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欧美当大师 >

第131部分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131部分

小说: 重生欧美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还需要用很大的篇幅来叙述二战之中各国的得失,这就导致了下册的篇幅将会远远吵过周南的预计。

    这本书已经不是别人的《世界通史》了,而是完全属于周南自己的。特别是到了下册之后,这本书的内容跟曾经出现的书籍都再也没有了相同之处。

    唯一相同的,就是别人创造出来的历史解构方法。

    这就好比汽车面世以后,周南也采用了一个车身,四个轮子的方法完全依靠自己生产发动机,生产轮胎,生产车身,打造了一辆完全属于自己的汽车。

    这虽然不是发明,但是也绝对谈不上抄袭。

    虽然埃廷尼认为周南的下册应该写到二战之后,哪怕扩充本书的篇幅。但是周南知道二战之后的复杂局面将会延续到49年,这个时候就盖棺定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他征询了费弗尔,汤因比他们的意见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暂且先不把二战这个敏感的事件写进书里,给大家留一点遗憾。

    等到十年之后,二战的得与失,错与对都已经得到公认之后,再来专门写一本二战历史篇章的书会更好。

    在周南在不列颠学院的演讲上,对各大学说都进行了一番冷嘲热讽之后,学术之争掀起的风云一下子就消散了。

    周南虽然没有直接抨击他们的根基,却一下子指出了他们双方的缺点,这让他们现在互斗都觉得没有意思了。

    在没有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学术方向之前,在自己的学术的确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周南的全球解构视角,他们互相之间的斗争还有什么意思呢?

    就好像他们原本准备华山论剑,争那个天下第一,却突然被泼了一盆冷水,原来他们争了半天,不过是争天下第二,那还争个什么劲儿。

    不过因为这样一来,周南几乎是把风头抢光了,他住的别墅,也成了英国学术界的人最喜欢来聚会的场所。

    不过,埃廷尼他们为周南做好了后勤工作。每个白天都不会接待访客,只有等到下午四点以后,才会安排不同的聚会,款待学术界的人士。

    至于政界的人士,埃廷尼能推尽量推,推不开的,周南也是三言两语就打发了他们。

    学术讨论,是周南最喜欢的活动,通过跟不同的学者的讨论,周南也在这个过程中充实自己。

    有着后世的学术思想的融合,周南虽然在某些行业或者研究方向上比不过那些专业人士。但是博大精深四个字,周南最少也占了前面两个。

    同时,周南的名气就是通过这样的学术讨论,被越来越多的的学士界人士认可。

    学术界的认可,是周南的立身基础。英国目前还是世界的文化中心,通过这种传播,周南也逐渐被美国等地的学术界认可。

    这样一来,周南在伦敦的生活也就变得有规律起来。学术的研究和讨论,每天都能接受到新的知识,也给了周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奥黛丽也不寂寞,她每天除了跟斯蒂芬妮练舞之外,应酬也越变得越来越多。虽然她不太喜欢跟那个玛丽塔公主玩,但是那个公主似乎很喜欢她,只要有聚会,就一定会叫上奥黛丽。

    赫姆斯特拉夫人巴不得奥黛丽早日融入英国的上流社会,即使奥黛丽不想去,她也会督促她去参加聚会。

    在周南看来,奥黛丽不过是那位娇宠的公主寻求存在感和优越感的一个工具,要说她真有多喜欢奥黛丽,恐怕也不见得。

    但是这样的事,周南也插不进去手,他总不能把奥黛丽拘在家里,不让她外出吧。那样的话,那位娇蛮的公主,恐怕会直接杀到他住的别墅里来。

    周南到现在还记得,自己不明不白就欠了对方一个人情,真是无妄之灾。这也让他对那个公主颇有些敬而远之的感觉,生怕她什么时候记起这件事。

    八月八日,周南他们接到了凯莉发过来的电报。农场没有出什么事,而是奥莉生了一窝小狗,一共七只。

    这个消息让梅丽莎格外开心,一时忘形地欢呼了起来,露出了两颗光秃秃的门牙,让她羞的又连忙捂住了嘴。

    虽然还不满八岁,但是女孩子的爱美似乎是天生。原本她没有妈妈,只有保姆照顾,但是现在有赫姆斯特拉夫人充当了妈妈的角色,奥黛丽充当了一个知心大姐姐的角色,让她对两个女人也格外喜欢。

    赫姆斯特拉夫人没有太多的事务要做,她现在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管家上面,为周南处理生活里面的琐事。

    奥黛丽的个人形象已经经过了周南和科蒂香水的定位,她也插不进去手。所以她的大部分精力就用来打扮梅丽莎这个小姑娘,也让梅丽莎对她格外依赖。

    “约纳斯,凯莉阿姨有说小狗都是什么颜色吗?有几只公的?几只母的?”

    “电报里面没有说,保留一点神秘感,回去之后可能会有惊喜呢!”

    她有些纠结地皱眉。“……可是我现在就好想知道啊!”

    让诺德放下手中的报纸说道:“那我让人发电报去问一下凯莉阿姨好吗?”

    她纠结了一番,还是说道:“爸爸,等我回去就知道了。艾拉阿姨说过,我们不能乱花钱,要节约每一个生丁。”

    让诺德欣慰地笑了起来。“那好,爸爸听你的。”

    赫姆斯特拉夫人扭头问奥黛丽:“今天公主约你了吗?”

    “王室明天要参加一个女子童子军的活动,她没有时间。”

    “那好,你下午陪我一起去给维罗妮卡购买结婚用品。斯蒂芬妮,你也可以跟着一起,不要整天待在房间里。”

    斯蒂芬妮笑了笑,点了点头说:“当然,夫人,我也刚好想要给我的爸爸他们买一点礼物。”

    汤因比就在两天前正式离婚了,不过他的婚姻早就名存实亡。他跟现在的女朋友兼女秘书已经在一起了十七年,不过一直不是合法的而已。

    他们的婚礼已经定在了下个月的月末,不过那个时候周南已经回瑞士去了。

    维罗妮卡并没有要求周南他们再来英国参加他们的婚礼,因为他们已经决定把瑞士作为他们的蜜月地,届时也会到瑞士去。

    让诺德抬头问埃廷尼:“明天周末了,约纳斯有什么重要安排吗?”

    “明天没有。周末是属于私人时间。”

    让诺德又跟周南说道:“我的朋友,克里特爵士邀请了我几次,邀请我们去科茨沃尔德去玩两天,那里被誉为英国最美丽乡村,如果你们明天有时间,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

    奥黛丽有些惊喜地说道:“我知道科茨沃尔德,在牛津的西方,据说那里的乡村十分美丽。”

    看到奥黛丽心动,周南当然不会反对,笑道:“那我们明天就好好休息一天,在那里过一个周末。”

    赫姆斯特拉夫人也十分心动,说道:“一天的时间恐怕不够,如果我们今天晚上就出发,可以在哪里过两个晚上呢!”

    周南耸了耸肩。“我没有任何意见。”

    赫姆斯特拉夫人立即笑了起来,说道:“那我现在就给维罗妮卡打电话,今天我们的动作要快一点才不会耽搁出行。”

    早餐结束,周南他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越到最后阶段,周南的工作其实也就越轻松,因为需要查找的资料越来越少,许多时候,查找资料要比他在书里填充这些内容,耗费更多的时间。

    而工业革命以来,英国一直是世界的中心,他们搜集了世界上几乎各个地区的文献和资料。这里的资料许多还没有公开,其他国家都没有,但是周南却都已经写进了书里。

    在瑞士,没有这样的条件,法国和德国也不行,也只有英国,才有这么丰富的资料储备。

    “约纳斯,这里关于东瀛大地震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各地的数据差别比较大,我们应该以哪个为准呢?”

    “把几个数据给我看看。大地震的时候,我才刚出生,当时的媒体人云亦云,加上统计的方式不同,造成了最后的结果差异比较大。如果想要确切统计数据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更加要关注因此带来的长期影响……通过这些影响,来挑选一个比较贴近的数据。”

    “约纳斯,关于德国三十年代的工业数据,英国这边只有粗略的数据,我们需要让人从德国搜集一下数据吗?”

    “现在太不方便了,英国的数据已经比较公允了,我看了一下,跟瑞士那边的统计误差不大,就按照这个数据来吧。”

    “约纳斯,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是否有些夸大?产能过剩真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那么大吗……”

    (昨天的英国王室的确是汉诺威,不是诺曼底一系,不过他们的菜单也的确是法文,从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我是表达的不够清楚,让大家误会了)

第一二五章 放松

    赫姆斯特拉夫人在伦敦的地位其实比较尴尬,她虽然是贵族,但是却是荷兰的贵族。然后她信仰的是天主教,而不是英国的新教,所以自然会受到一些排挤。

    更重要的是,她结过两次婚,这在这个时代,简直可以说是一个上层社会女人的奇耻大辱。

    所以她很清楚自己不可能融入英国的上层社会,哪怕是现在自己并没有受到明显的歧视对待,但是出席了宴会几次,连一张请帖都收不到,就足以证明她不可能被接受。

    而奥黛丽不同,她年轻美丽,性格温柔。虽然因为出头露面成为香水的代言人,似乎有些丢了贵族的脸,但是她却找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丈夫。

    周南虽然是一个东方人,身上也没有爵位,但是他的才华足以弥补这一切,一般的贵族,也没有周南的影响更大,更受尊敬。

    所以,赫姆斯特拉夫人就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奥黛丽的身上,而她自己明智地不往那个圈子里挤,而是把目标对准了学者们的家眷圈子。

    那些学者的年龄都不小了,夫人们的年纪也都不小。汤因比的未婚妻维罗妮卡,也只比她小了十岁,而罗素现在迷恋的第四个情人,年龄也不算小。

    奥黛丽的年纪太小,很难帮周南维持这种夫人外交,她却比较合适。

    在伦敦的这段时间,她就跟那些学者的家眷们,关系密切了起来。帮着周南维持起了在学者圈子的关系网,并且干的相当不错。

    但是周南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帮助,他甚至没有考虑过跟这些学者维持更近一步的关系。

    在另一世,他一个人生活了一辈子,习惯了什么事都自己承受,也不习惯建立跟别人亲近的朋友关系。

    但是赫姆斯特拉夫人懂,让诺德懂,埃廷尼也懂。他们无怨无悔地帮周南拾遗补缺,维护好了学术之外的社交交际。

    即使周南现在没有感觉到这种便利,但是如果他失去了这种帮助,就会意识到这一点。

    车队沿着a40公路一路向着西北方向行进,绕过了牛津以后,平坦的田野变成了连绵起伏的丘陵,四周的景色越发美丽起来。

    在夕阳的照射下,田野的各种鲜花和不同颜色的树叶,以及浓淡不一的绿色,犹如一幅幅美丽的油画。

    如果纯以自然景色来说,这里的景色远远比不上瑞士。但是与瑞士不同的是,这里除了自然风光,还有浓郁的人文历史。各种几百年历史的小镇屡见不鲜,让人仿佛一下回到了几百年前。

    现在是大麦成熟的季节,英国的农业发展在十九世纪末期就已经形成了农场化的种植。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初级的工业化种植。

    经常可以在花园一般被围起来的农田里,看见冒着黑烟的拖拉机,收割着大片的大麦。

    这种景色在瑞士就很难看见,因为瑞士除了西南部的日内瓦湖地区,很少有大片的土地可以种植农作物,基本是以牧场为主。

    天色黑暗下来之前,汽车抵达了位于英国中部的柏福德小城,再过去了大约五公里,就遇到了克里特爵士派过来等待他们的人。

    在他的带领下,绕进了一条村道,在夜色之中,缓缓开进了一片用灰色石头垒砌的院落之中。

    克里特爵士曾经是一个外交官,在日内瓦工作了将近十年。退休的时候,才被英王授予了一个爵士身份。

    按照英国的等级,这是最低的贵族等级,不过这对于原本就是小地主出身的克里特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

    他在日内瓦工作了将近十年,跟让诺德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周南他们在伦敦的时候,他也曾专门上门拜访,并且邀请周南他们过来做客。

    今天接到了让诺德的电话,他立即让全家都准备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