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妖才-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爷多礼了,所谓不知者不罪,我这个样子确实不像一族之王,侯爷认错也是人之常情。”姜文韬笑了笑,拍了拍自己的衣服,自嘲了一下。
“老羌王客气了,既然如此,睿也不多礼了,老羌王,请!”
“侯爷请!”说完二人拉着人热情地走进了天水城。
随后的一切都很顺利,吕睿在天水城的太守府上给老羌王搞了一个很大的洗尘之宴,宾主相欢,一直到了深夜,大家都醉醺醺地回房休息,第二天,姜文韬与吕睿才在偏厅正式见面,商议大事。
“侯爷,你我乃平辈,不如表字相称如何?”姜文韬喝了一口热茶,看了吕睿一眼。
表字相称?这个姜文韬还真厉害,表字相称本来没有什么,但是他姜文韬的表字可是太公,若是表字相称,一个不凡,一个太公,哪个吃亏?下面子是古人谈判常用的计策,用得好不好,就看双方的本事了。
“老羌王,此次乃羌族与我大汉朝廷商议国事,并非私人之会晤,依在下看,还是以爵位相称为好,这样既不显得生疏,也可交谈方便。”曹丕见老羌王下套,马上站了出来,帮吕睿解围。
不错,不错,曹丕的成长速度很快,这般年纪的谋略已经是个合格的谋士了,吕睿满意地点了点头。
“曹公子?”姜文韬看了曹丕一眼,这是曹操的儿子之一?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谋略,看来曹操能雄踞北方并不是没有道理,起码儿子就比马腾的有谋略。
“子桓,放肆!怎么能和老羌王如此说话,本侯爷还没有决定,你就帮我决定了?”吕睿故作生气地瞪了曹丕一眼。
“老羌王,子桓年纪尚轻,言语有不当之处,请老羌王见谅。”吕睿转过脸,看了老羌王一眼。
“侯爷说笑了,我岂会因为这样责怪曹公子,不过曹公子所言也有道理,两国会盟,岂能用表字相称?这是在下的错,一时语快,请侯爷见谅。”老羌王笑了笑,拱了拱手,回禀吕睿。
“老羌王说笑了,你我今日在此商议,只是我军与贵部落的会盟,又岂会是两国会盟?”吕睿心中冷哼了一声,这个姜文韬还真会顺势上树,居然将这次会盟定为国家会盟,打得算盘真好!
若是吕睿承认了国家的会盟,那么问题就大了,第一,承认了羌族控制的地方是个国家,而不是臣服于大汉的部落了。第二,吕睿是什么身份?敢以国使相称,若是代表大汉,爵位上没有问题,但是效忠的对象就有问题了。曹操是曹操,刘协是刘协。不能混为一谈。若是代表曹军,那么曹操就是一国之君了,弑君之心就昭然若揭了。
“诶呀!侯爷,本王从小体弱多病,有时候会说胡话,所以等下你我之言还是书写下来为妙,免得产生误会。”姜文韬一拍脑袋,摇了摇头,露出了愧疚之情。
“原来如此,既然老羌王有如此要求,睿自然应允,子桓,你代表我方,记录下我们二人之言。”“诺!”
“钟文,你代表我方记录我与侯爷的言语!”
“是,大王!”随后,吕睿与姜文韬就西凉之地的汉羌之治进行了商讨,过程很顺利,没有针锋相对,开场的争斗已经让二人心中有了一个底数。
最后二人以书面形式达成了一份盟约,天水之盟。天水之盟的主要内容是:曹军承认老羌王在羌地的统治和地位,并以律法的形式告知天下。姜文韬在有生之年绝不兴兵讨伐曹氏。其余的条款就是开放两族的边境和互贸的一些基本内容。(未完待续。。)
ps: 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四十四章:西凉军消失了?
姜文韬在天水待了三日,双方交换了盟约,姜文韬就带着族人离开了天水城,返回了自己的寨子。
“睿哥,看来这个姜文韬不简单啊,居然与我们签订了盟约,看来他心里很清楚,我军已经掌控了西凉大局,不能与我军硬碰硬。”曹丕喝了一口茶,露出了担忧之情,心机如此之深的人,又有羌族雄兵,日后必成大患。
“子桓,此事为兄也明白,不过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若是我们都得罪了所有的人,还如何治理西凉?羌族有姜文韬,氐族有彘,正好让他们先互相牵制,我们当前要务是要消灭西凉军的主力。巩固我军在西凉的统治。”吕睿接过曹丕递给的清茶,品了一口,虽然羌族在西凉势力颇大,但是还不能影响曹魏的统治,这是历史的惯性,是不能改变的,倒是可以利用羌族与氐族进军川蜀。
“兄长高见,丕明白了。”
“对了,子桓,我要你加派骑兵四处探查,有什么异常情况没有?”吕睿看着桌上的地图,分析着西凉军的去向,陈仓现在情况不明,西凉军很有可能已经前来天水,若是那样,吕睿要早做准备。
“兄长,根据探子回禀,天水附近并没有发现异常。”
“没有异常?难道陈仓的大军已经退回金城拒守了?”
“睿哥,睿哥城外发现了数万大军。”曹彰急匆匆地跑进议事厅。
“数万大军?”吕睿与曹丕对视了一眼,数万大军,难道西凉军的主力的目标是天水?
“子文。你仔细说说。数万大军是怎么回事?”
“这个。。。。。。。。?”曹彰抓了抓头。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兄长,我只是听探子禀报有数万大军在城外三十里驻扎,我就跑来禀报了。”
“子文?”吕睿指着曹彰,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个曹彰,听了一半的情报就跑来了,这有什么用!
“报,侯爷。城外发现我军主力,司空大人带着七万大军在城外三十里地驻扎。”这时,探子也回到了议事厅,将详细的情况禀报吕睿。
“仲父(父亲)来了?”
“是,侯爷,二位公子司空大人带着大军就在城外三十里地驻扎。”
“好,来人,备好快马,我出城迎接仲父。”
“诺!”
吕睿与曹丕,曹彰骑着快马很快便赶到了曹操的军营。
“孩儿见过仲父(父亲)!”三人见到曹操之后。马上行礼。
“不凡,子桓。子文?你们都来了,快快起来,这次天水之战,你们都是有功之臣,为父返回许都之后,定会重重有赏。”
“谢司空大人赏赐!”
“仲父,你为何会带兵来此?陈仓已经被我军攻下了?”
“不错,不凡,陈仓已经被我军控制,此次前来天水,是文和的计策。”曹操笑了笑看了旁边的贾诩一眼。
毒士的计策?看来又有人要被坑了。
“文和,将你的计策说给不凡听听。”
“诺!”贾诩将自己的计策告诉了吕睿三人,三人听后都佩服贾诩的计策,此时突袭汉中,张鲁必然料不到,夺下了汉中,西川的大门就打开了。
“不凡,对于文和的计策,你有什么看法?”曹操虽然满意贾诩的计策,但是曹操刚刚到西凉,不了解汉中的情况,自然要咨询吕睿。
“仲父,贾军师的计策虽然不错,但是根据睿的探子回禀,张鲁在阳平关一带加强了防御,同时命其弟张卫率领五千军士驻扎在阳平关的西侧,要突袭汉中,恐怕不易。”张鲁两面三刀,为了自己的利益,早就派重兵驻守在阳平关外,好浑水摸鱼。
“主公,看来张鲁早就做好了浑水摸鱼的准备,既然我们不能突袭汉中,那就用强兵,攻打汉中,我军的重型攻城器械半月后便可抵达天水,到时候区区的阳平关,定然阻拦不了我军的强攻。”贾诩曾经游历汉中,他相信,有曹军的攻城器械,攻下阳平关不是难事。
“可是,贾军师,现在张鲁集中兵力在阳平关一带,若是我军强攻,恐怕会损失不少将士。”曹丕在一旁提醒贾诩,现在张鲁大军在阳平关已经做好了防御,要通过阳平关不是这么容易。
“二公子放心,此事诩早有准备。既然张鲁与侯爷签订了盟约还屯兵阳平关,就说明张鲁并不是真心帮助我军,而是为了汉中的利益着想,他真正的目的是落败的马超,希望西凉军投效汉中,增强汉中的实力。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贾诩看了曹丕一眼,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军师的意思是将计就计?”曹丕很快就想到了贾诩的谋划,既然张鲁看好马超,曹军就可以派人诈降,伪装成西凉军,突袭阳平关。
“不错,二公子果然聪慧,不过此事还需侯爷写一封书信给张鲁,以便诩行事。”
“本侯爷明白,此信本侯帮文和写。”吕睿当然知道贾诩的想法,贾诩是要吕睿的书信去迷惑张鲁,让张鲁认为,马超西凉军真的要败退汉中了。
为了不让张鲁发现破绽,第二日,吕睿就给张鲁写信,告知张鲁马超已经丢了陈仓,被曹操的大军追击,不日便要抵达汉中,请求张鲁协助曹军围捕马超。
同时,曹军伪造马超的书信与使者也抵达了汉中,使者告诉张鲁,马超已经兵败,去往羌族之路已经被曹军封死,希望张鲁派兵接应,自己愿意效忠张鲁。
张鲁虽然没有得到准确的探子情报,对于此事有些怀疑,但是为了获得马超的投效,张鲁还是决定一搏,在阳平关留了一手之后,就派张卫带兵接应马超了。
张卫大军在接应伪马超的途中中了曹军的奸计,一万将士全军覆没。阳平关也几乎被曹军夺下,若不是张鲁留了一手,阳平关就落入曹军的手中了。
天水太守府上,曹操看着贾诩的战报,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凡,看来你说得不错,这个张鲁不可小看,居然还留了一手,不过等我军攻城器械抵达之后,阳平关就是我军囊中之物!”
“仲父英明!”
“报!主公,金城紧急军情!”
“金城?速速递上来。”听到金城的情报,曹操精神一振,难道金城也有好消息了?
看了情报之后,曹操脸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说是高兴吧,又不是,说是忧愁,也不像,只是露出了一丝疑惑的表情。
“仲父,金城出了什么事?”吕睿试探地询问曹操。
“不凡,你自己看吧。”曹操将竹简递给了吕睿。
情报的前部分是说夏侯渊突袭金城成功,收服了附近的羌族。后半部分告诉曹操,金城附近并没有发现西凉军的踪影。
不在天水?不在金城?整个雍州与凉州都没有西凉军的消息,难道西凉军消失了?看到情报,吕睿也愣住了。(未完待续。。)
ps: 终于解决了七大姑,八大姨,这年头,搞定丈母娘不容易,没有结婚的gg们,要注意兔子血的教训啊,肚子都成酒壶了。
第四十五章:潼关
曹操抵达天水的当日,张白骑就已经做好了攻打潼关的准备。此时,正埋伏在潼关附近的小道之内。
“军师,我们什么时候动手?”马岱已经在这里待了半个月,潼关附近的地形都被摸透了,自己已经待得有点不耐烦了。
“不急,曹军的船队就要抵达潼关了,到时候我们再动手。”张白骑按下了马岱,笑了笑,示意马岱不要着急,傍晚,船只就可以抵达了,到时候再突袭潼关,才是最佳时机。
“诺!”马岱拱了拱手,无奈地摇了摇头,真不知道张白骑打什么主意,不过兄长交代要听从张白骑的吩咐,马岱也没有办法。
夜幕刚刚降临,潼关城就寂静下来了。除了守夜的军士外,其余人都去休息了。经过多年的征战,潼关基本没有居民了,只有守军在此驻扎。太守府上,郭嘉正在研究对策,如何守好潼关。
“军师,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用膳?”朱灵见郭嘉房内的灯还亮着,就进来看看,见郭嘉还没有用饭,好心提醒郭嘉。
“文博,不必担心当年随司空大人南征北讨之时,我与不凡也经常出去打打牙祭,少吃一顿,多吃一顿,没有什么大碍。”郭嘉挥了挥手,示意朱灵不要大惊小怪,张白骑如今还没有行动,这让郭嘉感到不安,暴风雨前都是寂静的夜晚。
“对了,文博,曼成去哪里了?怎么不见他?”郭嘉好像想到了什么。望了朱灵一眼。
“军师放心。曼成去巡视城楼了。曼成生性谨慎,一般都要来回巡视多次,所以就晚了点,军师不用担心。”
“对了,我军的烽火台没有什么问题吧?”
“军师放心,烽火台属下派了重兵驻守,一切可保万无一失。”为了预防张白骑的诡计,郭嘉命人在长安城。长安郊外,潼关修筑了三座高高的烽火台,目的就是要潼关守军,长安守军,烧鹅大军三军互为依靠,成三角之势,一方有难,两军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