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欧美当大师 >

第226部分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226部分

小说: 重生欧美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你!你我们不搬到大马去,在那里,难道你就能自己做主了!”

    谢潜山有些讪讪地笑道:“我也没说不捐啊,你急赤白脸地干什么?”

    陈老解围说道:“那么我们现在就来个小范围的投票吧,先统一思想,才能跟那帮兔崽子好好谈。同意阿南意见的请举手……”

    在距离这栋房子不远处的另一座庭院里,争执却要激烈的多了。理想主义者们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容易钻牛角尖,走进了思维的误区,想要走出来,就困难的多了。

    大多数人其实是知道周南的建议是合理的,符合实际的,但是,他们就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妥协。所以,他们这样的人,永远只是被革命的动力驱动,却不会考虑革命的现实问题。

    不撞南山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说的就是他们。缺少宏观的目光,往往最后把自己逼入绝境。

    饭前的短暂时间,当然不够这些人讨论出来一个什么结果,即使有少数赞同周南意见的人,也被说成了革命之心不坚定。

    但是要让他们拿出一个荷兰人能够接受的方案,他们也拿不出来。他们都知道苏联的那一套不一定能在婆罗洲适用,因为这里根本没有几个农民,没有几个工人,除了商人,还是商人。

    用苏联那一套,生意不做了,大家吃什么喝什么?

    可是,妥协就是对革命的亵渎!

    走出了房间的大门,陈仲卿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只是为了革命而革命,这才是错误的吧!

    房间里面,黄文新还在大声疾呼:除了**,一切政治体制都是落后的。我们应该推翻荷兰人,自己当家做主……

    陈仲卿忍不住苦笑了一下,自己以前也是这么傻乎乎的吧,要不是跟周南在回程时候的长谈,他也根本看不清现实是多么的艰难。

    (兄弟们别发要和谐的书评了好吗?本来不会的,也被你们说的被关注了。我一直尽量避免写国内,避免抨击某种体制,现在写的只剩对一些政体的一些浅见,应该问题不大。现在介绍清楚了局势,后面就会避免深入写下去了。)

第九十三章 实践检验真理

    奥黛丽下午陪着一帮贵妇聊了半天,每一家都还带着一两个年龄跟她差不多大的女孩作陪,收了一大堆礼物,也认识了一大帮新朋友。

    看到周南回来,众人才一一告辞,留下了他们夫妇准备一下,然后去参加宴会。

    明显可以看得出来,奥黛丽还有些不习惯成为众人的中心,她努力地适应着,不过这也让她有些疲惫不堪。

    周南贴心地让她在床上躺了一会儿,还帮她按摩了一会儿,让她快速地恢复一点精神。

    等到埃廷尼来通知,他才带着奥黛丽一起前往宴会大厅。

    能够来参加晚宴的人都是非富即贵,许多还不是印尼的华人,而是从大马,暹罗那边专程赶过来的。

    蔡老主持了欢迎仪式,周南也到台前进行了一番演讲。不过下午费了半天的脑子,这一会儿他并没有说太多,只是讲了一些场面上的话。

    婆罗洲的华人大部分都是南方人移民过来的,婆罗洲又是位于海中间,这个时代,有各种各样的珍稀海鲜,能让周南吃个够。

    虽然都是南方人迁移过来的,但是由于这里的湿气更大,所以口味偏咸和偏辣,这里的菜也就更符合周南的口味。

    周南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但是还是被酒宴的“大手笔”给震住了,因为在后世几乎灭绝的一些海鲜,这个时代还很常见。

    三尺长的龙虾,对,不是一尺长而是三尺长的龙虾,几乎都是一桌一只。周南坐的这一桌,那一只龙虾,光是身子都快一米长了,这在后世,几乎都很少见了。

    奥黛丽更是被这种海鲜大餐给震住了,看到那些稀奇古怪的鱼,巨大的龙虾和海蟹,还有那些奇形怪状的海鲜,她都不知道该怎么下筷子了。

    施托尔科和埃廷尼他们这些人也是如此,虽然在其他方面西方人现在有一些优势,但是论起吃,中国人才是他们的老祖宗。

    在蔡老的谦让之下,周南这会儿也不讲客气了,揭开了龙虾背上的壳,用一把小刀切了一块白嫩晶莹的虾肉放在了奥黛丽的碗里,然后又帮她加了一点调料,她吃了一口,就露出了惬意的表情,对着周南一直点头。

    其他人看到奥黛丽的可爱表情,也都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这才纷纷举杯畅饮。

    坤甸是一个还没有通电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还很差,晚上更没有太多的娱乐节目。

    许多人想要跟周南攀谈,但是晚饭之后,他就被黄家强给架走了,接受他的电台和报纸的采访。

    论起规模和影响力,他的电台和报纸影响力还很弱小,不要说跟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相比了,出了坤甸几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报纸。

    他一边死皮赖脸地说着要周南支持本地的媒体,一边却让人拦住了其他媒体,不让他们采访周南。这让周南也有些哭笑不得,想到以后的确需要扶持本地媒体,所以半推半就地回到了自己住的小楼。

    两个小时的专访,周南完整地介绍了自己在欧洲的生活,发展起来的轨迹。又加上施托尔科和埃廷尼的补充,黄家强这才满意地带着几个记者满载而归。

    他刚走,蔡老和黄文新联袂而来,向他通知了由于双方都需要在内部进行一番磋商,所以下一场会议,被推到了三天以后。

    不过,鉴于爪哇岛上的华人留守人员还在等着这里的决议,他们同意了先跟爪哇人联络,要他们交出凶手,如果对方不理睬,华人将会实施报复行动。

    当然,这次的报复行动不会扩大化,不会针对所有的爪哇人,而只针对隐匿在东爪哇省的那支游击队。

    虽然双方在发展方面有许多分歧,但是在维护自己的民族利益方面,还是相同的。

    虽然会议暂时中断,但是周南不认为自己能清闲下来,因为从其他地方来了这么多的华人,光是接待他们,周南恐怕就有些分身乏术了。

    果不其然,周南住的小楼成为了坤甸的中心点,即使是两派的分别会议,都没有周南吸引的关注多。

    坤甸日报每天刊登一篇周南的过往经历,也让报纸的销量节节攀升。

    周南虽然没有参加两边的分别会议,但是也不代表他对两边的分歧就毫不知情。因为每天来拜访周南的同胞,大部分都是在东南亚地区小有成就的大家族成员,他们对于目前华人们内部主要分歧,也都了如指掌。

    保守派一方的矛盾还比较小,因为这个里面主要是利益问题,只要是利益,都能相互妥协。

    激进派一方的矛盾却越来越大,周南给出的方案是一个相互妥协的方案,同时中央集权政策和坚定的反个人集权政策,也让激进派担心自己一方在以后的政府中失去控制力。

    虽然大部分人已经认可了周南的提案是有利于华人的发展,但是一些顽固的理想主义者,依旧幻想着能够彻底的革命。

    来到坤甸的第二天晚上,周南写下了一篇名为“华与汉”的民族兼容文章。在文章里,周南将汉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来区分,而华人,则是包括了汉族在内的多民族构成。

    包括汉族,但是不仅仅限于汉族。

    在婆罗洲,目前也生活了十几个民族,还有一些与世隔绝的土人。这个新兴的国家虽然是以汉人为主体,但是只要是服从汉人管理,认可华人文化的其他民族,也将承认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一员。

    论起文化的融合,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跟汉系文化相比,几代以后周南就有信心解决民族融合问题。

    实际上,即使是现在,也有许多华人本身的血统就已经不纯正了。历代以来,无数的华人在这里生根发芽,他们有很大一部分娶的是土著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一部分有着华人血脉的混血儿,后来基本上都被划入了其他的民族。但是这一世,周南希望他们能够以自己的华人血统自豪。

    第三天晚上,周南在了解了激进派的矛盾越来越大的时候,他又写下一篇新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虽然借用了后世的一篇文章的名字,但是周南写的内容却跟那篇文章的内容完全不同。

    在这篇文章里,周南从儒家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改革和固步自封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儒家文化可以说是最代表中国文化的部分。从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到隋文帝的科举制度,这是一个从理到实践的过程。

    这个时代的儒家,其实一直都还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从宋代的朱熹开始,儒家在成为既得利益者之后,逐渐变成了垄断学阀。

    朱元璋赶走了蒙古人,功利百年,但是他是一个土鳖。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太肤浅,造成了他将儒家的学术真正变成了一个固步自封的教派。

    知识并不等于儒家,文字和文章,和学术,这种知识体系远远早于儒家,可以说,儒家只是系统学习知识的一个学派。

    但是到了他这里,变成了儒教等于知识。从此以后,中国的学术真正进入了黑暗时代,除了儒教,任何其他的学术都变成了歪门邪道。

    几千年之前的东西,到了现在依旧还是真理,不容置疑。这不是儒家的错,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后人的错,是既得利益者的错。

    从儒家,周南又谈到了马克斯主义。

    在文章里,周南没有否认经典社会主义的伟大,但是马克斯自己都在书里面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属于哲学的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

    现在的人们把马克斯主义当做了圣经,却只看到了目的,忽略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这就是完全的教条主义。

    现在的苏联是狂热的,周南并没有直接抨击教条主义,而是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首先,人性是反对教条主义的最根本力量。人性的自私和自我存在从一开始就是寻求自我幸福的根源力量,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个体的人性存在。

    其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对立是在任何时期都存在的,如何确定真理的真伪,不是看理论的合理,而是看实际产生的作用。

    一百年前的真理,现在可能已经落后,也可能适用你却不适用我。所以,所谓的真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应该与时俱进,或者适应现实的。

    周南知道自己的这篇文章发表了以后,肯定会受到众多的攻击。但是为了让这些华人们抛弃成见,为了组建一个强大的国家同心协力,他也不在乎苏联方面可能会对他大肆批判。

第九十四章 南华共和国

    “周先生,这里的景色跟瑞士有着巨大的差别吧……”

    周南坐在船头,怀里还搂着有点晕船的奥黛丽。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很不一样,除了天气有些让人难以忍受,这里的一切都很美。”

    婆罗洲的中间是山脉,有着这个世界上排名第三大的热带雨林,岛屿四周地势低平,到处都是茂密的水草和沼泽地,少部分露出水面的土地,也都有着各种热带树和开垦出来的农田。

    乘坐着这种平底船,可以在沼泽地里面到处畅游,也是最安全的可以游览这种少见的热带沼泽地的方式。

    奥黛丽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却一直有些担心,因为他们沿途已经看到了不少于五条巨蟒。这对他们这些很少见到这种恐怖生物的人来说,的确有些太刺激了。

    但是对周南他们这些人来说极为恐怖的巨蟒,当地人却一点也不怕。周南就看到了两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还光着屁股,合伙抱着一条超过十厘米直径,三米多长的蟒蛇,飞快地向大人们报喜。

    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是寒温带,虽然也有蛇,但是数量极少。不像这里,几乎每走几步,就能看到各种不同的蛇,还有鳄鱼。

    虽然这里的毒蛇和鳄鱼很多,但是更多的却是各种各样的鸟类和猴子,这里的居民喜欢养鹦鹉,光是不同的鹦鹉种类,周南就见到了好几种。

    至于猴子,世界上最大的猴子,最小的猴子都是生长在这里的,有许多猴子根本像人一样生活在许多居民的家中。

    这里没有瑞士的山水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原始美丽。

    不过这里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