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海魂(闪烁) >

第1129部分

海魂(闪烁)-第1129部分

小说: 海魂(闪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从来没有忽略新技术的理论研究工作,而且当时帝国有很多的实验室,大学,都可以进行实验室研究。只是从研究到大规模制造之间,帝国采取了很务实的政策而已。也就是说,只要这些技术成熟,并且具备了大规模使用的能力,那么帝国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比对手更好的新式装备来,并且迅速投入批量生产,反超对手。可以说,战争爆发前,帝国对待航母的态度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最重要地绝不是新式技术。而是未来的格局。不管是多先进的技术,都必须要适应政治需要。这就如同核武器出现后,所有人都认为这种武器将彻底的改变战争,可实际上,在大战之后,因为不符合政治上的需要,核武器就从来没有在战争中使用过。因此,搞清楚战后的世界格局肯定要比制造几种新式武器更重要。准确的说,政治需要是根本,而新式武器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而已。如果本末倒置。就算有再好的武器,哪有有什么用呢?
    战后地世界格局并不难判断,在美国战败后,帝国海军已经没有真正的对手了,至少在二。三十年之内。帝国海军是不会遇到重大挑战的。德国属于大陆型国家。有英国在外面挡着,难以成为海军强国。波斯帝国内忧外困,能够解决好国内的民族冲突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有能力与帝国竞争?日本已经完蛋,恐怕几十年难以恢复元气,如果帝国的政策彻底一点地话,日本今后都不可能成为帝国地威胁。美国必然衰落,甚至有可能遭到肢解。失去了成为世界强国地基础。而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巴西,也因为没有成为世界强国的雄心,而不可能成为帝国的对手。
    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该何去何从?实际上,大战期间的众多战例已经给帝国海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当帝国海军已经获得了海洋的统治权的时候,海上战争将主要发生在陆海交界的地方,登陆作战是一个主要地方面,另外。利用舰队已经获得的远程打击能力,从海上攻击内陆,也将成为未来海上战争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明确了未来海上战争的形式后,那么海军需要什么样的装备,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战列舰是必然要退出海战舞台的,毕竟其有限的打击距离不适合未来的战争。航母必然成为海洋战场上的新霸主,不过航母的性能必须要得到提升,必须要获得更强大地打击力量,并且能够对付更远的目标。另外,舰队的地位会有所下降,毕竟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帝国海军不需要维持过于强大的主力舰队,相反,登陆舰队以及陆战队的地位肯定会得到提升,特别是由海到陆的投送能力,这是必须要保证的,这样帝国海军才能够应付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威胁与挑战,将战争的威胁挡在敌人的国门之外,从而避免帝国本土遭到威胁。
    从当时海军修改28年度下半年的战舰建造计划就能看出:兴让谈仁皓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海军高层已经做出了决定。当时,大量的战舰采购计划被取消,只保留了正在建造,或者是已经开始采购零备件的战舰。而新的建造重点是登陆舰艇,以及运输船只。后者,只是对现有海运实力的补充,以满足战争的需要,而且这些运输船只在战后都会被出售,转为民用。相反,登陆舰艇是不可能转为民用的,而帝国海军保留规模庞大的登陆舰队,除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之外,也是为了应付战后所面临的新挑战。
    甘永兴还给了谈仁皓一份29年度,海军军费预算的初步皓发现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在29年的预算中,海军的科研增长了三倍,相反,装备采购费用降低了两成。也就是说,帝国海军将从29年开始转型,逐渐脱离战争状态,为战后的发展打下基
    这也正是海军的特点,陆军因为装备相对容易制造,所以转向更为灵活,由战时到平时,由平时到战时,都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相反,海军因为装备的建造周期长,而且费用高昂,在平战之间过渡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校长与参谋长才会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考虑到让海军逐步恢复到平时状态吧。
    很明显,当时甘永兴让谈仁皓参与到这类规划海军未来发展方向的工作中来,正是在为谈仁皓出任海军司令官打下基础。这就如同甘永兴让雷少卿去基层锻炼一样,如果谈仁皓没有掌握海军的发展,他今后又怎么来率领海军前进呢?
   
第五节 体制改革


    
    军体制改革的问题就要严重得多了,而且这绝不是海生的事情。战争进行到现在,特别是在聂人凤出任海军司令之后,海军已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体制改革,现有的体制是能够很好的为战争服务的,如果以战胜敌人为最高目的的话,那么在战争结束之前,海军是不需要进行第三次体制改革的。而这次提出改革的不是海军,而是内阁政府,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极为复杂。
    毫无疑问,甘永兴让谈仁皓知道这件事情,也正是要谈仁皓参与到改革中来,至少要谈仁皓了解海军为什么要进行第三次体制改革,让他弄清楚海军的内部结构,这对他今后管理海军肯定有着巨大的意义。
    让首相主动提出海军进行第三次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即将成立的空军,二是成立国防部统一管理未来的三军,三是陆军施加的压力。
    成立空军的事情已经确定了下来,只要战争结束,就会建立第三个军种。未来空军的主体将是现在的陆军航空兵,也就是说,在空军成立之后,陆军不再拥有航空兵,不管是战略轰炸机部队,还是战术航空兵,全部划归空军。不过,海军也不是没有关系。海军航空兵会被保留下来,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海军的战略打击部队肯定要被取消掉,或者是并入空军,成为空军的一部分。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未来的海军航空兵到底需要多大的规模。
    这是当时聂人凤与首相之间地主要分歧。按照首相的考虑,海军航空兵只需要保留舰载机部队就行了,毕竟这些由航母携带的作战飞机是舰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舰队又是海军的主体,不可能把舰载航空兵也划到空军的名下。可是,人凤却并不甘心把所有地岸基航空兵都交给空军,在他看来,岸基航空兵执行的很多任务是与海军息息相关的,比如反潜。护航,侦察,搜索,救援等等。这些都与舰队作战有关,只是将飞机部署在陆地机场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海军也希望将这些飞机部署到航母上呢。如果将岸基航空兵全都划归给空军。那今后海军需要一些战术协作,还得请求空军地支援,这不但麻烦,而且会带来很多指挥环节上的问题,也必然影响到海军的作战行动。因此。人凤坚决不同意完全取消海军的岸基航空兵,至少要保留一支辅助性地力量,即只取消岸基航空兵的作战部队。
    可以说,最终首相怎么处理海军航空兵,将成为海军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如果仅仅只保留舰载航空兵的话,那么海军航空兵这个兵种都有可能被取消掉。反之,如果聂人凤争取成功,那么海军航空兵就会被保留下来,只是规模小了很多而已。
    成立国防部的事情对海军地影响也非常巨大。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要不要取消独立的海军司令部。将海军司令部集成到国防部里面,接受国防部的直接领导。
    成立了国防部之后,海军司令部肯定会降级。现在的海军司令部属于内阁的部级单位,而在成立了国防部之后,海军司令部最多只是国防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的部门。而这一点的影响是非常大地。
    海军是独立的部门时,军费预算是单独计划地,并且可以直接向内阁提交申请,并且单独在议会进行审批。在掌握了经费大权的情况下,海军的发展相对独立,对海军建设有着很积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海军部保留了好几百年的原因。相反,如果今后由国防部来领导海军的话,海军就没有了独立申请军费的权力,而是由国防部统一申请国防开支,并且由国防部来分配军费。当然,在内阁与议会审批国防预算的时候,肯定会详细到每一项,也就是说,海军仍然有立项权,只是今后受制于人,并且由国防部划拨经费,那海军就不可能得到独立的经济大权,其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
    别小看经费这个问题,可以说,当时海军与陆军反对成立国防部,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首相坚持要成立国防部,也正是想通过控制军费来控制军队,最终使军队完全由内阁掌握,成为政府手里的工具。也正因为如此,在国防部部长的人选问题上,两个司令官与首相的分歧就更为巨大了。
    按照首相的意思,国防部是一个文职部门,国防部长也必然是文职官员。虽然,首相不排除由将领出任国防部长的可能性,但是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出任国防部长的将领都必须退役,即与军队解除关系,从而成为文职官员。虽然以文治武是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帝国历史上,因为由文职官员管理军队而导致的灾难数不胜数,所以陆海两军司令都不赞成首相的安排,认为国防部是管理军队的,那么,就应该由将军来担任部长,而不是派个“秀才”来指挥军队作战!
    后来,这就引出了国防部的权限问题,即国防部有没有指挥军队作战的权力,以及要不要由国防部来指挥军队作战。可以说,当时还没有几个国家成立了国防部,而且在怎么用文职官员管理军队的问题上也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帝国也只能摸索着前进。其实,这也成为了首相一直没有正式确定成立国防部的主要原因。
    后来的解决办法大家都知道,而当初正是因为聂人凤与严定宇的坚持,最终首相才向两位司令官做出了妥协让步。既然国防部是文职机构,那就不应该掌握军队的指挥权,而只掌握文职方面的权力,比如军费,人事这两项大权。军队的指挥权仍然得交给军人,而不是“秀才”。不过国防部既然已经掌握了经费与人事大权,那么军队就基本上由国防部控制,将领的地位降低了不少。
    也正因为考虑到在战争期间,文职官员是不可能指挥
    战的。而在和平时期,军队必须要做好随时打仗的I情况下,后来作为对国防部的补充,成立了总参谋部。与国防部完全相反,总参谋部是一个完全由军人组成的部门,而且不属于内阁政府部门,而是属于军事部门。在多方面的摸索与总结之后,帝国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权限有着明显的区分,而且还有平战之分。
    平时,国防部是军队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军队的经费,人事,以及军队调动等重大事物,也就是说,在和平时期,军队基本上是由国防部控制的。总参谋部只负责针对各种有可能出现的战争预先制订作战计划,并且负责军队的训练,所需要研制与采购的装备(后来这个权利也移交国防部),演习活动,以及与盟友之间的军事交流。
    战时,国防部转变为军队的总后勤部门,主要就是负责经费管理,装备采购与维护,人事调动。总参谋部的权限得到击打的扩展,拥有策划作战行动,调动军队,指挥军队作战等等作战行动权。当然,是否进行这一转变,是由首相决定的,而不是由军人决定的,而且首相可以随时收回总参谋部的权力!
    当时薛希岳搞的只是国防部,而真正成立总参谋部,还是下一任帝国首相的事情了。可也正是因为要成立国防部,海军的体制就必须要进行改革,很多部门将并入国防部,而且很多机构也将取消,人员将大幅度裁减,有些将到国防部工作。而有些则将去别的机构继续任职。不说别的,当时海军司令部上万名官兵的人事调整,这都足够让任何人头痛的了。
    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地不仅仅是海军,陆军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另外,陆军在失去了航空兵之后,几乎完全成为了一支“地面”部队。相反。海军肯定会保留航空作战能力。而帝国陆海两军可以说是冤家对头了,斗争了几百年,陆军自然不希望在自己被严重削弱的时候,海军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实力。而新成立的空军自然不可能成为海军的竞争对手,到时候海军一家独大,那陆军还怎么生存?因此,就在薛希岳提出成立空军地时候。严定宇给首相送去了一份提议,即海军陆战队也应该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军种,而仅仅只是海军里的一个兵种。
    陆军的这种“打击”多少有点荒唐。也许很多人认为,陆战队是地面部队。自然不应该属于海军,可是陆战队与其他地地面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