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妾身由己不由天 >

第11部分

妾身由己不由天-第11部分

小说: 妾身由己不由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中不满沈太师的狠戾,却不能直接撕破脸。
  嫁到晋王府上,日子是好是歹,乃至是生是死,还要仰仗沈太师的威名。
  没有娘家做靠山的女子,在夫家也只能任人宰割罢了。
  沈太师见她不忘孝礼,心中一动,想起了她从前端庄柔善的好处来。
  他口气缓和了几分,“此事到底怪不得你,你是为父看着长大的,为父知道你做不出私相授受的事情来。”
  沈风斓抹抹眼角,一副很是感动的样子,“有父亲这句话,女儿便不委屈了。”
  她原可以成为堂堂正正的宁王妃,现在只能给晋王做侧妃,她才是最委屈的那个。
  沈太师叹了一口气,“唉。这件事圣上已经知道了,你怀有晋王骨肉,只能将你册为晋王侧妃。”
  果然!
  那夜若非是晋王做了采花贼,如今也不会将她转赐晋王了。
  也不知这晋王是何等粗蠢无耻的人物,做出这般毁人名节的恶事。
  沈风斓面上不动声色,低声称是。
  她若见到这个晋王,必挫骨扬灰、剥皮饮血而后快!
  沈太师看不清她低垂的面上是怎样的神色,自顾自说道:“虽是侧妃,到底是圣上亲自赐婚的。为父也不会委屈了你,你是府中唯一的嫡小姐,先时为你册封宁王妃预备的嫁妆,如今一分也不会少。”
  左右那些嫁妆,大多也是先时陈氏留下的梯己。
  沈太师真是会做表面功夫,拿她母亲留下的梯己他做好人,她还要感恩戴德。
  就让他过足慈父的瘾好了。
  沈风斓眼角溢出一丝不屑,恭敬地道谢,便要福身告退。
  “慢着。”


第21章 柳姨娘
  沈太师又叫住了她,犹豫的目光在她纤细的腰肢上停留。
  这时候才觉得,要是府中有个女主人就好了,也不必他亲自和女儿谈这种话题。
  他尽可能说得委婉,“你腹中……此事不能让旁人知道,所以不能让府医为你诊脉。古妈妈是你母亲留下的旧人,你若是……有何不适可以问她,万万不可私自请医问药。”
  就算她病死,也不能请医问药,让她腹中胎儿为人所知,让他沈太师蒙羞。
  呵。
  她沈风斓的命,乃至是腹中的骨肉,哪里及得上沈太师的官声重要呢?
  她心中明知沈太师的为人,听着这话直接说出来,还是觉着有些心寒。
  血浓于水啊……
  罢了,左右那是原身的亲生父亲,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沈风斓自我安慰着,口中称是退出了正屋。
  在回到桐醴院的路上,旨意已经合府传遍,家下仆人看她的眼神又有了变化。
  有探究的,有戏谑的,甚至有怜悯的。
  堂堂太师府嫡出小姐,从皇子正妃沦为侧妃,圣上这旨意哪里算得上是恩赏?
  说是羞辱还差不多。
  她抬眸,眼中寒光一扫,所有目光古怪的人都低下了头。
  ——哪怕只是晋王的侧妃,他们也得罪不起。
  古妈妈已从定国公府回来,站在院子里等候着,见着沈风斓忙迎出去搀扶她。
  浣葛站在一旁,面色有些讪讪。
  想来浣葛经不住古妈妈的追问,将她怀有身孕之事和盘托出,古妈妈才这般小心翼翼。
  她故意拔高了声音,“妈妈也太过小心了,我这病都好了,自己能走。”
  这是说给那些院中的粗使下人听的,免得她们疑心。
  古妈妈一听便明,搀扶沈风斓的手收了回来,“虽如此,小姐还是慢些走的好,免得又伤了风。”
  一行人走进屋中,沈风斓问道:“妈妈送回礼去,怎么这样早就回来了?”
  “国公爷亲自见的老奴,知道是小姐亲自挑选的太平和合扇,很是欢喜。待听到我离府之时有圣旨传来,忙命我作速回府,听听那圣旨是什么内容,可有大碍。”
  古妈妈的话听得她心中一软。
  原以为这一世是尝不到半点亲情滋味了,没想到还有个定国公府,陈徐行夫妇待她这个外甥女是极好的。
  说到定国公府,她又想到了柳烟那个丫头,“如今风波已定,父亲对桐醴院也不再限制了,派人去把柳烟接回来吧,再给先前放出去的那些丫鬟们,每人家中送二十两银子。”
  那些被放出去的丫鬟们,到底服侍了她一场,她不能完全信任将她们召回,给些抚恤也是应该的。
  古妈妈欣慰一笑,“小姐和夫人一样心善,后福还远着呢。老奴去后头瞧瞧老母鸡炖好没有。”
  她说着便从后头小门走了出去,沈风斓有些奇怪,“浣葛,妈妈为何在后头炖老母鸡?”
  方才浣纱跟着她去接旨,院里就是浣葛在。
  浣葛道:“妈妈说,库房里拿出来的都是上品人参,每日要称出一两或是炖鸡或是炖骨,给小姐补身子。若要拿到厨房去做,就怕小家子见不得这样的好东西昧了下来。”
  沈府治下严明,在沈太师的威权之下,厨房的杂役怎么敢昧下她的药材?
  定是怕有人投毒。
  先前她用厨房送来的饭菜都要以银针试毒,古妈妈着实聪明谨慎,能和自己想到一处去。
  她轻轻点头,不再多话,浣纱二人也不敢提侧妃一事。
  想来圣上忽然把她改赐给了晋王,她腹中的孩子,十有八九就是晋王的。
  堂堂晋王殿下,怎么会做出趁着酒醉,轻薄良家女的龌龊事……
  院外忽然传来一声通报,“二小姐,柳姨娘和三小姐来看您来了。”
  柳姨娘一向很少来桐醴院,自从两年多前陈氏过世之后,她就更少来了。
  桐醴院被古妈妈把持着,古妈妈是陈氏的陪嫁,在府中地位不凡,竟然夺了柳姨娘的权力。
  两人这二三年来,大事小事结下了不少的梁子,柳姨娘不敢不敬沈风斓,对古妈妈却没好脸色,不愿进桐醴院相见。
  如今圣旨一下,她也顾不得和古妈妈的龃龉,巴巴地就来了,还带着沈风翎。
  浣纱鼻子里出了一口气,小声道:“黄鼠狼给鸡拜年。”
  这个比喻甚是贴切,沈风斓不禁噗嗤一笑。
  柳姨娘和沈风翎从门外走进来,原以为会看到沈风斓哭哭啼啼的模样,没想到她竟然笑得很是开心。
  原准备了一肚子要“安慰”她的话,这下也说不出来了。
  沈风斓往门口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妇人站在那里,穿着轻薄的水红色烟罗裙,头上一柄赤金双凤钗显得格外耀眼。
  柳姨娘一笑,一双吊梢凤眼显得有些狡诈,“二小姐身子可好些了?前些日子就想来探望了,偏生老爷不让来打搅。”
  沈风斓不接她的试探,只微微一笑,“好多了,劳姨娘惦记。”
  说罢袖子一展,指着一旁精巧的玫瑰椅,“请坐。”
  沈风翎从她身后露出来,唤了一声二姐姐,双眼直往她面上、身上打量。
  她淡淡地应了一声,正好浣葛端茶上来,柳姨娘夸张地哎呦了一声。
  “怎么能让浣葛姑娘亲自倒茶呢?不拘叫哪个小丫头来倒就是了。”
  桐醴院的丫鬟遣散了大半,沈风斓屋子里就剩了浣纱浣葛二人,哪里还有什么小丫头?
  柳姨娘明知故问,不过是为了羞辱她一番罢了。
  只听浣葛笑道:“姨娘说笑了,小姐给我体面是她恩宽,我却知道自己到底还是个奴婢,倒个茶算得什么呢。”
  好丫头!
  沈风斓心中暗赞,没想到浣葛这丫头,当着外人的面这么会说话。
  怪不得能在桐醴院十来个丫鬟中,脱颖而出,和古妈妈的女儿浣纱比肩。
  柳姨娘面上的得意之色冷了下来,浣葛的话让她想起了陈氏还在的时候,她作为姨娘常常要在正房端茶倒水地立规矩。
  这便是妻妾之别,陈氏是主子,她是奴婢。
  想到此处,她又得意了起来。
  “听闻二小姐被圣上亲赐给晋王殿下为侧妃,我们特意来恭喜二小姐。”
  她尖尖的眼角闪过刻薄的神色,妾又如何,她堂堂沈府嫡出小姐,如今不也要给人做妾吗?


第22章 误会
  沈风斓端起茶杯的手一滞。
  合府之中就连粗使的杂役都知道,她是从宁王的正妃变成了晋王的侧妃,这不是什么好事。
  柳姨娘却说恭喜她。
  从前柳姨娘对她至少恭恭敬敬,如今见她沦为侧妃,胆子便大了起来。
  看来患难不仅见真情,还能看清很多虚伪的嘴脸。
  “是啊,二小姐不日就要嫁入晋王府了。圣上亲册的侧妃,名字是要记入宗正寺明黄谱牒上的。到时姨娘再见了二小姐,可就没有坐的地儿了。”
  宗正寺是本朝掌管皇族事务的衙署,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
  除了皇上后宫之中的娘娘以外,就是王爷的侧妃,这些人不是嫡妻,身份却比寻常妾侍贵重万分。
  古妈妈端着浓香四溢的人参鸡汤,从后院小门慢慢地走进来,边走边说话。
  不过三言两语,就揭示了晋王侧妃和沈太师的侍妾,之间的地位差别。
  柳姨娘一看见古妈妈心里就不自在,她方才进来的时候没看见古妈妈,听说她送回礼去定国公府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她面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对古妈妈的话感到十分不快,又不好发作。
  扭捏了几下,她看向沈风翎道:“三小姐在这同二小姐说说话吧,我就先回去伺候老爷了。”
  她起身便要告辞,古妈妈却拦住了她。
  “柳姨娘急什么?我们这里正熬了人参鸡汤,用的是上品千年人参,你怕是没喝过吧?小姐一人也喝不了这许多,可以剩些儿给你尝尝。”
  竟是讽刺她没吃过千年人参,还要她吃沈风斓剩的。
  她一口气堵在心口,待要讽刺回去,只见沈风翎对她无声地摇了摇头。
  罢了,不出一个月沈风斓就要出阁了,到时沈府内院便是她做主,还有什么吃不得?
  别说千年人参,只要长得出来,万年人参她也吃得!
  她气哼哼地摔袖而去。
  沈风翎有些尴尬地解释道:“姨娘一向不会说话,姐姐是知道的,她从前都不敢来桐醴院惹姐姐生气。今儿只是听了旨意,为姐姐欢喜罢了。”
  说到欢喜二字,她眼角眉梢尽是得意,觑着沈风斓的面色。
  她就不信不能惹怒沈风斓。
  沈风斓懒得驳斥她的话,她此后还有要倚靠沈太师的地方,得罪柳姨娘母女于她并无好处。
  她两个日日夜夜在府中,若是给沈太师吹些什么耳边风厌弃了她,她一个人在晋王府,便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左右在府中没有几日了,就忍忍她们又如何?
  她装作没听见沈风翎的话,鼻翼翁动,只觉那人参鸡汤香味十分诱人,“妈妈竟还有这一手,这汤熬得比膳房的厨娘也不差呢。”
  古妈妈笑着把炖汤的紫砂罐子提到桌上,用甜白瓷的小碗给沈风斓盛汤。
  沈风斓拿了只小小的银匙,不紧不慢地拨着汤上的鸡油,头也不抬道:“给三小姐也盛一碗。”
  沈风翎就是有千万句得意。讽刺的话,奈何她不接招,也说不出口。
  两个人对坐着喝鸡汤,一时屋中沉默了起来,偶有银匙轻轻敲在白瓷汤碗上的声音。
  沈风翎心不在焉地喝了两口,看着她那悠然自得的模样,越发气恼。
  被赐给晋王做侧妃,于沈风斓的身份而言是悲非喜,她装出这副不在意的模样,就是给自己看的吗?
  数日前埋在她心中的种子生根发芽,沈风翎放下了汤匙,直接道:“二姐姐,你还记得那日在长公主府吗?宁王殿下亲自下水救了你,那般玉树临风的风姿,真是可惜……”
  真是可惜,你不但做不了宁王的正妃,还要被赐给晋王做侧妃。
  她故意叹息道:“晋王殿下再好,也不可能有宁王殿下这样的如玉面容,天人之姿,又和二姐姐有救命的缘分。”
  沈风斓以为她仍是要讽刺自己沦为侧妃,故而不搭腔,没想到沈风翎的下一句话令她不得不答。
  “圣上的心意还真是令人琢磨不透啊,枉费姐姐一番深情,不惜染病也要故意落水,博得宁王殿下的好感……”
  她那日就觉得奇怪,明明已经是初夏,沈风斓为什么穿了一身略显厚重的水墨白绫裙。
  她被小郡主推入水中,恰好有这身衣裳,掩住了她落水之后的身形。
  这世上的事,哪有这么巧合?
  她当时在回府的马车上,看了那条湿裙好几眼,再细想沈风斓和小郡主的对话,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沈风斓就是故意让小郡主推她入水的。
  她定是事先知道,长公主会邀宁王来相看,所以借机与宁王结下不解之缘。
  怪不得她会为自己出头,甘愿为自己得罪小郡主。
  原来自己不过是她拿来利用的一块垫脚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