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聊斋龙蛇 >

第57部分

聊斋龙蛇-第57部分

小说: 聊斋龙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朱元昊将鹌鹑放入木盆内。

    出乎众人的意料,这只看上去孱瘦的鹌鹑在战场上却凶猛无比,三下两下,竟然将泼皮放出的鹌鹑斗败,让看热闹的人大跌眼球。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常晋。

    接着进行第二场,结果依然如此,很多人开始惊呼起来。连旁边那摇着羽扇,镇定自如的中年文士也面露诧异之色。

    两场皆胜,朱元昊也起了劲头,嚷着让泼皮赶紧下注。

    那泼皮却没有应答,反而扭头看向中年文士。

    “慢着,元昊兄弟”这时中年文士又出声阻止,“眼瞅着天快黑了,不如咱们赌一把大的。如果你这把赌赢,欠我们老爷的银子一笔勾销怎么样?输了,你就跟我走。”

    “好”朱元昊倒也光棍,“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既然吴先生这么看得起我,那就赌最后一把,真输,算我朱老大倒霉,这条命就卖给你了。”

    “元昊兄弟果然爽快,”中年文士一摆手,冲着泼皮叫道:“把墨玉请出来。”

    “是,吴先生”泼皮应答一声,又从布袋中掏出一只鹌鹑来。

    这只鹌鹑通体漆黑如墨,泛着油光,猛然看上去,还真有几分像是用墨玉雕琢而成的,难怪叫墨玉。

    单从这卖相上看,也能看出不是凡种。再看鹌鹑头顶的气运,竟然和常晋挑选那只相差不大。

    待双方松开手,两只鹌鹑又在木盆中争斗起来。羽毛飞舞,旗鼓相当。

    “斗……”

    “快上……啄它!”

    周围人喊叫声一片,很是为这场战斗增添几分色彩。

    结果没有出乎常晋的意料,几个呼吸间,朱元昊手中那只白点鹌鹑再次获得胜利。

    “怎么可能……”周围几个泼皮脸上都露出吃惊的表情,尤其是那中年文士,更是扭头紧盯着常晋,脸上露出莫名的神色。

    这只墨玉是他花了二十两纹银从别人手中购得,端的厉害非常。

    为了设这个局自己花费上百两银子,没有想到机关算尽,反而被对方随手买来的一只鹌鹑给破掉,绝对不是巧合。

    常晋自然知道对方在盘算自己的来历,心中却不以为意,而是细细观察鹌鹑的气运。

    接连三场战斗,这只鹌鹑头顶原本粗如檀香的白气已经被灰色笼罩,显然在刚才战斗中,它自身气运消耗很大。继续斗下去,只会败亡一途了。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勇气说到底也是气运的一种。行军打仗,凭借的就是一股气势气运,只要气势不坠,自然勇往直前。但刚猛不可久,这样的气运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一旦消耗完毕,便如溃堤之水,倾泻而下,再无法挽回。

    比如地球上的白马将军陈庆之,此人以七千余众手下护送元颢,有气运加身。自铚县至洛阳,一路转战三千里,他领兵前后作战四十七次,攻北魏城池三十二座,皆克,一路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世人长叹不已:“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随后气运迅速衰败……陈庆之准备指挥军队过河时,突如其来的山洪无情地冲走了他百战百胜的部队。从此再无战绩。

    说到底,就是自身气运消耗干净,而且得不到补充。这只鹌鹑如果静养一段时间,气运肯定还会有所恢复,只是想要达到最初的巅峰,很难。

    “朱大哥,你这鹌鹑卖不,我出五两银子!”

    如今连胜三场,自然有人看出这鹌鹑不是凡品。

    “五两银子,你打发叫花子呢,这鹌鹑要是拿到万禽阁,斗上两场那就赚大发了。朱大哥,我出十两银子,你卖给我吧。”又有人开口道。

    此间了事,常晋也没有再看下去的心思,打算抽身后退,结果却被朱元昊拦住。

    “这位兄弟,还未请教贵姓?”

    “免贵姓常,你叫我允升就好了。”

    “允升兄弟,今天谢谢你,这只鹌鹑还给你吧。”说着,朱元昊将那只鹌鹑递过来。

    “哦?”对方的举动让常晋高看几分,他并未伸手接过,而是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五两银子卖掉吧,正好拿钱去喝两杯,不知这位壮士是否可愿意。”

    “随公子的意思,老八,五两银子,便宜你了。”朱元昊也是个洒脱之人,当即将鹌鹑送出。

    钱货两讫后,他点了点手中银两道:“公子,去什么地方喝酒?”

    “随意找家酒馆,喝几杯即可。”到哪里喝酒常晋无所谓,关键是和什么人喝。

    “那公子跟我来,咱们去罗老三家的酒馆,你别看门帘小,做的酒菜地道。”

    “行,就去那里。”

    ***

    街边一家小酒馆内,常晋和朱元昊相对而坐。

    朱元昊主动提起酒壶,将两人面前的酒杯倒满,而后恭敬的端起道:“多谢常公子出手相助,今天如果不是常公子,我估计就要上青龙山落草为寇了。大恩不言谢,这杯酒我敬公子。”

    “哦……此话怎讲?”常晋诧异的问道。

    “公子有所不知,先前逼迫我的那破落书生名叫吴申,人称智多星,是李天王的手下。去年洪大功叛乱时,李天王也在三秦州摇旗呼应,率领一众匪兵攻打州城,结果被朝廷大军击退。由于三秦州官兵追杀甚急,李天王无奈只好率领残存部众逃窜至均州境内,盘踞在青龙山中。

    我朱元昊在万山府地面上也算有些名气。他们不知怎地听闻了我的名声,想拉我入伙。我因顾忌家中老娘年迈无人照看,一直没有答应。

    后来老娘生病,急需银钱看病,那破落书生吴申正好碰到,便借给我几十两银子。等老娘病好,所借的银子也花个精光。

    后来吴申三番五次上门讨债,又三番五次拉我入伙。本来我已动心,谁知他们前些日子故意设下圈套害我,害我在斗鹌鹑时又欠下不少银子。

    加上之前那些,已经欠下近百两。今日便是还钱的最后期限,如果不是公子,我只能应了他们。”

    〖

第八十三章愚蠢的智多星() 
原来如此,听完朱元昊的讲述,常晋心中暗暗鄙夷,什么狗屁智多星,纯粹是脑子进水了。像朱元昊这样的武者,只能以诚意服人,岂可施展阴谋诡计。如此以来,即使招了对方上山,最后也是离德离心。

    这顿酒喝的痛快,看天色不早,两人才互相通报了地址,分头离去。

    等常晋返回店中,王启年主仆早已经赶回。见他进院子,立刻兴奋的叫嚷着,说是常晋没跟自己一起去吃了大亏,他下午手气非常好,赢了十几两银子。

    对此,常晋只能无奈的恭喜一番。梳洗过后,他照理关上房门,开始一天的修炼。

    结束修炼,常晋刚要上床睡觉,忽然心中有感,待神识放出,发现客栈后边的胡同中,几个身穿流里流气的汉子鬼鬼祟祟朝后门处靠近。

    那模样,十有**是附近的小贼。常晋一时觉得有意思,放出神识仔细查看。

    “三毛子,你确定是这里吗?”为首那个黑脸汉子低声问道。

    “大哥,我从万禽阁开始盯着,他们一路进的客栈,就住在丁字二号房,绝对错不了。”三毛子言之凿凿的回答。

    “丁字二号房”常晋微微一怔,这不是王启年和小松居住的房间吗。感情这几个毛贼是为他们而来的。

    “大家翻墙的时候小心点,别惊动客栈其他人。那书生的包裹我看过,足有上百两银票,这票干完,咱们一人能分上十几两,可以到怡红楼快活几天了。”黑脸汉子叮嘱几句,率先翻墙入内。

    听着几个毛贼的言语,常晋气的差点笑出声来。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不开眼的家伙,竟然把主意打到他们头上。

    片刻,几个毛贼悄无声息来到丁字号客房。神识感应中,黑脸汉子用手指沾了些唾沫,“噗”的一声将窗纸捅破。随即他又从身上摸出一支黝黑的铜管,顺着那破洞小心翼翼深入房中。

    原来是下迷药,常晋心神动处,阴身飘然而出,出现在王启年房中。他们主仆二人在府城逛了半日,困乏不已,此刻早躺在床上睡熟。

    常晋随手撕掉一片宣纸,捏成纸球将那铜管的管嘴塞住,然后隐去形态飘出窗外,站在这几个毛贼身旁看热闹。

    如今他仍然没有进入鬼仙二转,不过只差一线,这阴神驱物的本领也练出几分。大的物体搬运不动,弄几个纸片却相当轻松。

    黑脸汉子不知道铜管已经被阻塞,憋着气息猛吹。吹了几口感觉不对,他才低骂一句:“奶奶的,有点邪门?”

    话刚出口,迷烟倒灌,全被他吸入鼻中。

    黑脸汉子尚不知晓,又凑过去要继续吹,结果扑通一声,歪倒在地上。

    “大哥!”剩余几人见黑脸汉子悄无声息倒地,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纷纷大声惊叫起来。

    这声音在宁静的夜色中尤为高亢,把周围房中的客人全部惊动。

    前面守夜的店小二提着灯笼迅速赶来,随即扯着嗓子大叫:“抓贼呀,抓贼,掌柜的,店里来贼了!”

    真够倒霉的,没有想到刚来府城不到一日就被盯上。

    在周围房客围追堵截下,几个毛贼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很快被摁在地上。

    吵闹声将巡夜的士兵惊动,问明情况后,那些士兵们便直接压着毛贼离开。

    如此折腾,不少人没了睡意,兴高采烈在院中谈起刚才的事情。

    这么大动静,王启年主仆自然也被吵醒。等他知道是自己的财帛引来这几个毛贼,心中后怕不已,连说以后要小心谨慎。

    不过这货只是嘴上说说,第二天上午在客栈休息半日。下午他便又按耐不住,拉着常晋要去遇仙楼游玩。当然害怕房内再招贼,他特意命小松在客栈内守着。

    两人雇了马车,一直赶到碧水河边。碧水河乃是城中一条内河,最终汇入渎水。沿河两岸茶楼妓馆不计其数,也是万山府最繁华的地段。

    待马车停下,王启年指着远处的一栋建筑,迫不及待介绍到:“允升,那就是遇仙楼,当年临南王曾在此地遇到神仙而不知,实在令人感叹。它也是府城经营规模最大的酒楼,高五层。楼内雕梁画栋,布置非常精致。愚兄前年曾来过一次,一顿饭花了几十两银子,不过算是物有所值。”

    说到最后,王启年洋洋自得摇起折扇。

    遇仙楼名声流传甚广,常晋就是在通衢县也有耳闻。

    相传前朝临南王钟会曾在此地大宴宾客,席间有一跛脚道人打算化斋,结果被临南王手下拦住。那道士也不恼,自顾自在酒楼前席地而坐,然后招来一帮乞丐,请他们吃饭。

    临南王几个手下只当这道士故弄玄虚,因此不予理睬。哪知道只见他从随身携带的布袋中不断取出一盘盘精美的菜肴,而且上边热气腾腾,分明刚出锅不久。

    人人皆称奇,正当临南王几个手下诧异之际,却听酒楼内叫嚷起来,说是刚刚给临南王做好的饭菜不翼而飞。

    几个手下这才反应过来,急忙上前将跛脚道士控制。

    那道士并没有逃走,而是任由兵卒将他捆绑起来。

    此事很快将临南王惊动,他听人详细叙述经过,知道道士非常人,急忙请进酒楼内。

    道士不卑不亢,言及临南王在此设宴,自己没有什么好礼相送,特意奉上一壶美酒供大家享用,让众人不要客气,一醉方休。

    当时楼上一众宾客心中存疑,不知道道士是何用意,那一壶美酒不过半斤,根本不够他们喝。

    哪知道等下人端起酒壶倒酒,几十人敬完,壶中仍然酒水盈满,不见减少。

    见此情景,临南王对这道士崇敬之极,想摆对方为师学道。

    道士却哈哈大笑着摇摇头,言说临南王将来贵不可言,非道门中人。

    言毕,道士从布袋中抛出一张黄纸。那黄纸见风飞涨,化作一只仙鹤。道士纵身跃上仙鹤,飘然而去。

    没过多久,前朝皇帝仁宗突发疾病身亡。由于皇帝没有子嗣,急匆匆只得让皇弟临南王即位。

    这结果正应了道士所言,临南王贵不可言。后来临南王下旨,将此处酒楼改名为遇仙楼。

    也就是从那时起,道学开始显圣。

    如今临南王已死数百年,但这遇仙楼名声却愈发响亮。据说府城那些官员宴会宾客,常常会选择这里,很多商贾和世家子弟不惜花费千金在此地宴请宾客。

    不过这种地方虽好,去三楼以上观景,每顿却要几百两银子,根本不是一般文人墨客能够消费得起的。因此他们只能在接受邀请时上楼赴宴……很多文人以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