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帝国时代-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样,明军才急切的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我们对于清兵来说则是可有可无。何况纵然我们向清兵示好,便能保证以后他们不会侵略我国吗,鞑子无信,要我说,倒是明军的盟约更加可靠。”
听到这里,暹罗国王更是不住的点头,鞑子南下,一路屠城,他是早有耳闻,当年元军入侵大理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他们实在不愿像先辈一样再承受一次这样的厄运。
那名重臣本来就是地道的亲明派,虽然现实让暹罗不得不向满清低头,但对明军是充满同情的,见国王已经心动,便再加一把劲,继续说道,“西南残破,明军遭遇重挫,连大明天子都避难于缅甸,从表面上看,似乎明军确实希望渺茫,但实则不然,清兵得以顺利的杀入云南,全赖孙可望内讧,李定国不能及时整顿明军,收拢降将,方才有了机会。可是楚王殿下、晋王殿下、还有白文选殿下皆是在战火中结下的友谊,又是豁达谦恭之人,轻易不会内讧。楚王殿下又于昆明竖忠烈祠,收降将之心,如今大明上下,同仇敌忾,只盼着于鞑子一战,士气高涨,民心可用。反观清廷,云南惨败,云贵主力毁于一役,八旗精锐更是避敌畏战,早已不复当日入关之时势如破竹的气慨,而他们绿营士兵地位低下,若是满清强盛,倒还没什么,若是满清显出虚弱之象,恐怕遍地皆是反卒,无处不是叛乱。其实,我观清军这十几年的战事,都是借助明军内讧之际,乘机渔利,有时候,他们根本就是借用汉人之手,来铲除汉人的势力,所以满清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看得出来,这名重臣很是做了一番功课,下功夫研究过大明的战事,这才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话出来,洋洋洒洒的,顿时说得满堂重臣皆是频频点头,在那里说道,“看来大明与鞑子之间,咱们还真得好好的思量思量。”
“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好思量的,鞑子虽强,但离我们还远,明军再弱,也是近在咫尺。若与我国交好,自然两利,若与我国交恶,则大祸临头。”
其实说到这里,暹罗国王已经是被说服了,说道,“看来与大明结盟,也许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时,那名重臣又是说道,“若是能够建立一个三国同盟,更加有利,就是怕缅甸王莽达喇没有那份胸怀,放不下这份仇恨。”
听到此言,暹罗国王和在座的各位重臣都是哈哈一笑,暹罗与缅甸交战多年,大多数都是缅甸吃亏,自然不介意与缅甸和解。
和解,对于缅甸王莽达喇来说,这是他字典里从来没有过的词语,至少是在面对暹罗的时候,是从来没有的。对于暹罗,他只有休兵罢战,绝对不存在和解。
可是,孙洋却给他带来了一个极度挑战情商的消息,暹罗不仅想与他和解,而且想缔结攻守同盟,共同进退,在南洋的地区事物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幸好缅甸王莽达喇还是一个能控制住的情绪的人,虽然脸色变得异常的难看,但却把即将喷发的火山硬生生的压下去了。
孙洋当然知道缅甸王的心思,笑着说道,“国王陛下可是想着要挥师东进,与我们大明一起两面夹击,一举攻占暹罗。其实这样的想法虽好,可是却难以实现。暹罗本来就是南洋的大国,兵马强盛,纵然你我联手,攻下大城,难道你认为真的便能就此征服暹罗吗?若是没有十数载的功夫,暹罗绝对不会屈服。”
不能不说,孙洋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暹罗是南洋大国,能跟后世的英、法两国周旋,本身没点实力,那是不可能做到的。对于这点莽达喇并不是不知道,只是不甘心。
这时,孙洋又是说道,“若是咱们大明、缅甸、暹罗能够结成同盟,放眼南洋,还能有谁是我们的对手。听说缅甸西面的孟族死灰复燃,蠢蠢欲动,颇有谋反的迹象,相对于暹罗,恐怕国王陛下更要担心的应该是他们吧,若是能够拥有一个稳固的同盟作为支撑,这些势力恐怕又要多几分考虑吧,还有缅甸国中的各个诸侯,在这么稳固的同盟下,想必他们同样会有所顾虑。实际上,缅甸想要发展,不一定非要朝着暹罗这样的大国下手,你说对不对。”
一席话,说得缅甸王若有所思,再想到阿瓦城内驻扎着近万明军,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便听你们的吧”
孙洋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知道,南洋已经再难平静,缅甸这个支点正在悄悄的翘起整个南洋的局势。
但见明缅同盟的余音尚在这块天空飘扬,另一个同盟又如一声炸雷一般的出现在南洋这块土地上。
大明、缅甸、暹罗,三个在南洋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强国奇迹般的会盟与云南边境,然后信誓旦旦的宣称,缔结三国同盟,共同进退。
此刻,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出现在三国会盟期间,澜沧王国的使者,哭着喊着来到会场之上,莫名其妙的的痛斥满清一番,对于大明的遭遇深表同情,然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澜沧王国,也就是老挝居然主动要求加入同盟,为人类的和平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一时之间,众人哑然。
不过雷鸣般的掌声很快传来,大明代表首先对澜沧王国的这份正义之心给予高度的赞扬,再对他们的问候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同时支持澜沧王国加入这个同盟的大家庭。
然后,众人决定给自己的同盟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孙永金发话,就叫南洋条约组织。
听到孙永金那没营养的名字,众人表示一阵鄙视,就连大明的臣子也显得很不好意思,堂堂的楚王殿下,实在太没文化。
可是,真要决定取什么名字的时候,众人仍然是争论不休,只得暂定南洋条约组织这么一个古怪的名字。
会盟过后,再度诏告天下,众人顿觉意气风发,虽然这个什么条约组织还什么事情都没干过,但说出去还是挺唬人的,这可是南洋的几大强国组成的同盟。
如果真的可以同心协力的话,在南洋,没有任何一个势力可以抗衡与如此庞大的一个组织。
此时,众人唯一觉得遗憾的,便是这个同盟的名字实在太没文化了,连南洋的大臣们都觉得不好意思说出口。
不过,正是这一个很没文化的名字,第一时间便传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耳里,然后飞快的传入巴达维亚,让那里的荷兰殖民者一片愕然,喃喃的念叨,“香料群岛多事了”
安南国王更是直接从他的饭桌上跳将起来,抓着那名报信的,大声喊道,“大明想干什么,是不是想来打我们”
报信的使者结巴着说道,“不知道,不知道想干什么。”
“该死的东西”安南国王怒声骂道,这时,他想起了一件事情,广西还是广东的某个大明将领在被清兵击败之后,准备流亡于安南,被他拒绝了。
想到这件事,他心中打了一个寒颤。
居住在北京城里的八旗老爷们尽管反应迟钝,但还是得到了姗姗来迟的盟约消息,然后一片纳闷的说道,“暹罗、老挝是个什么东东,伪明真是莫名其妙。”
消息传到洪承畴的耳里,他显得更加苍老了,喃喃的说道,“南洋多事,中国多事了”。。。
更多到,地址
第十一章 纵横(三)
巴达维亚,荷兰在南洋设立的重要据点之一,也是他们控制香料群岛的大本营,可是,商人们逐利的本性,使得他们并不甘心仅仅满足于对香料的摄取,一片更为广袤的市场浮现在他们的视线里。的
获取鞑靼人的好感,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巴达维亚的评议会成员脑袋里不断的冒出这样的念头,特别是在所谓的“南洋条约组织”成立之后,这样的念头便变得越发的诱惑人心。
其实,这样的念头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巴达维亚的荷兰殖民者脑海里,自从他们来到香料群岛之后,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够垄断整个南洋的贸易。
为此,他们不仅想要挤走大航海的先驱者——葡萄牙和西班牙,还极度的关心明、清两方的战事。在日本的成功经验,使得他们对获取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有着异样的期望。
不过,他们要获得这一切,都必须面对郑氏海军的挑战。他们不仅分享了日本白银贸易的巨大利润,而且占据着中国的庞大海关关税,更加可怕的是,一旦郑氏集团在大陆失利,就有可能会威胁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岛修筑的据点。
如今,在他们的威胁名单中,又多了一个名字,南洋条约组织。
非常古怪的一个称呼,这些荷兰殖民者还是第一次看见东方人取了如此有趣的一个名字,但是对这个名字背后的威胁,这些荷兰人可是半点也不敢忽视。
南半岛,暹罗、缅甸、安南等国相互牵制,连年战争,本来对于这些殖民者来说,毫无威胁,但是,一旦他们联合在一起,那么形势瞬变,第一个受到威胁的就是南洋的关口,马六甲。
他们可不相信大明纠集出这么一个组织仅仅只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对于明、清两方的战斗,他们可是了解得异常清楚。在永历朝的北面是几十万鞑靼政府的士兵,数倍于他们,又善于陆战,急切之间根本打不开局面,所以,他们相信,明军肯定会抱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念头,与他们争夺南洋。
缅甸、暹罗这些都是南洋的大国,明军急切之间,肯定吞并不下,而荷兰的马六甲则不一样了,那里的荷兰人并不居于多数,有些地方,倒是中国人显得更多了。
如果他们顺着马六甲一路侵入香料群岛,那么东印度公司在海外的最大业务将遭受重大挫折。
他们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就算他们并不觉得,大明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能够打得过他们的荷兰雇佣兵。
一名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重要官员在评议会措辞严厉的喊道,“必须让鞑靼政府给予明军更大的威胁,绝对不能让明军有实力分兵南下。没有大明的撮合,暹罗、缅甸、老挝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还等不到出兵,自个便会先打起来。”
一句话出来,众人纷纷点头,这些精明的商人,几乎是在四国盟约刚刚传来的时候,便嗅到了其中的危险味道,更在私下里相互协商,达成共识。
“对,我们必须向北方鞑靼政府派去使者,表达我们的善意,同时我们可以帮助鞑靼政府进攻厦门、金门两地,把鞑靼的兵力从东南沿海解放出来,投入到对永历朝的威胁之中。”
“凭着我们巴达维亚的兵力是没法同时应对南洋条约组织和郑氏集团两方面的威胁。”一名评议会成员很不好意思的给众人浇了一盆冷水。
不过,巴达维亚的这些高官们显然不会因此而放弃,一名评议会成员几乎是在那人话音刚落,就毫无犹豫的说道,“大明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公司的香料业务将会遭到史无前例的打击,甚至于公司的整个南洋事务都会毁于一旦。我相信荷兰本部绝对不会坐视公司最重要的海外业务就此丧失,我相信在座的诸位议员肯定也不愿意看到有一天,我们荷兰的船只从马六甲海峡过路的时候,还要被南洋条约组织狠狠的征一笔税。”
“征税”,几乎是刚刚听到这两个字眼,巴达维亚评议会中成员便觉得眼皮子一跳,心中暗暗的念到,没有人能从他们东印度公司手征税,更没有人能从公司最为火爆的香料生意中抽成,就算是那个所谓的南洋条约组织也不成。
正是这一刻,巴达维亚评议会的成员已经把南洋条约组织视作头号大敌,一艘船朝着西面驶去,另一艘则直奔北京,危险必须扼杀在襁褓之中,这是他们的惯例,即使要跟鞑靼人打交道,也在所不惜。
北京城里,四国盟约的消息在荡起了小小的一圈涟漪后,悄然不见,喧闹在百姓耳里的尽是八旗子弟的嬉戏玩乐之声,对于他们来说,听戏和遛鸟显然是更为重要的事情,而且比起枯燥的盟约条文,显然有趣得多。
如果孙永金想用四国盟约来吓唬一下他们,那么他失败了,因为他完全没有想到,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已经悄然步入提笼架鸟的时代,不仅仅是那些满州八旗,汉军旗的士兵也没好到那里去,除了奴才的味道更加浓厚一点以外。
不过,这个时代的满清贵胄却非完全的愚蠢之徒,相比于经历过“康乾盛世”的满朝君臣,他们视野或许还要开阔一点,至少他们不会认为狗血可以破解西洋的火枪火炮。
如今,紫禁城里,顺治站在“坤舆万国全图”前,微微的咳嗽,他还没有愚蠢到认为暹罗、缅甸、老挝站到大明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