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248部分

高衙内新传-第248部分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代的官兵虽然多数都是草包,但大名府的两员大将,关胜和李成却都是良将之才,手下的官兵也颇有战斗力,加上事先有所准备,占据了城中的各处要害,因此一旦杀出,立时就将一片混乱的大名府全城分割成了许多小块,随即有精干部队扫荡各处,不由分说予以弹压,遇到有手持利刃烧杀掳掠的,自然是刀枪齐施,格杀勿论。
                  第十三章 劫牢(下)
    原本这种混乱的局面,官兵倘若没有防备,对于混在百姓之中的梁山军只能束手无策,只能任凭善于打乱仗的一众山贼在这种混乱的城市中如鱼得水。但有备而战,各部又得到了明确的命令,情况就大不相同,担负扰乱任务的梁山军不过数百人,分散在偌大的城市中,最大的集团也不过是十余人,遇到严阵以待的官兵根本不是对手,几个照面下来就或死或降。自然,大名府官兵在这阶段的战果要远远大于这数百山贼,历来城市中的混乱局面,最可恨的就是趁火打劫之徒,别看刚才从翠云楼火起到官兵出动,不过是短短两盏茶的功夫,城中却已经出现了许多此类无赖汉,口中喊着莫名其妙的口号,企图浑水摸鱼。
    对于这样的人,众官兵自然不会客气,也是格杀勿论。乱军之中,误伤自然也免不了,有些百姓并非歹人,只是被这混乱场面吓的没了理智,众官兵一时也无法分辨,撞到枪口上也都是一样招呼。而有些机灵的梁山喽兵,看到官兵早有防备,也赶紧丢下了手中的兵器,混进百姓堆中冒充良民,官兵只顾剿杀明火执仗的强人,哪里顾得许多。
    虽然未必公平,效率却着实惊人,几乎是用了相同的时间,大半个大名府就已经恢复了秩序。    当然,街边成群成群瑟瑟发抖的百姓,地上、墙上一片一片的血迹,这里那里受伤百姓的大声哭喊,还有满地被踩踏的不成样子地花灯,都提醒着人们。这个烂摊子还有的收拾!
    不过眼下,全城最“热闹”的地方非东门莫属。晁盖率领着数百喽兵冲进牢城营之后,有杨雄地指引。片刻间就将柴进给救了出来。原本劫后重逢,晁盖很应该对柴进好生慰问,不过眼下形势紧迫,须得赶紧杀出城去,因此也只是给了柴进一件兵器。大队山贼便火速向东门冲去。    而且,看柴进的状态,晁盖也不觉得现在慰问他是一件很要紧的事。这厮在牢里被杨雄照顾了将近三个月,不但将养好了身子,甚至白胖了许多,哪里有坐牢的样子?
    大队刚冲到离东门还有数百步远。后面石秀已然追了上来,与晁盖的后队只一接仗,立时砍翻了十来个喽兵。这倒不是晁盖的兵有多孱弱,这样一逃一追。追击者的优势是极为明显的,谁地背后能生出眼睛来?
    晁盖却有些受不了,正要带人回去冲杀一阵,却被几个心腹拉住:“大寨主,这事可不大妙,后面追来的乃是京畿一带有名的拼命三郎石秀,他怎么会管咱们这路买卖?”
    晁盖并不认识石秀,然而身为梁山的寨主,要是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那只能是耳朵和眼睛出了问题。他不但知道石秀,甚至还知道石秀地军官身份。而从这个身份联想到把自己害惨了的高强高衙内,几乎连脑子都不用转一下。
    “大事不好!”顷刻之间,晁盖就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石秀会在这里出现,差不多就意味着高强已经介入了此次大名府之乱中。要说起来,晁盖也真是命里犯高衙内,他上次被高强迅雷不及掩耳抄了东溪村的老巢,逼得逃上梁山落草,到今天才是第二回下梁山,居然又碰上了高强的部下!
    情知不妙,晁盖不及多言,怒喝道:“有埋伏!大伙不必管身后追兵,只管向东门冲,冲到城门自有山寨兄弟接应,停下来就是死路一条!”话音未落,梁山大寨主已然身先士卒冲了出去,当然方向与他原来的计划就截然相反了。——开玩笑,明知有埋伏,要是走得慢了被人堵在城里,有几个脑袋也都被人砍了。
    众喽兵都是经年的老贼,见此情景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大头领都已经率先逃跑了,谁还不跟上?呼啦一下,一起撒丫子狂奔起来。
    这东大街也是热闹的去处,此时满大街都是惊惶失措的百姓,给晁盖等人的逃跑大计增加了不少障碍,众喽兵逃命心切,不免挥舞手上兵器大声呐喊,哪晓得这一来火上浇油,处于混乱状态中地人群几乎不具备最基本的思维能力,见到有一队人马手持刀枪狂奔而来,唯一地反应就是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
    要说晁盖,还真有些本事,不愧梁山之主,就在这种局面下,居然被他率先冲到了东门口。此处早已安排了公孙胜和杨林夺门,两下会合,看看眼前是出城大道,回头望去一片乱象,石秀根本过不来,晁盖也略略安心。
    片刻之后,杨雄带着柴进也赶到这里,晁盖检点人数,进城的重要头领除了刘唐之外,一个不少都聚集在此,而刘唐原定就是在南门负责袭扰和夺门,这时候也没法通知他。余外尚有喽兵十余人,大部却都陷在东大街的乱流中无法脱身了。
    晁盖当机立断,不管掉队的喽兵,就这一小队人马迅速向城外撤退,刚一退出城外,便放出一支火箭,告知南门处的刘唐自己已经出城,你也赶紧逃命吧!
    说到逃命,乃是作山贼的前提条件,就像海盗必须得会游泳一样某些靠啥啥果实混日子的海盗除外  难得晁盖虽然养尊处优,却不忘本,这一小队人马行动迅猛,直扑原先预定的城外汇合处:东门外五里处的一片小树林,张青就在这里带着二百喽兵负责接应。
    看到比预计更早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晁盖等人,还有那比预计要少的多的人数,张青立时就意识到了危险,大声问道:“晁盖哥哥,出了什么事?”
    晁盖气喘吁吁,这一口气跑了好几里路没歇气,也真是难为他了。好容易把气喘匀了,只丢出一句话:“某家被石秀追杀到此!”
    “……”张青差点被憋死,怎么到哪都有高强的影子?他经验丰富,虽然晁盖并没有说的很详细,但是原本应该是乱中取胜,从容撤退的计划,变成了晁盖等人差点连城门都出不了,这只能说明自己已经落入了别人的算计之中。
    他抬起头来,望了望远处的大名府,预期的熊熊大火并没有出现,那点点红光反而渐渐衰弱下去,喧闹的喊声也已经低不可闻,显然局面已经得到了控制。
    张青咬了咬牙,向晁盖道:“哥哥,倘若真个中了那小贼的圈套,哥哥只怕连城门都出不来,如今哥哥平安到此,一则是哥哥洪福,二则那小子恐怕也未必有什么严密的圈套。以小弟之见,此地不可久留,咱们须得急速渡过黄河,在对岸用马匹代步,赶回梁山才是。”
    晁盖累的只想休息,不过他头脑还算冷静,知道张青说的有理,只得强打精神应允了,迈开双腿便向黄河渡口奔去,一面跑,一面想起自己的“亲密战友”宋江来:“天可怜见,这宋黑子可不要出什么岔子,乖乖把飞虎峪隘口给我打下来才好!”
    而另一边,张青却悄悄打发自己的一个亲信单独向南而去:“告诉员外,情况有变,晁盖这里已经完了,咱们恐怕要靠自己了……”
                  第十四章 狭路(上)
    正月十八日,傍晚时分
    高强骑着自己的照夜狮子马,站在一处不到一丈高的小土坎上,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四下张望,身边跟着燕青和史进,还有那个来历颇有些神秘的少年李孝忠。这个望远镜是按照高强的指点制作出来的,因为宋朝人已经认识到了小孔成像的物理现象(载于《梦溪笔谈》)高强的这些理论倒也没被看成什么划时代的贡献。不过这时代烧玻璃的水平显然无法与后代相比,不但产量很小,烧出来的玻璃质量也不高,主要是杂质多,分布也不均匀,象这只望远镜上所用的透明玻璃,价值足有五百贯之多。——也只是圆圆的一小片。
    产量小,价值高,这种玻璃完全不具备量产的可能性,直接导致了高强心中一个发财梦想的破灭,令他很是郁闷了一阵子:“见鬼了,怎么就有那么多人回到古代,凭借着烧玻璃发了财呢……无论是技术角度,还是商业规律,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吗!”腹中大骂了几句“YY小说害死人”,高强也只得抱着这具四倍望远镜过起了干瘾。
    燕青见高强东照西照,很明显是在打发时间,和别人的表现完全不同  那些人头一次通过望远镜观察世界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大呼小叫的  不由有些纳闷,问道:“衙内,这望远镜莫非不够清晰?”
    高强仍旧架着望远镜向北边了望,满不在乎地答道:“还行了,放大倍数虽然不够,玻璃片算是透明匀净。放到海上想必用处大的多,这大地上么,作用有限。”这么一架望远镜,燕青对外直接叫价五千贯,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按照目前一个月只能保证生产两具的速度,接受的订单可以做到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玻璃本身价值高,适合用在望远镜上的材料更加稀罕。另一方面,中原根本没有专业的磨玻璃工匠,因为原先玻璃乃是宝物,多半用来制造装饰品,燕青好不容易才培养出了两名能够磨制镜片的匠人。——这么几样加起来,这望远镜的产量能大的了才怪了,现在都是优先供应给探索未知航线的船队使用,就连常年往来东瀛贸易的船队,也只是旗舰上有一具而已。
    大宋的高手匠人发明的类似于经纬仪的定位装置,日趋成熟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加上高强先进的海外贸易理论和组织,以及这么个望远镜——几样加在一起。就促成了应奉局下属商船队的高速发展。
    不过,现在这会,高强的心思根本没放在杭州的事务上面。这天的早些时候,石秀派出来给燕青送信的那个部下已经赶到,将大名府的情形讲述一遍之后,又把石秀那个关于卢俊义行动想当然地结论转达了燕青。
    尽管半信半疑,但燕青一时也没有找到怀疑的理由。只得暂且收起了对卢俊义地戒心,毕竟按照现在的形势发展,这飞虎峪绝对就是晁盖一伙的葬身之地,如果石秀和大名府的官兵能在城中和黄河渡口处给予其沉重的打击。再加上一路上冰雪封路,乐观点看来,大概高强的八百精骑都不用动手,索超那三千兵马就足以终结这一切。
    明知这种简陋的望远镜绝无可能看到大名府的情况,现在这种失去联络的情形还是让高强有些郁闷,他一面百无聊赖地看着镜头里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雪景,一面向燕青道:“小乙,你算算,这晁盖一行人眼下走到哪了。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此地?我都等不及了!”
    燕青笑道:“衙内少安,大名府到此地百十里路。纵然是天气晴好,快马奔驰,也须半天时光,眼下大雪封路,纵有好马,也得走上一天……”他正在计算,忽然心中咯噔一下,脱口道:“不对!”
    高强怔了怔,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诧异道:“什么不对?”
    “时间不对!”燕青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他心中飞快地计算,口中已经说道:“衙内,小人自幼生长大名府,熟知地理,这种天气,又是这样的路,纵然有好马,轻身飞驰,赶到这里也要一天时间。按照三郎的情报,贼人昨夜动手攻打牢城营,就算石三郎一看到卢俊义,立时就派出信使,也得到此时才能抵达,这使者今天辰时就到了我营中,他难道是肋生双翼?这中间必定出了什么问题。”
    高强皱起眉头,石秀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都是超一流,以往最多是情报不足,还从来没出现过情报错误的情况,这次的反常,究竟是什么原因?卢俊义又在何处?
    他这边与燕青商议,那少年李孝忠却对高强手中的望远镜垂涎已久,好容易等到高强不用了,忙半讨半抢地拿了过去,也四下照了起来,口中不时发出真正惊叹,引得一旁的史进心痒难搔。
    忽地,李孝忠“咦”了一声,一面从望远镜往外看,一面道:“怎么有大队骑兵从北面过来?居然还不是官兵!”
    高强一听就知道不对劲了,大宋马匹缺乏,不要说大队骑兵,民间连百人以上的骑队都找不出一支来。而这样的天气,在此地出现一支非官兵地大队骑兵,这意味着什么?
    他赶紧将望远镜又讨了回来,向李孝忠方才所看的方向照了过去。这一照不要紧,高强顿时就全身僵硬,好一会才缓过劲来,慢慢地把头转过来,向燕青道:“小乙,到了今天我才知道,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确乎是至理名言。”
    燕青吃了一惊,忙接过高强手中的望远镜,从镜头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