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古玩人生 >

第45部分

古玩人生-第45部分

小说: 古玩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昨天在古玩市场买了个铺子,准备开一家古玩店。”于立飞说。

    “你是不是买的小牛的铺子?”吴文古马上就知道了原委,虽然他不怎么来古玩市场,可是这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很快就能知道。

    “是的。”于立飞暗暗好笑,昨天晚上的人喊牛老板都是“老牛”,到了吴文古这里,就成“小牛”了。

    “价格有些贵了,但好在那间店子以后还有升值空间。”吴文古显然知道于立飞是二十五万买下来的。

    “吴老,您可真是消息灵通。昨天晚上我收了四扇刺绣屏风,我也不太懂这个,什么时候您有空,能帮我掌掌眼么?”于立飞说。

    “哦,刚买下店子就上了货,小于,你的路子很广嘛。”吴文古有些诧异的说,古玩店很多都是慢慢进入的,于立飞才接触古玩没多长时间,猛然就要开家店,如果没有人带的话,恐怕想上件货都难。可是没想到,他刚买了铺子,马上就上货了。

    “正好认识一个铲子,昨天他收了货回来,就去看了看。”于立飞说。

    “嗯,想要上好货,就要多跟这些铲子打交道,而且还要搞好关系。做古玩生意,跟搞收藏是不一样的。做生意,收货跟出货,要保持平衡。如果收的多卖的少,资金压力就大。如果收的少卖的多,又没货可卖。”吴文古提醒道。

    “谢谢吴老教诲,我一定注意。”于立飞诚恳的说。

    “咱们也别去江边了,去你店里看看。”吴文古说道,很多人觉得让他鉴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可是只要有时间,他却喜欢帮别鉴定。一来可以多接触古玩,二来也能开阔眼界。当然,如果天天拿着一些新仿给他看,自然也是会拒绝的。比如说任静天,他基本上不帮任静天看东西的。

    “屏风”又称为屏门或屏障,是指设在门窗间的屏风。古代的房屋大都是土木建构的院落形式,当然不像现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坚固、密实。所以为了挡风,古人便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并多并多将屏风置于床后或床两侧,以达到挡风的效果。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就是说屏风有挡风、遮蔽、隔间的功用。

    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作用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屏风的制作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立式屏风、折叠式屏风等。后来出现了纯粹作为摆设的插屏,它娇小玲珑,饶有趣味。

    古时,王侯贵族的屏风制作非常讲究,用了云母、水晶、琉璃等材料,在镶嵌工艺上,用了象牙、玉石、珐琅、翡翠、金银等贵重物品。可谓极尽奢华。然而,民间的屏风制作大都崇尚实用朴素。大有陈设素屏者,而且,自魏晋以来,此风大盛。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素屏谣》曰:“当世岂无李阳冰篆文,张旭之笔迹,边鸾之花鸟,张藻之松石,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表明了其对素屏的崇尚之意。民间的素屏与帝胄之家的华屏相比,真是别具一格而韵味悠闲。

    “这四扇折屏不错。”吴文古只是看了一眼这四扇屏风,马上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他没仔细看,但这四扇屏风给他的感觉,应该是老东西。

    “吴老,什么是折屏?”于立飞问。

    “折屏,又称曲屏。由多扇连接组成,并可折叠。造型上也有平板和落槽之别。一般为双数组合,如四扇屏、六扇屏、八扇屏、十二扇屏,等等。每扇之间以挂钩相接。摆放时可曲可直,比较灵活。你的这四扇屏也是有挂钩相接的,你试着把它们组合起来看看。”吴文古说,现在这四扇屏,只是随意的靠着墙摆着,看不出整体效果来。

    “吴老,这个屏风还有这么多讲究啊。”于立飞边摆弄屏风,边问。

    “那是当然,除了折屏,还有插屏,也称座屏。形如立镜,下有座架,屏面插入底座。形制比较高档复杂的还配有顶帽,底座配站牙,组合而成,气势宏伟,又便于拆装。也有屏面和底座实为一体的,但大多是小型的。

    小型的座屏可置于客厅面积较大的家庭中,充当影壁或照墙的角色,避免开门见厅,还可烘托出客厅的艺术氛围;大型座屏常为三扇式,也有五扇式,一般正中一扇最大最高,两侧高度依次递减,呈‘山’字形,故称‘山字屏’。清中期以后,不少单扇座屏的屏心被改为镜子,俗称‘穿衣镜’。还有规格较小的座屏,放在书桌几案上的称为‘砚屏’,放存炕上的称为‘炕屏’,遮挡蜡烛的称为‘灯屏’。”吴文古说道。

    “没想到屏风还有这么多种类。”于立飞以前也在书中看过这些屏风,可是并没有实际的概念,很多时候知道名字,却不知为何物。

    “这只是从体型制作上划分,如果从从材质和工艺上划分,早有漆艺屏风、木雕屏风、石材屏风、绢素屏风、云母屏风、玻璃屏风、琉璃屏风、竹藤屏风、金属屏风、嵌珐琅屏风、嵌磁片屏风等等。再多题材上划分,则有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宗教神话、民间传说、山水人物、龙凤花鸟和书画。

    此外,还有一种博古屏风。从题材上讲,‘博古’与广泛采用的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相比,以古香古色的器皿及精美配饰件为主题,多配以插花,别有一番书卷气,高雅别致。从寓意上讲,有‘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之意。”吴文古侃侃而谈的说道。

    “吴老,跟我说说这刺绣屏风吧。”于立飞说,他对吴文古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尽量记下来,要知道像这样的学习机会,可不是随时都有的。

    ;

    手机: 电脑:

第七十一章 两全齐美() 
古玩人生;第七十一章 两全齐美

    “刺绣、刻丝、织成、绵绫,都算是丝绣。濠奿榛尚而刺绣的起源最早,在舜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事物原始》里有‘舜令禹刺五彩绣’这样的话,以后夏商周以及秦朝、汉朝都有发展,但大多是用在衣服上的配饰上。三国的时候,吴国孙权让赵逵之妹绣《山川地势图》,这可能是刺绣作图画最早的开始。而到唐朝的时候,南海贡奇有一个奇女子卢媚娘,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能在一尺的绢上,绣出了《治华经》七卷,这应该是刺绣绣字的开始。当然,在那个时候,刺绣作图、绣字,只是偶然为之,大部分还是用在衣服的饰物上。

    一直到宋代,用刺绣作书画,才开始兴起。明朝的董其昌在《筠清轩秘录》里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夺目,山水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嚵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

    而到元代,刺绣的用线就稍微粗些,落针也不那么密。甚至有的时候,还直接用墨去描人物的眉目,远远不如宋代的精妙绝伦了。”吴文古有些叹息的说,我国的很多工艺美术水平,在宋代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后世不要说超越,连学习和继承都做不到。

    “吴老,我这四扇屏风是哪个时期的?”于立飞期待的问,他只知道这个屏风应该有些年头了,可是具体到哪代,却还不清楚。

    “这四扇屏风,有图有字,文雅娟秀,而且全是郑板桥的竹子风采。那细细的批线和精致的绣工,虽然针法比较单一,却把郑板桥原作的风貌反映的淋漓尽致。应该是清代早期的东西,很有可能是乾隆、嘉庆时期的。宋代的刺绣技艺达到了巅峰,随后每一代都有所不如。元代的刺绣基本上没有任何发展,唯一做的一个贡献,是让刺绣有了新用途,元代对各个国家的诏书,为了防止损毁,全部使用刺绣。在《辍耕录》里记载:‘累朝践祚之始,必告天下。惟元诏西番者以粉书诏文,于青绘绣以白绒,网以珍珠,至御宝处则用珊瑚,谴使赉至彼国’。

    而明朝的刺绣主要是书画为主,虽然工艺不如宋代,可是流传下来的作品却不少。到了清代的时候,特别是乾隆时期,刺绣的材料和工艺也还算可以,虽然不能跟宋朝的东西相比,但不比明朝的差。嘉庆之后,则越来越不行了。”吴文古说道,看到于立飞不时的颌首,他又说道:“其实判断一件刺绣的时代,可以从针法入手。越是针法单一的好绣工,年代越早。针法是在实践中创造的,越是往后,创出的绣法越五花八门。很明显,这四扇屏风是清代,你看那淡淡的黄色丝绸做地,更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韵。不但是清代,而且做工精致,应该是在富贵权势人家用的。”

    “没打眼就好。”于立飞谦逊的说,其实对他而言,现在根本就不存在打不打眼的问题,昨天晚上,他经过比对,发现自己的另外一个秘密。只要是自己脑海里显现的立体图越清晰,物品的时代就越久。比如李轩墨车上的那些坛坛罐罐,他摸到手里的时候,总是模糊不清,只有这四扉屏风和那枝朱漆描金夔凤管紫毫笔,让他能非常清晰的“看”到了它们的立体图形。

    “小于,你这四扇屏风多少钱收的?”吴文古问,这四扇屏风是于立飞晚上去收的货,而且是在铲子家里,价格应该不会太贵。铲子的眼光一向不怎么样,他们也不敢在古玩商面前抬价。虽然于立飞还不算一个真正的古玩商,可是昨天晚上,他却是以古玩商的身份去上货的。

    “五千五。”于立飞没有隐瞒,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吴文古连昨天晚上他买下这里的消息都知道了,恐怕自己买屏风的事,他很快也会知道。

    “五千五不贵,算是又捡了个漏。”吴文古笑吟吟的说,于立飞虽然对古玩的相关知识,还不是很熟悉。可是他却是捡漏的幸运儿,想想,他也确实无需去做那份保安的工作。但吴文古毕竟见多识广,现在于立飞能走运,未必以后还能走运啊。比如小牛,一次打眼,几乎就倾家荡产。

    “吴老,能不能再帮我估一下价?”于立飞问。

    “你现在可是古玩商了,对古玩的行情,得随时把握才行。”吴文古说道,他偶尔帮帮于立飞没问题,可是于立飞毕竟才是老板,以后的路,也得他自己来走。

    “等正式营业之后,我才算正式跨进古玩行,现在还得多学习。”于立飞笑着说。

    “如果想要快速知道价格,我建议你多看看各大拍卖场的价格,他们有相关资料,有机会最好能参加几次拍卖会。”吴文古建议道。

    “好吧,那我正好拿这四扇屏风练练手。”于立飞说道,他也觉得自己不能太依赖吴文古,吴文古已经说得很明显了,能以什么价出手,就看自己的能力了。

    “小于,你这店名想好了没有?”吴文古问。

    “还没考虑这事呢,吴老,你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正想请你费神呢。”于立飞打蛇随棍上,忙不迭的说道。

    “我看就叫轩雅斋吧。”吴文古说道。

    “轩雅斋?好名字。”于立飞笑着说。

    “小于,虽然你买下了这家店,但是你未必就要辞职。你注意没有,开古玩店,并不是天天要来开门的,有的时候,晚上开门都有的。”吴文古说道,古玩市场就有很多店子,每个星期只开一二天的门,其他时候不是下乡铲货,就是到外地去看货。如果天天坐在店里,除非有固定的供货商,一般人都是不会天天待在店里的。

    “可是我三天才能休息一天?”于立飞说道,总不能一个星期只开两天门吧?而且他还得去上货,李轩墨也不可能完全满足他的需求。

    “你可以先试试,如果觉得上班会拖累你,到时再辞职吧。但是如果你以后正式调入博物馆,也可以办个停薪留职什么的。虽然开古玩店很赚钱,可是并不是每一次交易都能赚到大钱的。古玩店三年不开张的事情很常见,与其天天待在店里无所事事,不如先把工作的事情固定下来。”吴文古劝道。

    “好吧,我试试看。”于立飞说道,吴文古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能说什么呢?如果现在自己去辞职,肯定会有人窃笑,同时也会让吴文古失望。

    “这可能是两全齐美的办法,真要是让里太忙,到时你再辞职也不晚,而且你要是觉得忙不过来,也可以请人嘛。”吴文古提议道。

    ;

    手机: 电脑:

第七十二章 好奇心起() 
古玩人生;第七十二章 好奇心起

    吴文古的提议让于立飞眼睛一亮,对啊,自己的店子无需一定要自己亲自守在这里。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