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古玩人生 >

第228部分

古玩人生-第228部分

小说: 古玩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有。你既然看过资料,能说说拔步床的情况么?”高岩随口问。于立飞虽然年轻。看着就像个学徒的样子,可他还真的什么都懂一点,而且他懂多少,别人了不知道深浅。至少就家具来说。于立飞不算外行。只是不知道他对家具材质的判断,有多少功力。

    “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体型最大的一种床,也是古人发明的最伟大的一种床。拔步床在鲁班经匠家境中被分别列为‘大床’和‘凉床’两类,其实是拔步床的繁简两种形式。

    拔步床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大型床,它的独特之处是在架子床外增加了一间‘小木屋’,从外形看,好像是把架子床放在一个封闭式的木制平台上,一般称之为:地平。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有的还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回廊。虽小但人可进入,人跨步入回廊犹如跨入室内。

    回廊中间有一个脚踏。两侧可以安放桌、凳类小型家具,用以放置杂物。过去没有卫生间,一般人都是把马桶放在床后,但是拨步床的马桶就可以放到回廊一端。另外一侧一般设梳妆台,早上起来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非常方便。

    拔步床形体很大。床前有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虽在室内使用,但宛如一间独立的小房子。就好像是房中房,床中床似的。”于立飞说道。

    “看来小于对拔步床确实有所了解,其实除了这些资料,一些文学小说里。也对拔步床有所描述。比如说金瓶梅第十九回:‘西门庆心中大怒,叫李瓶儿脱了衣服,跪在地平上。’如果不知道拔步床,会觉得西门庆不近人情,让李瓶儿跪在地上。其实他是留有余地。没有让她彻底跪在地上,而是跪在地平上。地平也是木头做的,还是属于床的范围,李瓶儿算是跪在床上。如果不知道拔步床的结婚,恐怕在看小说的时候,就会想不通。”高岩说道。

    “这本书我也看过,可是没想到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知识?”严礼强感叹道。

    “可不是么,如果你仔细看金瓶梅的话,就能发现,拔步床在那个时候,已经是非常贵重的家俱。家里有这种床,是财富的象征。比如说西门庆娶第三房孟玉楼的时候,媒人说:‘这个孟玉楼是个寡妇,她手里有点儿钱,有两张南京拔步床。’这是什么意思呢?换到现在,就是说她手里有钱,有两台奔驰宝马似的,是一笔巨折财产。

    在孟玉楼的财产构成中,媒人其他方面说的都比较模糊。说的很具体的,就是这两张南京拔步床。南京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明朝商业繁华,南京产的拔步床,跟现在说德国产的奔驰宝马似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地名称。”高岩说道。

    “高先生真是好学问,连这些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于立飞佩服的说。其实他也有所印象,可是并没有像高岩这么去研究。他当时只是当作成人小说来看的,哪里会注意这些家于家具的描述呢。

    “老高,你说拔步床是财富的象征,到底贵到什么程度?”严礼强有些不服气的问。他的这张紫檀床架子,已经值一百万,难道说拔步床比紫檀架子床还要贵?

    “金瓶梅第九回,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买了一张黑漆欢门描金床,买完以后,顺手又买了两个丫环。你比较一下,就知道这个价值的比例了。这张床花了十六两银子,可是两个丫环呢?一个才五两,另外一个六两。一个是‘上灶丫环’,就是可以炒炒菜,到厨房帮帮忙,有点手艺的丫环。可就算是这样,也才要六两银子。剩下的那个五两,要两个丫环再加一个上灶丫环,才能顶一张床的价钱,你可以想像这张床的价值。

    而最为可气的是,潘金莲还嫌这张床不好。在后面的第二十九回又写道:因为李瓶儿的屋里有一张好拔步床,潘金莲就闹。‘旋即用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张螺钿敞厅床’,就是拔步床。这在当时,能买十二个丫环,已经是非常大的一笔钱了。”高岩解释道。

    “立飞,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帮我买张罗汉床和拔步床。”严礼强说道。

    “这当然没有问题。”于立飞点了点头。

    “严总,你是准备把四种床每样都收藏一张?”高岩微笑着问,就算如此,也不能说就齐全了。每个时期的床,都有其特点。想要收藏齐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我准备在客厅放张榻和罗汉床,房间里放张罗汉床和拔步床。”严礼强说道,于立飞的别墅里,到处都是古玩。他的客厅摆的是四把黄花梨椅子,吃饭的碗碟,至少都是清代的瓷器,有些甚至是明代的。而喝茶的茶杯,睡觉的床,甚至于立飞的书房,装的都是那种格子门。

    “拔步床组装好之后有两米八以上,你家的卧室,有这么高么?”高岩提醒道。

    “不会吧,这么高?”严礼强诧异的问。

    “明代的房屋非常大,有些屋里的通高达到了六七米,所以拔步床其实就是屋中屋。”于立飞说道。

    “小于说的有道理,我知道有个人家里有张拔步床,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哪天我可以带你去看看。”高岩说道,他虽然是家具鉴定专家,可并不是收藏专家。当然,他也收藏了不少家俱,而且非精品不收。但唯独拔步床还没有,主要也是家里没有合适的地方,要是买回来只能放到院子里,那可就是暴殄天物了。

    “谢谢高先生。”于立飞忙不迭的说。

    于立飞离开的时候,严礼强陪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于立飞的家俱,他已经让高岩给估了价。如果于立飞能把架子床的配件找到,就还能加一百来万。但就算是这样,他觉得也能把宿舍楼和办公楼建好。如果只建不装修的话,这两栋楼只要两百万左右就差不多了。现在的建筑费用,应该在五百一平米左右,这个价格,还是用料足的情况。要是偷工减料,三四百一个平米也能建好。

    “立飞,老高帮那些家具估了个市场价,二百八十万左右。如果你能把那张紫檀架子床的配件找齐,我可以再加两百万。”严礼强说道。

    “按强哥说的价就是。”于立飞想了想,这个价格还算公道。毕竟严礼强是一脚踢,他一次性把所有的家具全部收下来,自然要优惠些才是。

    “立飞,派出所目前最缺的是什么?”严礼强问。这笔钱,他打算先交给于立飞,等宿舍和办公楼建好之后,他再跟于立飞去结算都可以。

    “现在影响我们办案的是车子。我们派出所总共有二十六人,可是只有一辆桑塔纳和一辆面包车,另外只有两辆摩托车。而且所有的车辆车况都不太好,特别是那辆面包车,经常趴窝。”于立飞说道。

    “这样好不好,钱,我先付给你,到时候你要买什么东西,再去买就是。”严礼强说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 互赠() 
于立飞之所以会找到严礼强,就是不希望大托派出所跟他有金钱往来。现在严礼强想跟他完成家具的交易,他自然不会同意。不管是自己还是大托派出所收了这二百八十万,接下来的都会把事情搞得复杂化。

    “这个不妥。这些家俱,是派出所赠送给你的,并不是卖给你的。强哥,无论什么时候,你可都得记住这一点。”于立飞摇了摇头,特别叮嘱道。大托派出所跟严礼强之间,不是交易,而是互相馈赠。

    于立飞,或者大托派出所,跟严礼强之间,不能有任何金钱往来。他送严礼强一些破烂家具,而严礼强给派出所捐建房子,捐一些警用设备,就这么简单。当然,严礼强也可以适当的捐一点钱,可是再怎么样,也不能捐二百八十万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恐怕分局也得找严礼强要钱。就算分局找不到严礼强,派出所想要留下这么多钱,根本就不可能。但要是建了房子,买了车子,分局未必就会再打主意。

    “那好吧,建房子的事,我得先核算一下成本。但你所说的食堂、活动室和宿舍、办公楼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我们只负责基建,剩下的装修问题,得你们另外解决。目前的话,我先送给你们一辆桑塔纳、两辆面包车和五辆摩托车。至于这些车辆的价格,到时候我再在这二百八十万里扣,怎么样?”严礼强想了一下,说道。

    “你看着办就是,但现在已经立秋,骑摩托车出行,会不会太冷?我看换成三辆面包车,三辆摩托车吧。这些车辆是一次性送到吗?”于立飞沉吟道。冬天骑摩托车,实在是受罪。而出警的时候,又必须赶时间。遇上冰雨天气,那种刀刮的感觉,实在受不了。

    “涂装的时间不同,可能不会吧。”严礼强说。他也不经手具体事情。只是把想法告诉下面的人,自然有人去操作。

    “这么多车辆,最好不要一次性送过来,否则别人会以为我们所发了大财。”于立飞解释道。

    大托派出所只有七个编制,现在有一辆小车,一辆面包再加上两辆摩托车。如果再加上这次的七辆车子,那就有十几辆车了。就算是城区的派出所,也未必会有这么多的车辆。

    “这你放心,不会让你们为难。”严礼强微笑着说。

    三天之后,礼和集团的人到了大托派出所。向派出所捐送了三辆警用摩托车和六万的现金。礼和集团的人很低调,找到杜运国,向他说起了严礼强的意思,把钥匙和钱放下之后,跟杜运国握了握手就走了。甚至连茶都没有喝一杯。

    杜运国早就被礼和集团的人做法搞懵了,直到来人上了车走了之后,他才注意到,自己竟然都没去送送对方。要不是刚才留了张名片,他甚至都不知道来人的姓名。走到窗户边,看到楼下停着的三辆崭新的摩托车,再看到桌上的六扎百元钞票。杜运国揉了揉眼睛,他生怕这是一个梦。

    “杜所,好像不太满意?”于立飞把人送走之后,走到杜运国的办公室。看到他望着桌上的钱发呆,笑嘻嘻的问。

    “我怎么不会满意,简直太满意了。”杜运国长长的叹了口气。他现在已经被幸福紧紧的包围着。

    于立飞没来派出所之前,他每天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去搞钱。向辖区内的企业和单位伸手?他放不下面子。向财政要钱?又要不到。堂堂派出所的所长,竟然被追债的人堵在办公室里,也算是一大奇闻了。

    于立飞来了之后。一直困扰他的经费问题,马上就得到了解决。现在突然又多出了六万,说老实话,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花这笔钱了。所里今年的经费支出应该是足够了,又多了三辆摩托车,以后出警的速度要比原来快得多。

    “杜所,同志们可都是眼巴巴的盼着你呢。”于立飞笑眯眯的问。

    得知礼和集团的人又送摩托车又送钱之后,下面的干警一下子就沸腾了。所里有了钱,意味着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了。先不说那笔钱怎么安排,至少所里多了三辆摩托车,以后出警的速度,要远远超过以前。而且晚上的巡逻安排,也方便得多。

    “怎么,还有人打这笔钱的主意?”杜运国警惕的说。他可没打算动用这笔钱,这些年他真是穷怕了。手里有钱,心中不慌,他刚才一直在想着,这笔钱是存定期还是存活期呢。

    “杜所,我觉得这笔钱用了比留着好。”于立飞拿出烟给杜运国递了一根,轻声说。

    “这钱应该留作备用金。”杜运国摇了摇头,坚定的说。只有手里有钱,遇到案子的时候,才不会顾虑重重。

    “话是这么说,但分局如果知道我们所里有钱,以后申请经费可就难了。”于立飞说道,纸是包不住火的,如果分局知道大托派出所有这么一笔钱,以后在拨款的时候,那还不百般刁难?

    “那怎么办?”杜运国一想,也明白了于立飞的意思。这笔钱,还真的不适合留下来,而且所里的干警,恐怕也眼巴巴的盯着这笔钱。

    “全部发下去,今年所里不是一直没有发补贴费么?我看这次把以前欠的全部补齐,包括所有的协警和联防队员,也一起发。”于立飞说道。

    “全所二十多人全部发的话,那这笔钱一下子就没了!”杜运国算了一下,马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这笔钱本来就是天上掉下来了,就当从来没有过呗。发补贴,可是提高工作积极性最好的办法。”于立飞微笑着说,他跟所里的干警、协警、联防队员都聊过天。他们的工作性质其实都差不多,有的时候,一些辛苦的工作,反而是那些没有编制,没有医保的联防队员去做。

    “真要是发下去了,如果突然碰到所里要用钱,怎么办?”杜运国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