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古玩人生 >

第105部分

古玩人生-第105部分

小说: 古玩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很快证明了他的想法,即使古籍,上 海地区遗留下来的远比北方地区少。既然如此,民国的明星招贴只有山 东胶东地区是聚集地,有大量留存,他由此断定:民国的广告招贴存世量肯定很少!这个发现,太有意义了,精明的宋老板意识到招贴画目前卖价太低,而且不久的将来,民国招贴画将被淘尽,市场上将很难买到!

    张老板兴奋之余,直扑青岛并驻扎下来,专门搜罗招贴画。他三五元收,六七元收、十元八元收,最后收购价到了三四十元,有些精品甚至上到百元。而他到手的招贴画近二千幅,可是再也收不到了,货源几近枯竭。

    张老板花一万多块,买了一大堆招贴画快快乐乐的回京城,把货物存放起来,仍旧零星买进,没出半年时间,民国明星人物招贴画价格扶摇直上,竟然在两个月时间里,品相好的升到了千元一幅。张老板手里的二千幅招贴画全部是上品,他逐渐投放市场,仅此大赚了一笔。

    张老板不显山不露水的大赚一笔,没有拣大漏那么风光,可赚到的是真金白银,从此有了家底,做生意有了底气,虽说他的眼力和眼界没大幅度提高,却并没有就此沦落,也没有太张狂,照样不赌不嫖,踏踏实实的干事。

    后来他逐渐发现,待在京城,有不小的压力,他做生意朴实,档次上不去,不适合高档精品需求旺盛的大城市,所以决定回潭州发展。他的做法是明智的,潭州古玩市场在全国也有名气,老货多,价钱便宜,他手头宽裕,便打起集藏货物的主意。

    张老板是有主意的人,对古玩的走势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眼见清三代的瓷器在市场上行情火爆,异常抢手,他并没刻意和大家争,而是把目光投向晚清民国的瓷器——各类大瓶。那时候民国一百五十件的大瓶,完好的一对,才一千多元,三百件的也就三千多元。德州市场二百多家店铺,周边各县的古董商,贩子,以经营瓷器的占多数。张老板悄没声的收购晚清民国的瓶、帽筒、瓷器,选的都是没毛病的,画片和瓷质好的,有的货贵几百块,他照单全收,经过三四年的努力,他收购了几百对大瓶和大量瓷器,却不为人所知。

    古玩行没有永远攀升的行情,也没有永远冷落的品种。和老板低价收购瓷器的几年时间,民国的大瓶价格从一千多元,狂涨到六七千元,而清三代瓷器价格也是狂涨,精品的没有破损的品种,市场上几乎看不到了。

    张老板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他来来去去,心态平和,不为生意的冷清而担忧,所以总是看到他沉着的进进出出,完全没有普通古玩商人的焦灼。不知内情的人觉得不理解,他们根本想不到其貌不扬,没有传奇加身的张老板,是古玩行里的枭雄!

    “老张,你这里的帽筒我想挑两个。”于立飞看到一排排的帽筒,突然心里一动。

    帽筒,俗称“官帽筒”,是清代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放花翎顶戴用的。创制于嘉庆年间,在同治、光绪年间流行得到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它同时具有实用和陈设性,后来被民间广泛接受,随着清朝的没落,光绪后期到民国初期,帽筒逐步演变为普通人家的陈设器。

    现在的官员虽然没有“官帽”一说,可是也还是有人要戴帽子的。比如说公检法系统,他们还得戴大盖帽。虽然现在都有挂钩来挂帽子,但是如果在桌上摆一个帽筒,也是一趣事。只是以任静天现在的级别,摆这么一个帽筒,似乎有些太显眼了。

    “东西你可以任挑,绝对保真。”张建功也觉得于立飞有些意思,自己店里也不去管,尽陪着自己聊天。

    “那行,我看看。”于立飞一路的摸过去,最终选了一两个在他脑海中表现最出色的帽筒。

    “老张,你看看,这两个帽筒还可以不?”于立飞把两个直口、筒腹的帽筒拿给张建功。

    “这是龙泉窑中的精品,于老板真是好眼光。”张建功赞叹着说。

    “不会吧,是不是我随便拿起哪个帽筒,你都会说是最好的?”于立飞似笑非笑的说。

    “这真不是诓你,此帽筒为传统样制。直口,筒腹、口略大于底,中空,外壁上端饰双线边纹两道,两道边纹间斜划网格纹,筒壁饰六个等距、上下相交错的海棠花式镂孔,这是为了便于散去帽里的汗气,同时也可用于熏香除臭。

    你再看看,这个筒腹花纹一面为出水芙蓉,刻法细腻,生动活泼,线条舒畅优美,颇有‘风荷正举’之意境。另一面浅划折枝牡丹一朵,刀法则较随意。近底端刻双线边纹一道。胎壁上薄下厚,这一处理显然是为了增加稳固性,弥补口大底小造成的重心不稳。

    此器内外均着青色釉,虽因釉薄而缺乏玉质感,但釉色温润亮丽,晶亮剔透,光泽度较好,积釉处尤其青莹可爱。足底无釉,呈火石红色。如果参照帽筒这一器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此帽筒应属早期帽筒,也是龙泉窑帽筒中的精品。”张建功说道,他对清三代的瓷器,还是颇有研究的。

    “这样吧,这两个帽筒一共多少钱?”于立飞问。

    “你是同行,又是邻居,自然不会贵你,这样吧,一对算一万六。”张建功说道。

    “我跟你是第一次交易,咱们又聊得来,我不还价,你再报个实价。”于立飞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一万二。”张建功见于立飞说的真诚,沉声说道。

    “好,我马上去拿钱。”于立飞马上说道。

第一百四十八章 所长不好当() 
于立飞其实也知道,张建功给的价格,或许会比市场价要低一些,但是如果从他这里拿货去销售的话,是不会有什么利润的。但是于立飞之所以拿这两个帽筒,原本就不是要卖给别人,所以只要价格合适就可以了。

    交易完成之后,张建功的话也多了起来。但是他对瓷器方面说的不多,毕竟现在他主要经营的就是瓷器。说的最多的,主要还是当初在京城经营招贴画那个时候的事。张建功的成功,让于立飞很是佩服。他看似其貌不扬,可是这份眼光,这份执着,着实令人钦佩。

    “老张,你在京城见多识广,有没有听说过,一些古玩店突然冒出大量古玩?”于立飞把帽筒送回店里之后,又踱到张建功的店里。张建功是在京城的古玩市场披荆斩棘过的,古玩市场里的任何事情,都应该听说过才对。

    “这很正常啊,那些生玩一上货,搞不好就是几十上百件。”张建功说道,所谓的生玩,就是指新出土的古玩。只是很多生玩,一般的古玩商都不敢接手。如果被人举报查实,不但要破财,而且还会有牢狱之灾。

    “生玩风险太大了。”于立飞淡淡的摇了摇头,哪怕就是潭州的生玩,他轻易都不敢收。现在不管谁来送货,他都要问清货物的来源,如果不清白的话,宁愿不收。

    “那就只有撬文物公司的仓库吧?那可得有足够的本钱和很硬的关系。”张建功笑着说道。于立飞的店里没什么货,潭州古玩市场的店子,一般都是自己去淘货,或者由那些铲子供货。但真正想做大做强的,就需要另辟蹊径。现在的于立飞,就跟年轻时的他一样,有头脑有魄力,自然也想做大买卖。

    比如说撬文物公司的仓库,只要能打进桩子,还是很容易解决货源问题。只不过没有一定的实力,没有很好的关系,这根桩是很难打进去的。他看着于立飞很年轻,或许有钱,但是这样的事,有钱未必行得通。

    “你就没动过心?”于立飞笑吟吟的问。张建功现在应该有钱,古玩市场以货为王,如果手里大量有货,生意自然就好做。

    “我本钱不足,跟官面更是没有任何关系,哪怕再有想法也是枉然。”张建功淡淡的说。他现在的钱,都投在店里的瓷器里。而且在他看来,去文物公司撬仓库,风险高,利润不算高,还不如他现在这样。

    从文物公司拿来的古玩,利润能翻倍已经非常不错了,可是现在他的这些瓷器,利润至少都在五倍以上。像刚才于立飞买的那对帽筒,他当时的进货价,总共才一千多。当然,像这样品相的帽筒,现在的市场价至少在八千以上,他六千卖给于立飞,确实是同行价了。

    “京城那边是怎么操作的,你知道么?”于立飞饶有兴趣的问,关系是找出来的,只要他舍得花钱,肯定就能找到关系。只是,如果花在关系上的钱太多的话,成本就上去了,也就没有了进货的兴趣。

    “这很简单啊,文物公司的古玩一般都比较充足,而且都是开门的东西。只是价格嘛,嘿嘿。”张建功说道,他当初也不是没有动过心,只是本钱要的太足,而且利润不高,对他来说没有吸引力。如果他资金雄厚,进几百件货回来,囤在家里,过了十年八年,或许也能发一笔横财。

    “可是不知道哪家文物公司货会比较足啊。”于立飞轻轻一叹,说道。信息不通,让他有钱也没地方使。

    “你想去撬?”张建功诧异的问。这件事看似简单,可是操作起来,却很复杂。

    “店里没什么货,只要有办法,都得去试试。”于立飞无奈的说道。

    “如果有什么信息,到时我通知你一声,但能不能撬出来,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张建功说道,他现在跟京城方面还是有关系的,如果那边有什么消息,他几天之后就能知道。当然,他可以提供消息,可是于立飞拿不拿得下来,就跟他没关系了。

    “谢谢。”于立飞没想到张建功这么直爽的答应了,虽然他不知道张建功说的是真是假,可是张建功能这样回复,他还是很高兴。

    跟张建功又聊了一会之后,于立飞才回到店里。他正想上去休息,可是突然看到黄燕的眼睛有些发红,脸上还有泪痕。连忙站到她身边,轻声问:“怎么啦?”

    “刚才任静天打来电话,说他今天不能来接我了。”黄燕哭泣着说。

    “任哥工作忙,不来接你也很正常啊。”于立飞松了口气,任静天对待工作态度非常认真,哪怕处在热恋之中,也是工作第一,黄燕第二。

    “他哪是工作忙?我看他是又出问题了。”黄燕说道,女人是非常的敏感,任静天如果是因为工作忙,语气自然不会这么淡然。她敢断定,任静天不是碰到了天大的案子,就是自己又有了麻烦。只是她想不通,任静天才刚刚升任所长,怎么又会有麻烦事?再说了,派出所又能有什么大案子呢?

    “你就没再打个电话问问?”于立飞问,现在通讯发达,不管任静天在哪里,轻轻一拔号码,马上就能找到人。

    “打了,可是电话没人接。”黄燕说着说着,眼泪又像是掉了线似的。

    “我试试看。”于立飞马上拿出手机,电话很快就接通,可是任静天却没有接。他再打,还是一样,这让他心里也有些慌。

    “你在店里待着,我去派出所看看。”于立飞沉声说道。

    红星派出所于立飞只来过一次,那是他第一次来潭州的时候。后来他虽然跟任静天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但派出所却再也没来过。就算是上次请任静天吃饭,也是在派出所对面的家菜馆。派出所不像文物局,车子可以径直开到里面。

    “任静天在吗?”于立飞停好车之后,拦住一名路过年轻民警,问。

    “你找任所有什么事?”对方很警惕盯着于立飞,问。

    “我是他的朋友,刚才打他手机,没有接,想过来看看。”于立飞连忙解释道。

    “他去分局开会了。”民警看了于立飞一眼,淡淡的说道。

    “哦。”于立飞看着对方闪烁的目光,心里很是怀疑。任静天如果开会,肯定不会对黄燕说那样的话,而且就算他不接自己的电话,也会回个短信的。

    于立飞没有再去派出所里询问,马上开着车子去东城分局。在路上,他就给东城分局的副局长胡新君打电话。上次专案组来他店里,办潭江大学图书馆古籍被盗一案,他跟黎建国、胡新君都交换了手机号码。

    “胡局,你好,我是任静天的朋友于立飞,在古玩市场开轩雅斋的。你记得吧?”于立飞见胡新君的电话很快就接通了,微笑着说道。

    “你好,于老板,有什么事吗?”胡新君淡淡的说。他自然是记得于立飞的,这么年轻,却开着一百多万的车子。虽然没有什么背景,但也更加证明于立飞这个人不简单。

    “我找任静天有点事,他在分局吗?”于立飞问。

    “他是在分局,你找他有什么事?”胡新君沉声问。

    “有点私事,他什么时候有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