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宠妃-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不言寝不语,一顿饭悄无声息的吃饭了,只是众人心思各异。
贾母上了年纪,饭菜都煮的烂,而且口味偏重,况且林黛玉已经来了贾府一年,贾府的饭是怎么做的,她心知肚明。
这几道菜从菜品上说,虽然名字是江淮一带的名菜,但是口味还是京城口味,确切的说是贾母口味,而且……真的是才吩咐的,有几个菜明显是用了别的菜的原料做的。
就比方这东坡肉,虽然炖的软烂,但是吃在嘴里明显不是那个味儿,倒像是用做了一半的走油肉加工的,而且皮上油炸的痕迹显而易见。
只是桌上几个人……唯一吃过正宗江淮菜的只有林黛玉。贾家史家的祖籍虽然也在金陵,但是连年纪最大的贾母都是在京城长大的。
于是知道的装傻,不知道的以为这菜就是这样,两方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对贾府特别是林黛玉来说,瑞定的这一次没头没脑的来访,带来了许多变化。
第12章 012
眼见到了年底,瑞定倒没什么功夫去想林黛玉了。
年底宫里忙,六部也忙。
先说正事儿,吏部年底的重头戏就是官员考评了,虽说外放的官员都是三年一评级,但是全国县市州府下来,就算平摊到三年,每年也得好几百人。
这好几百人的考评,比方能看见的政绩,还有他的上下级给的评语,以及当地乡绅的评价等等,瑞定他们要根据这些内容整理出来甲乙丙丁几个等级。
该升的升,还有留任的,以及贬官罢职的,同时还得注意不能被骗了。
几百份资料要看,还是没有标点,竖排右起阅读,阅读体验不佳。
这算是正经工作,瑞定打起百分百的精力去应付了。
下来就是贺礼了。
他要准备给宫里给位大头头的贺礼,还有部里熟识的几个官员也得送点东西。宫里的事情吴妃基本上替他包办了,至于给熟识的官员。
瑞定六部都待过,成绩还不错,认识的人也多,这一部分着实费力。
不过由于是皇子,倒是不用送特别贵重的东西,一来收礼的不好回礼,二来也怕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于是瑞定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写扇面,写对联等着送人,累的够呛,大概唯一的好处就是他的工作单位里家里特别近……早上勉强能睡个小懒觉再起床。
吴妃全面接手了瑞定的日常生活。
皇后基本全权负责着宫务,完全不给别人插手的余地。到了吴妃这个地位,还有个这么大,很得皇帝喜欢的儿子,她基本也是等着人孝敬了,空闲时间基本全部花在了儿子身上。
这么忙忙叨叨一路就到了小年夜。
宫里举行了封笔仪式,要是没有外敌入侵、地震这些巨大灾难,下一次皇帝上朝,就是正月十五了。
瑞定一下闲了下来,舒舒服服睡了一天,这才开始在宫里溜达了。
早上起来给皇帝爹还算真诚的请个安,又去皇后宫里皮笑肉不笑的打声招呼,瑞定到了吴妃宫里。
吴妃住在承乾宫,算是比较好的宫殿之一。
虽然妃位上有四个人,不过不管是明里的站位,还是对后宫的掌控,吴妃都排在妃位的第一。
只是这第一,在皇后面前是完全不够看的。瑞定在宫里住了十几年,各方面势力都看在眼里,后宫里,皇后大约能占八成,李贵妃占了一成,再剩下的大约也有一成。
所以算到他亲妈头上,也就半成左右了。
瑞定进了承乾宫,直接往西暖阁去了。
“母妃。”
还没等瑞定弯下腰来,吴妃就亲自起来将人拉住。
“让我看看,又瘦了。”吴妃一边看着瑞定,一边道:“早先你给你父皇办差,我也不好说你什么,眼看着才一个月,又瘦下一圈去,当真让人心疼。”
几人坐在西暖阁里的小炕上,又夏端着点心茶水进来,道:“可不是,我记得这身衣服新做得的时候,还没这么宽松了,这腰都要送掉一寸了。”
瑞定听着母妃跟又夏姑姑一句句的数落他,心里很是温暖,脸上含笑,“还是母妃心疼我。”
“这话说的。”吴妃楞了一下,“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
刚说了没两句,瑞定便听见外面小宫女喊人,又夏出去一看,回来小声道:“赵妃娘娘来了。”
吴妃眉头一皱,道:“你坐着,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吴妃刚出去,瑞定便听见赵妃一声“姐姐”出口,随即便是歇斯底里一阵咳嗽。
“你看看你。”吴妃语气稍有些严厉,“这大冷的天儿,外面还有雪。你本来身子就弱,不在宫里好好待着,出来干嘛。吸了冷气可不要咳嗽么!要是除夕的大典你去不成,我看到时候你怎么办!”
赵妃的声音柔柔弱弱的,没什么底气,几乎全部都是气声。“姐姐教训的是,只是我……这两天觉得身上又不大好,宣了太医来看,他又说是老毛病,我就是怕万一去不了……想请姐姐帮我照看瑞安。”
赵妃说一句喘两下,总算是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了。
要说赵妃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长的不好看的也进不了宫,不过生六皇子瑞安的时候难产了,最后是孩子身子也不好,赵妃的身子也亏了。
虽说一开始成了个病美人,皇帝倒是挺喜欢的,这种类型特别能激起保护欲什么的。不过病的久了,早年的底子消耗光了,病美人就成了病人了,还老的特别快。
皇帝每每想起来都心有余悸,感叹年华易老之余,又想着这是为了给他生儿子才遭的罪,所以封了她一个妃。
其他人倒是也不很嫉妒,赵妃那个身子骨,别说争权夺势了,连侍寝都能晕过去,还是真晕而不是为情趣那种,所以一直也算相安无事。
也是因为这一点,看皇子们一个比一个不顺眼的太子,也是不找六皇子麻烦的,别说六皇子受不受得住他吓唬,赵妃首先就能晕过去,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太子也得吃官司。
瑞定稍稍跑了下神,就听见外面的对话已经到了尾声。
“我也不敢叫你放心,总之我会帮你看着点的,瑞安身子弱,陛下和皇后娘娘也都是知道的,每年都会腾出手来照看他,你……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又是一阵沉闷的咳嗽声,想必是用手帕把嘴捂住了。
“多谢姐姐。”赵妃站起身子,想要告辞。
“喝点热水再暖暖,一会再走。”吴妃又叫上了一杯热茶。
等到赵妃喝了水暖了嗓子这才离开,吴妃回来西暖阁,狠狠瞪了瑞定一眼。
“你没事去招惹瑞安做什么,连太子都装作看不见他。”
瑞定叹了口气,道:“赵母妃的身子,能从长春宫一路走来,也不容易。”
说起来都是为了儿子,吴妃泄了气,道:“唉……我也不是怪你,横竖太子找你麻烦的时候,瑞安有时候看见了也能帮你抵挡一二。就是……这宫里帮人看孩子,看好了没功劳,要是看不好——”
吴妃止了言语。
“赵母妃的身子,还有六弟……”瑞定顿了一顿,道:“父皇也是知道的,就算有事儿也怪不到母妃头上。”
“我知道。”吴妃还没消下气去,跟瑞定说话有点冲,说完又觉得这气撒的挺没道理,叹道:“唉,下午我去北五所看看瑞安去。”
“母妃莫要着急,我平常也能看着瑞安,况且晚宴在坤宁宫里,要是在她宫里发生点什么,皇后娘娘不是更着急?”瑞定想了想,换了个角度安慰吴妃。
吴妃情绪稍稍好转,道:“差点把正事儿忘了。”说着她从小炕旁边的立柜里掏出个筐子来,里面大大小小的荷包几十个。
“宫里有名有姓的宫女太监都是单独备礼的,这个是初一给你赏小太监小宫女用的,大的是五两的封儿,小的是二两的,最小的这个是一两的。”吴妃将东西递给又夏,道:“一会儿让听兰跟他回去一趟。”
“母妃打听清楚了?”瑞定问道:“可不敢超过皇后去。”
“放心,吃腊八粥的时候,皇后宫里的翠竹就说了,今年坤宁宫里准备的是十两、五两和二两的封儿,超不过去的。”
瑞定点了点头,吴妃笑道:“你也挺会瞎操心的,皇后断不会拿这个忽悠人的。”
没办法,瑞定道:“我这都是跟母妃学的。”以及宫斗剧听的太多了。
吴妃拍他一下,“回去吧。我这儿事儿也多。皇后娘娘许是年纪大了忙不过来,把明年开春做新衣裳的活儿派给我了,我得趁这个机会好好看看。”
看见瑞定还想问,吴妃道:“这是内宅的事儿,你是要给你父皇做大事的,不用你管,将来你娶了媳妇,我都教给她,这里面学问大了。”
瑞定喝了茶又将点心一块不落的吃完了,吴妃笑他是饿死鬼投胎的,这才开开心心放他走了。
瑞定身后跟着吴妃的宫女听兰,还有两个搬着东西的小太监,一路回了头所。
看见来的是听兰,瑞定宫里几个排的上号的宫女全凑过去了。
“听兰姐姐,快来帮我看看花样子。”
“这次的荷包也是你绣的吧,真好看。”
临近过年了,瑞定也不打算太拘着她们,道:“先去倒茶拿点心,还有上回得的玉佩银锞子,拿两个过来给你们听兰姐姐,然后在说话。”
说着,瑞定背着手回书房去了,异雀过来给他端了茶水,道:“拿最大的银锞子?”
瑞定点了点头,道:“等她走的时候,你来叫我一声,我还有事儿吩咐。”
异雀点点头出去了。
听兰的年纪比瑞定还要大上一两岁,已经是吴妃宫里的二等宫女了。虽然对宫女的称呼各异,比方年纪大一些的叫姑姑,再大一些的就是嬷嬷,不过品级上来说,宫女一共就四等,一等、二等、三等和粗使。
听兰是二等宫女,手上的刺绣功夫特别好,也因此被吴妃从尚宫局里挖了出来。听兰刚进宫的时候话说的不妥帖,得罪过头上的姑姑,原本想着要在绣房里待一辈子了,现在被吴妃带在身边,自然是感恩戴德,老老实实做事儿,没两边便被提拔成了二等宫女,越发的勤勉了。
吴妃宫里,还有瑞定这里的所有绣活基本都是她一个人做的,就说这荷包,上百个做下来,也是个大工程了。
至于女官,自打宫务多半被内务府接管之后,则是象征意义居多,就像贾元春头上的女史,说到底还是皇后宫里打杂的,皇后只派给她奇奇怪怪的活儿,隔上三五天就让她在宫里转一圈,目的何在,人人都看在眼里。
吴妃就专门嘱咐过瑞定,没事儿千万别搭理她。
第13章 013
“她就是进宫来等着皇子侧妃的,你看着,但凡有个跟她靠近的,不出明年,肯定就被送进去了。”
吴妃每次看着自己儿子,都有这个担心。现在还住在宫里的皇子就三个,她家瑞定,六皇子瑞安,才十三岁,还有个七皇子瑞诚,十岁。
想也知道元春明年就要归这头上五个皇子中间的一位了。
可是皇子侧妃当过宫女,说出去总归不是什么好名声。
要说皇后年纪大了,没有从前能忍了。若是她没光顾着让自己舒坦,直接就让元春当了女史,兴许她今年已经嫁出去了。
吴妃也拿这事儿考过瑞定,问元春身上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瑞定当时说了三样,让吴妃很是满意,觉得自己儿子总算是不那么笨,别人肚里的弯弯道道也能看出来一些了。
第一,宫女是不能保留姓氏的,贾元春不一样。
第二,宫女进宫从来没带过丫鬟,贾元春带了个抱琴。插一句,抱琴就是个合格的丫鬟或者宫女,她的名字就两个字,抱琴,没姓。
第三,宫女四到六岁进宫,再大就不好管教了,贾元春进来的时候,都十六了。
听完瑞定这番分析,吴妃点头道:“贾元春刚进宫那两日,皇后娘娘看着她的眼神不对,言语里总有吃了个哑巴亏的意思,你平日里离她远些。”
瑞定点头答应了。
吴妃又说:“进宫一年才当了女史,想必皇后娘娘花了一年时间才勉强消了气,你可记住了,不能为了跟皇后娘娘别气就扒上贾元春。”
瑞定试探道:“李贵妃和刘嫔她们呢?三哥四哥都是喜欢美人的,我看兴许会进他们府里。”
吴妃摇了摇头,“平日在皇后宫里,我看她们对着元春也是冷冷的,我估摸着最后要是真的没人要,多半要进你二哥府里。”
难道最后当皇帝的是二哥?
瑞定坐在书房里又回忆了一遍当日跟吴妃的讨论。
可是红楼世界里的皇帝,总感觉挺能忍的,而且下手一点不犹豫,二哥……沉默寡言,一介武夫,不太像。
要说瑞定以前有些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