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帝国日不落 >

第292部分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92部分

小说: 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炮手的技术还要好一些,射速可以做到后金军炮手打三炮,大凌河城头炮火可以来四轮,明军又是居高临下,应该不吃亏。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

    这个时代最训练有素的英国海军炮手也只能保证三分钟内完成再次开火,比黄家炮手的水平差了一分钟。

    因为黄家出品带有减震装置的钢质火炮能够减去火炮复位的时间,靠着科技的力量节约了宝贵的一分钟。

    这个时代前装火炮是没有可能提高射速的,因为发射一次以后,必须特制的推杆一头蘸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一头绑着干布的推杆伸入炮膛擦干,再填入火药,发射药,塞进去炮弹,然后从火门刺破火药包插上导火索再点放。

    这些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这是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三分钟一发就是顶级高手,明军炮手能够做到半个时辰射击十六次,后金军炮手只有半个时辰十二次的水平。

    然后?没有然后。这个时代的铸铁炮散热不理想,最多能够连续打十几炮而已。此时火炮都由于连续发射导致炮膛温度过热,继续射击会导致事故发生,说不定火药包推进去会直接炸了。

    由于后金军和明军装备的火炮无法做到黄家火炮的统一标准,因此每一门火炮都有个性,炮手只能熟悉自己经常操控的火炮,才会有一定的准头,不可以随随便便调一组炮手,就能够完成陌生火炮的射击。

    打是可以打响,不确定性太多了。

    八小的指挥能力堪称一流,他因势利导决定以数量弥补质量的短板,他采取集中攻击一点,选择地势平缓的南门炮击。

    攻守双方都没有黄家出品的钢质野战炮,都是铸铁火炮,一个个都是无比笨重的家伙,后座力比较恐怖,根本没有任何减震装置。

    后金军的火炮虽然不是居高临下失了地利,但是好在可以移动位置,能够选择最合适的地方摆放开火。

    在地面上开火不怕什么后座力,只不过打一炮,就必须去把在原地跳得不成样子的火炮重新归位,再次瞄准罢了。

    明军布防的红夷大炮就不可以如此,他们的火炮必须有特意修建的坚固炮台才可以开火,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在城墙上乱摆。

    红夷大炮是十六至十九世纪之间欧洲在战船上广泛使用的前装重型滑膛炮,所谓的红夷,其实是泛指红毛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等西方人,也就是佛郎机人。

    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经大明各地仿制后,种类多达百种,质量和用途已经青出于蓝。

    但是能够发射十二磅炮弹的红夷大炮自身重量已经达到四五千斤,后座力惊人。

    城墙看起来巍峨,牢固度其实不值一提,相当于一堵高**米宽四五米的夯土堆外面包了一层砖,大炮的后座力会导致城墙坍塌。

    后金军集中使用火力效果很好,明军城头的火炮吃了数量局部逆势的亏,由于明军的六门红夷大炮早已装填待发,后金军在布置大将军炮时被明军炮火攻击。

    还好这个时代火炮的准头大部分靠碰运气,明军打了三轮十八颗十斤出头的大铁球只不过有两颗砸到了后金军的大将军炮。

    毫无疑问后金军这两门火炮宣告报废退出战斗序列,可即便如此后金军的火炮还是大凌河城北城头火炮数量的四五倍。

    当后金军的火炮开始轰鸣时,明军守城官兵就感到不妙。

    后金军抛射的实心铁球碰到好运气落点在城墙上的,一颗炮弹不仅能够蹦蹦跳跳造成明军杀伤,还会砸起砖石造成飞溅。

    飞起的石片、砖块足以近距离破甲造成明军大量伤亡。

    而明军居高临下打出的炮弹威力小了许多,那里是麦田,红歹是为了对付明军炮击,堆了许多土堆。

    明军的炮弹落下,砸在松软的麦田里跳不了几下就会被消耗了动力,要是运气不好命中土堆钻进去,纯粹是浪费火药瞎耽误工夫。

    明军守城还算顽强,炮兵一个个竭尽全力装填发射,就这样你来我往打了一个半时辰的炮战,明军北城墙布置的六门红夷大炮被后金军一一摧毁。

    红歹是大喜过望,他为了显摆特意邀请了蒙古各部台吉和主要将领来观战。

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寿中计

    这是后金军第一次炮火攻坚,也是首次和敌人炮火对射,现在结果出来了,后金军以损失两门大将军炮的代价击毁明军六门红夷大炮,可谓完胜。

    拍马屁的蒙古台吉当然歌功颂德,红歹是得意非凡。

    他高声道:“诸位台吉,朕的大将军炮经历实战,完胜明国炮火,以后明国的一座座城池再也不是后金军和蒙古骑兵的障碍,以后破开明国坚城,获取的缴获可想而知。”

    喀喇沁的乌克善谄媚道:“大汗威武,喀喇沁部会是您最忠诚的奴才,以后会跟着大汗踏平大明城池。”

    随即一个个蒙古台吉都争先恐后表忠心,他们见后金拥有了炮火攻坚的能力,自认为以后抢掠搞创收会容易许多。

    这些强盗都曾经劫掠大明,知道明国城池里会有太多富贾豪商躲入,升斗小民也会带着财帛逃入城池。

    能够破袭明国城池得到的金银财宝不是倍增,应该是几倍十几倍的增长。

    强盗们一致要求追随后金大汗去明国打草谷,都表态他们会派出部落里最勇敢的战士。

    大凌河城明军失去了炮火威慑,后金的包衣奴才推着盾车接近城墙时伤亡可以忽略不计。

    后金军在盾车掩护下尝试攻坚,祖大寿的铁甲家丁战斗力不容小觑,后金军没有什么攻坚经验,如今在学习武力夺取大明城池。

    他们技术比较生硬、战斗意志也不是很坚决,打了半天,根本没有讨到太多便宜。

    红歹是心生一计,宣布鸣金收兵。

    第二天,祖大寿发现准备攻城的后金军如潮水般退去了,他们的后阵喊杀声震天,很明显一支数千人的明军突入阵地。

    祖大寿大喜过望,马上组织接应。

    大凌河骑兵主力尽出,祖大寿一马当先气势汹汹来接应援军。

    谁知迎面而来的明军对着大凌河明军纷纷打响火绳枪,原来这些明军是高丽八旗穿上明军号衣假扮的。

    随即埋伏的后金骑兵突然杀出截断了祖大寿的归路,眼睁睁祖大寿可能被后金军逮了,正在危急关头一彪人马杀出。

    这是祖大寿好心有了好报,他为了稳妥起见,出城接应援军时知道会遭遇恶战,因此留下吴三桂没有带上,怕这个外甥死于混战跟妹夫不好交代。

    吴三桂正是年轻力壮之时,这个时候的他可不是盘算着当汉奸给建奴主子表忠心。

    恰恰相反,他幻想着驰骋沙场斩杀建奴建功立业呢。

    祖大寿带兵出战,留下他守城,心痒难耐的三桂子在城头用千里镜一直观察战况,看到了那些所谓的明军攻击大凌河接应的部队,三桂子马上意识到上当了,舅舅很危险。

    吴三桂第一时间带着一直整装待发的一百家丁和五百骑兵冲出大凌河城,好在他来得快,一番激战居然打通了祖大寿的退路。

    最后祖大寿、吴三桂合兵一处边打边退,以折损了七成骑兵的代价终于逃回大凌河城,吴三桂鼻子上中了一刀满脸鲜血。

    惊魂未定的祖大寿彻底灰心了,他布置人手堵死四门,再也不敢尝试突围。

    功亏一篑的红歹是审问被俘获的明军,得知刨了他老子坟挫骨扬灰的那个吴襄的儿子就是冲出大凌河城坏了他好事的主将,怒不可遏。

    他更加坚定了不顾一切打下大凌河城的信心,因为他从俘虏嘴里得知大凌河守军粮食吃不了多久。

    红歹是兴奋不已,貌似可以以最小伤亡轻取大凌河城啊!

    八小再也不肯在大凌河城下消耗自己的人马,而是加固防线准备活活饿死祖大寿的队伍。

    后金军为了巩固防线,只留五千八旗重骑兵、一万蒙古轻骑兵监视锦州,余部全部调来加强围歼祖大寿一万余辽东精锐。

    红歹是是个务实之人,明白饭要一口一口吃,当初围两座城池是为了安全的割麦子,决定先打下那一座城池可以随机应变。

    既然大凌河有很明显的防守短板,当然先把锦州放一放,拿下祖大寿的人马攻取大凌河城后再作计较。

    红歹是起了杀心,为了确保大凌河明军无一漏网,他不怕麻烦,发动军民环大凌河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土墙。

    墙上都是八旗步弓手配合高丽火绳枪手坚守,隔几十步还有大将军炮协防,如此布置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

    红歹是不断巡查围困大凌河的布置,后金军民见主子如此重视当然更加小心翼翼。

    祖大寿悲催了,没有救援他和三桂子插翅难逃,只是不知后金是不是可以接受他们投降做汉奸?

    莽古尔泰和代善得知困住了吴襄的儿子吴三桂和大舅子祖大寿大喜,他们知道吴襄就是因为刨了他们老子坟虐尸被大明封爵平西伯。

    冤家路窄啊!后金八旗子弟兵全部得知这个消息,人人摩拳擦掌,准备逮着三桂子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九月二十四日,大明组织的四万三千余步骑的援军接近锦州。主将是辽东巡抚丘禾嘉、武经略马世龙,副将是永平兵备道张春。

    麾下有总兵官宋伟的七千人马,庆格尔泰以下蒙古内喀尔喀骑兵三千,黑虎以下步骑三千,还有北直隶昌平、保定、密云、天津兵马两万余,还有张春亲自训练的以永平府籍兵丁组建的车营。

    庆格尔泰和黑虎相处融洽,两人这一次打仗无比憋闷,明军除了他们的六千人马和永平府车营的几千兵马还算士气不错,那三万多明军一个个萎靡不振。

    两人见惯了黄胜带兵时麾下雄赳赳气昂昂的彪悍,实在看不惯这些兵痞贼眼乱转的样子。

    黑虎可不管丘嘉禾是什么态度,坚持大军沿着海岸线行军。因为他早就通报了老领导黄明理自己要去辽东解围之事。

    黄明理无法让黑虎不服从兵部调遣,只能表示会派出战船跟踪他们,只要他们打死也不离开海边,即便不能获胜也不会遭遇惨败,要不然黄家就爱莫能助也。

    这不是黄明理不愿意出手,而是黄家留在辽东的连高级乡勇都不多,正兵少之甚少,用为数不多的海军上岸打陆战简直是暴殄天物。

    因此黄明理只能表态提供炮火掩护,现在黄家新式战船的火炮不可同日而语,用来掩护海边的明军,虽然不能起到战胜后金军的效果,但是保证他们不会被围歼完全可以做到。

    马世龙的标兵营也来了两千余人马,他知道黑虎是黄胜大人的爱将,听了黑虎提议沿着海岸线行军马上赞同。庆格尔泰的骑兵当然跟着黄家人马走。

第五百一十章:长山之战

    文官不懂排兵布阵并不表示他们看不出好兵孬兵,黑虎和庆格尔泰的军队最得丘嘉禾器重,见他们坚持沿着海边行军很恼怒。

    因为海边荒芜而且风大,四万多明军安营扎寨时连帐篷都难以生根,取淡水都要找很远,丘嘉禾和张春两位文官坚决不同意,出现了分歧奈若何?

    明军可不是按照品级来决定部队的指挥权,丘嘉禾只不过从三品,马世龙、黑虎、宋伟等等都是一二品的将军,马世龙甚至有武经略的头衔。

    可是指挥权却是丘嘉禾这个从三品巡抚、张春这个正四品兵备道文官掌控。

    最后还是因为给了当和事老的武经略马世龙面子,丘嘉禾勉强同意马世龙的人马、庆格尔泰和黑虎的队伍沿着海岸线推进。

    要求黑虎他们保持联络,和自己、张春、宋伟等等将军带领的队伍互为犄角。

    四万多大军磨磨蹭蹭一天都走不到三十里,大明援军的行动早就被后金探马获悉,红歹是布置了打援队伍张网以待。

    崇祯四年九月二十九日,丘嘉禾带领三万五千大军渡过小凌河直逼大凌河城,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长山这个地方时,辽东巡抚带领的援军主力进入后金军伏击圈。

    这个时代布置包围可不是号炮一响伏兵尽出把敌人团团包围,没有如此蠢的敌人。丘嘉禾主力部队前出的探马也在不断探查,基本做到五里内不会遭遇大股敌军突然袭击。

    后金军设想的包围计划和黄胜以前算计敌军如出一辙,他们是利用骑兵机动力的优势撒开大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