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欧美当大师 >

第179部分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179部分

小说: 重生欧美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观美国在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国际政策,就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美国还是一个新手,他们在国际上还闹出了不少的笑话,许多政策今天确立,发觉行不通,过几年又变。

    但是,当苏联这个瘸了一条腿的庞然大物逐渐衰落,并且最后轰然崩塌的时候,美国成为了唯一的世界霸主。

    那个时候,美国的强权意识就开始苏醒,并且开始在国际上推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

    苏联现在虽然强大,但是他们的国家是建立在一种虚妄的政策环境下的。**虽然好,但是那只能是未来的目标,而不是强行教条主义地推行。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他们虽然很强,但是最后还是把自己给玩死了。

    因为民众教育程度越高,越会清楚认识到,**最起码在目前阶段,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周南从来没有把苏联的威胁放在眼里。

    但是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却擅于吸纳人才,两次大战吸纳的人才足以让他们可以享受几十年的发展红利。

    他们的政体虽然看似迟缓,臃肿,牵制太多,但是却能保证他们的政策能够一直缓慢推进,加上他们庞大的国土和人口资源,成为霸主在所难免。

    周南没有想过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但是却可以在欧洲继续鼓吹欧洲中心化的思想,让欧洲的经济恢复快一点,也让美国少捡一些便宜。

    在周南看来,美国强盛胜过苏联强盛,而欧洲强盛胜过美国强盛。

    苏联强盛,对于祖国来说就是家有强邻,恶邻。美国强盛,他们又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将自己祖国当做打压遏制的对象。

    但是欧洲强盛,他们不是一个国家,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小算盘,在打压自己祖国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心齐。

    他不能改变这一切,但是却能够让欧洲少走一些弯路,不至于让美国一家独大,最后变得肆无忌惮。

    比如英国在亚洲的势力,就不该那么轻易地就转给美国,如果不是有了那些基地,美国后世的岛链封锁,就不可能有那么严密。

    荷兰现在的动作也是英国现在要学习的,因为他们已经无法维持印度的稳定。

    去年的7月7日以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单方面撕毁协议要求重新谈判,这导致了***联盟退出建立统一印度的计划转而寻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

    该协议的撕毁直接导致了印度不同种族之间的第一次大屠杀,而无力维持和平的印度总督韦维尔子爵制定了名为“疯人院行动”的撤侨计划。

    今年二月初,以协调能力见长的蒙巴顿子爵接替韦维尔子爵成为印度总督后,一开始仍然致力于维持印度的统一并留在英联邦的内部。

    但统一的构想在民间已无基础的情况下,蒙巴顿总督只能寄希望于印度的政治派别的支持。蒙巴顿与***领袖真纳多次会晤后无法获得支持,只能放弃建立统一印度的计划并成功寻求甘地对分治的支持。

    由于印度境内反对英国的风潮愈演愈烈,英国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印度的控制。就连原本忠诚于英国的知识分子和军队,都开始起来造反了。

    还不仅仅是印度,包括缅甸和马来亚在内的英国殖民统治地位,都已经被动摇。

    英国从一开始不支持印巴分治,后来却看到了分治的好处,转而开始支持这一计划。

    一个强大的印度已经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而把印度分裂成三四个有矛盾的国家,更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利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的特使团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进行挑拨离间,制造分裂。由于英国特使团的破坏,印度***联盟同印度国大党之间的仇恨进一步加深。

    时间进入47年以后,印巴分治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结果。

    但是,英国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美国人勒索的对象。他们在加勒比海,在印度洋,在非洲,在亚洲的军事基地,都成为了美国勒索的对象。

    光是从二战结束到六十年代的十五年期间,他们就有超过三十处军事设施被美国人索要或者是租借,在东南亚地区就有七处。

    实际上,这个时候,因为有了东印度群岛的例子,印巴分治并没有另一世那么让人疯狂和绝望。在缅甸和马来亚半岛,也掀起了一股各民族建国的风潮。

    缅甸这个国家也是非常奇葩的,在二十世纪初期,这个国家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人均gdp达到了八百美元,在全世界也排的上号。

    但是这个国家越折腾越穷,到了八十年代,美元大幅贬值了,这里的人均gdp还不到五百美元了,成为全世界极度贫困国家。

    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纪,这里的gdp才上千,但是这个含金量跟一百年前相比,是完全不能比的。

    这里的民族问题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没有能解决,更别说现在了,所以在针对缅甸的问题上,周南的建议是尽量多划分几个国家。

    马来半岛却不一样,那里的局势更加复杂,也因为华人众多,所以周南只是提出了一个大概框架。

    马来亚总共不到一千万人,华人的数量大约三百五十万,并且控制了那里的经济。

    虽然那里的华人族群的日子现在还算好过,但是因为后来的马共和五一三事件,纯血统的华人逐渐被当做二等人。

    知道未来的历史,周南当然是希望英国能在马来也成立一个华人国家,甚至两个。但是英国人会怎么做,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周南故意站在英国的立场考虑,认为英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应该是英国的核心利益。

    虽然他们现在经济有问题,但是如果因为经济问题放弃了对亚洲的军事影响,只会让英国以后的经济影响力下降。

    所以,英国要做的不是放弃这些军事基地和据点,而是暂时削减人员,甚至以委培,训练当地士兵的方式,来换取一些军费。

    周南也承诺,如果英国方面肯在马来建立一个华人国家,他愿意帮助说服华人,承担一部分英国人的军费,保持英国的影响力。

    这些动作周南不怕美国人知道,这是阳谋,不是阴谋。即使美国人知道这些,也无法怪罪到周南身上。毕竟周南是英国的顾问,当然要替他们出主意。

    当然,美国人不喜欢周南那是肯定的了。

    在日内瓦住了两天,周南都是住在让诺德的别墅里。经过了周南为他的重要调养,他的身体变的健康了许多,最起码脸上多了一些自然的红润,不再是渗人的青白色。

    光是为了这个原因,现在的让诺德对周南几乎是言听计从,从不反对他的任何决定。

    不过,他已经习惯了酒池肉林的中欲生活,在女色上从不收敛,即使有周南的调理,也不知道他当地能活多久。

    三月二十九的晚上,周南带着施韦哲一起回家过周末,同时也会见了另一帮来自英国的客人。

第三十章 新书计划

    斯托克霍姆是英国皇家农业学会的农业专家,去年八月,周南在伦敦跟他就学术合作进行了会谈,他这半年来,就一直在收集地球农业物种的传播与演化。

    跟周南琐事缠身不同,农业学科的研究工作一直是单调和无味的。如今的基因学科还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发展起来,农业研究成了一门吃老本的学科,大部分研究人员根本看不到以后的道路。

    能够跟周南合作,将农业与人类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扩大农业在人文学科的影响,对霍姆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所以他非常珍惜这次的合作。

    这半年来,他按照跟周南的约定,将人类历史上影响范围超过百万人的农作物全部统计了一遍。

    这里面包括了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这四种粮食农作物,也包括了土豆,甘蔗,茶叶,烟叶这些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农作物。

    还有咖啡,可可,剑麻,橡胶等经济作物,这每一个物种的出现,被人类利用的开端,发展史,都能写厚厚的一本书。

    周南现在却不能单纯地被看做一个学者,他现在做的一切,与其说是一个学者,更不如说他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思想家。

    虽然周南现在并不专心一志,但是这样却更受霍姆的重视。因为周南的影响力越大,他的作品也就越受社会的关注。

    短短一年的时间,周南的《世界通史》奠定了他学术的基础,《人道主义》体现了他丰富的人文思想,《欧洲复兴计划》则从现实问题证实了周南的敏锐触角。

    哪怕是一本《安妮日记》的小说,竟然也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无人不被周南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所感动。

    这些还不算,他的一套音乐唱片,已经成为了如今最畅销的唱片,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数百万套,这是任何一个学者都无法做到的。

    这次来瑞士,霍姆和他的助手带来了整整一箱的资料,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周南的影响力,能让他这个农业教授也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奥黛丽却对施韦哲的到来高兴不已,除了跟自己的妈妈学习钢琴,施韦哲可以说是她第一个正式老师。

    而且施韦哲可不是浪得虚名,他的钢琴水准即使不能说是大师级,也绝对是世界一流,有这样一个老师,奥黛丽也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不给自己的老师丢脸。

    从个人条件上来说,不管是周南,还是奥黛丽,都有比一般人更好的基础条件。

    周南是天赋异禀,十指修长,比一般人的手指能多两个键的跨度。施韦哲对此就羡慕不已,认为周南跟他家的前一个住客拉赫玛尼诺夫一样,都是属于上帝垂爱之人。

    拉赫玛尼诺夫就是钢琴界的天才,他的手比常人要大,所以他的钢琴曲往往只有他能弹,他的许多作品都被誉为最难钢琴曲。

    巧合的是,他曾经在塞纳尔别墅住了十年,在他之后,周南才买下了这里的房子,变成了自己的家。

    所以音乐节有许多人士一直对周南充满了期待,认为周南只要认真学习几年,绝对也能成为一位钢琴大师。

    不过周南需要发展的方向太多了,一直没有能够沉下心来在钢琴方面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奥黛丽的条件也不错,她的爸爸妈妈都身材高大,前世在青春期经历了大饥荒,给她造成了一生的伤害,但是她的身高仍然有170。

    这一世,她一直被周南照顾的很好,如今的身高已经长到了172。虽然她已经十八岁了,很难再长,不过这个身高已经足够了。

    她的身体修长,骨架纤细,在女人里面,她在钢琴表演方面也有很大的身体优势。不过这种优势相对于男人来说,就不太明显了。

    真正的钢琴大师,几乎全部都是男人,这是因为男人的身体优势要大于女人。

    施韦哲就一直觉得遗憾,要是他早几年认识周南,他一定能把周南培养成一个钢琴大师。

    但是,如今的周南已经在其他方向有了更大的成就,注定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钢琴上面了。

    这一晚,众人在周南家里的小客厅里面,倾听了一场施韦哲和奥黛丽联手奉献的钢琴音乐会。

    《安妮日记》剧组的制片人克伦特威尔,也向周南提出,将《寂静之声》钢琴曲作为《安妮日记》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

    周南的第一套唱片可谓是经典之极,里面的每一支乐曲都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寂静之声》这首钢琴曲虽然不是周南演奏的作品,在技巧上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是掀起的波澜一点也不小。

    这首音乐旋律飘缓低迷,充满了一种幻觉般的意境。静静倾听,似乎能感受到对人生的迷茫和无助。

    这首曲子因为充满了一种年轻女孩的懵懂和无助,加上旋律简单,所以格外适合女孩子弹奏。也是因为这样,奥黛丽作为弹奏者,不仅没有受到批评,还获得了许多音乐人的喜爱。

    用这首曲子当整部电影的背景音乐,那是再合适不过。

    周南直接答应了下来,甚至连多少钱都没有谈。这些事情,他就直接交给了海尔德来处理,她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或许是因为心里太激动,霍姆这天晚上开始睡不着,睡着了之后睡的非常香。第二天早上,他被助理的敲门声惊醒,发觉已经快八点了。

    第一次来别人家里做客,竟然起床晚了,这可是相当失礼的行为。

    他急匆匆地起床洗漱,等到下楼来,发现施韦哲已经从外面跑步回来,他虽然已经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