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4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晚上,宋彪和陈瑾就光复党内部的问题交谈了很长时间。
至于未来究竟该如何选择,他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对于陈瑾的意见,他则是既认同,又有比较大的保留。
李树澄一案对中央内阁和光复党的打击是很厉害的,但还不至于会让顾维钧败选,只能说是地方省份中,民主党和社民党夺取的席位肯定会更多,包括在国会的席位上,民主党、社民党也会占据更多的席位。
这将意味着顾维钧在他的第三届内阁任期中可能会遭遇很多新的麻烦,一些想要通过的新法案会遭受更多的苛责和非议。
这些都很正常。
民主社会有其运行的规则。
其实在1940年的这一年,宋彪皇帝对于中国政治制度和民主体制是很迷惘的,他并不觉得民主体制就是最好的体制,只是就目前而言,确实没有比它更好的一种方式而已,它依然存在着很多缺点。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在一些国家,它的缺点相对小一些,在另外一些国家。它的缺点就相对会更大一些,总体来说,国家越复杂,民主体制的缺陷就越大。
李树澄案对顾维钧的冲击是最大的。他也被迫采取更为激进的改革政策,并且承诺进一步加强反贪反非法社团的法律,在他的第三届首相任期内。他承诺会集中一切力量打击非法社团。
顾维钧倒不一定会在最后时刻败选,他毕竟还是有皇帝的支持,这也是宋彪皇帝让裕华皇储亲自负责调查的原因,随着直接隶属内廷和皇帝的中央调查总局将案件调查情况逐步公布,撇清顾维钧同李树澄的关系,并将罪责主要集中在非法社团这个问题上,对于顾维钧来说。他想要再次连任首相一职的难度就很低了。
在今天的人类世界,中华帝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国家,但它的内部确实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也是不可避免。更无可争议之事。
对于每一届的帝国首相而言,他们也总是有无数处理不尽的事情要做,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宋彪皇帝和中央军部在此时此刻是非常需要顾维钧的,帝国也需要一个非常稳定的中央政府保证军费的开支,以及对外政策和军事政策上的稳定,这一点是事实,宋彪皇帝不动声色的为顾维钧处理掉李树澄一案,继续给予顾维钧更多的支持,而顾维钧首相也只能给予中央军部足够的支持。
如果帝国陆军能在对苏作战期间创造绝佳的战绩,迅速结束这场突然发生的新战争,并且为帝国带来无可估量的辉煌战利和收获,顾维钧的中央内阁和他个人的政治声望、民调、支持率肯定会重新再创高峰。
民主政治就是这样。
首相的民调支持率一贯是过山车般的存在。
就在李树澄案的这件事即将成为过去,但还未完全结束的时候,1940年10月11日,北方联军的总司令官赵庭柱上将确信此时就是最佳的时刻,在苏联红军还未能在东线重新组织起大规模的防线之前,即便帝国空军的回援还未能及时的全部按计划抵达,赵庭柱就指挥北方联军突然向苏联发起快速进攻。
这是一场真正的闪电战。
闪电战这个词在理论上依然是由纳粹德国的第六装甲集团军所缔造的奇迹,但是,德国在大机械化变革、空地一体化的变革上都远不如帝国国防军,相对帝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赵庭柱和卫立煌所制定的策略也是极其特别的,他们绕过了苏联重兵防卫的车里雅宾斯克和叶卡捷琳堡,这两个地方都有苏联耗费二十年时间修建的坚固要塞群,强攻要塞并非是帝国陆军所擅长之事,所以,北方联军直接从南线出击,夺取哈萨克北方的铁路枢纽库斯塔奈城,以此为据点继续南下,绕过车里雅宾斯克和乌拉尔山脉进攻奥伦堡和里海北部的阿特苏,分兵两路进逼苏德正在鏖战的斯大林格勒。
这个选择绝对是让苏联和纳粹德国都大吃一惊,但在战略上,这确实是一个极佳而极端其妙的选择,北方联军四十四个机械师分兵两路,南线的第五、第六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后方阵地,北线的部队是从朝鲜战场抽调回来的第二集团军挥师进攻伏尔加河上游的萨马拉,为继续进攻喀山做铺垫。
赵庭柱同时在库斯塔奈和鄂木斯克保留两个集团军,用于牵制苏联在东线的部队,分兵多路一贯是兵家大忌,但作出这个战略规划的卫立煌有他自己的观点,在他的判断中,苏联红军的实力同样更为分散,他将兵力散开牵制苏联红军的同时,集中主力的第二集团军、第五集团军直接攻击喀山。
一旦让他夺取喀山,苏联在东线的两个方面军就将不战而溃。
这两个方面军围绕着车里雅宾斯克、哈萨克北部地区和大量的要塞群防御作战,想要硬吃下来是很艰难的,最好的策略就是派遣主力孤军深入,迫使苏联抽调这两个方面军回撤支援喀山。
只要苏联的这两个东线方面军一撤。卫立煌所指挥的第七、第八集团军就能充分发挥速度优势,在这两个方面军回到喀山之前将他们歼灭在野外,即便苏联的这两个方面军不撤。一旦丢失喀山地区,苏联也将彻底被切割成两半,任由中德波三国陆军围歼各部。
最终,北方联军将会以四个集团军的兵力围攻喀山。用一个集团军南下同纳粹德国抢占高加索和里海北部地区的控制权,一旦让帝国抢下苏联的伏尔加河流域的石油区,纳粹德国就等于是一场空。
卫立煌考虑的非常远。如果中德最终还有一战,而且这一战还是他和赵庭柱老总指挥的话,他希望尽可能的提前夺取斯大林格勒,同纳粹德国隔河相望。
他提出的这个作战计划确实是比较冒险,但也很聪明,立足长远,所以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赵庭柱总司令官的鼎力支持。此后也陆续得到了中央军部和宋彪皇帝的认可。
苏联红军在这样的大攻势中,完全是慢了三拍也不止,北方联军快如闪电一般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和萨马拉,跨度是1300公里的大跃进,前后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北方联军到斯大林格勒东岸的时候。距离苏军防线只有60公里的时候,苏军才知道对方有一个集团军的兵力突然攻了过来,这时,萨马拉城已经失守。
苏联此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有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顿河方面军、西南方面军,统一归属朱可夫陆军大将指挥,有趣的是这还真的是赵庭柱和朱可夫的第二次较量,而且两人此时都在前线。
真论才华,赵庭柱肯定不如朱可夫,但是赵庭柱手里的牌是很漂亮的,他两个集团军六十万军兵力进攻朱可夫的大后方,两军相距只有六十公里,朱可夫才知道对方是两个集团军,至于这两个集团军的装备水平和人员状况,朱可夫是完全不清楚。
本来和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鏖战就很艰难,突然连中国国防军都加入进来,朱可夫这个仗还能怎么打?
朱可夫确实是现代战争中的天才指挥大师和军事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后撤,试图同顿河方面军会合,等于是将德军的阵地暴露给中国陆军,他先撤回去同顿河方面军汇合,然后用三个方面军在顿河和奇尔河之间的鲁斯伯平卡斯亚地区进行防守作战。
这么一来,他可以有效的利用顿河的优势削弱对手的装甲及坦克部队的优势。
问题是他一个方面军想要从战场上迅速撤离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此,他也确实是丢弃了大量辎重,幸运的是赵庭柱并不打算同朱可夫的三个方面军决战,他的战略目标是夺取斯大林格勒的东侧阵地,和纳粹德军隔河相望。
夺取斯大林格勒东侧阵地后,赵庭柱只保留一个集团军配合德军攻势将对手的三个方面军牵制住,而中央第五集团军则作为主力部队配合黄百韬的中央第二集团军一路北上进攻喀山,苏联准备不足,第二集团军一路攻城夺寨,在第五集团军的配合下于11月3日攻占喀山。
从战略上,帝国国防军是基本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战略任务,只是消灭的苏联红军数量并不多,对于这场战役而言,结果比过程重要,因为苏联此时的军事工业中心基本都集中在喀山至萨马拉,以及车里雅宾斯克至奥伦堡地区,而苏联的战争补给资源则主要来自哈萨克和高加索地区。
看似不精彩的战役,实际上恰恰是最为高明的决策。
如果苏联红军不在短时间内重新作出重大的调整,不对帝国国防军所占领的地区发动全面反击,苏联的国运在这场战争中就走到了尽头,大约两个月后,苏联红军就会因为失去后援物资、补给而无法继续同德军作战。
如果苏联红军决定反击,那就正好踏入帝国围城打援的计划中,因为帝国的大机械化作战最擅长的就是以快制动,只要对手的部队开始调动起来,帝国就能迅速予以快速的歼灭、截断,其次才是攻防战、围歼战。(未完待续。)
第324章 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
现代战争的军事进攻中首先要坚持两个原则,首先是维持后方补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即对能够威胁本方后勤补给的敌军军事单位予以歼灭,以保证本方能够实时有效的实质控制和占领;其次才是歼灭敌军。
卫立煌所谋划的这场雷霆作战显然是反常规的,苏联在东线保留了三个方面军,分别是乌拉尔方面军、喀山方面军和哈萨克方面军,乌拉尔方面军驻防在叶卡捷琳堡至车里雅宾斯克地区,属于苏联红军的主力精锐部队,装备精良,依托整个乌拉尔山脉建有庞大而坚固的乌拉尔防御工事,号称能够抵御数百万军队的进攻。
喀山方面军部署在从喀山、乌法到萨马拉地区,这一带是苏联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军事工业制造区域,譬如著名的乌法火炮兵工厂、喀山飞机联合工厂、萨马拉红星机械联合工厂,特别是乌法地区的卡车、火炮制造业对苏联而言是极为关键的。
哈萨克方面军的驻防面积最大,从秋明至库斯塔奈,最南端的驻守区更到达了巴尔喀什地区,主要作用是保护苏联在中亚的物资供应,在这一地区,苏联有着大量的矿产资源产地,包括钨矿、锰矿、石油。
按照卫立煌所谋划的这场雷霆作战计划,帝国北方联军分成两个部分,主力在北方集中,南线部队组建成中亚集团军和西北集团军,从塔什干、阿拉木图进入哈萨克斯坦地区。
中亚集团军的主力实际上是以陈武在伊朗筹建的伊朗中央集团军为主体,其余从亚盟的中亚地区抽调了多支中国驻防师、旅,以阿拉木图军区、兰州军区的多支主力部队组建西北集团军,两个集团军的总兵力约75万人,这是解放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力量,负责歼灭哈萨克方面军。
北方联军的主力是新西伯利亚集团军、克孜勒集团军、蒙古…阿尔泰集团军、中央第二集团军、中央第五集团军、中央第六集团军、中央第七集团军、中央第八集团军。总兵力280万人。
蒙古…阿尔泰集团军部署在巴尔喀什北部的塞金地区,作为支援力量并没有立即出动,该集团军的兵力调配也严重落后于整个作战计划。这就意味着北方联军的主力是七个集团军,总兵力220万。
在中央第二集团军从朝鲜战场抽调至新西伯利亚军区时,该集团军曾经创造了平均每日行军超过200公里的疯狂速度,正是这个惊人的行军速度使得卫立煌的雷霆计划可以有效的实施。
利用苏联红军尚不具备在东线发动反击战的短暂时间。卫立煌就如同执白棋先手落子一般,先利用速度优势派遣多支集团军牵制苏联红军的朱可夫部、哈萨克方面军、乌拉尔方面军,集中精锐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素歼灭苏联东线大后方的喀山方面军。
其赖以成功的法则就是令苏联红军无法想象的超常规的前进速度。以及反常规的作战方式。
卫立煌用北方联军的新西伯利亚集团军、克孜勒集团军拖在后方牵制苏联喀山方面军,用第六、第七集团军牵制苏联的朱可夫部的三个方面军,用第八集团军抢占奥伦堡至库斯塔奈地区及里海以北的区域,既能阻止苏联哈萨克方面军后撤,也具备支援北线和西线的作用,中央第二集团军、第五集团军作为主力进攻毫无防备的苏联喀山方面军。
卫立煌在这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和作战计划中,有一个极大的反常规之处。那就没有严格的保障其后勤补给线路,他的兵力派遣看起来像是一条三头蛇,一旦苏联红军如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