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欧美当大师 >

第203部分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203部分

小说: 重生欧美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大众每个月能收入六十万美元左右,工人工资三十万,购买粮食十多万,工厂运营成本几万美元,净利润不到十万美元,但是也差不多了。

    短短半年时间,工厂就已经开始盈利,不管是英国人,还是雅尼克都非常满意。

    工人维持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后,再赚取的就全是利润了。所以英国人比德国人还要积极,一直在积极推动扩大生产。

    但是,如果让这些利润全部被英国人拿走,雅尼克当然不会愿意,现在一个月生产一万台车,已经就有利润了,以后一个月生产两万台车,等于盈利就能超过六十万。

    去掉英国人的采购成本,英美银行的贷款,工厂的股东最多也只有少数资金可以分配。雅尼克他现在只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能分配的就更少了。

    但是如果拿出一款让英国人心动的车型来开发,英国人自然会愿意投钱进来,用要赔偿的钱来开发新的车型,积累技术,也减少了工厂运营的压力。

    而这些研发的技术累计下来,以后哪怕就是生产不出奔驰s级这样的豪华车,但是也能用在帕萨特这样的中级车上面。

    所以,雅尼克没有拿出帕萨特的图纸,而是直接拿出了奔驰s级的车型。

    英国人对这个车型当然非常欣赏,方方正正的虎头大奔,大气,厚重,绝对符合这个时代所有人的审美观点。

    但是跟这个车型比起来,英国人更看好奔驰g的越野车,因为这款车,有着天然的销售群体,那就是军队。

    这款越野车作为一款军车,要远超目前市面上的所有越野车型。并且因为这款车的底盘是整体式的,研发成本比较低,只需要找到一款合适的发动机,就能有其他相应配套的成熟技术。

    因为大众本来就有越野车的相应技术,大众桶车也就是一款比较好用的军车,只是现在已经被美国的吉普给超过了。

    军队的采购量是非常惊人的,特别是这个年代,战争一触即发,所有的国家都在积极研发先进的军车。

    奔驰g原本就是为了军队设计的,方方正正的外形,能有更大的空间。抬高的地盘,足以应对所有地形。

    周南虽然只是画出了g系列的外形,但是他在图纸上面也标注了地这辆车的性能和要求介绍,这样的发展方向,英国人也都非常认同。

    他们拿到了图纸,就开始认真研究了起来,如果能够利用现有的技术就完成这款车的设计,那么这款车的销售,绝对不会有任何担心。

    而大众目前除了缺少一款性能可靠的大马力发动机,其他的条件都具备。

    雅尼克一上午都在跟英国人据理力争,想要给周南争取更大的利益,只有周南对此毫不在意,全权委托了雅尼克和海尔德帮他跟英国人谈判。

    至于波尔舍老爷子,雅尼克只是给他看了一眼911的设计图,他就在办公室里坐了足足半个小时,最后才立即给在斯图加特的大儿子打电话,让他立即到沃尔夫斯堡来。

    911这款车就是老波尔舍的大儿子费迪南德在十六年后研发出来的,周南毫不怀疑他会不认可这款设计。

    至于雅尼克会跟他谈什么条件,周南也毫不关心,甚至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是人家的设计。

    不过,他现在提前了十六年就拿了出来,对他们现在举步维艰的保时捷公司,也是有好处的。

    大众的工人们照常上下班,辛勤工作着,丝毫不知道因为周南的关系,领导层现在乱成了一团。

    伊万赫斯特就立即给科隆的英军总司令部发去了电报,认为周南拿出的车型,经过雅尼克的设计之后,有望成为一个畅销的车型,并且认为英国的公司应该加入进来。

    是的,光是一个外型,是不可能引起英国人的重视的。但是当大众拥有将这个车型变成现实的能力,英国的公司如果现在不参与进来,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周南不想陷入这样的谈判,因为他的特殊身份,英国人也不愿意跟他谈条件,他不加入进来,那是皆大欢喜的。

    吃过了午饭,全家人一起,开了四辆甲壳虫,就一起前往八十多公里外的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去查看那边的准备工作。

    几个女人对拍电影都非常有兴趣,想要去见识一番。只有利昂忿忿不平,因为他还要上学,都不肯带他去。

    最后周南承诺等到了周日,带他去见识一下,他这才怏怏不乐地区上学了。

第六十二章 幸福(求订阅)

    如果不是有人带领,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很难被发觉。这个集中营被纳粹建在广袤的黑森林之中,远离居民区。

    虽然在二战中,这个集中营没有毒气室,看守对被囚禁的犹太人都以您相称,似乎对关押的人很尊敬。但是主要是因为这个集中营里关押的大部分都是纳粹用来跟外国人交换战俘的犹太人,而不是因为纳粹人道。

    从40年到45年,这里陆续被关押了十二万人,其中大约有六万到七万人,都死于饥饿和伤寒。

    在45年被解放的时候,这里挖出了六万多尸骨,不得不用推土机将这些尸骨集中掩埋。

    这里面,也包括了解放前夕死于伤寒的安妮弗兰克和她的姐姐。

    《安妮日记》的出版,让许多人都知道了这座集中营,周南他们抵达的时候,就看到不少德国人和外国人前来祭奠。

    他们大部分都是有亲人死在这里,否则的话,很难得到英国人的允许进入这里。

    英国人本来已经准备拆除这座集中营,得到荷兰政府的照会后,他们停下了拆除行动,并且配合派拉蒙公司完成电影拍摄。

    由于原景都还存在,所以在置景方面,派拉蒙并没有花费多少钱。本来派拉蒙跟周南还准备了二十万美元的浮动资金,目前仍然还没有动用。

    这里的拍摄也是预算最多的,在这个没有电脑特技的时代,所有的人,都会聘请真人拍摄。

    派拉蒙预计邀请三千人参与拍摄,原本还怕找不到这么多人,但是如今的德国人被压迫的已经喘不过气来,听说来参与拍摄,不仅会得到两顿饭,每天还有五十美分的报酬,报名的老人和孩子很快就写满了名单。

    一个老人带一个孩子,原本没有一点收入,现在一天就有一美元的收入,还管两顿饭,并且没有限量,可以吃饱,这让已经两三年没有吃过饱饭的德国人也矜持不下去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俗语在不论在哪个国家,在哪个时代,都是有道理的。

    在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没有谁不是在挣扎生存。

    那些老人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让孩子吃饱,那是没有办法。当有机会改善自己的条件的时候,没有谁还能坚持。

    虽然这部电影是在抨击纳粹,但是也没有人在乎。

    而且,报名的人这么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周南。

    46年的冬季,是百年难遇的寒冬,英国人也无法运来足够德国人填饱肚子的食物,无数的德国人因为缺衣少食死去。

    周南从苏联弄来了一万吨粮食,三千吨留给了大众,剩下的七千吨就在周边地区平价贩卖。

    他的要价比英国的商人便宜,也不像英国人只要金银首饰。只要是有价值的古物,哪怕是一把梳子,一个餐桌,一个首饰盒,周南都要,并且很少压价。

    七千吨粮食并不多,但是这已经周南能拿出来的全部。在几个月前,包括现在,粮食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缺的硬通货。

    只不过现在已经暖和了,地里长出了野菜,人们可以在地里挖一些野菜充饥,才让饥荒不像冬天那么残酷。

    现在的德国人都寄希望今年的夏粮和秋粮能够丰收,这样才能缓和一下德国缺粮的状态。不过看到德国因为缺少工具,许多土地还在荒芜,人人都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现在电影还没有开拍,所以这里也还没有多少人,只有一些工人在清理集中营里面的荒草。

    制片人韦斯特和导演怀尔德对周南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可惜的是,在荷兰拍摄的胶片已经被运回美国冲洗,周南他们不能在屏幕上看到奥黛丽的形象。

    不过他们都对奥黛丽的演技褒扬有加,让奥黛丽得意之余,也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她自己也能感受到,制片人和导演都赞扬她,只有很小一部分原因真正是因为她的演技,而主要是客套。

    亲眼见到影片的筹备,周南才知道,原来一部电影的拍摄,是如此的麻烦。每一个镜头的展现,都需要导演一点点地在现实里找到背景,然后画好分镜头剧本。

    怀尔德跟一大帮人,为了一个镜头该如何拍摄,都有可能争执半天。许多专业术语,周南根本听不明白。

    这还是没有开始拍摄之前的准备,等到拍摄的时候,每一个角色在什么位置,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导演都必须在心里已经确定好轮廓。

    剧组离沃尔夫斯堡有将近九十公里,在这里的拍摄预计时间要半个月。奥黛丽来到这里,住在哪里,生活上该如何安排,都要确定好。

    卡洛琳本来要让奥黛丽住在家里的,但是这样奥黛丽每天要在路上来回三个小时,而且有时候拍摄晚上的镜头,这样来来回回太不方便。

    场务和奥黛丽都解释了半天,卡洛琳才点头同意了她在拍摄期间住在集中营这里。

    不过,她也摆起了妈妈的架子,安排起了奥黛丽生活。住在哪个房间如何布置,用什么被子,什么枕头,她都一一过问。

    赫姆斯特拉夫人如果这样做,奥黛丽只会觉得不耐烦,但是卡洛琳这样关心她,她就只会觉得感动。

    克劳迪奥也有些吃醋了,搂着奥黛丽说道:“妈妈现在就只心疼你,不心疼我了。”

    卡洛琳哼了一声说道:“你现在是隆美尔家的媳妇了,奥黛丽却是我们霍夫曼家的媳妇了。”

    克劳迪奥装作大受伤害地委屈说道:“可是我是霍夫曼家的女儿啊!”逗的几个女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又连忙收敛了笑容。

    因为有信仰,大部分西方人都是不忌讳死亡和坟墓的。在东方,居民一般住的离墓园很远,距离墓园近的房子,也会便宜许多。

    但是在欧美,墓园往往建设的如同一个公园,墓园周边的房子,比一般的小区还要贵一些。人们也经常到墓园散步,运动,没有什么忌讳。

    但是这里死了六七万人,来到这里,还是要对那些死者保持应有的尊重。

    安排好了奥黛丽在这边的生活,卡洛琳还怕博尼塔一个人照顾不好奥黛丽,让埃尔温的保姆黛娜费力尔斯也跟着过来照顾她。

    黛娜是个十六岁的质朴姑娘,她的哥哥是大众的一个工程师,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生活艰难。靠着她哥哥的关系,她才好不容易竞争到了这个工作岗位。

    虽然比奥黛丽还小,但是她却很懂事,勤快,做事利索,没事的时候一个人就待在一边,也不表现自己。

    对此,周南和奥黛丽都反驳不得,顺从了她的意思。

    随后,一群人在集中营旁边的树林里采摘了一些野花,编织了两个花圈。在制片人韦斯特的陪伴下,他们参观了整个集中营,最后到万人坑那里敬献了花圈。

    奥托弗兰克在战后一直极力宣传安妮的事迹,也在这之前就在这里给安妮她们姐妹俩修建了一座墓碑。

    奥黛丽看着这个黑底白字的墓碑,不知怎么的就伤感起来了,开始还只是默默地流泪,后来竟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卡洛琳他们劝慰了一会儿,喊着周南:“约纳斯,过来一下。”

    韦斯特善解人意地说道:“赫本小姐拍摄期间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在安妮的角色里面,现在看到了安妮的墓碑,恐怕是有些难过。你去安慰她吧,我也正好去看看干草都准备好了没有。”

    周南跟他握了握手说道:“感谢你对奥黛丽的照顾,在阿姆斯特丹,你们都一直对她很照顾。”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集中营的拍摄,还有一些冬季的镜头。现在是夏季,所以剧组挖了一片带根的野草晾晒干,然后铺在集中营的一块操场上,权当是冬季的背景。

    周南虽然不懂,但是也知道这样的场景布置还是很有良心的。后世一些电视,电影上面,那些穿帮镜头才更可笑。

    来到了女人们这边,只听到奥黛丽抽泣着说道:“安妮就仿佛是另外一个我,我们都是出生在29年,我只比她大了39天,也都在阿姆斯特丹生活过。我幸运地遇到了约纳斯,离开了荷兰,可是她却在那个时候躲在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