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香港小亨 >

第7部分

香港小亨-第7部分

小说: 香港小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知道,明报集团中,编辑的权限比一般的报社要大得多。

    《明报》的编辑,甚至是能够干涉行政和小额的财物收支。

    不过,自己才不过是《武侠与历史》的新人作者,与胡波打交道才不过短短几天,如此冒昧的请求,胡编辑会同意吗?

    胡波沉吟,说道:“你急需要用钱吗?”

    张少杰犹豫片刻道:“是的!”

    胡波略微思索片刻,就笑道:“好吧!那便预先给你2万元稿费,呵呵,现在你可是欠我20万字的稿子哦!”

    对于胡波的信任,张少杰有点莫名其妙的感动。

    其实,上一次的稿费,已经解决了家庭急需的现金。

    而现在提前预支稿费,仅仅是张少杰临时起意。

    方才听到办公室中其他编辑谈及股市,才让他回忆起历史上即将发生的“佳宁置业”事件!

    没有预支这笔钱,张少杰最多不过的错过一个获得一笔横财的机遇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胡编辑这样的无条件信任,却是着实让他觉得感动。

    “对了,少杰。有件事想要和你商量,现在你可算得上是我社最当红的作家了!所以,《武侠与历史》编辑部策划了一次专访活动,不知道你愿意配合采访吗?”胡波征询意见。

    “采访?”张少杰有点顾虑道,“还是算了吧,我可不想照片被登在报刊上,走到大街都被人认出来,今后苦恼就多了。。。。。。”

    “呵呵,不会的!可以是纯文字版本的采访,不会将你的照片登在报刊上!”胡波解释。

    “那好,我随时有空!”张少杰点头道。

    “好,那就明天上午。明早,我们安排记者,和你进行一对一的专题采访!”

    “需要我准备一些什么?”

    “不需要,仅仅当成是普通的聊天就好!”

    ————————

    张少杰出了明报工业大厦。

    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让人感觉到一股蓬勃发展的动力!

    张少杰知道,这个年代,香港的未来发展还未过度透支。

    物价水平、房价水平不像后来那么夸张,所以普通人还是一个可以通过勤劳奋斗获得成功。

    这个年代的香港市民,对于地产富豪,金融富豪的态度不像后来一般的仇视,而是把那些李嘉诚、李兆基等人当做励志的榜样去敬佩。

    不过,在未来几十年里面,地产商人们开始变得无处不在,电信、交通、能源、连锁商场,几乎各行各业都被地产寡头把持,能够获得利润的各行各业,基本都被寡头们瓜分干净!

    几十年之后,昂贵的生活成本,将会压垮了大多数人的理想!

    努力不能获得成功等等压抑的环境,使得新一代的年轻人,彻底被地产商人激怒。等到几十年后,香港几乎没有多少新生代依然对李嘉诚等老一辈地产寡头还抱有好感。

    “喂,这位大叔!请教一下,附近有没有新鸿基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张少杰在街头,向一名行人问道。

    “沿着这条街。。。。。。照直走200米,左拐50米。。。。。。之后,就是新鸿基证券的营业场所!”路人指点。

    张少杰点头称谢,快步行去。

    领取了6000稿酬,加上提前预支的2万稿酬后。张少杰手中掌握的现金,已经达到2。6万港元。

    2。6万港元!

    在这个年代的香港,仅仅相当于一个普通上班族2年的薪水。

    这笔钱,对于一些富豪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但是这笔钱如果在短期内增值十多倍,却是能够在香港本岛买下一套80平米的套房!

    二战后,香港金融行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

    而香港金融市场的周期循环与中国国内经济的关联性极强。

    内地经济安稳,香港金融、地产就发展的很好。内地政治出现一些不明朗前景,香港金融、地产就会上演惨烈的下跌。

    中国内地在70年代开始结束了那场十年浩劫,恢复政局稳定,并且开始了实施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发展,

    内地的这一系列政策风向转变,对于香港来说是天大的利好!

    表现在股市上,则是从74年~81年之间恒生指数从150点涨至1800多点。其中,80年~81年可谓是这一波长期牛市的尾声。

    不过,到81年~84年,因为中英双方关于香港归属问题谈判,金融市场一直走熊,恒生指数最低跌到676点。

    直到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申明》之后,解决了香港归属问题。股市才开始又进入牛市,这一轮牛市从84年走到了87年股灾为止。

    如果不趁着这几年市场走好的时候大捞特捞,下一轮牛市,则又要等到84年尾!

    每一轮牛市尾期,总是存在一些非理智上涨的妖股。

    而80年最著名的妖股莫过于——“佳宁置业”!

    “佳宁置业”这这股票在82年股灾之前,曾经上演一年涨17倍,成为80年~81年这一轮牛市崩溃之前,最著名的妖股之一!

    张少杰之所以有信心能够在证券市场大赚,也是因为“佳宁置业”。

    可以说,在整个80年代,“佳宁案”这宗香港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局,在香港,几乎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对于别人来说,这场骗局会造成成千上万人血本无归。

    不过,作为重生者,张少杰知道,只要在80年快进快出,几个月涨十七倍之后满载而归即可。

    至于之后的股市、楼市灾难,造成佳宁骗局曝光,张少杰已经明晰前因后果,自然可以毫发无伤的提前规避这场灾祸!

    ————————

    PS:周一冲新书榜,求点推荐票。

第十一章 投机

    金融市场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无数的投机者沉迷其中。这个市场,与其像是人人可以参与其中的游乐场,倒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战场。

    理想主义者,被市场摧残,懂得了务实的道理。思想浅薄者,在短短的几年中,经历比常人一辈子还多的喜怒哀乐,从而领悟出哲学道理。诸葛一般的智者,会知道太多的意外可以动摇“智珠在握”的自信。

    这一刻,金融市场也许是春光明媚,到了下一刻,却又可能变成疾风骤雨。。前一刻痛不欲生,下一刻也许就峰回路转。

    正是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得这个市场充满了宗教一般的神秘感和魅惑力!

    张少杰心情激动的来到新鸿基证券公司。

    张少杰好奇的看着交易大厅,因为这是牛市,所以,这里每一个人,都显得自信满满、容光焕发。

    目睹此景,张少杰的心情也被感染的雄心万丈!

    “新鸿基证券”无疑是香港最著名的证券公司之一,这家公司创始人冯景禧被香港人称为“证券大王”。

    新鸿基不是香港第一家华人证券经济公司,但却是后来香港本地影响力最大的证券公司。

    可以说,这家公司是60年代以来香港股市逐渐发展、正规化的缩影。。。。。。

    在新鸿基证券成立之前,香港的金融市场规模很小,基本上是属于英国殖民者的游戏。不过,在二战之后,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华人资本开始不断在股市上获得融资机会,而华人市民投资股市的热情开始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各大机构,纷纷瞄准了蓬勃发展的证券经纪市场。

    经过岁月洗礼、大浪淘沙,最初不起眼的“新鸿基证券”却是成为香港最大的证券经纪公司。

    而新鸿基证券公司能够拥有如此辉煌成就,创始人冯景禧,居功至伟!

    说到冯景禧,就不得不提他的两位好友郭德胜、李兆基——50年代末期,香港地区人口骤增,地产行业大热,而一般的小商人一人的资金很难在地产市场有所发展,多人合股经营创业成为了一条创业捷径。那一时期,冯景禧和郭德胜、李兆基两位好友,集资成立新鸿基地产公司。

    这三人都是大有能耐之辈,在60年代地产市场崩盘时买入楼盘,等到市场大好再高价卖出。如此做出几笔优异的成绩之后,三者合营的“新鸿基地产公司”迅速跻身一流地产集团,而这三名人被称为“地产三剑客”。

    不过,到了70年代初,“地产三剑客”开始友好分手,各自发展。

    现如今郭氏家族的“新鸿基地产”,李兆基的“恒基兆业”,已经成为香港最著名的地产财阀之一。这两大家族拥有的财富,足以和香港著名的地产富豪李嘉诚齐名。

    冯景禧因为选择从事证券经纪行业,因为这些年香港的证券市场发展速度,不及地产市场迅猛。所以,冯景禧的财富增长速度,也逐渐比当初的两位好友逊色一个档次。

    当郭氏、李氏身价超过百亿时,冯景禧的个人财富也才仅仅十亿出头。

    当然了,现如今新鸿基证券每年盈利也已经超过1亿港元,已然成为香港的证券霸主。

    张少杰更是知道,冯景禧因为早年几次因为遭遇意外而导致生意破产的经历,所以性格格外谨慎,不喜冒险。

    冯景禧的“胆小”性格,使得“新鸿基证券”规避了众多的金融灾难,直到三十年后,信誉还是相当坚挺。

    所以,现在投资股票的话,选择在“新鸿基证券”开设账户,至少不会担心因为证券经纪公司倒闭、违约等等因素,带来的意外损失!

    见到张少杰这张生面孔,在交易大厅中东张西望,不远处一名西装男子快步走了过来。

    “先生,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这名身穿西装的男子微笑道。

    张少杰看到,男子身前悬挂了工作证——很显然,他是一名证券经纪!

    “帮我开个证券交易账户,此外,3万元全仓买入‘汉美企业’!”张少杰淡然对这名人说道。

    “汉美企业?恩,等等。。。。。。根据新鸿基证券出版的港股资讯,显示出这家公司主营业务基本上大多都已卖光,用于偿债。这样的垃圾股,我劝你还是尽可能规避,选择一些汇丰银行、恒基兆业之类的优秀企业,岂不是更好?”

    张少杰摇头,笑了笑:“但是,如果新的大股东,愿意将优质资产注入,重组公司业务的话,会不会出现令人期待的爆涨预期呢?”

    “你说佳宁公司?呵呵,天知道小小的佳宁,那来变出来的2个多亿收购汉美!事实上,业内人士没有看好佳宁收购汉美之后的发展前景!”这个经纪人显然较为谨慎的评价。

    通过交谈,张少杰知道这名经纪名叫陈少河,在新鸿基证券干了快有5年时间,此时,已经身兼经纪人以及这间营业部的副经理。

    多年浸淫证券市场,以及苦读新鸿基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所以,对于香港的大多数上市公司基本资料,陈少河可谓是了如指掌。

    “我赌的是佳宁借壳汉美之后的炒作!”张少杰微笑说道。

    陈少河讶然问道:“你就这么自信自己的判断正确?”

    张少杰笑道:“人生难得几回搏!这一次‘佳宁’收购‘汉美’,其中可是有老牌的操盘手詹培忠参与!依照詹培忠的性格,我就不信,这是一起老老实实,毫无炒作的收购案!”

    陈少河仅仅是一名证券经纪,听闻客户如此坚定,也只好说道:“好吧,随你,祝你好运!”

    张少杰拿到自己的证券交易账户,等到2。6万股汉美企业股份过户到自己的账户中,这才满意的离开证券交易大厅。

    “汉美企业”是一家典型的垃圾公司,这家企业很多年前,就已经因为经营不善而失去投资价值。

    这么一家公司,最大的价值,不是公司本身,而是作为上市公司而天然具备的壳资源价值。

    现在的“汉美企业”的股价不到1港元,将之完全买下,一不过是三亿元!

    历史上,操盘“汉美企业”,完成“佳宁置业”借壳,并且借助“地产”这一热门概念进行大肆炒作的主要是陈松青、詹培忠等人。

    陈松青是佳宁集团的老总,而詹培忠是香港股市著名的操盘手专门靠操纵股价,买卖壳资源牟取暴利!

    72年的时候,一名新加坡破产商人陈松青,在香港成立一家名为佳宁的杀虫剂公司,后来,逐渐又将业务扩张的地产行业。不久后,陈松青组建“佳宁集团”。

    到1979年为止,整个佳宁集团资产也不超过1000万元,但是陈松青在金牌庄家詹培忠的配合下,从宝光集团手中买下了市值几个亿的“汉美”公司75%的股权,并将他的佳宁公司地产业务置入“汉美”之后,汉美改名“佳宁置业”!

    之后,“佳宁置业”通过庄家、上市公司互相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