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衣卫 >

第431部分

血衣卫-第431部分

小说: 血衣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倭恕

刀光闪现,从杀手的背后冲出一队人,手起刀落,前面的杀手没有防备,瞬间被冲到近前的那些人斩杀,最后只剩下一人。

冰冷的刀刃落在那人的脖子上,后面走出一人,正是小何,马蹄声快速返回,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战马,此时,借着微弱的光亮终于看清楚,马上坐的根本不是人,而是一个个用绳子捆在上面的草人,所以,弓弩落在上面几乎没有任何声音。

“说,是你派你们这么做的?”

小何面色阴冷从后面走出,不可否认,跟着林风这些年,确实学到了本事,小何急,但是不能白白送命,锦衣卫之中拥有探路的好手,通过一些细节提前发现对手隐藏的位置,索性来了一招声东击西。

“要杀就杀,悉听尊便。”

那人被人用刀架住脖子,也是一条硬汉,看着倒在身边的同伴尸体,这一次必死无疑,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之前的折磨。

小何冷笑,“你应该清楚我们是做什么的,还有我们折磨人的手段。”

一声冷笑,那个人嘴动了一下,然后整个人突然转身,这一下来的有些突然,那一下等于是直接撞向刀刃,手持绣春刀那名锦衣卫快速改变刀的位置,还是慢了一点。

尸体瞬间倒地,“大人,卑职办事不利。”

“不怪你,他什么都不会说。”小何身子蹲下,用力掰开对方的嘴,里面血肉模糊,临死前的那一刻已经咬断自己的舌头,所以,就算你用尽各种酷刑,他还是什么都不会说。如此强硬的死法,锦衣卫众人不由得眉头一皱,似乎只有那种极为忠心的死士才能做到这一点。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无论是为了忠义还是情义,在生命的面前,除非你拥有必死的决心,否则,都会有所犹豫。

“出发。”

一行锦衣卫重新上马,索性将草人放在身体的后面,第二天,持续数日的暴雨终于转弱,那一刻,饱受水灾困扰的百姓和官员无不松了一口气。

各地的灾民人数在不断上涨,失去家园的百姓为了生存只能举家向大一点的城镇靠拢,这个时候,一个严重的问题随之出现。

粮食。

市面上粮食的价格已经高得吓人,这些灾民已经不具备购买粮食的能力,这就是问题的所在,既然买不起,又要吃饭,剩下的只能去要饭或者去抢。

“大人,又有一批乱民闯入孙员外的庄园。”

“立刻带人过去,这些乱民真是无法无天了。”那人听到消息立刻带人过去,此时,数十名饥饿的百姓正在抢夺粮食,这位孙员外可是城内的大户,拥有上百亩的土地,所以,庄园里的囤积的粮食同样数不清。

“给我往死里打。”

胖员外气得脸色发青,这已经是今天来的第三拨,真把自己这里当善堂了,第一拨是自己没有准备,结果被人抢走了不少,这一次已经调集了家奴,只见那些人手持棍棒见人就打,冲入庄园的灾民四处逃窜,因为人数太少,加上对方有所防备已经将粮食提前藏起来,所以,根本没有抢到。

“统统抓起来,居然敢明着抢,这还有王法了!”

衙差快速冲入,这一下灾民更加吃亏,因为很多都是女人和孩子,如果不是饿肚子,谁也不愿意干这种事,而且是看到前面两拨人拿到了粮食,于是也想来试试运气。

“求大人放了我们,再也不敢了。”

眼看着衙差冲进来,闯入庄园的百姓顿时吓得跪在地上,“都带走。”那人不容分说,可怜这些人已经失去家园,还要承受牢狱之苦。

那名官员面色阴沉,涌入的灾民越来越多,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首先治安难以保证,一旦闹起来,大人肯定要拿自己开刀,所以,这个时候必须杀鸡儆猴,至于谁是鸡,当然就是这些闹事的灾民。

“都看好了,这就是抢粮的下场。”

随着锣鼓声敲响,城内的百姓一下子涌过来,其中有多半是灾民,看着那些被人押过来的人,一个个脸上的表情变得很奇怪。

“按照大明法律,聚众抢夺当斩。”话音一落,几个胆小的已经跪在地上,谁想去弄点粮食吃还要杀头。

那人咳嗽一声,“念在是初犯,重打五十大板,若再敢有人触犯,定斩不饶。”

惨叫声传出,这时马蹄声阵阵,为首之人手持锦衣卫令牌,守城的哪里敢拦,小何眉头一皱,入城的那一刻听到城内传出的惨叫声。

“去看看。”

“是。”

一行人直奔声音传来的方向奔去,恰好看到十几个人被人按在那打板子,高台上坐着一个人,应该是这里的官。

“停。”

小何一声怒喝催马来到近前,身后的锦衣卫快速冲上,绣春刀纷纷拔出,这一下,那些拿着板子的衙役吓得快速退到一旁。

“你们是什么人?”坐在上面那个人站起身形,不愧是做官的,就连说话的声音都透出威风。

这种城镇,最大的应该就是知州,六品的芝麻官,小何一晃手中令牌,“瞧好了,锦衣卫同知。”

听到是锦衣卫,那人吓得脸色发白,连忙从台上走下,这人只是七品的小官,如何见过这阵势,小何摆手,身后锦衣卫齐刷刷将手中绣春刀收回。

此时,外面看热闹的越来越多,都想看看来的这些人是什么来头。

“锦衣卫,那不是林大人的人吗?”

“哪个林大人?”

“还有哪个林大人,当然是林风,打倭寇保咱大明的活神仙,早就想去参军,可惜,一直没机会。”

“林大人来了,咱们有救了。”

灾民之中发出一阵欢呼,那人来到近前,一脸的讨好,小何面色一沉,“他们犯了什么法?为何当众杖刑?”

“回大人,这些乱民聚众抢粮,卑职也是公事公办。”那人一脸的委屈,这也是按照大明的法令进行,所以,根本没有做错。

“你们为什么抢粮?”

此时,那些人已经站起来,因为挨了板子,所以一个个面色惨白弯着腰,幸亏锦衣卫来的快,不然几十板子下去,能不能挺过去都不好说。

“大人,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一场大雨,把房子都冲没了,一家有老有小,总不能眼睁睁的饿死。”一人上前,正是为首的那个黑脸汉子,身体挺结实,一看就是常年干活练出来的。

“乡亲们,不用怕,朝廷已经下令,开仓放粮,保证所有人都有吃的。”小何声音不大,那一刻,所有人听得清楚,每一个字就好像是一颗颗炮弹在人的心底炸开。

那一刻,欢呼声一阵接着一阵,小何从怀里掏出带有朝廷大印的公告,那人连连点头,这种事自己做不了主,此时,一顶轿子快速接近,这里的知州已经得到消息,不是因为城内的乱民,而是朝廷来了人,而且大有来头,连忙坐了轿子过来。

“大人,就是那些人。”

知州坐着轿子远远看到,当时脸色就变了,毕竟见识比刚才那位多,从对方身上的衣服一下子猜出这些人是锦衣卫,这还了得,哪个不知道这是皇上的亲卫。

“快,快。”

轿子停下,知州大人连忙跑上前,刚才那个人连忙过来,“大人。”

“你干的好事。”知州大人低声埋怨一句,应该是担心惹到锦衣卫,那个人没敢说话,躬身退到一旁,算是自己倒霉,原本是好事,谁想反而成了错事。

“你就是这里的知州大人?”

“下官正是。”

“这里有圣上的旨意,六部发的公告,大人,按照公告执行吧,一定要妥善安排好灾民的事,不得有误。”

“是,是。”

小何打开公告,这位知州只是简单看了一眼,上面有六部的大印,肯定错不了,按照常理,一旦有灾祸发生,朝廷立刻就会发布公告,这一次明显要晚了不少时日,因为没有朝廷的指令,所以,一直不敢发放粮食。

“还愣着干什么,带人开仓放粮。”

“是。”

“何大人,这里说话不方便,不如去我的知州府,也好让下官尽一下地主之谊。”那人一脸讨好,明显是想接近讨好锦衣卫,现在哪个不知道,林风是皇上最信任的人,此时,锦衣卫的地位远非其他人能比。

“职责在身,不便打扰,走。”

小何收起公告,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定要尽快将公告送出去,时间一长,就不是十几个乱民抢粮那么简单。

连日的暴雨终于停了,此时,齐泰、黄子澄等人聚在一起,正在商量一件大事,削藩,这一次,终于要动大的。

“大人,真的要动宁王?”

齐泰点头,“其他王爷已经怕了,现在难啃的骨头只剩下燕王和宁王,燕王是皇上的亲叔叔,又在晋王之乱立了大功,所以燕王暂时动不得,只要我们收拾了宁王,燕王再也没有依仗,最后还是要乖乖的听话。”

“大人高见。只是宁王手下兵马众多,未必会就范。”

黄子澄哈哈大笑,“那又如何,只要他敢动兵就是造反,到时候,大兵压境,容不得他放肆。”这黄子澄也是强硬派,而且是靠着齐泰一路爬上去,算是齐泰的绝对亲信。

第七百二十七章走投无路的宁王

齐泰自认高明的局,恰恰对了燕王的心思,燕王迟迟不肯起兵,一是时机未到,二是担心自己起兵之后宁王在后面搞小动作,到时候腹背受敌难以分兵应对。

宁王虎视眈眈,所以燕王的担心不无道理,只要不动宁王,燕王肯定不敢起兵造反,如果选择削减燕王的封地和兵力,宁王只会坐山观虎斗,看着燕王和朱允炆斗个两败俱伤。

朝廷的削藩令送到宁王的封地,宁王只是淡然一笑,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只是一点,任何人都不想失去手中的权势,一旦失去,这些王爷的地位便会大不如前,宁王是朱元璋的十七子,所以年纪上要比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还要小上一岁。

“请他进来。”

“是。”

来人正是黄子澄,对黄子澄的事宁王早有耳闻,几位王爷被查都是出于此人之手,所有人清楚,黄子澄、齐泰都是朱允炆的爪牙,专门对付这些手握兵权的王爷。

“拜见王爷。”

黄子澄躬身跪拜,此人倒也客气,宁王冷哼一声,“不敢,黄大人请起。”宁王摆明了是看不起黄子澄这种人,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

黄子澄起身,手持圣旨,所以有恃无恐,“王爷,齐王、鲁王……纷纷上书请求削减封地,王爷为先帝之后,自当一切以大明社稷为重。”

黄子澄在给宁王戴高帽,更是推出已死的先皇朱元璋,要知道朱元璋在这些儿子心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毕竟是大明开国之君,而且为了大明一生兢兢业业。

宁王哈哈大笑,“好一个大明社稷,当初,先皇13岁封我为宁王,15岁率兵出征,为了巩固大明的边地,本王不敢有丝毫懈怠,今日,难道就因为你一句大明社稷,就要削掉本王的兵权?既然连自己的叔叔都信不过,那么一旦再有战乱,何人统兵,那个人就一定会为了大明社稷抛头颅洒热血?”

宁王一阵发问,而且每一句都是问到节骨眼上,黄子澄应该早就料到宁王不会轻易就范,“王爷,无需动怒,请听在下一言,如今四海升平,诸位王爷当全力辅助圣上兴盛大明,此为正途。”

宁王哈哈大笑,“笑话,这些兵马都是父皇赏赐给我的,岂能你一句话说收回就收回,先皇的脸面何在,本王的颜面何存。”

宁王确实难对付,黄子澄逐渐有些招架不住,临行之前拍着胸脯,这一次一定要说服宁王接受削藩一事,黄子澄只能耐着性子把其中利害关系讲了一遍。

宁王冷笑,“黄大人辛苦了,来人,送黄大人先去歇息。”

“是。”

外面跑进来两个人,手臂一伸,“黄大人,请吧。”黄子澄还想说点什么,宁王已经转过身去,摆明了不想再听下去,这种情形黄子澄也想过,只能多来几次,毕竟宁王和其他王爷相比地位要尊贵一些,而且手中兵马也多,所以,不会轻易接受朝廷的削藩令,无非就是考虑颜面问题,时间长了,最后没有退路,也就只能答应。

黄子澄走了,宁王转身,“欺人太甚。”

“王爷,一定要尽快拿个主意才行,老贼黄子澄带着圣旨,恐怕脱不了太长时间。”下方站着宁王心腹,这些年,宁王同样拉拢了不少好手,正是因为有这样强大的实力,所以才会让燕王如此担心。

宁王究竟有多少兵马?带甲八万,其中有接近四万的精锐骑兵,这可是大明的根基,绝对的精锐,当年就是靠着这支战无不胜的骑兵击败北元大军,宁王手下的骑兵号称朵颜三卫。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派遣冯胜、傅友德和蓝玉等率领二十万大军绕道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包围了纳哈楚军队驻地。纳哈楚被迫投降。上述蒙古诸部失去屏障,其驻地随时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二十一年(1388年),蒙古大汗脱古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