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故事在不断上演,许多刚刚降贼不久的明军找到了投奔“战神”的方法。
但是投降的原“大顺”军很少,这可以理解,毕竟这些人应该平均藏了不低于一百两银子的赃物,说不定还有人霸占了京城里娇滴滴的大家闺秀,他们当然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赞画部的计划就是把京城团团包围后进行宣传攻势,要让心存侥幸的贼兵彻底灰心,最后要达到贼兵成群结队举手投降的效果。
“战神”军人围困京师跟历史上建奴围大凌河城、闯贼围开封城大不相同,因为为了围城时不造成大量老百姓饿死,“南明”提前储备了大量粮食在京城。
闯贼夺取京师之时,没有一个粮库放火进行焦土抗贼,而是乖乖地让闯贼缴获了大量粮食,闯贼粮食多了,也就没有必要抢老百姓家里的存粮。
当然,贼兵在粮食告罄之时一定会去抢掠民间存粮,但是这要长达一年半载的时间,在“战神”包围下的京城,贼兵怎么可能坚守到了粮食吃光的时候?
四面包围京城的目的不是困死敌军,而是为了更好地聚歼闯贼。
可以肯定这一次大会战过后伪“大顺”实力损失殆尽,接下来根本不会出现有规模的战役。
这就如同解放战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过后,接下来的故事就显得平淡,摧枯拉朽望风而降成为了常态。
以“战神”子弟兵火器攻坚的战斗力,突破京师那堵城墙易如反掌。
总指挥黄明理不着急,围而不攻慢慢的瓦解闯贼军心,他其实是在等待,不肯立刻打进京城灭了“大顺”伪朝,他知道打垮李自成不费吹灰之力,他要等黄袍加身的家主到来之时才发动总攻。
五月九日的炮击只不过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飘过京城上空的热气球再次散发了大量传单。
内容当然是告诫贼兵不要心存侥幸,上午的炮击已经把京城的守城火炮全部控制,以后只存在“战神”单方面炮击贼兵。
不久家在城墙附近的京城军民就听见了喊话声,那是“战神”宣传队已经登上了望哨用喇叭口宣传优待降军的政策。
他们还指点准备投降的人如何举着白旗登上城头,又如何高举双手表明自己没有携带武器,然后怎么用先前投降的人留下的绳索坠城而下成功投降。
也会有刚刚成功投降的前明军用喇叭口喊话,告诉城里以前的袍泽如何安全离开城墙。出现太多成功投降的战友现身说法,使得本来就人心惶惶的贼兵队伍更加躁动不安。
贼头们当然不甘心失去了对城墙的控制,更加不会允许兵丁溜去投降,老营人马组织起来拿起火绳枪准备冲上城头跟望哨里的“战神”火枪手对射。
可是事与愿违,每当几个头目督促一队火绳枪手登上城头之时,“战神”的子弹如同长了眼睛,老营的头目只要出现十有**被一枪爆头。
往往一队贼兵火绳枪手刚刚摸到准备反击的地点,对面就传来了枪声,头目们马上应声而倒,其余的火绳枪手本来就不愿意来冒险,此时没有了监督当然更加不肯枉送性命,一个个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如果有某个没有被击毙的头目准备再次发动,动作稍微大一些就会被击毙。
这当然是远远高于城墙的望哨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年用子弹喂饱的阻击手终于有了发挥的机会,只要出现指手画脚的贼头,就毫不留情一枪打烂他的脑袋瓜。
趴在城头的贼兵火绳枪手更加不敢动弹,他们尴尬无比进退不得,还好这个时候望哨的宣传队开始喊话:“对面的人听好了,扔掉手里的武器慢慢的爬到城墙边,那里有绑好的绳索,投降后你们就用不着担惊受怕了。”
“不要乱动,否则脑袋就要开花了。”
不是每一个贼兵都甘心束手就擒,一个人爬起来刚刚准备狂奔,“、、……”不仅仅是阻击手开火了,火枪手战士也打响了早就装填完毕的燧发枪。
妄图逃跑的贼兵被打成了蜂窝煤,基本上瞧不出原来的相貌,这个时代的子弹穿透力不强,伤害效果巨大,中弹后皮肉会搅成一团,伤口很恐怖。
很快有两个被溅了满脸、满身血污的贼兵承受不了心理压力,哭喊着扔掉了火绳枪一边大叫饶命,一边拼命往城墙边爬行,有了带头的,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
京城内的贼兵恐慌不已,根本不愿意参加夺回城墙控制权的战斗,这样的情绪在快速蔓延,连老营贼兵都开始厌战,甚至有大头目开始说怪话。
刚刚投降贼兵的京师原大明守军当然不会愿意给那个驿卒卖命,能够上到城墙的都选择投降,得不到机会的也在一些有心人的鼓动下形成了小团体,他们准备在“战神”总攻之时反戈一击。
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风和日丽,热气球都会飘过京师散发传单,望哨已经不仅仅在喊话劝降,有时还有人用河南口音唱起家乡小调,还有人吼一曲古老的秦腔。
“呼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某单人把唐营踩,直杀的儿郎痛悲哀,直杀的血水成河归大海,直杀的尸骨堆山无处埋。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
秦腔的穿透力不同凡响,躲在内城墙下的贼兵有许多都是陕西籍,此时都在默默地听着乡音,几个老卒已经泪流满面……
第八百三十九章:时机成熟
忽然间,城外响起了嘹亮的军歌,很快有成千上万军人都在高歌。
雄浑的歌声飘荡在京城上空:“‘战神’军人一定要牢记,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
一个贼兵老卒叹息道:“万众一心啊!如此军队谁能匹敌?咱们不可能打得过‘战神’,不投降早晚是个死字啊!”
“嘘,老哥,咱们可都是老营人马,以前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先让咱们挑,现在咱们怎么能够先说泄气话!”
“唉!听着秦腔不用打老营兄弟的心就散了,听着这样的军歌城里的老百姓都望眼欲穿,‘战神’高明啊!”
“老哥,我听说过,这叫做什么来着,对了,叫做四面秦腔。”
“胡扯,叫做四面楚歌懂不懂。”
“我知道,那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娘的,就你小子能,西楚霸王谁不知道啊!”
“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都没辙,别说我们了,兄弟们机灵点,发现事不可为还是不要拼命为妙……”
连闯贼老营都军心浮动,他们三五一群议论纷纷,人人脸上表情丰富,没有一个人看好“大顺”的命运。
闯贼失去了在城头设防的能力并不代表放弃城墙,他们也不傻有的埋伏在城下,有的躲在藏兵洞里,布置这些人马的目的是发现“战神”夺城之时及时贴近肉搏,争取以人海战术弥补质量上的差距。
李自成拿下偌大的京城抢得手软,但是大有大的难处,需要的守城兵力也要太多,老营兄弟毕竟太少,许多地方的防守只能用新人。
于是乎,许多军情处潜伏的特工不仅仅混到了“大顺”军小头目,他们还得到了一段城墙防务。
接下来的情况更加不利于闯贼,开门揖盗暂时用不着,传递消息却是方便快捷,很快城外大军对城内敌军的情况了如指掌。
虽然京城所有的城门都已经被巨石、沙包、城砖堵得严严实实,但是京师城墙的高度不过十二到十四米的样子,以大明计量单位还不足十步。
在后世这个高度也就是三四层楼而已,用绳索牵引而下危险性不值一提。
流民变成流寇再变成“大顺”军,他们其实换汤不换药依旧是一大群暴民而已,纪律性如同摆设,敌将也大多数是庄稼汉出身根本没有管理能力,乱糟糟的防务到处都有可乘之机。
军情处特工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已经发展到在同伴配合下来到城头用手语、旗语和灯光密码传递消息,甚至有特种兵干脆攀墙而入潜伏到了城里。
如此糟糕的管理,闯贼败亡当然是天注定,而且在“战神”知识青年军人的打击下肯定不堪一击。
京城外连绵不断的大军营帐井然有序,到处传来军民的欢声笑语,连刚刚投降不久的“大顺”军都被这样的气氛感染,他们在“战神”军人组织下挥汗如雨挖战壕修工事。
老百姓已经没有人东躲西藏,他们不敢误了农时,早就在田间地头忙碌。
在北直隶同样会执行“耕者有其田”的惠农政策,但是不会无偿送五亩地作为私产给每家每户,这里的土地所有权尽可能收归国有,无主之地直接圈地,有地主的采取赎买的一贯方针。
宣传队广而告之,得知自己租种的田亩总计缴纳的地租和税赋不会超过单产的三成,还有每一户五亩的免税额度,农民们爆发了生产热情,这片辽阔的土地在恢复生机。
抓捕的贼兵越来越多,聚集的流民也不少,“战神”从来不白白养着壮劳力,政府工程即刻开始,小流域治理造就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南明”技术员指导下有条不紊进行中。
田间地头、水利工程的现场、修路的工地上到处是歌声嘹亮,“北直隶大地上光芒照四方,南王就是那红太阳,他把每一个老百姓心中照亮……”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新修的沟渠在良田旁流淌,大明有了英明神武的南王,所有的老百姓都会富足安康……”
“唱首歌给大家听,我把南王比双亲……”
有些歌曲是**裸地宣扬对黄胜的个人崇拜,听起来相当肉麻,但是汉人无所谓,汉人搞这一套驾轻就熟是传统项目。
黄胜最注重宣传战,刚刚有了自己的队伍就不遗余力组建剧组宣传建奴暴行,如今又在宣传土地政策、宣传执政纲领,当然也夹带着神话自己的私货。
有了强大的宣传机构,更加容易统一思想,拧成一股绳的汉民族、团结的汉民族无可匹敌。
北直隶周边州府和军镇此时已经全部收复,抢农时修水利已经在满盘开花,“南明”基层官吏已经着手接管诸多暂时进行军管的城池。
被闯贼教育了一次的大明军民、官吏都不约而同箪食壶浆欢迎“战神”军人的到来,在“南明”官吏和农业技术员指导下恢复生产进行得很顺利。
与此同时顾山海牵头的路桥测绘已经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由几百专攻路桥设计和施工的大学生组成的团队以小分队的形式在南直隶、北直隶、山东辛勤工作。
京沪铁路是后世铁路的南北大动脉,黄胜当然知道这条铁路的重要性,也大体知道这条铁路的位置。
考虑到大战过后百废待兴,会有成百上千万战争难民嗷嗷待哺,此时正是以工代赈的最佳时机,发动百万劳力修建贯穿南北直隶的铁路能够较好地解决就业危机,解决南北粮食调运费时费力的历史顽疾。
“南明”执行全民教育,相信科学,尊重知识,努力学习数理化已经形成了氛围。
由于南王鼓励发明创造,舍得给科学家、高级技工、有贡献的普通劳动者荣誉、地位和金钱,刻苦钻研之风已经形成。
科学研究院携手几座大学苦心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太多科学领域被攻关,太多新产品问世,太多技术被改良。
两年前蒸汽机火车头就出产品了,测试和改进一直都在进行中。
第八百四十章:永无止境
准备量产的蒸汽机火车头一年前确定了机型,现在已经在试验场累计跑了超过一万里。
经过实践证明,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二十年长足发展,钢铁质量突飞猛进,轨道钢的质量虽然还差强人意,但是完全可以满足蒸汽机动力的火车头拉动几十节载重不超过二十五吨,时速不超过三十公里的铁路需要。
有了钢铁质量的提升,又有质量已经合格的混凝土,理论上建造长江大桥都具备可能性。
但是考虑到风险和造价,现在暂时不挑战这个世纪工程,火车过长江还是采取长江大桥出现前的办法,通过摆渡船来解决。
混凝土沉井技术已经被“南明”工程师掌握并且广泛使用在桥梁施工中,马上他们会接受挑战架起铁路桥梁跨越黄河。
黄河孕育了汉文明,汉人对它又爱又恨。在古代,黄河基本上三十年就会有一次改道,因此才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句民间谚语。
这句谚语可知道出了多少辛酸?黄河改道一次会导致多少汉人流离失所,多少良田变成荒滩?
在大明皇朝,大运河乃是国家命脉所在,承担着南北漕运的重任,而这个时代漕运船过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