。他们为了躲避国内的战乱,通过国际港口香港和澳门,远涉重洋,移徙到东南亚各地。除了这里,还有遥远的美洲及檀香山、澳洲。中国移民及其后代在世界各地城镇聚居,形成自成一体的华侨社会。
  亲带亲,友带友,由宗亲或同乡牵引出国,连锁式互相提携的移民形式造成同乡同族聚居同一地区的现象。如泰国、柬埔塞以潮州人为主,菲律宾则以漳泉人为主,北美以广府(珠江三角洲)人为主,檀香山以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占多数。与此相关,华人的职业分布也往往带有地域性。亲友相帮共谋生计下的华侨,其职业分布往往是以方言群为主集聚的,如19世纪旧金山的进出口行业全部被三邑侨商所垄断。
  中华传统文化随着同乡同族聚居城镇的分布而移植异邦,并形成独有的特色。中国传统社会的同乡会馆、同业商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也移植过去。以地缘纽带维系的同乡会馆、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同姓宗亲会、业缘关系组成的行会与商业协会,以及各种宗教组织、慈善组织甚至秘密组织,普遍存在于每一处华侨聚居区。这些社团的活动能量和社会作用,远过于中国本土的同类组织。客居异国,人地生疏,华侨谋生有赖于同乡同族之间相互提携,守望相助。华侨面对的通常又是种族歧视的世界,而贫弱的祖国无力保护,华侨唯有抱成一团。
  作为所在国的外侨组织,在华侨与当地民族尚没有密切融合甚至是相对独立的情形下,华侨社团成为内部自助自保的具有一定自治性质的组织,华侨的生老病死都与侨团紧密相关。在新客华侨远涉重洋初抵异域时,侨团是他们的落脚点和中转站;侨团负责为之寻找、联系工作以资谋生。华侨之间出现矛盾由侨领调解和仲裁;华侨子女稍长送入侨团建立的义学和其他华校;病倒了有自己简陋的医院;生计无着时有慈善救济;身死异地,葬入义山,或运回故乡,如美洲的苦力华工遗骨,侨团组织船只千里迢迢运回故土安葬。在19世纪美国华侨社会中,会馆是权力机构,负有保护照顾同乡的责任。移民初抵,侨团派人接应到会馆登记注册,并暂时安顿下来,等待找寻、安排活计,淘金热期间还贷款资助乡亲前往矿区。回乡之前,也要经会馆查实已经偿清债务。侨领则极类似于中国基层社会的乡绅。在传统中国,科举及第、官品高低、土地的多少是人们社会地位高低的表征,乡绅是农村社会的无冕领袖。在华侨社会,官品、科举都与之遥远,唯有财富成为社会地位的标尺,商人遂成为侨领,他们的作用比传统社会中的乡绅更大,在某种程度上兼为华侨自治社区的“父母官”。
  会馆是华侨社会的中枢,严格说来,是华侨社会中各地域利益集团的组织,从而使华侨社会成为“帮”派林立的社会,也是华侨社会帮派争斗的根源。频繁激烈的内讧争斗,既是广东、福建农村宗族之间、村落之间、方言群之间械斗的海外延续,更表明华侨社会自成一个矛盾纷呈的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土著社会。如果华侨分散于土著人口之中,融合于土著社区,华侨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就难以发生频繁的有组织的内部争斗。华侨华人方言群之间的这种帮派矛盾,盘根错节,直至今日也没有完全消失。华侨社会与当地主流社会隔离的相对独立性,使移植异域的中华文化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
  华文学校普遍兴起,初以私塾和帮立学校等形式存在,讲授四书五经,灌输中国传统价值观念。1902年槟榔屿创办中华学堂,除讲授现代新学外,其办学宗旨仍然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节。现代化学校从此逐渐增多,各地华校创办者都希冀:“他日斯文蔚起,人人知周孔之道,使荒陬遐域,化为礼义之帮。”华文学校一直处于中国政府教育部的间接控制之下。至二战前趋于鼎盛,二战之后更达到高峰。在马来西亚,1938年有华侨学校759所,大部分创办于二三十年代,学生9。4万人。1950年已增至1648所,学生27。6万人。印尼学校在1950接近数百所,学生数万人。同一时期,泰国有华校426所,越南270所,缅甸250所,菲律宾149所。华文报刊自19世纪后期率先在海外出现。至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北美等地大量涌现。它们自视为中国报纸之列,报道祖国事件,关心中国政治,宣传中国文化,它们在维护中国认同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维新派与**派,都以侨报为阵地,大开笔战,展开激烈的论争。强烈的中国政治色彩主导了侨报,增强了华侨“中国人”的意识。
  但是,不管怎么论争,在移居国,华侨都自视为飘零的过客,祖国和故乡才是他们的终身寄托。即使客死番地,也想托骨归乡,不能遗骨异地,否则就觉得背弃祖宗庐墓,数典忘祖。
  所以,当张力的话依托香港各大报纸,还有胡文虎这个在东南亚影响力巨大的“报业巨子”麾下的十几份大报的宣传,传到南洋,乃至欧美等国家的华侨华人聚居地之后,立即就引起了一场共鸣!
  突如其来的共鸣!


第一百六十八章 志愿军的好日子到头了
   “有朝一日,我们能否回到家乡?”
  “共产党执政一天。华人华侨一天都休想回国,即便回国,也难逃清算之苦,难以保住家产。”
  “我们欢迎任何一位拥护祖国统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人归国,欢迎他们参予到新国家的建设中来!”
  张力成功的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回归……资本主义与社会义义在冷战时期的尖锐对立,让人们一直都不太敢于去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可是,现在,张力却把这个问题给抛了出来。香港距离中国最近,许多人都是为了躲避国共大战的战火而逃难过来的,他们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社会主义,只是因为听到了一些宣传,不敢回去而已。可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不想回去。张力的话被各大报纸报道之后,立即就引起了许多香港人思家的念头。而由香港开始,国共两党的宣传机构也开始了大规模的运作,一方是想警告那些华人华侨,不要回国,回国之后不安全,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共产;而另一方则是想尽可能的借着这股思家的热潮吸引更多的人才。并提出了国家民族的大义。
  国共两党在舆论宣传方面的激烈交锋也影响到了各自的阵营。所谓的华人华侨,多数都是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之中。这些人虽然政治地位不高,甚至还经常受到白种人的欺侮,但谁也不能小觑了他们。尤其是华人华侨之中有很多人才,还有相当巨大的财力,更是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感到相当的不放心。他们害怕这些人才,还有他们所掌握的资产被新中国所吸纳。所以,原本就陷入了疯狂的麦卡锡主义反共浪潮之中的美国又发生了许多的排华事件,但是,在内里排华的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府却又大肆设定障碍,阻止华人,还有华人的资金外流,同时大肆打压华人,使得西方世界的黄白对立日趋严重。而面对这种情形,苏联等国家却是爱莫能助,虽然苏联代表曾经不止一次的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抗议,可大家本来就是敌人,谁会理你?尤其是西方国家揭露了斯大林曾经有计划的屠杀了大批曾经在苏联工作的华工这一事件之后,苏联虽然拒不承认,却干脆连个屁也不放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交锋最后居然便宜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台湾国民政府。苏联代表无能为力之后,或许是受到了许多华人华侨的请托,老蒋的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也提出了相当的请求。虽然并没有获得正面的回应,但或许是考虑到台湾的战略地位,美国人居然真的放松了一点对华人华侨的限制。虽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内里,华人华侨依然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但是,这场作秀却还是让老蒋稍稍挽回了一些失去的威望。……当然,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还需要很长时间,这些也都只是后话,暂且不提!
  不过,提出了“落叶归根”,进而影响到两大阵营的舆论交锋之后,在香港,张力和廖其松的冲突,还有相关的那几件案子,关心的人却少了不少。毕竟,张力和廖其松再有名,也不及自己的切身利益更加重要。这种情形也让许多人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儿。但是,虽然没有那么庞大的舆论压力了,相关人等还是加班加点,丝毫不敢有一刻的放松。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人们还不怎么关注的时候,赶紧把这件事情做完,期望在人们反应过来之前。把事情了结了,免得再闹出什么大事儿来,影响所有人的情绪。
  但同样可惜,这些案子实在是太过复杂,相关各方也都各有各的担忧,都不敢放开全力。所以,直到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被迫全线突围南撤至三八线之后,这些案子依然没有任何头绪。唯一的收获,就是所有人,包括张力在内,都可以肯定,这些案子有第三者插手。可是,第三者是谁?各方的努力调查,一直调查到志愿军发动了入朝之后一的第三次战役,并攻占了汉城,也依然没能调查出个影子来。
  ***********************
  时间进入1951年,春节将近。
  面对老祖宗留下来的风俗,香港人抛弃了各种担心,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对节日的欢庆之中。不管是穷是富,都拿出了一年的积蓄,期望能过个好年,并给来年弄个好兆头。
  而香港人报社也采用了跟去年一样的方法,大撒请贴,邀请跟报社有关的各色人等到张力的新别墅聚会。
  
  ……
  “什么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们就是了!……一年前,你们还求着别人给你们借点儿钱。现在呢?人家都抢着想借钱给你们!”赵爽元很久没有露面了,身为张力的好朋友。好搭档,他旗下的联丰自选商场光是加盟的分店就有十多家,有几家还做到了澳门。而除了这些比较上规模的分店,赵大老板还发展了不少小的零售店,把触角伸到了一些街头巷尾。可以说,现在的赵大老板,比起一年前可是有气势多了,说得上是香港零售行业当之无愧的巨头之一……本来他还想做龙头的,可考虑到香港的零售行业还有不少英资在内,而且张力也屡次提醒他不要扩张的太快,他才按捺住这个念头。
  “行了,老赵,都是自己人,你就别夸来夸去的了!”胡家义白了赵爽元一眼,这家伙现在可比以前大大咧咧多了,不就是多了几家自选商场吗?也不见得就比香港人报社赚的多,有什么好牛气的?一点都不稳重。
  “阿力哥,你到底想好了没有?”小萱也没理会赵爽元,只是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张力:“到底去不去东京?”
  “你就别问我了。我拿不定主意啊!”张力闻言苦笑。
  “阿力,要我说你就去!”赵爽元伸过脑袋,一脸羡慕地说道:“麦克阿瑟是谁?那可是日本的太上皇!这么大一将军邀请信给你,让你过去东京聊一聊……说出去多有面子?”
  “二蛋子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