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高乐,是兴奋的。
借着巴黎来的命令,他终于说服了第五集团军的指挥官,把所有的坦克,组成一支队伍,快速前进!
巴黎的命令,要他们消灭了德国人之后,还得赶上比利时的战斗,所以,他们必须要快速前进才行,绝对不能拖延!
而步兵,一直都是慢吞吞的,他们必须要快,就要把坦克组合到一起!
坐在自己的那辆b型坦克内,戴高乐依旧将半截身体露出外面,虽然上次受到过狙击,但是他丝毫不改。
这也是没办法的,别看坦克看起来大,但是视野很差,只有露出半截身体来,他才能够看得清楚!
此时,戴高乐的想法,和巴黎的甘末林的判断差不多。
德国人的坦克部队,数量绝对不会多,肯定是用滑翔机送过来的,目的就是给己方造成骚乱!
趁着这次战斗,截获德国人的坦克,然后送到后方去研究!
戴高乐承认,在武器研制方面,法国的确是落后了。
履带碾压着地面,卷起了一团团的泥巴,昨天在后半夜的时候,居然下了一场雨。
这简直就是上帝在帮助己方,下了雨之后,道路泥泞,德国人的坦克部队,行动起来就更加地缓慢了。
戴高乐拿起望远镜来,虽然他现在只剩下一只眼,还是像平时那样,平端着自己的望远镜,向前看。
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前面,就是小城色当了。
色当,法国的一个城镇,位于法国东北部的阿登省,距比利时边界仅14公里,位于默兹河右岸。
作为一个边界小镇,这里属于国防要塞,所以历史上曾在此发生过几次有名战役。尤以1870年的普法色当战役最著名,当年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此战败投降,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
昔日的战争,已经远去,而现在,每次来到色当,戴高乐都是心情澎湃。
法国,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拥有最强大的陆军,而德国,虽然现在不断发展,和法国还是不能相比的,这场战争,将以法国的胜利而告终!
突然,戴高乐的脸色一变:“注意,全军注意,加速前进,随时准备战斗!”
通过高倍率的望远镜,他已经看到了对面的默兹河另一侧,有无数的黑烟翻腾,那是德国人的坦克在开动!
如果正常操作的话,坦克的发动机是不会冒黑烟的,但是,到了战场上,坦克手都希望越快越好,所以,他们都是用最直接的方式来的,每次换挡,都是油门到底的。
这样,在装甲部队前进的地方,就会有黑烟笼罩,虽然很苦就会飘散,但是毕竟这种淡淡的黑烟,还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虽然由于地形的遮挡,还没有看到对方的踪迹,也可以肯定,对面绝对有情况!
加速前进!很明显地就能看出来,现在的关键,当然是默兹河上的桥梁,己方先夺取了桥梁,就能够挡住德国的坦克部队,为围歼德国人的坦克部队打下基础。
必须要加速前进!
接到了戴高乐的命令,本来行驶在后方的s…35坦克,踩动油门,开始加速起来。
虽然ft…17坦克是轻型坦克,自重只有七吨,但是毕竟只是一战时期的坦克,最大速度才10千米每小时而已。
b型坦克是重型坦克,速度太慢,所以,s…35坦克,还是很快就上去了,这种20吨级的中型坦克,在公路上可以飚到37公里每小时。
这也是戴高乐以前指挥过的坦克,他对这种坦克很是熟悉。
法国坦克兵贝利,坐在自己的坦克炮塔上,这种三人制的炮塔,车长同时也是炮长,他为了更清楚地观察敌情,同样将自己的半截身体露了出来,用望远镜在快速地观察着。
随着距离的不断接近,他已经能够看到对面了,那黑烟的下面,果然就是一支快速行进中的坦克部队,已经可以看到对方的炮塔上的黑色十字了!
德国人的坦克部队!
而且,现在,也能够看清对方的数量了,有多少?铺天盖地,漫山遍野,暂时无法数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绝对超过了上百辆!
到来的,是德国人的主力的装甲部队,根本就不是可以通过滑翔机过来的!
第四百五十六章 无后坐力炮
“注意,前方发现法国人的装甲部队。”与此同时,对面的德国坦克手,也发现了他们,几乎就在发现的同时,他们就做出了决定,加速前进!
现在,就是比赛跑,看谁跑得快,谁就能够先赶到桥头去,占领桥头阵地!
如果从距离上看,德国的装甲部队,距离桥头更远,但是,在德国装甲部队的前面,还是有一些摩托车的!
装甲部队在冲锋的时候,不是漫无目的地向前冲锋,他们需要侦查敌情,这一切,暂时都是先靠摩托车来实现的,当摩托车侦查到敌情,进行报告了之后,后面的坦克部队指挥官才会做出决定,迎战还是撤退。
指挥装甲部队,完全是一门学问。
比如现在,在德国装甲部队的前面,两三公里的距离上,就是几辆摩托车,此时,摩托车的车手拧动油门,在发动机的轰鸣中,摩托车快速地向着那边的桥梁而去。
最前面的车手托里斯,更是无比娴熟地开动着,当越过了一个小土坡的时候,他的摩托车甚至都要飞起来了!
当前轮再次着地的时候,坚固的前叉缩回了一大截,他拧动油门,摩托车在继续轰鸣着,向着前面的桥梁而去。
终于,摩托车的前轮,踏上了桥梁,此时,对面的法国人,离桥梁还有两公里呢!
“快,快!”侦查班的班长洛克喊道:“占领对面的桥头阵地!”
占领对面!
现在,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又属于理论上的后方,所以,法国人根本就没有在这里部署军队,他们可以抢先占领对面的桥头阵地,保护好这座大桥!
摩托车行驶上了桥梁,飞快地冲过去,然后,到了桥头的对面,此时,那边的法国人的坦克,离桥梁还有一公里!
现在,桥头暂时处于德**队的掌控之下,但是,他们后面的坦克,还有两三公里的距离,而对面的法国人的坦克,已经近在眼前。
对坦克来说,摩托车就不算什么了,他们完全可以靠近,将德国人的摩托车干掉,重新占领桥梁。
事实上,法国指挥官也是这么想的,哪怕是后面的戴高乐,在看到了这种情形之后,也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疑虑,他认为,占领这座桥梁,并不是太困难的,己方的s…35坦克,可以轻松地碾压对方!
此时,s…35坦克的47毫米坦克炮,已经开始准备装填弹药了,只是贝利在寻思了一下之后,就放弃了使用坦克炮。
在这个时代,如果坦克炮开火的话,那坦克必须要停下来,这样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争分夺秒,毕竟,德国人的坦克也在眼前。
所以,放弃使用坦克炮,改用机枪!
德国的摩托车,是没有任何的装甲防护的,所以,己方只要冲过去,靠着机枪扫射,也能够将那些摩托车手都干掉!
贝利用望远镜继续看了最后一眼,打算钻回到炮塔内,就在这时,他发现了对面的一辆摩托车,有些古怪,在摩托车的挎斗上,居然快速地组装起一个长管子来!
摩托车,可以说是一种万金油的工具,由于马力大,小到乘坐人员侦查,大到牵引各种火炮,甚至是飞机,都是可能的。
而现在,德国的坦克部队里面配备的摩托车,大部分都是只提供侦查使用的,这些摩托车的挎斗上,装备机枪为主。
但是,德国同时也做好了一些紧急预案,比如,己方的侦察兵,可能会和对方的坦克遭遇,而且又跑不掉,这种时候,该怎么办?
在这种顾虑中,侦查兵的摩托车中,少量安装了单兵大炮,这就是代号lg40的75毫米无后坐力炮!
普通的火炮,在射击的时候,都是有强大的反作用力的,这一方面导致了必须要加重火炮的炮座的重量,另一方面导致了射击的精度不高,炮身的震动,会导致误差,这也是在战场上,任何两发炮弹不会落在同一个弹坑里面的原理。
如何消除后座,这是很多军事砖家研究的问题,最初是在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手里研制的。
他的思路也很简单,把两颗弹尾相对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炮管内发射。
射击时,向前射出的是真弹头,另一颗向后抛的是假弹丸,这样,前后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炮射不发生后坐。抛射出的假弹丸则散落在炮尾后不远的地方。
这种1914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门无坐力炮人称“戴维斯炮”。
可惜,它还是不实用,几年之后,它的改进出来的,向后抛射的不是假弹丸,而是火药的气体,只要前后作用力抵消,就能够消除反作用力。
所以,无后坐力炮,就这样出现了。
而德国也紧跟全世界的潮流,研制各种先进武器,当然不会放过无后坐力炮,这东西,比较轻便。
研制方克虏伯公司采用大量轻合金来制造lg40,这种炮的战斗全重仅为145公斤,这样,可以满足德军空降作战的战术要求。
而这个重量,是包括炮架的,而现在,安装到了侧面的挎斗上,则不需要炮架了,整个炮,只有八十公斤!
那么,和火箭筒比,它有什么优势?那当然就是射程远,这毕竟是火炮,哪怕现在只有75毫米的口径,它的射程,也达到了最大6。8公里!
而火箭筒,只有几百米的射程。当然,火箭筒更加轻便,这是无后坐力炮无法比拟的。
现在,对付一公里之外的s…35坦克,简直是太轻松了!
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的炮手,快速地摇动舵轮,将眼睛紧紧地贴着瞄准具,那些s…35坦克巨大的身影,在他的眼里看来,都是最好的靶子。
来不及做防护了,他在瞄准好之后,立刻就扣动了扳机。
“轰!”
巨大的爆炸声响起,这一刻,他的两个耳朵里面,隆隆地响着,一股剧烈的疼痛,从耳朵里面传出来。
鲜血,从里面慢慢地渗出来。
操作要领上,必须要戴上耳罩才行,但是现在,他必须要争分夺秒,当对方的坦克继续靠近到一千米的时候,坦克的机枪,就会将他们都干掉。
他别无选择。作为士兵,早就有牺牲自己的觉悟!
第四百五十七章 就是一张纸
随着炮声,后半截的喇叭口里,冒出了一股炽热的火焰,瞬间就将后面都包围住了,这场景,绝对比发射火箭筒壮观。
这些火焰,向后足足扩散到了五十米的距离,在一百米外,都能感受到热量!
硝烟弥漫。
这种炮的操作相当危险,但是,它的威力,也是相当逆天的!
这毕竟是75毫米炮!以365米每秒的速度飞行的弹头,向着对面已经逼近了一千米距离的法国坦克飞去!
这种距离,它要飞三秒左右。
当发现了对面的火苗的时候,贝利大声地喊道:“全速左转!”
对方射来了炮弹,不管是什么炮弹,总之,肯定是会对己方有威胁的,如何应对这种威胁?
可以紧急刹车,也可以立刻转向,这得看威胁来自哪里。如果是侧面,刹车是最好的方法,而现在几乎是正面,又是直射,那刹车是不管用的。
只能转向!
但是,贝利失策了。
如果速度够快的话,那他的转向,还能躲开,但是现在,哪怕是s…35坦克,速度也太低了!
听到了他的命令,坦克手拉动一侧的刹车,左侧的履带抱死,右侧的履带还在转动,就这样,坦克刷地一下子,向着左边转过来。
如果再给他两秒的时间,那就能脱离危险了,但是现在,仅仅完成了转向,车体还在刚刚的投影的轮廓里,那枚炮弹,就飞过来了!
如果炮弹的初速够高,比如超过700米每秒,那这种时候,直接用动能就能够击杀对方了,这就是穿甲弹的原理。
但是现在,无后坐力炮属于低压炮,炮口的初速太小,如果直接撞击是不够的,所以,这款飞来的炮弹,并不是穿甲弹,也不是榴弹,而是破甲弹!
在这个时代,反装甲的主力,还是普通的穿甲弹,但是,各种新的反装甲的弹药,都在快速地开发之中。
其中,破甲弹的原理,可以追溯到1888年,当时发现了带有凹窝炸药柱的聚能效应。
可是当时还没有有效的利用,一直到到了二战前,历史上的 1936年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