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密码-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形势来看,多尔衮在入关之后权势极大,击败大顺,攻下南明,几乎是多尔衮一手打下了大清的万里江山。而且清朝入关初年的各种典章制度也是出于多尔衮之手。当时他总揽朝纲,控制军队。虽然不是皇帝但实际上权力比皇帝还大。所以孝庄和顺治为了稳住这位摄政王,先后加封其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进而又不惜下嫁给多尔衮,称其为“皇父摄政王”。其二,根据满族的风俗,有兄终弟娶其嫂是合乎礼仪的。因此孝庄下嫁多尔衮从满族的角度讲也没有什么说不通的。其三,人们认为,后来顺治之所以加封多尔衮为 “皇父摄政王”。就是因为母亲下嫁给他,这样叫更合乎情理。他们的再一个证据就是南明遗民张煌言的一首叫《建夷宫词》的诗,诗中言:“上寿殇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里面明确的说出了太后下嫁之事。张煌言时当时代的人,他的诗应该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此外,还有人说,曾经在内阁大库档案中见过,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的诏书。由于上面的几条证据,这一派学者认为太后下嫁多尔衮应该是历史上的铁案,勿庸怀疑。
但是,持反对意见的史学家们接着提出了自己的理由。他们认为孝庄与多尔衮成亲虽然合乎满族的风俗,但这并不见得他们就会按照这个风俗来做。孝庄与多尔衮从早年就相互倾慕也是没有史学依据的野史传说。孝庄是两朝皇太后,曾经担负过辅佐两任君主的重任,如果孝庄曾下嫁多尔衮,她就变成了王妃,也不会再有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身份。张煌言是前明遗臣,他写诗的时候还进行着抗清的斗争,他故意以此来诋毁清朝君王也说不定。张煌言当时身在江南,更本不可能详细的知晓北京城里发生的事情,而且诗词本身作为一种文学载体,有夸大和歪曲的可能,也不能直接拿来做历史证据。如果真的有太后下嫁之事,那么在当时朝鲜的《李朝实录》中应该有所记载。因为当时清朝的诏书基本上都会发给朝鲜一份。但事实上里面没有任何关于太后下嫁的记载。同时在古代中国皇上称有功的大臣为父并不奇怪,古代就已经有过称大臣为尚父、仲父的先例,这里顺治加封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也没有什么奇怪。而且,多尔衮死后不久帝,就开始有人告发他生前曾谋篡帝位,刚刚亲政的顺治皇帝马下令将多尔衮削去爵位,撤出宗庙,开除宗室名分,籍没家产人口入官,平毁陵墓。 如果孝庄真的曾经下嫁多尔衮一定会反对顺治的这个决定,继续维护多尔衮的名誉。再一个是,前面的学者所说的有关孝庄下嫁多尔衮的诏书,别人谁也没见过。只是一个已经丢失的孤证,也没有办法完全的证明历史的事实。因此,他们认为孝庄下嫁多尔衮之事纯属野史小说中的传言。根本不是历史的事实。
可见,孝庄下嫁多尔衮之事依然是史学界的一大疑点,可谓否定者有之,肯定者也有之,事实的情况如何,史学界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完全肯定的答案。历史科学中大都还对这一问题采取存疑的办法,至于各种影视文学作品的各种解说。都是根据历史演绎出来的戏说之辞,不能当作历史事实一派观点来看。
董鄂妃是不是董小宛
据《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是:“世祖(顺治)之于董贵妃,所谓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者也。乃红颜短命,世祖对之,忽忽不乐,未数月,遂弃天下,遁入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佛土……”还有一种说法是,顺治十七年八月,皇贵妃董鄂氏因丧子之痛郁郁而终,顺治皇帝也在爱妃的病逝之后,茶饭不思,不久便也随之驾鹤西行。且不言顺治皇帝到底是出家还是死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地,就是顺治的死抑或遁入空门都与自己心爱的妃子董鄂氏有关,这个董鄂氏到底是何等尤物,能够令执掌天下之权的大清皇帝殉情至此。
顺治皇帝定鼎北京之后,总共立过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亲王之女,孝庄太后的亲侄女。顺治十四岁时,于博尔济吉特氏完婚。并册封博尔济特吉氏为皇后。但是由于她从小娇生惯养,极度任性又又天性妒忌,不能容人,所以顺治很不喜欢这位来自蒙古的美人。两个人在一块经常的吵架,赌气。顺治对此耿耿于怀,两年之后,顺治不顾朝臣反对,废掉博尔济特吉氏的后位,降之为静妃。顺治的第二位皇后也是来自蒙古。原来是顺治的一个妃子,顺治废掉博尔济特吉氏之后,为平衡满蒙之间的联盟,不得不再次册立一个来自蒙古的妃子为后。也就是后来的孝惠章皇后。但是,顺治也不喜欢这位毫无个性皇后。他真正喜欢的是皇贵妃董鄂氏。
董鄂妃是顺治一生中最喜欢的女人。顺治十年,年仅十六岁的董鄂妃在秀女大选的时候,被顺治皇帝看中。但孝庄为了平衡亲王之间的关系,将其许配给了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襄亲王是皇太极的第十一子,顺治帝同父异母的弟弟。选秀后的第二年,董鄂氏就与襄亲王举行了婚礼。但是,顺治始终对这位自己相中的佳人念念不忘。经常召他入宫侍候皇太后,实际上是与自己幽会。时间久了,顺治与董鄂氏好似干柴烈火,不自觉的就萌发出爱情的火花。但是,这件事情后来被顺治的弟弟给发觉了,他严厉地斥责了董鄂氏。顺治知道后,就又把博果尔训斥了一番。博果尔慑于皇帝的颜面不好当面发作,但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没过多久就愤懑而死,死时才16岁。博果尔死后不久,顺治帝宣布册立董鄂氏为妃。并让礼部挑选吉日举行入宫大礼。这个说法在与顺治关系密切的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的笔记中也有所记载:说“顺治皇帝看上了一位满洲军人的夫人,后来被这位军人知道了,当这位军人因此事申斥他夫人时被顺治闻知,打了他一个耳光。这位军人于是因愤致死。顺治皇帝就将这位军人的夫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后来据史学家陈垣先生考证,这位满洲军人应该就是指顺治皇帝的同父异母弟襄亲王博果尔。
董鄂氏因从小接受过比较多的教育,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可谓顺治后宫的第一才女。就是这种后宫女子少有的才华与气质深深的吸引了顺治,两人经常在一块下棋、谈禅。有时竟彻夜不休。不久,顺治皇帝又加封董鄂氏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顺治与董鄂妃两人之间的感情极好,以至于顺治日常的饮食也由董鄂妃亲自安排。顺治十四年四月七日,董鄂妃为顺治生下一个小阿哥。但是这个新生的小阿哥没活多久就突然夭折了。这对董鄂妃来说简直是一个天大的打击。无法承受丧子之痛得她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郁郁而亡,董鄂妃死后,顺治帝痛不欲生,亲自监工在东陵为其修建坟墓,并追封其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以前所未有的隆重葬礼埋葬了她。此后,自己也在极端郁闷的情况之下神秘的走下历史的舞台。至于这位神秘的董鄂妃的身世历来就存在争议?
有人说董鄂妃就是秦淮八大名妓之一的董小宛。这种说法主要见于稗官野史与民间传说之中。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顺治十七年八月,贵妃董鄂氏病逝。数月后,顺治遁入五台山,皈依佛门。董妃即冒辟疆之妾,秦淮名妓董小婉,于明朝弘光末年,被掠到北京,入宫后,赐姓董鄂氏,专宠于皇帝。冒辟疆惧祸,作《影梅庵忆语》,假说小宛已死。”此外,有人认为清初著名诗人的《清凉山赞佛诗》诗中所写的也是董小宛。“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当时顺治皇帝与董小宛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人们认为陛下就是顺治皇帝。而 “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 。草下千里就是个董字。诗中的妾指的就是董小宛。
这个董小宛是明朝末年,江南有名的妓女,同柳如是、李香君、陈圆圆等人并称为“秦淮八艳”。明朝灭亡之后,清军大举南下,董小宛被督军江南的清军统帅洪承畴看中,将其抢入府中,后来又作为礼物送给了孝庄太后为侍女,,孝庄太后见其伶俐乖巧,就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并赐其满洲姓董鄂氏。后来,顺治到皇太后的宫中问安,与董小宛一见钟情。便经常的约她出来幽会,在与董小宛接触的过程中,顺治彻底被她的气质和才气所倾倒。后来这件事情被孝庄发觉,孝庄太后害怕顺治会因此而荒废政务,就瞒着顺治把董小宛许配给襄亲王博果尔。于是,接下来便出现了夺弟之妻的一幕。就这样一代名妓变成了皇宫大院里的董鄂妃。据说,后来孝庄皇太后还是怕顺治会因此耽误了国家大事。就想方设法把董小宛给送到了西山的玉泉寺。后来顺治又千方百计的找到玉泉寺,与董小宛相会。孝庄太后为了斩草除根就派人放火烧掉玉泉寺,并说董小宛已被烧死。顺治听后痛不欲生,自己出家当了和尚。
当然,这只是后人的一种传说,事实上据专家考证,董小宛根本不可能是董鄂妃。其实董小宛是江南“四大公子”中的冒辟疆的小妾。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冒辟疆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经方以智、侯方域的介绍认识了“才色为一时之冠”的董小宛。冒辟疆对她一见钟情,以三千两银子替董小宛赎了身。后来董小宛就嫁给冒辟疆做了一名小妾。明亡之后,清军南下,董小宛也随着冒家四处逃亡、颠沛流离。最终于顺治八年正月初二,死于水绘园影梅庵家中,年仅28岁。据董小宛的丈夫冒辟疆所作的《影梅庵忆语》记载,冒辟疆与董小宛认识是在崇德四年(1639年)那时董小宛就已经16岁了。而同时期的顺治帝却只有两岁。但《清史稿》后妃传的记载中的却说:“孝献皇后栋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 也就是说顺治娶董鄂妃时是19岁,董鄂妃18岁。与前面的董小宛的年龄根本不相符合。同时,在《影梅庵忆语》一书中对冒辟疆对董小宛的一生作了完整的记载。说董小宛与他在崇德六年(1641年),相识。?崇德八年(1643年),纳他为妾。顺治八年(1651年),董小宛病死,年仅二十八岁。据说现在还有当时文人墨客为董小宛写的悼念诗词。从另一个角度讲董小宛是一民间女子,又是一位妓女是江南四大名妓。要皇帝娶一个妓女,这是不现实的。因此董小宛即董鄂氏之说是不成立的。
历史上倒是确实有董鄂妃这个人,只不过不是董小宛。历史上的董鄂妃出身于满洲世族之家,是内大臣鄂硕之女。她十八岁的时候,以德选入掖廷,备受皇帝宠爱。顺治十四年,董鄂妃诞下皇四子。次年正月此子不幸夭折,董鄂氏伤心欲绝,染病不起,于顺治十七年八月病逝,年仅22岁。顺治痛不欲生下令“辍朝五日,传谕,亲王以下,满汉四品官员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命妇等人,全部聚集到景运门哭丧,移送梓宫的时候,这些人又必须随同护送。顺治自己也亲自穿了十二天的丧服,朝廷官员和命妇们要为此穿丧服二十七天。百日祭奠之时,又是诸王以下、文武官员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各官命妇以上,全部齐集举哀。”顺治还破例追封董鄂氏为皇后,并加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敬皇后”。亲自撰写“董鄂妃行状”的祭文,命大学士金之俊题写《孝献皇后传》。可见董鄂妃其实就是顺治皇帝的一个宠妃。并非是董小宛,而且也不是被孝庄设计害死的。事实上,董鄂妃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夭折,悲伤过度而成疾病而死。历史上的董鄂妃与董小宛因该不是一个人,两人只不过由于各种历史的巧合才被后人演绎成一个人罢了,
雍正继位疑案
雍正皇帝,名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康熙皇帝一生共有35个皇子,这些皇子长大成人后,在储位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康熙在1675年的时候,曾立皇后赫舍里氏所生的皇二子允礽为皇太子。由于皇后在生育允礽的时候难产而死。康熙对这个儿子格外钟爱,立他为皇太子,对他进行不同于其他皇子的培养。但是,正是这种不同的待遇,助长了皇太子骄横任性的特殊性格。皇太子长大之后,对于康熙迟迟不死感到着急,同时也怕康熙皇帝哪天变了主意,会立别的兄弟做皇帝。于是便同索额图等人结成太子党,暗自培养势力,企图谋害康熙,夺取皇位。后来被康熙皇帝觉察,康熙一怒之下于四十七年(1708年),以皇太子“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纠聚党羽;窥测朕躬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