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欧美当大师 >

第150部分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150部分

小说: 重生欧美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避免这种错误,遭到学术界的抨击,周南就必须找出一个更好的阐述方式。

    今天的会议时间并不长,只有两个小时,主要职能就是分配这批代表团在苏联期间的工作安排。

    但是因为周南大部分都听不懂,也就觉得时间很漫长了。

    不过,在他将心思放在构思新的文章的时候,时间就过的很快。

    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周南也放下了笔,跟着众人一起鼓掌,终于不用“受罪”了。

    既然已经安排了好了代表团成员的走向,一些要奔赴苏联各地的代表团,就要开始赶路了。

    许多人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就直接搭乘火车离开,而更多的人,也将会在第二天离开。一直到半个月之后,他们又会回到莫斯科,进行总结大会,然后离开苏联。

    “约纳斯,你祖国的驻苏联代表团送来了邀请函,邀请你去他们的代表团驻地共进晚餐。”

    周南楞了一下,心想他们下午离开的时候,并没有邀请的意思,为什么现在又会邀请呢?不过随后又明白了过来,恐怕他们不是不想邀请,只是还没有跟上级请示,所以不敢自作主张。

    得到了上级的批准之后,现在他们当然愿意多听周南说说国际形势。

    “好的,我需要回去躺半个小时,刚在摄影机前面绷紧了身体坐了两个小时,浑身难受,臀部也开始疼了。施托尔科跟海尔德回来了吗?”

    “他们在你的房间里。施托尔科认为,苏联现在捧着你,目的恐怕也是为了把你争取过来,你的名气大,又有东方人的身份……”

    周南笑了起来说道:“放心,中立的身份对我最有利,我从来没有想过改变。何况,我对苏联的一些做法,也不是很认同,所以你不用担心我。”

    (我知道大家都想看到主角改变历史,但是这里确实不能细写啊……我会尽量避免和谐,又能写出一些改变。)

第一五零章 邀请

    六点钟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两辆嘎斯车停在了酒店的门口,接上了周南一行五人。

    来接周南的是中午见过面的连山,至于**安,因为在苏联安全部任职,所以没有这么自由了。

    连山是个话不多,但是口才很好的人,周南虽然知道他在引领着两个人会见的话题,却没有一点反感,顺着他的意思,不管问什么都给予了回答。

    坐在前排的埃廷尼就郁闷了,因为不懂中文,他根本不知道周南跟对方谈了些什么,更不要活在不利于周南的时候,岔开话题了。

    可惜的是,中文实在太难了,周南教奥黛丽的时候,他也听了几次,感觉中文甚至比外星语言还要难。

    一个字不仅有不同的音,在不同的位置,与不同的字搭配,还代表不同的意思,根本不是他这已经僵化的大脑能适应的。

    代表团的驻地在莫斯科河的南岸,一座小山的公园旁边,环境非常幽静。

    苏联的革命输出,祖国是苏联最重视的对象,帮扶也是不遗余力。这里的房子,地皮,都是苏联人免费赠与的。就连国内的人到莫斯科的开销,大部分也是他们承担的。

    代表团的人不少,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周南的到来受到了他们热情的欢迎,一个个脸上还带着兴奋。

    周南已经成为了华人在世界上名气最大的一个,他的出现,也改变了许多西方人对华人的印象。

    而且周南的学术高度不仅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更因为他在国际关系方面的许多开创性的预测和判断,以及对欧洲各国开出的药方,让他在政治方面的地位也很高。

    所以,周南虽然年轻,却已经是很多知道他的华人心目中的偶像。

    全世界的华人,在长时间要滞留国外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要满足自己的胃。代表团因为有条件,还专门从国内带来了两个技艺高超的厨师。

    当一大桌子家乡菜摆在周南面前的时候,周南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食欲,大快朵颐起来。

    埃廷尼和施托尔科他们也不例外,虽然有一些菜不符合他们的口味,但是他们能吃得惯的菜,绝对都是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的美味。

    看到周南吃的开心,代表团的人也终于放过了他,在吃饭的时候没有再不停地咨询一些国际问题了。

    不过,他们很难遇到一个对国际形势如此了解,又言无不尽的人。在吃过晚饭后,又有许多问题被摆在了周南的面前。

    他们如同一个个好学的小学生,拿着笔,认真听讲,记载。而不论任何问题,周南都能直接给出答案,或者是到位的分析。

    要不是时间太晚了,代表团的人简直不想放周南离开。

    连山将周南又送回了酒店,临走之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周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跟你的谈话,让我们以往模糊不清的概念现在变得清晰,让我们以往不知道东西,现在也能理解。真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周南笑着说道:“我在莫斯科还会滞留一段时间,不管有什么不懂的,是理论还是国际事件,都可以来咨询我。即使以后我回到了瑞士,我们之间也可以建立起一个联络渠道,任何问题,我都会尽我的努力来帮助你们,帮助我们的国家。”

    他点了点头说道:“今天的邀请就是延,安直接传达过来的指令,对周先生,我们一直非常重视,也希望未来可以建立一个稳定的联络渠道。”

    “我这个游子能够为我们的国家出一份力,也是我的荣幸。”

    ……

    ……

    海尔德的到来,也让施托尔科很快就懂得了专业人士跟他的差别。

    以往,他面对各界的推诿,总是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方式来处理,许多问题,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对方真的有困难,还是假的。

    但是海尔德跟他跑了两天,就已经完全梳理清楚了这件事背后的阻力和困难到底在哪里。

    这样的时候,他们知道了什么问题要找什么人来处理,让对方无可推脱。

    这个时候,对方也就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各种情况纷纷汇报给了上级部门。

    当这些情况被汇集到克里姆林宫的时候,那位身材矮小的巨人看着视频里周南那年轻的面容说道:“也到了我该见见他的时候了。能够被丘吉尔那个狂妄自大的蠢货推崇,能够以一个东方人的身份在西方世界快速崛起,他的能力还是值得信赖的。”

    周南在家里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专心做学问的时候了,到了莫斯科,反而有了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每天早上醒来,锻炼,吃过早餐,然后就一个人在书房里开始写书。白天写书,晚上翻译《世界通史》的上册,中间只是偶尔过问一下海尔德和施托尔科的进展,日字过的很是惬意。

    他又被邀请到代表团那里讲了一堂课,这次他们有了准备,不仅准备了一间大教室,还安排了一台摄影机,准备把影像都录下来。

    而且这一次他们询问的问题也都经过了整理,不像前两次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有系统性的咨询。

    周南把这些问题考虑了大约十分钟,然后就开始从浅显到深入,完整地地开始回答。

    又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周南和埃廷尼心满意足地摸着吃撑的肚子返回了酒店。

    代表团的大厨手艺确实很牛,一手鲁菜比周南在后世吃过的大餐也不差。要不是怕会害了他和他的家人,周南恨不得直接将他聘请为自己的厨师。

    但是这件事只能想想而已,如果他来自己家里当几年厨师,再过二十年,那就是黑历史了,这会害了他。

    回到了酒店,施托尔科脸带喜色地迎了过来。“约纳斯,克里姆林宫送来了请帖,邀请我们明天下午去做客,看来这件事终于可以解决了。”

    “是以什么名义邀请的?”

    “是铁人阁下的私人邀请,并且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这是很难得的啊!”

    周南苦笑道:“我更宁愿时间短一点,时间越长,恐怕面临的问题也会更多……”

    对祖国的代表团,周南自然是愿意帮助他们看清楚这个世界,对未来的走向也是言无不尽。

    但是对苏联,他自然没有这个义务。但是,他在各地的发言不少,许多问题也不可能隐瞒,更不能前后不一致,所以,要应付这个强人,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当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依旧没有停,莫斯科的气温一下子降到了零度左右。

    上午的时候,周南就已经把他今天准备要送的礼物给准备好了。一套亲笔签名的《世界通史》全集,一本《人道主义》,还有一套他的音乐唱片。

    他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打开俄罗斯的市场,他的唱片在俄罗斯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卖个几十万套,甚至几百万套都有可能。

    音乐无国界,他的唱片只需要更换一个封面就可以销售,关键就是,苏联这边肯不肯放开市场。

    下午三点,一辆国宾车停在了酒店的门口。受到邀请的周南和施托尔科也都换上了正式的礼服,经过了检查之后,登上了汽车。

    酒店就在克里姆林宫的对面,中间只隔了一个小广场。几分钟的时间,汽车经过了几道关卡,进入了合格世界上最大国家的权力中心。

    周南的心里很平静,他已经见到了太多的历史名人,心里并没有太过于激动。现在除非是见到国内的领导,否则他不会有任何的兴奋。

    但是施托尔科的神情却一直有些恍惚,这个国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怀揣着激情与梦想,追随着他的导师来到了这里参与了革命。

    但是在他的导师去世以后,他就被排挤出了权力中枢。他回到了瑞士,继续为理想努力,却被关进了监狱。

    等他出狱的时候,人为的大饥荒让他一下子看清了革命的暴力性和残忍,他从支持变的茫然,最后发现自己的理想虽然是崇高的,方法却似乎大错特错了。

    从此,他远离了他曾经全身心投入的理想,得过且过起来,直到现在,他又有机会重新来到这里。

    他扭头看了看一脸沉寂的周南,这个年轻人虽然没有他的导师的火热的激情和斗志,但是在学术方面,他却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华。

    许多他曾经想不通的问题,在他这里都能得到解答,让他彻底明白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所在。

    也让他真正明白了,他的理想的终极目标并没有错误,只是在社会基础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的时候,绝对不能陷入教条主义的僵化思维。

    他很庆幸,自己能够遇到周南这个新的追随者,他的出现,让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汽车停在了一个回廊的屋檐下,不会担心被雨淋湿了衣服。一位英俊的少校军衔的年轻人很快帮周南拉开了车门,用流利的德语说道:“欢迎你,周先生,铁人阁下在会客室等着你。”

    (政治是主角避免不了的,我只能尽力淡化,这个情节过后,后面就会少很多这样枯燥又危险的情节了)

第一五一章 粮食

    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领导人,能等着周南,这让周南感到荣幸的同时,压力倍增。

    这说明铁人对这次的见面也非常重视,并且想从周南这里得到一些困惑他的答案。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周南的内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更主要的是,他不希望这个强大的国家更强大。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是对他的民族伤害最深的,一个是岛国,一个就是老毛子。

    虽然现在的苏联看似帮助了他的祖国很多,但是这些都只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呢?蒙国是在他们的扶持下独立的,占据了我们大片土地不归还的也是他们。

    家有恶邻是祸不是福,祖国在今后的几十年遭遇的一系列困难,数次战争,他们要负一大半的责任。只有一个被削弱的恶邻,才是最好的邻居。

    就像他现在肯帮助欧洲一样,就是为了不让他们衰落的太厉害,能跟美国竞争一下,他们的强盛可以拖累美国的霸权主义在后世盛行。

    只要能给美国的发展下点绊子,周南就很来劲。但是这里面绝对不包括苏联,因为这个国家实在太粗暴了,他们的发展一直是简单粗暴,民族性格都是这样的。他们越强盛,对祖国的影响也就越大。

    沿着回廊走进了一座房子,又经过了长长的甬道,他们最终来到了一扇关着的大门前面。

    周南也看到了很多的工作人员,其中不乏黄种人,所以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这位少校没有敲门,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