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

第13部分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13部分

小说: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图表示体内任督二脉,子的位置是会阴之处,也是任督二脉的起点,上
达于午,就是百会穴。

 卯时,正当人体的夹脊之处。

 酉时,正是人体的丹田之处。

 由于要修气脉,打通气脉,以达到返老还童的境界,道家就提出了子、午、
卯、酉的问题。

 以后,所有修气的人,都固执于子、午、卯、酉四个时辰打坐的重要。事实
上,能够每日在子午卯西打坐,当然确有效果,那是另有原因。

 道家打坐更有一种说法,就是:子午温养,卯酉沐浴。

 所以有些打坐的人,依文解意,便在每天卯、酉两个时辰必定要去洗澡,而
忽略了子午卯酉四字,是在解释打坐的天地法则,并非完全属于刻板的定时作
用。

 道家的活子时由子午卯酉来看,“子”的部位意义极为重大,那是一个生命
原动力生法之宫,气脉的发起之枢纽,所以说,这个子时是活的。

 既然道家认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万物各有一太极,那么在本身的这个天
地的系统中,也自有其自我的运行,与天地运行的法则,虽有大的关连,但也
有小我的自主能力。

 在季节上来说,“子”代表十一月,是一阳初生的地雷复卦。

 在人的生命上来说,阳代表着阳能,在阳能发动的时候,正是所谓活的子时,
并不一定要合于天地法则固定的子时。

 这才是本身小天地的运行起点。

 一个男婴孩,正睡在摇篮中,在他将醒未醒的一刹那,性器官忽然膨胀起来,
恰为老子所谓:“不知牝牡之合而囗作”。

 这个婴儿既没有性欲,也不知道男女之事,这正是他阳能发起的时候,也正
是他自身系统中的活子时。

 一个病人,只要还有生命活力的气机存在,他也有活子时的征候。不过,不
全是以性器官作标准,而是以精神衰旺的周期性来推算的。

 把握住了活子时的动力,使自己身心定住不生一念,阳气才能上升,这就是
道家的修炼法则。

 在人类长大成熟,一阳来复之时,也就是活子时的时候,都去追逐异性而放
射,如果能趁机静坐而升华,回转到督脉,及其道而行之,就成为炼精化气了。

 针灸与活子时不论针灸与点穴,都注重气脉的开合。

 气脉的开闭又是随二十四节气而变化的,这是一种为时颇久的理论。

 但是,我们前面已经指出,历法长久未经校正,日月星辰角度的偏差,使得
旧有沿用数百年的二十四节气,发生了值得怀疑的情况。

 如果按照二十四节气的天干地支针灸,或者是没有配合气候的法则,它会不
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应该值得研究。

 所以,针灸应在“活子时”上发展,道家的奇门遁甲学中有云:阴阳顺道妙
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

 若人识得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

 所谓二至就是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一九就是后天卦的坎离二卦,也即
子午的代表数字。

 如果暂时丢弃了二十四节气是可以的,但是四季的重要,却要把握,春夏秋
冬大气象的变化影响,是不能抛弃的。

 然后再把握住个人的活子时及奇经八脉的道理,研究出一套新的针灸法则,
这可能是对人类真正重要及有意义的贡献。

 |下一部分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第七章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来说,目前的世界潮流趋势,我们真应该很高
兴。

 站在中国医药发展的立场而言,我们更应该很兴奋了。

 因为针灸在麻醉效果上的功用,已震动了世界。西方讲求科学的医药界,都
在热衷地研究针灸,这不是我们的光荣吗?

 但是,我心中却难过万分,因为这些只是我们老祖宗的光荣,证明了我们有
个了不起的祖先而已,至于我们自己又如何呢?到目前为止,实在毫无光荣可
言。

 我们要马上用新的方法,在理论上创新医学的基础,将一切古老的干支问题,
及勉强套在医理上的《易经》八卦丢掉,医学才能进步,才会有适合时代的创
造和成就。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说过:“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忘讳,使人拘而
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大陆也忙于整理中国的医学,整理老祖宗的东西。积极地重新估价及计算的
责任,落在我们炎黄子孙的肩上。要想将中医发扬光大,是要靠海峡两岸同仁
的努力了。

 五星联珠要想批判是非,首先要了解事情的本身,所以,医理的历史发展和
哲学基础,一定要先弄清楚,才能谈到保存和丢弃的问题。

 在座之中有些朋友,表示对五行干支及六十花甲的问题,仍太模糊,希望能
再加解释,所以现在再花一点时间,来作补充的说明。

 所谓五行是代表五星的辐射作用。

 十天干是代表太阳系的物理系统,十二地支是地球与月亮的运行作用,天干
地支是互相作用的。

 干支的配合,成为六十花甲,这也是抽象的天文学。所谓抽象,意思是理论
的天文学。

 六十花甲成为一个段落,扩而大之,要以成为六百年、六千年。缩而小之,
可以代表六十天,六十时辰。

 在当时,六十花甲定为三个时期,共为一百八十年,分为上元、中元及下元。

 干支的起源是黄帝时代,以黄帝即位时,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尧即位则为甲辰年。

 据说,是黄帝命大捷造甲子,因为要以天文星象来制定历法的关系。

 甲子究竟是不是黄帝时制订的,抑是后人冒名而定,我们不作深究,重要的
是,在黄帝时代的那一天,正好是天文中五星联珠的时候。

 到宋代赵匡胤时代,天空星象又呈现五星联珠的状况。据说,星象在五星联
珠时,在地球上的人文世界中,也象征着学问的鼎盛,所以宋代的文风极旺。
根据儒家的眼光来看文化史,宋代的许多成就都是了不起的,那个时代文才人
士之多,也是创纪录的。

 汉代的京房先生干支的问题到了汉代京房的手中,就起了变化。

 汉代的人物与学风,在历史上是划时代的,那时不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
及历法都达到了最兴盛蓬勃的时期,就连医学也是高潮和有成就的阶段。

 京房,这位专精理论天文的先生,大概觉得这一切历法上的问题,诸如五行、
干支等,太杂乱了,所以把它们作了一个整理,统统归纳到一起,纳入《易经
》学理的系统,后人称之为纳甲。

 因为汉代的医学非常昌明,阴阳家的学说也非常发达,京房先生这一套纳甲
理论,也就自然而然搬进医学的领域中去了。

 到了宋代邵康节,就总其成著了《皇极经世》,更为包罗万象,充分发扬了。

 宋元时代的医学现在言归正传,再来谈医学的问题。

 宋、元时代的一位大医师,名叫滑寿,认为《内经》中的十二经脉,应再增
加包括任督二脉,而成为十四经脉。

 在宋、元时代,中医是中国史最灿烂光辉的时代,所谓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
都是那个时代的杰作。

 当时,更有金元四大家,即四大学派,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医学。

 在这些学派之中,有一派是以治脾、胃经为主,认为不论什么病,都应该先
治理脾、胃,把胃强健起来,其他的毛病才能诊治。

 另有一派是以治肾经为主,他们的理论是水火既济的道理(肾属水)。

 总之,这个时代医学有所建树的原因,是因为医学融合道家学说,已经有了
实际的施证成效。所以,滑寿大师才倡言道家任督二脉的重要,甚至要将任督
二脉加入《内经》的十二经脉中,这也是医学的创新,是医学的发扬。

 火神爷的附子汤说到各学派治病的方法,联想到了医生见仁见智的问题。

 就拿附子这味药来说吧!许多医生与病人,不敢轻易使用这味药,因为它的
毒气颇重,一不小心就会闹出人命。

 在抗战时到达四川后,遇见了一位有名的中医,外号叫火神爷。

 这位火神爷家中常年不断地煮着一大锅附子汤,谁都可以喝上一碗。

 对于这一桩医案,我内心常感不解,到了峨嵋山,才因庙中僧人喝附子汤而
有所契悟。

 原来峨嵋中峰大坪寺的开山祖师,当年初建山上寺庙时,受过许多困苦,在
他饥寒交迫时,常在山中采集乌头来吃,乌头也就是附子。后来山上的僧众相
沿成习,每年规定一日,全体僧人停食,只喝附子汤,以纪念开山祖师的艰苦
奋斗。

 当大家喝附子汤的这日子来临时,附子早已入锅煮一昼夜又多了,所以大家
年年都喝附子汤,但也没有死过一个人,于是我才恍然大悟:经过久煮的附子,
可能毒性早已挥发殆尽,剩下的是增加热能的成分了,难怪火神爷家的附子汤
大锅,也是日夜不停地在沸腾着。

 当然,这是属于药物学及化学的范围,我们只能提起注意,这一切都正待进
一步科学的研究才是中医学的正途。

 一天呼吸多少次《内经》及《难经》上说:一吸走脉三寸,一呼又走三寸。
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脉走六寸。一昼夜,人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脉
走五十度。

 每二百七十息时,脉走三十六丈二尺。

 一昼夜,脉共走八百一十丈。

 漏水下百刻,阴阳走二十五度。

 我们看了这些寸、度、丈、息,没有人不糊涂,更不知道这种度量衡是什么
标准。

 暂且置之不理,再来看一看西方的科学计算,这也许是我们能够了解的。

 每分钟每人平均呼吸十八次。

 普通人脉搏的跳动,每分钟平均七十五次。

 二十四小时呼吸二万五千九百二十次。

 太阳经过二万五千九百二十年,完成一次周期轮转。我们先把中西两方面作
一个比较来看。

 《内经》观点:二十四小时呼吸二万七千次。

 西方观点:二十四小时呼吸二万五千九百二十次。

 相差约一千次,也许男女有别,或者今古人体力也有差别,那么这个相差数
字等于并不存在。

 再看西方说法中的一点,认为人的一昼夜呼吸,与太阳的周期轮转是一样的
数字。

 这意味着什么?

 这证明了道家的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将一昼夜的周期扩而大之,
就是太阳的运行周期。

 由此看来,中西的论调是不谋而合的。也可以说,既然是真理,外国话也好,
中国话也好,说的都是一个东西。

 所以,中西的文化是可以沟通,其实,它们本来也就是沟通的。

 一九七二年四月份的《人文世界杂志》上,登载了一篇翻译的文章,题目是
《月亮与疾病》,这虽是一篇外国的文章,但我深深相信,这个理论是由中国
道家的学说中转输到西方的,因为对这方面知识,我们中国的道家实在早已有
了。

 两个宇宙说来说去,又要回到气脉的问题。

 学医的人,不但要懂气脉,更要懂神秘学。

 比如说,干支与潮汐有关,这是因为月亮影响着潮汐,如果我们再仔细注意
一下,就会发现同样的日子,同样的干支,但在浙江与广东、东北与福建潮汐
的时间仍有差别。因此,把这些有时间差别的干支,刻板地应用到人体上,是
绝对有问题的。

 况且,人与人各有不同,也可以说,每人自成一个自己的法则与天地,把这
些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法则都套入宇宙的大法则中,岂有不发生偏差的道理!

 这里勉强套《易经》八卦,来对付全体病人的理论,正是中医的一大缺点。
他们总认为如不搬出《易经》八卦和天干地支,好像中医就没有理论根据似的。

 点穴和气脉为什么在谈医理的时候,提到武林拳术的点穴之道呢?

 原来点穴是与气脉有关系的。

 点穴起于宋、元,在那个时期以前,是没有点穴这桩事的,这一点已足以说
明点穴是与奇经八脉的针灸有关的事了。

 道家与医学的观点,认为气血的运行,以气为主。

 而气血的运行,与时间和人体部位,都有着极密切的关联。

 外灸也是依照气脉运行的时间及部位而配合,所以说针灸与点穴,相互间也
是有关联的。不过,点穴的计时,却自成一个系统罢了。

 点穴所讲求的气血流注,与针灸的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是相同的道理,点
穴的道理大可供针灸替代麻醉方面的参考,下面是关于点穴的口诀,有关气血
运行时位:欲知气血注何经,子胆丑肝肺至寅。

 大肠胃主卯辰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