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 >

第117部分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第117部分

小说: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邮递员客气的说他还有信没送完,不能耽误了工作,倒是叶队长儿女和女婿都成了大学生,哪天摆酒席的话,别忘记叫上他来沾沾喜气,他儿子也在念高中呢。
  王翠芬当然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不会忘记他,邮递员便放心的骑上自行车走了。
  他一走,乡亲们立马围了上来,兴奋又羡慕的问,“嫂子,军华和小妹的通知书怎么一起下来的啊?”
  “咱们大队又出了两个大学生,可真厉害了,他们兄妹俩考中什么学校了?”
  叶小妹和叶三哥的通知书同时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被同一所学校录取了,录取他们的学校是首都师范大学,当然现在的名字还是首都师范学院。
  填报志愿是在高考之前就需要完成的,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兄妹俩这么有缘分,考完总成绩都差不多。叶军华只是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丢开书本一两年了,平时看书也只是看看课外书,正式恢复高考到考试,留给他复习的时间不到两个月,叶军华当然不能跟准备充分并且信心满满的楚涵他们三人比。
  像他们这样的出身,只要能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就心满意足了,叶军华内心并没有心仪到一定要圆梦的大学,他内心正在忐忑之际,刚好听到楚涵建议叶小妹报首都师范学院,理由是如今恢复高考,国家最缺的专业人才就是教师,师范专业的招生肯定比其他专业都要多,小妹的成绩上北京师范大学可能有点够呛,报首都师范的把握还是很大的,再勾一个服从调剂,把握就更大了。
  女主小姐姐的分析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叶小妹很无所谓的按她说的填了,叶军华也跟着小妹,第一志愿选了首都师范,叶军华当然不是无所谓,他觉得跟小妹一个学校也挺好,就像他在父母年前说的可以照看小妹,毕业后如果能留在北京当个老师就更不错了。
  叶小妹听到叶三哥跟她报同一所学校的理由时,突然机智了一回,犀利的反问道:“你要照顾我,跟宋大哥报一个学校不是更有效吗?”这样宋大哥就不可能在他眼皮底下跟女同学纠缠不清,那才是亲哥的正确打开方式嘛。
  叶军华他们还没get叶小妹这话的重点,宋清徽已经不动声色的把叶小妹拖回房间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教,深刻到叶小妹从此再也不敢提起这茬,所以现在叶军华如愿以偿和叶小妹一起被首师大录取,叶家全家人简直喜大普奔。
  叶队长今天有点不巧的去叶大伯家串门了,大伯家离得稍微有点远,等他听到动静匆匆回家时,院子已经被热心的队员们团团包围了,大家见了他更是笑逐颜开的贺喜,问他打算什么摆酒云云。叶队长这会儿却顾不上和乡亲们寒暄,双手颤抖的接过录取通知书看了好一会儿,才宝贝似的合上通知书,连说了几个“好”字,并转头看向叶国华兄弟俩,“老三肯定还在厂里等着通知书呢,可别让他等急了,趁着天色还早,老大老二,你们谁去一趟城里,让老三知道这个好消息,今天就在老三那儿住一晚,明天和老三一块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去环海,开了五个多小时的车,快要累死宝宝了,今天能更新感觉像个奇迹_(:3j∠)_
  小伙伴晚安啦。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叶军华当初为了高考请了两个月的假; 十二月底考完就回厂里上班了,毕竟他那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结果、究竟能不能考上,高考已经结束,更重要的当然还是工作了。
  低调务实的叶军华刚考完便回单位了,这些天等消息的内心再焦急,也没有耽误本职工作,当然收到叶大哥连夜送过来的喜报; 叶三哥依然激动到喜极而泣,带大哥去食堂吃了晚饭后; 都顾不上先回宿舍安顿,直接拉着大哥拿着通知书去找领导了。
  国家百废待兴,给了大学生前所未有的待遇; 所有大学生上学期间都有生活补贴; 而像叶军华这种本身就有工作单位的,读书期间单位还要照常给他们发工资; 既然要保留工作岗位,正常流程还是要走的,叶军华连夜就去找了领导,但是办完手续; 收拾完行李; 仍然弄到了第二天下午。
  叶大哥陪着他收拾铺盖; 兄弟俩扛着大包小包回到家,天都已经黑了,叶家大院依然热闹沸腾; 叶大伯一家也都在,他们在跟叶队长和王翠芬商量过两天摆酒的事,家里同时出了三个大学生——宋清徽作为叶家的女婿,当然也算是叶家人。按照叶大伯的意思,这样的喜事摆流水宴都不为过,但是考虑到叶队长作为“领导”需要以身作则,不能太过高调,就不好弄流水宴了,叶大伯建议酒席规格就照小妹结婚那会儿的规格。
  叶军华一回家就听到这个,多少有些意外,“这两天就摆酒席,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不快不快。”王翠芬满脸笑容的迎上来,边解释道,“还有半个多月就开学了,早点把家里的事忙完,你们也可以早点去学校,小宋和小妹都有一年多没回北京了,正好提前回去陪陪老人。”
  叶小妹就在旁边咧着嘴微笑,被逼着学习的时候很苦逼,考上大学就是苦尽甘来了,以后她想怎么浪就怎么浪,谁也管不着,美滋滋~
  叶军华听王翠芬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他知道沈知青拿到通知书的第二天就带着楚知青回家了,他们报的也都是北京的学校,楚知青和沈知青都不是北京人,要赶在开学之前回家探亲,时间已经很赶了,楚知青也就没有等小妹的录取书下来先行离开。
  现在他和小妹的通知书都拿到了,宋清徽急着带小妹回家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他点头笑道:“小妹早点跟清徽过去也好,我就不着急了,下个月再动身也来得及。”
  王翠芬笑着摇头,“小宋和小妹说了,你也一起去,可以提前熟悉熟悉北京城。”
  “这也太早了,学校应该没这么快开门?”
  宋清徽张嘴想说什么,叶小妹已经迫不及待的表示:“那就不住学校嘛,跟我们一起去奶奶家住,奶奶家是三层的小别墅,房间可多了!”
  结婚以后,宋清徽还是很羞涩的管叶队长和王翠芬叫叔婶,偶尔也会喊他们爹娘,叶小妹却已经毫不见外的改口了,她经常给宋奶奶写信,一口一个奶奶喊得比宋清徽这个亲孙子还要亲热。
  想说的话被叶小妹抢答了,宋清徽也不介意,不等叶军华客套便笑着补充道:“爸妈奶奶他们一早就知道你和小妹都参加高考了,他们都在信里叮嘱了,拿到大学通知书后,一定要带你也回家里住几天,现在有机会了就该多走动。”
  叶队长和王翠芬都在旁边点头,前年小妹跟小宋去北京探亲,他们不让老大老二跟着去,是不想当打秋风的穷亲戚,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老三也成了大学生,说不好以后就在北京扎根了,他多跟亲家走动那叫礼数,又是亲家热情邀请的,他们也就不想再客气了。
  见爹娘都点了头,叶军华便也应了,想了想,又道,“这几天就动身的话,现在该买火车票了,最近很多知青回城,听说还有些学校就快开学了,车票很不好买了。”
  “这个不用担心,我跟小妹明天去县里打电话,给家里报个喜,顺便让我爸帮忙给咱们定好车票。”宋清徽拿到清华的通知书到现在都没给家里送个消息,就是为了等小妹的通知书收到后一起报喜,再让父母帮忙买票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宋清徽是一个人回去,他肯定就不这么麻烦了,直接发封电报自己就上车了,但就像叶军华说的,现在一定是火车高峰期,他们自己去买票,恐怕连硬座都没有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站着回北京,小妹肯定不干,所以请父亲找朋友出面,没有软卧至少还能坐硬卧。
  宋清徽这番打算是为了谁,叶家人都知道,叶军华也就没有客气,爽快的点头:“那行,我过后把车票钱给你。”
  不等宋清徽说话,他又笑道:“可别跟我客气,我们领导说了,在我读书这几年工资,一分都不会少,我还能照常在学校领生活费,一张火车票还能负担得起。”
  叶小妹忍不住羡慕道:“那三哥好有钱啊。”
  叶三哥拍了拍她的头:“比不上你有钱,小富婆。”
  他知道宋清徽父母的彩礼也给了很多,加上宋清徽小有存款,结婚后这些钱都让小妹握在手里了。说实话叶军华挺惊讶的,他们家小妹这性子,宋清徽也敢把私房钱都交给她,还真是艺高人胆大。
  不过站在娘家人的立场,叶军华当然很支持宋清徽的行为啦。
  叶小妹打了下岔,王翠芬他们还是很快把重点放在她身上了,“跟亲家报喜,小宋去就行了,小妹没必要跟着吧。”
  “我也要给奶奶报喜,我们说好的。”叶小妹挽着宋大哥的手一脸骄傲,这就是她昨晚为自己争取来的福利。本来去镇上打电话也是可以的,凭着队长父亲和公社领导的关系,出钱打两个电话完全没问题,但她要去浪,就把去镇上改成去县里了,县城虽然小,看看电影下个馆子还是可以的,顺便还能逛逛街。
  所以叶小妹一说,宋清徽也很快帮腔道:“奶奶最喜欢小妹,听她亲口报喜会更高兴的。”
  叶队长一锤定音,“就让小妹一起去吧,她这几个月也辛苦了,正好去城里放松放松。”
  然后第二天一早,叶小妹就跟着宋大哥进城去了。
  宋奶奶接到她的电话果然很欣慰,比听到亲孙子考上了清华还要高兴,主要是宋奶奶不知道叶小妹从很早以前就在备战高考了,在老太太心里,小妹聪明伶俐,但到底只读到了初中,她哥虽然是高中毕业生,可乡镇的高中跟城市恐怕也不能比,而她看报纸上统计,去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接近六百万,录取人数却连二十七万都不到,这二十七万人中还包括了专科生,也就是说每一个考上本科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小妹和她哥这样的基础真能考上大学,当然是非常难得了,宋奶奶由衷的为他们兄妹俩感到高兴,至于宋清徽考上清华,老太太当然也高兴,但却少了一些惊喜的感觉,孙子的水平考不上清华北大才该失望。
  所以在电话里,宋奶奶只顾得上祝贺叶小妹,“小妹,你跟你哥都很棒,奶奶为你们兄妹感到自豪,开学之前先带你哥来家里住几天,提前熟悉一下北京的环境。”
  叶小妹乖巧的说好,又告诉宋奶奶他们过两天就会动身了,老太太高兴的连连说好,还笑着告诉她:“这两年街上的小姑娘们都穿的可时髦了,还有很多成衣店呢,早点回来,奶奶带你去买新衣服。”
  听到这话,叶小妹可就太兴奋了,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去北京。
  可惜她跟老太太胡侃了太久,很有耐心的宋清徽都有点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接过话筒,三言两语和奶奶说完正事便挂了电话,接着又拨给宋爸爸单位,也是三言两语聊完挂断。
  叶小妹也不生气,等他忙完便挽着他的手,甜蜜蜜的笑道:“宋大哥,我们去逛街吧。”
  她现在就等着去北京买新衣服,已经不想在县里看衣服布料了,不过还是可以买点好吃的在路上吃~
  宋爸爸动作很迅速,第二天就托人买好了三张车票,是他一个转业回乡的老部下的帮忙的,这位老部下回乡后在县运输局工作,大小也是个领导,很顺利的给宋清徽他们定了硬卧。
  其实两年前宋清徽带叶小妹回乡探亲也是他帮忙订的票,只是那时候环境还没有完全明朗,为了避嫌,对方便没有直接跟宋清徽接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宋清徽都要回城了,还是全县唯一一个被清华录取的学生,这叫衣锦还乡,这位林副局亲自跑了趟双岗送车票,打算跟老领导的儿子叙叙旧问问好。
  林副局来的时候,正好赶上叶家办酒席,老社长也给面子的来喝酒了,他常去县里开会,当然认得运输局的领导,老社长便拉着林副局上桌喝了好几杯酒,林副局喝得满脸通红的骑上自行车回家,走之前还跟宋清徽打了招呼,他知道他们有三个人要去北京,行李应该不少,所以跟单位顺路的司机说好了,后天上午拐进双岗接他们一起走,司机不认识叶家,他们听到鸣笛声记得出来。
  领导想的这么周全,可把叶队长高兴坏了,亲自把林副局送到了村口,才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叶大哥和叶二哥看到三张火车票,表示又羡慕又不舍,一个凑到叶军华跟前,一个凑到叶小妹跟前,很积极的表示要送他们去学校,他们可以帮忙搬行李。叶小妹毫不体谅大哥二哥的心情,笑眯眯的摇头:“我没什么行李啊,奶奶说要带我去买漂亮的衣服,家里的旧衣服都不用带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叶大哥和叶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