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吴吃软饭-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芄此怠D苋蒙搪糜攵馔矗亲匀灰彩侵挥欣藓χ隆!
“这个……”
荀彧显得有些犹豫,杨林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加强两家的商人之间的往来,从长远来看,这倒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曹操一方,最初就是以屯田之制发展起来的,若是贸然的让商旅往来,那么对于己方自身的冲击未免太大……
荀彧对于商人的事知之不多,因此无法定夺。
杨林见荀彧犹豫的模样,知道这老家伙不宜对付,当初和刘备签订通商协议的时候,也不见诸葛亮犹豫不决。
在战争方面,也许是诸葛亮要强些,但是在治国方面,荀彧本事可以算是乱世中出类拔萃的!
既然荀彧显得犹豫,杨林自然也不能强人所难,便道:“既然荀对于通商之事尚存犹豫,那荀大人自可禀明曹公,看他同意与否?”
荀彧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暂且禀明曹公。”
既然和谈出现了分歧,那么暂且停歇也是无可厚非的。
于是荀彧和杨林各自回去休息,荀彧便命人快马加鞭的给曹操送去了书信。
三日之后,曹操的回函来到。
荀彧向杨林宣读了曹操的回函,道:“杨大人,曹公说了,虽派商人互通有无,对于两家来说利多弊少,但正值乱世,兵荒马乱,若派人去保护这些商旅,只怕会消耗军队的实力,还有就是,所谓商者,诡诈也,自古以来,不乏奸商,奸商奇货居奇,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扰乱市场,使货币混乱,一般民众深受其苦,因此,曹公虽有意,但也言明,此时尚不能使商旅自由贸易,对于商人,当有所管束,才不能使之乱法。”
杨林连连称奇,荀彧说是曹操的意思,但是他也知道,这分明就是荀彧自己的意思。
荀彧虽老,但是却看出了自己的诸多小算盘,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只可惜,这样的人才,将不久于人世了……
既然是“曹操”的意思,那么杨林也无话可说,道:“曹公约束商旅,实在令在下遗憾,不过这倒是小事,当务之急,是两家签订和约,互不侵犯,固守各自领土,好让两家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荀彧点点头,杨林也并不急于一时,要与曹魏通商,根本没有必要强逼,若是态度太明显了,只怕会被对方起疑。
虽说和约中最重要的一点被荀彧给否决了,不过更多的共同点,却是被荀彧和杨林两人所认同的。
荀彧和杨林又商量了一些和约中的其它细节,如释放双方的战俘,还有就是对赤壁之战中战死士兵的一些抚恤等,两人一致认为,当在赤壁之战的交战地立一块碑,以告慰死去的亡灵。
在大的意向达成之后,杨林便拿出纸来,将双方的协议都写在了纸上。
荀彧道:“杨大人,你的这一笔好字,普天之下,倒是无人能胜过你,只是我怎么也识不得,你的字究竟是出自何种字体。”
杨林笑道:“在下随意涂鸦而已,至于字写得如何,在下有自知之明。荀先生也无需谬赞,至于这字体为何。在下自幼便写如此的字,形状方正。却不知其名字。”
说罢,杨林低头继续写自己的和约,他所写的字,自然就是仿宋体,仿宋体的字体端正,与当今的文人所写的字体并不一样。
杨林慢慢的将自己和荀彧所交涉的所有内容都写在了纸上,满满的一大篇纸,杨林不仅写了一份,还写了另外一模一样的一份。
在写完之后。杨林便将自己所写的交给了荀彧看,荀彧此时也不顾字体如何了,只管看上面的内容。
的确,杨林所拟定的和约,和两人所商谈的内容并无二致,杨林的用词准确,每一个字都不存在歧义,如此准确性极高的和约,荀彧倒是第一次见过。
荀彧问道:“杨大人。我听闻,你在入仕前,是说书的?”
杨林笑道:“在下在受主公知遇之恩前,曾在曲阿城中靠说书为生。纵是遇到了主公,蒙主公赐予官职,但闲暇之余。在下依旧为他人讲故事,在下乐在其中。荀先生若是有意,在下也为荀先生讲一个故事如何?”
荀彧摇摇头。道:“现在有要事要做,至于讲故事的事,就延后吧。”
杨林也笑了,荀彧这老家伙,果然是一点破绽也不留。
荀彧看了这份写得非常严谨的和约,也挑不出一点毛病,于是就提起笔,在和约上面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他既然是曹操所派来的代表,那么他的签名,此时就代表了曹操。
杨林也毫不客气的在和约上将自己的名字写上,他是东吴的代表,不过在署名上,还是署在了荀彧的下方,这并非是说东吴若于曹操,而是他自己年轻,让着荀彧这位老者。
签约完毕之后,两人各执一份,便好好的收拾进自己的囊中。
在议和之时,两人喝的是茶,在议和之后,便能够开怀畅饮了,荀彧命人拿来了早已准备好的美酒佳肴,款待两军将士。
此次合肥之战,虽旷日持久,但东吴方面,却几乎没有什么死伤,至于曹军方面,倒也只有上一次差点被吴军攻破城死伤惨重,至于后来的援兵,倒没有什么死伤。
不过既然已经议和了,那么对于双方的士兵来说,便不能够再互相仇视了,士兵们都觉得松了一口气,这漫长的一场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宴席上,双方的士兵们载歌载舞,忘却了仇恨。
在这场盛宴结束之后,东吴的士兵们,便能够回到家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倒也没有什么战事了。
至于曹军的士兵们,虽然曹操有意进攻西凉的马腾和汉中的张鲁,但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行,对于曹军的士兵们来说,也是有充分的休养的时间的。
宴席上,双方的将领们,也化干戈为玉帛。
甘宁找到了张辽等将,除了敬酒之外,还询问张辽等将,如何才能够增强自身的武艺,要知道,在单挑方面,甘宁可是一次也没有胜过这些个曹军将领。
甘宁自诩为东吴的第一武将,但是在个人的武力上,他遇到了曹操一方的名将,倒也吃瘪不少……
至于程普、吕蒙等人,却比甘宁稍稍收敛,虽现在已经议和了,但是敌我分明,程普、吕蒙不屑于与敌方将领同坐一桌。
鲁肃和杨林,便和荀彧座了一桌,杨林和荀彧虽然年龄相差甚远,但是杨林却无话不说,荀彧也多番恭维杨林少年得志,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虽然杨林想要给荀彧讲讲得心应手的故事,但是荀彧却连连推辞,还说自己不胜酒力,就是不肯听杨林的故事,弄得杨林哭笑不得。
至于鲁肃,他向来佩服荀彧的才敢,只可惜从未亲眼见到过,此次一见,如见神人一般。
鲁肃敬了荀彧不少酒,而荀彧虽然年老,但也照单全收。
在曹操一方的谋士中,杨林最佩服的只有两人,其一是郭嘉,其二便是荀彧。
只可惜,一人沉迷于酒色,导致身患绝症,而另一人,已是老态龙钟,名不久于人世。
杨林为不能够与这两位顶级的谋士交锋而感到可惜,荀彧死后,只怕曹操一方,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谋士了,那么,曹魏便会成为被自己鱼肉的对象了!
荀彧在迷迷糊糊间,仔细的瞧了杨林一眼,随后,他以不胜酒力为名起身离席。
荀彧悄悄的来到张辽身旁,轻轻的敲了一敲张辽的肩头,道:“张将军,借一步说话。”
张辽虽然也喝了不少酒,但仍然神志清醒,见荀彧神情凝重,便也起身。
荀彧拉着张辽来到一处僻静的角落,张辽问道:“荀大人,你拉着末将来,所为何事?”
荀彧道:“张将军,此次议和,虽对于我方,利大于弊,但是对于东吴,却也是如此,没有了我方的威胁,又和刘备签了和约,东吴便能安心发展生产,在短时间内使自身富足,丞相虽致力于对付西北的敌人,但我方最大的威胁,并非在于西北,也不是刘备,而在于东南的东吴,赤壁之战的大败,只是让我方警惕,倘若不能重视,落入了东吴的圈套,只怕会遭到更大的失败!”
荀彧的话,说得张辽冷汗直冒,他虽是武将,但也经不住荀彧这么一说。
张辽问道:“荀大人何出此言,无论如何,我方都比东吴强大,在平定了西北之后,小小的东吴,又何足挂齿呢?”
荀彧摇摇头,道:“将军所言差矣,这些日子以来,我与东吴的议和使者交谈,知道东吴之主孙仁,并不简单,孙仁虽是女流之辈,但其智谋,超出其兄数倍,虽我不知道是她自己的本事,还是她手下的人有本事,但可以知道的,是现在的东吴,早已不是当年孙策所率领的那群乌合之众了,若我方小看了它,只怕会遭来横祸!
我一生为丞相出谋划策,但今时今日,我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因此,此次借着酒兴,特嘱咐将军两句:那就是,无论如何,切不可答应东吴,与之自由通商,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张辽听得诧异,但也只能够点点头,荀彧在现在所说的这些话,实际上和遗言差不了多少……
第三十五章回师
合肥之战,耗时一年半,最终以和气收场。
对于东吴的军士们来说,这场战争虽然耗时日久,但己方几乎都没有什么伤亡,还成功的打击了曹军的嚣张气焰,最终逼得对方讲和。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场东吴一方占尽便宜的战争,因此,东吴的军士们在回师的时候有说有笑,都在述说着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
而众将,相比起士兵们的有说有笑来,诸位将领们,脸上的表情却显得很严肃。
总的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场在战略上胜利了的战争,但是在战争本身上,却并没有攻下合肥城这座有象征意义的城池。
对于将领们来说,这并非是他们所想要的那种胜利方式,因此,他们的脸上,多是苦笑。
杨林骑在马上,随着队伍回归,他也不是很多话,在队伍中并不出众,但是将领们都已经知道,杨林当下是主公最重用的人才,就好比是曹操一方的荀彧一般。
军队行了几日,便回到了柴桑城。
孙仁率领文武官员们,出城十里迎接军队回归。
孙仁高声对军士们说道:“士兵们,你们不顾家中的妻小,在外作战,此一去,便是一年半载,孤要感谢你们,是你们的辛劳,才换来了东吴的繁荣!合肥一战,虽没有攻下城池,但是却震慑了曹操,迫使曹操签订了城下之盟,你们是东吴最伟大的战士,东吴的百姓们。因为你们的付出而安居乐业,你们辛苦了!”
孙仁声音高亢。使得每一名军士都能够清晰的听到,而士兵们也感同身受。对于合肥之战,所有人都有太多的话要说。
对于这些为东吴效命的军士们,孙仁自然是大为嘉奖,每一名士兵,以其品级赏赐金钱,士兵们都受赏了不少钱财,都笑得合不拢嘴。
征战在外,军士们远离妻小,思乡之情自然陡然而生。
这不仅仅是普通的士兵们的心思。就连身为军师的杨林,也并不例外。
掐指一算,杨林离开柴桑城这么久,自己的儿子小惊天,差不多要两岁了,两岁的孩子,最是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可惜的是,无论是身为父亲的杨林还是身为母亲的孙仁。对于这位亲身骨肉,都缺乏必要的关爱。
但是那也是无济于事的,当前,杨林和孙仁。是整个东吴的支配者,东吴百姓们的生计,全在两人手上。所以,两人必须为东吴做出应做之事。至于对子女的关爱,只能放在其次了……
虽然离得较远。但是孙仁和杨林,还是互相对视了一眼,两人之间的情感,皆在不言之中流露。
在合肥之战期间,两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特别是孙仁,见不到杨林,又难以去见自己的儿子,实在是有苦说不出……
孙仁对三军宣讲,并没有花太长的时间,由于顾及军士们都已经疲劳了,因此孙仁边让军士们回营休息。
孙仁还特意放了军士们的假,说当下东吴并无战事,军士们可以回家省亲。
士兵们载歌载舞,高呼主公万岁,而孙仁也显得很疲劳,她只想回到行宫中,和杨林好好的说说话。
不过杨林要想立即去到孙仁的身边,却也不太容易,如今的杨林,已经是主公身边的大红人,因此诸位臣工,都要好生的巴结才是。
程普、甘宁、吕蒙等将,邀请杨林去自家坐坐,杨林自然是委婉的谢绝,不过甘宁却显得非常固执,想要用强的,好在杨林态度坚决,才推脱掉了。
武将们的邀请虽然谢绝了,但是文臣们的邀请却又来了,鲁肃、诸葛瑾等熟识之人,杨林要推脱,自然是不太尴尬,可是像张昭、顾雍等人,也向杨林送上了名帖,杨林颇为头疼。
当然,还有一位老臣,当面邀请杨林去自己的宅邸坐坐,此人正是张纮!
江东的二张,虽然在张昭面前,杨林显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