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第7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一个大馅饼砸中了。洪涛是谁?有钱的疯子啊!投资界的神话啊!他居然看好了自己。而且开出来的条件已经优惠得不能再优惠了,但凡是换一个别人和他这么说,他都得当对方是骗子。唯独洪涛说了,他相信是真话,前面有n个实例摆着呢,这这方式确实就是疯子的投资风格。
“嘿嘿……没关系,你认识费罗,我就不给你我的电话了,想好了直接让他联系我秘书就成。别着急。慢慢想,有时候跑得太快也不是什么好事儿,钱突然太多更容易让脑子发热。我们俩应该差不多年纪,所以还有的是时间去仔细思考人生。另外我还得说一句,好好考虑一下我的太阳神教,很有意思的……”洪涛觉得这根肉骨头的效果差不多了。下面不能继续喂肉了,一次吃太多容易消化不良。
“帮我查查这个人。越详细越好,越快越好。”离开马斯克之后。洪涛凑到莉莉身边,把马斯克指给她看。虽然知道这个马斯克是谁,有什么成就,但是详细的情况自己还不了解,必须把这一课补上。
“我怎么觉得我和特务一样了,你不是承诺过不让我做违反道德的事情吗?”莉莉可能是和芭芭拉在一起时间太长了,受到了某种鼓舞,居然也敢和洪涛顶嘴了。
“不是调查**,我对那些没兴趣,我是要你查查他的生平,这和道德扯不上边吧?”洪涛的眼睛又眯缝了起来,同时心里也在琢磨,到底是把莉莉调离这个岗位养起来呢,还是让她继续待在芭芭拉身边。
“遵命,船长大人……”莉莉不清楚她的未来已经因为她一个不经意的态度就来回来去变化了好几次,还在和洪涛逗着玩。
“嗯,这才是我的好莉莉……想不想独立去创立自己的事业?比如说独立经营一个传媒集团,像金嗓子集团刚开始时候一样,你和芭芭拉学了这么长时间,应该没问题了吧?”听见船长大人这个词儿,洪涛的心又软了。当年在帆船上,莉莉还算是比较听话的,再给她一次机会吧。
“去哪儿?”听到洪涛准备放她出去单飞,莉莉的眼睛顿时亮了。对事业上有追求的人,一般都喜欢当鸡头,不喜欢当凤尾。
“我派你去一个中美洲小国,新建立一家私人有线电视网,和金嗓子集团一样,从零做起。不过你比金嗓子集团幸运,一方面可以得到我直接的资金援助,另一方面金嗓子集团手里的版权都会让你的电视网使用,其它版权我给你足够资金租用,你有信心能干好吗?你愿意去当一个垄断全国的传媒集团总裁吗?如果想的话,这几天去搞一个初步的计划给我,我先看看,然后我再告诉你到底去那个国家。”洪涛越来越痴迷自己那个太阳计划了,他是个坐言立行、不撞破脑袋不回头的人,一旦喜欢上一个东西,就恨不得马上去做,能忍这么多天不动手,已经算是很难得了。
“真的?全由我做主,你不干涉我?像水晶兰资本和aigo公司那样!”莉莉越听眼睛越亮,阿珊、尤利娅、谭晶在她眼里都是比芭芭拉还厉害的存在,能达到她们的高度,她就已经很满足了。可惜她是不知道她们的真实情况,在自主权问题上,水晶兰资本、aigo公司的总裁并不比贝利维这个船长多多少,开快开慢、在哪儿停泊都要洪涛点头同意才成。
“嗯,我保证!”洪涛心里偷偷的乐啊,本来他想给莉莉更大的权利,没想到她自己就这么容易满足了,那还不顺水推舟等什么呢,以后她再反悔都说不出理来,理全在自己这边呢。
在这一大堆喜事当中,也有一件事儿让洪涛很郁闷,居然有人拒绝了水晶兰资本的独立投资,不愿意让自己这只大寄生虫痛痛快快的吸血,简直太没天理了!就在水晶兰资本如日中天的今日,竟敢有人如此冷落,胆子也太大了!让洪涛非常非常惊讶。
这个人是谁呢?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一个叫劳伦斯。爱德华。佩奇、一个叫谢尔盖。米克哈伊洛维奇。布林,他们弄了一个小公司,名字叫google!
对于这个名字,洪涛没理由不知道!他那个天文数字公司,就是借鉴了人家的公司名,可是他对这家公司,了解得真不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这两位创始人拿着他们的搜索引擎技术找到了雅虎公司准备融资时,居然被大卫费罗拒绝了。拒绝的理由也很有意思,还有学生气的大卫费罗建议他这两位学弟自己去创业,并不是看不上他们的设计,而是觉得很不错。
后来洪涛听说了这件事儿,差点跑到大卫费罗家里揍他一顿。你装什么大尾巴狼啊!你还让人家自己去创业,过几年人家就该这么和你说啦!可是事情已经这样了,洪涛急也白急,那个佩奇还是个犹太家庭,被雅虎拒绝之后,人家直接找到了自己的导师,也是位犹太人,弄了10万美元真的自己去创业了。这下水晶兰资本再和他们俩谈风投的事情,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俩好糊弄,但是他们的导师、家长也一点都不糊涂。谈了好几个月,最终只给了水晶兰资本15%多一点的投资额度,这还是被水晶兰资本的盛名所迫,勉强答应的。
“尼玛我也有今天,居然有人怕我背后下黑手,哈哈哈哈哈……好吧,放过他们吧,我当年不是也和他们一样,像防贼似的防着红杉资本那些人嘛!同病相怜啊,15%就15%吧,逼迫天才是犯罪。”听到这个结果之后,洪涛先是愣了一会儿,然后又笑了一会儿,这才通知阿珊结束谈判,接受google公司的条件。
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人,洪涛从心里敬佩,自己可以利用他们为自己挣钱,但是绝对不会妨碍他们发展的步伐。因为他觉得自己如果那样干,就太缺德了,这些人不光属于美国,他们属于全人类,正式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人,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要是光有自己这样的人,社会只能退步。
自己不能因为挣钱多少而去过多干涉这些天才的决定,况且钱这个东西,对自己真的用处不大了。随着1999年的临近,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硅谷和纽约上空同时酝酿着,别人可以不知道,但自己必须清楚,借着这次风暴,哪怕就是google公司不让自己入一分钱的股份,自己也会赚得钵满盆满、满嘴流油的,与其去影响两位天才未来的成长,还不如去掏那些资本家的兜呢。
对于这场风暴的来临,洪涛已经等了5、6年,自打他准备来北美发展时,就已经算好了这个时间,一直期待着这个本来也避不开的暴风雨来临。这场暴风雨在后世还有一个很生活化的名字,叫网络泡沫破灭,它来临的时间就在2000年到2001年间。
一千一百一十九章大家都来吹泡泡(白银米魅25)
网络泡沫这个东西,从1995年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当时网景公司成功上市,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把市值弄到了近30亿美元,走完了通用电气公司几十年刚刚走完的路程。这个巨大的冲击不仅让人们目瞪口呆,也让有些人欣喜若狂,这些人就是华尔街和沙丘大道上的那些银行家、大财阀、风投公司和遍布全球的私人投资者。网景公司的上市成功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快捷、方便、回报周期短、回报率高的崭新投资领域。从来都是跟着利润走的资本,这次也不例外,在洪涛的带领下,奋不顾身的跳进了这潭浑水。
以福特公司为例,它在本世纪20年代建立了一座鲁日城,把大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在鲁日城里,每天有8万多名工人忙碌在270个足球场大小的厂区里,从一块矿石,一粒黄豆开始,看着这些原料经过一台台机器、一座座熔炉、一道道工序,逐渐变成了一辆辆崭新的汽车,平均时间只需要49秒钟。当时曾经有报纸称呼福特为造物主,因为每个到过鲁日汽车城的人,都被它那种强大的力量所折服了,不由得你不顶礼膜拜。
为了能达到工业生产的最高效,集中一切就是唯一的秘诀。福特曾经有一个梦想,他想把自己的工厂建立成为一座自给自足的工业帝国,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生产,哪怕是生产油漆用的黄豆,也要出自福特旗下的农场。这个梦想并不是福特一个人的。它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工业时代,就像是人生观一样。伴随一生。同时期的洛克菲勒石油集团、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化学、克虏伯公司……它们也都是这种观念,都在这样追求。
一直到互联网出现之前。地球上所有的大企业也还走在这条路上。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这条路旁边突然出现了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大道,上面好像更平坦、更宽阔。于是原来那种工业观就逐渐发生了转变,洪涛曾经和列文聊过波音公司的飞机流水线,不得不令洪涛佩服的是,波音公司之所以能在被美国政府拆分成三四段后,还能重新成长为行业领袖,这个学习和适应能力的确太强大了。
此时的波音公司已经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基本实现了全球产业链的实时监控。不管是坐落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供应商。只要它还在地球上,波音公司的总部就能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对它的生产进行同步跟踪。由此,波音公司也就具备了同步调控能力,可以让这条比福特汽车城还漫长的巨大流水线顺滑的运转起来,这就是后工业时代、新生互联网时代的完美融合。
不光是波音公司看到了互联网的好处,这个新生的事物就像当年蒸汽机刚发明出来时一样,张开了血盆大口,扑向了每一个传统领域。疯狂的掠夺着它认为该由它接手的地盘,毫不讲理。而在它背后撑腰的,就是像洪涛这样的资本,有了资本的注入。互联网的成长速度就像是一个气球,前一秒钟还只有拳头大小,你一眨眼。它就变成西瓜大小了。
在这样高速成长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来不及看清楚很多细节。更没功夫去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利弊,所以有的干脆连看都不看了。只要是互联网企业,大家就往里砸钱,好像他们都长了洪涛这么一个脑袋,每次投资都会发大财一样。原本以理性和果敢著称的风险投资家们,也被这股风潮吹晕了脑袋,理性没了,全剩下果敢,只要你有一个互联网创意,再拿出一份简单的计划书,他们就敢给你投钱。最让人容易头脑发热的,就是这种盲目的投资,在互联网泡沫初期,居然屡屡成功。
这个时期的硅谷简直就是创业者的乐园,不用你拿着计划书去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哀求,资本会主动找上门来催着你接受投资。慢慢的,大家觉得这么干还是不太过瘾,风投资本和那些创业的年轻人觉得像网景、雅虎、亚马逊那样,一开发技术就开发一年两年再上市,太慢了,不符合互联网的性格,于是一种叫做“dot”的投资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啥叫dot模式呢,简单的讲,就是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基本没有实体业务,只凭一个创意或者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就开始融资了。融了资之后干嘛呢?不是开始扩展业务,而是开始烧钱,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把这个创意炒热,把公司的知名度打响,把创意这张大饼弄的尽人皆知。这时候,就该准备ipo啦,一旦ipo成功,瞬间这些创始人们就会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而那些风投资本也跟着获得丰厚的回报。其实用英语的含义说这个事情很麻烦,要是换成中文表达,就五个字儿足矣,一说出来大家都能理解,它就叫做:空手套白狼!
其实这个玩意也不是互联网时代发明的,当年荷兰人炒郁金香时就是这一套,就像是击鼓传花游戏,不产生任何实际利益,完全就是资本在转手,转一手价格就高一截,一直就这么转下去。这时候就是泡沫了,这些价格并不代表公司的真实价值,全是吹出来的。转来转去,总有个头吧,然后就有这么一天,某些接盘侠们终于明白了过来,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些纯粹靠吹出来的创意、概念瞬间就会变得一文不值,看上去璀璨、美丽的泡沫,啪的一声吹破了,什么也不会剩下。
如果换成实体经济,你买了一个工厂,不管怎么赔钱,最终它至少还有生产线、有产品、有销售渠道、有工人,还不至于是一场镜中花、水中月。但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和买了当年的郁金香根茎一样,炒起来的时候金贵无比,跌落尘埃之后就狗屁也不值了。
目前来看,这些泡沫已经开始吹大了。按照洪涛那个遍布全球的大数据库得出的统计数字,从98年下半年开始,硅谷每周都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成功上市,每天都会新增39位年轻的百万富翁。他们有的刚走出大学校门,有的连大学校门还没走出来呢。另外还有一个数字也非常吓人,从98年开始,投入到互联网企业里的美国风险投资总额比例占到了美国所有风投资金的60%,而在96年,这个数字只有30%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