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欧美当大师 >

第34部分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34部分

小说: 重生欧美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南给奥黛丽买了一个蝴蝶结的发卡,让她臭美地对着镜子照了半天。回来的路上,在起伏不平的路上骑自行车,她也不喊累了,显然心情很开心。

    回到了镇上,周南也和所有迎面走过的人点头示意,在这个还算安宁的小镇,人与人之间都很亲密。

    不少小孩子看见周南这个外国人,还跟在他的自行车后面奔跑,显然非常好奇。

    来到了镇上最大的面包房,这里也是周南他们平时来领食物的地方,周南把自行车停在了门口,给一帮小孩子每人发了一颗糖,立刻让他们眉开眼笑了起来。有点小孩很喜欢约翰,逗弄着它,可惜它一点面子也不给。

    这些奶糖是凯莉用从意大利发过来的奶油和白糖,加上蜂蜜熬制的。虽然卖相不算好,但是味道却很不错,周南每次出门,总是用一个手绢包一大包放在自行车前面。

    听见外面的小孩子的吵闹声,面包房的经理福格特系着一个围裙迎了出来,驱赶着这些小孩子。“都去别的地方玩吧,你们留在这里,我也不能把面包直接发给你们。约纳斯,你好。”

    镇上的居民对周南的态度大部分都比较冷淡,这也是周南刚搬过来,跟他们还不熟的原因。但是在一些职能部门,比如面包房,比如牛奶鸡蛋发放点,周南他们也都跟这些人混了个脸熟。

    “福格特大叔,我刚从卢塞恩回来,特意过来看看你这边的准备工作。”

    “放心好了,我每天要供应一千人的面包,你们这还不到五百人的份量,对我来说完全没有压力。”

    “那就好。既然这样,我下午四点再过来。”

    “不,你不用过来了,等面包全部烤好,我会用马车给你送过去的。”

    从面包房离开,周南和奥黛丽就又骑车回家。这段路是奥黛丽最喜欢的一段路,因为一路下坡,完全不用蹬行,自行车就可以一路滑回家。

    当然,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一路上坡,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事了。

    家里面,凯莉和住在他们后面一家的女主人布兰德特夫人正在忙着清洗从镇上服务社借来的桌椅和碗碟。

    镇上的服务社有各种东西租给居民,小到举办宴会的碗碟,桌椅,大到大型的耕地拖拉机和马车,一般家庭没必要置办,但是偶尔会用到的东西,那里都提供出租。

    看见周南他们回来,布兰德特夫人高声笑道:“奥黛丽,真是漂亮的蝴蝶结,菲奥娜在湖边玩水,等你都等的不耐烦了。”

    奥黛丽连忙停好了自行车,就迫不及待地说道:“我去给菲奥娜看看我的新发卡……”

    引得几个年轻女人都轻声笑了起来。

第四十六章 招待

    布兰德特家是很大的一家人,他们家族有五个儿子和六个女儿。让人佩服的是,生了这么多的孩子,布兰德特夫人的身体仍然很健康,一百多斤的草捆,她一下子就能举到车上。

    原本他们在镇的北面,也就是现在修建的火车站那里也有一片牧场,并且在哪里也有一套房子,属于是她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一家。但是因为建设火车站,牧场的房子被征用了,所以他们全家现在都住到了这边来。

    不过他们家的人虽然多,家里的房子却更多,山丘上有一座房子,在山丘的西侧靠近铁路那里,也有一栋房子,足够他们家居住。

    现在他们家里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都结婚了,女儿嫁出去就不提了,三个儿子又各自生了孩子,所以他们家的人,吃饭都需要很长的一个桌子。

    不要以为外国人长大了都会跟父母分开住,那是被电视上面骗了。因为这只是英美人,或者说是央格鲁撒克逊人的习惯,除了他们之外,大部分国家的人都不是这样。

    法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没有一个国家不注重家庭关系,把要说长辈与晚辈之间了,就是同辈之间,比如说是兄弟和姐妹,也经常会在周末一起聚餐。

    当然,那些离开父母出外发展的人,就另当别论了。

    像奥黛丽,她虽然自己很少提,但是周南也知道,她爸爸就带给她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就因为他爸爸是一个央格鲁撒克逊人,对家庭的观念比较淡,所以才会抛弃妻女。

    而她从小在比利时,在荷兰生活,对家庭的完整很渴望,所以会感到痛苦。到了后来,为了想要一个孩子,她也放弃了很多参演电影的机会,为了家庭的完整,她甚至直接退出影坛。

    瑞士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德裔,德国人也是很看重家庭关系的,只要不是因为事业发展的分开,和诺家庭都是大家庭,只有父母去世,兄弟姐妹们才会分家。

    布兰德特夫人就对比她小了十几岁的凯莉很喜欢,可能是因为知道了凯莉的悲惨命运产生了同情,因为同情而喜欢,连带着对要把凯莉当妈妈一样看待的周南也很喜欢了。

    她的三个儿媳今天也来帮忙了,她们都是非常健康的德国女人,一个个力大无比,干农活起来,远远胜过半瓶水的周南。

    她们的孩子跟着自己的小姑姑和小叔叔在湖边玩耍,一帮孩子在哪里吵吵闹闹,显得十分热闹。

    周南把自行车停好,解开了绳子问:“凯莉,这些奶油放在什么地方?”

    凯莉擦了擦手,接过了奶油桶说道:“给我就好了,跑了一上午,累了吧?”

    “不累……布凡伦纳神父呢?”

    “我们上午去做礼拜,他就留在了镇上的教堂那里,说是吃过中午饭回来。”

    神父在欧洲还是比较受尊敬的,何况他的级别不算低,走到哪里都不怕没饭吃。

    看到她们洗好的青菜和蘑菇,周南又看了看时间。“今天中午我来主厨,我给你们做特色的红烧肉和蘑菇汤。布兰德特夫人,请不要让我失去一个显摆的机会。”

    布兰德特夫人今天来帮忙,还带三个儿媳,就没有想要回家吃饭。听了周南的话,她笑着说道:“那么,我们今天领的面包也能节省下来了。孩子们不会半夜喊饿了。”

    他们家人多,分配的食物只是勉强填饱肚子。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没有结婚,为了给他们打下一份基础,也舍不得花钱买其他食品。能节省两顿的面包,差不多一周之内都能敞开肚子吃了。

    大部分中国人还有一个误会,那就是认为大部分外国人都是只吃牛羊肉,不吃猪肉的,其实不然。

    中国由于是农耕社会,所以对耕牛非常重视,加上人多地少,没有大片的牧场养牛,所以自古以来就很少以牛肉作为主要食用肉类。

    但是在国外,虽然牛肉的消费远远比国内多,但是,猪肉仍然是世界第一大食用肉类。

    像德国,他们主要就是吃猪肉,著名的德国香肠,也都是猪肉制作的。在一些国家,猪内脏吃的不多,都是用来加工熟食品,但是在德国,猪身上几乎没有不吃的地方。

    瑞士国内现在面粉,大米,燕麦非常紧缺,但是作为一个养殖大国,猪牛羊肉的供应和牛奶,奶酪却还跟得上,只是价格比和平时期要高一些。

    要是家里不缺钱的话,完全可以买肉当主食。所以为了这次的招待会,除了买了不少烧烤的牛羊肉,周南也买了一些猪肉。

    在国内,因为油水少,所以人们喜欢吃肥肉。但是国外几乎没有人吃肥肉,在国内很受欢迎的五花肉,在瑞士都属于是滞销品,现在让周南捡了便宜。

    将足有三斤多的五花肉先放在锅里出了一下水,捞出来放在凉水下面降温,然后切成小块,再放在开水锅里焯一下。

    放油,放香料加热,把肉块倒进了锅里。待肉块外皮变的微黄之后,加入白糖。由于没有酱油,只能用蚝油代替,加的量少,对味道的影响也不大。

    白糖遇到高温,就会产生美拉德反应,不一会儿,每块肉就变成了褐黄色,看起来非常诱人。

    这个时候,再加入半锅水,把所有的肉都浸泡在汤里面,开始炖煮。大火煮开以后,放一点姜片去腥,撇出汤沫,开始小火慢炖。

    让周南遗憾的是,也没有红枣,否则的话,这个汤会更加鲜。雅尼克他们就非常喜欢用这个汤泡米饭吃,不要菜都能吃几大碗。

    这份红烧肉果然受到了所有人的好评,布兰德特家的小女儿菲奥娜,一开始非常嫌弃肥肉说不吃,结果吃了一块,立即开始抢了起来。

    至于他们家的小儿子约瑟夫,对红烧肉更加着迷,把锅里的都抢完了之后,还把他侄儿侄女碗里的肉也抢了。结果几个小家伙都大声地哭了起来,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一顿饭,周南就把几个邻居的心拉了过来,每个人都大赞他的厨艺。她们也夸奥黛丽幸运,找到了一个厨艺出众的男人当丈夫,夸的奥黛丽也跟在后面嘿嘿傻乐。

    夏季的瑞士天很长,早上四五点天就亮了,然后要到晚上十点才天黑。他们中午一般一点钟吃午饭,晚饭就没谱了,早的六七点钟就吃,晚的要到八点钟以后才吃。

    周南他们十多天前就开始在筹备这次的招待会,并且提前就到整个社区每家每户亲自拜访,送上了请帖。

    除了他们之外,镇上认识的一些人,周南也送上了请帖,不管他们来不来,最起码尽到自己的心意。

    大多数人都愉快地接受了邀请,社区搬来了一个外国人,他们也想亲眼见一见周南这个人是不是好接触。

    四点钟的时候,就有客人开始上门了,并且全部都是全家一起出动。他们也都带了小礼物,或者是不算值钱的装饰品,或者是一瓶酒,有一些条件差一点的,干脆就带来一捧精心组合的鲜花。

    这里的鲜花可不贵,瑞士的乡村,每家每户都会种花,有些小镇甚至还强制性规定,不允许有没有鲜花的窗户。也就是说,只要你的房子有窗户,那么窗台上就必须要有鲜花。

    周南他们为孩子们准备了蜂蜜水,刚出炉的小饼干。这种饼干不是那种干的饼干,而是欧洲这边流行的点心,比普通饼干要软,比蛋糕要硬。并且可以做成甜的,咸的,蔬菜的,肉馅的,不管男女老少都有喜欢的口味。

    大人们喝的饮料品种更多,来自印度的红茶和清茶几乎占领了欧洲的全部市场,因为是生活必需品,所以茶叶成为了仅次于面粉和盐的供应物资。

    四点多钟,福格特就送来了烤好的面包,马车上面堆的老高,还拉了两车。

    除了地方简陋一点,大家只能聚在草坪上,这次的招待还是很受所有人赞誉的。首先是在这物资短缺的时候,能供应这么多的食物,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也足够显示出周南他们的诚意。

    其次是周南这边人口简单,他看起来就比较温和,脸上总是带着淡然的微笑。奥黛丽天真纯洁,让人看着就不忍心伤害她。

    至于凯莉更是很受所有人的欢迎,她看起来就是一脸和蔼,肥胖的身体也增加了她的亲和度。那些知道了她悲惨经历的女人们更是同情心大起,对周南的印象也更好。

    周南是所有人里面最轻松的一个,因为凯莉不仅要忙着应酬,还要不时关注各种食物缺不缺。奥黛丽更是交了一大帮同年纪的朋友,虽然语言沟通稍微有一点困难,但是丝毫不影响小女孩那单纯的情感。

    周南之所以轻松,是因为最少有一小半的家庭里面的男主人都没有出现,他们都是进了军营服役。

    而这些男人们在一起聊天,周南也很少能插进去,他也不着急融入这个小圈子,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他做的越多,也就会错的越多。

    在所有人都到来之后,周南给所有人吹奏了几支箫曲,也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今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招待会结束的时候,周南他们一个个也觉得疲惫不堪。看着院子里面的满目疮痍,周南劝住了还去收拾的凯莉。“今天累了一天,先不要收拾了,你们先去洗澡收拾,我关了门也去睡觉。”

    “那这些东西……”

    “明天再收拾吧。”

第四十七章 融入

    打开了院子的门,周南打开了信箱,从里面拿出来一瓶牛奶和两份报纸,然后把空瓶又放了进去,这才发现里面还有一封信。周南取了出来,一看落款是来自联邦政府国防部的,就知道,自己的逍遥日子要结束了。

    奥黛丽已经入学一周了,由于是小镇的中学,学生们虽然封闭和保守,但是也都相对单纯,没有什么学校霸凌。

    菲奥娜跟她同岁,在读进阶初级学校二年级,奥黛丽也进了这个班,除了语言课,其他课程也能跟得上。

    瑞士的教育分为五级,六岁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